『壹』 什麼是電鍍啊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製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不少硬幣的外層亦為電鍍。
電鍍時,鍍層金屬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陽極,待鍍的工件做陰極,鍍層金屬的陽離子在待鍍工件表面被還原形成鍍層。為排除其它陽離子的干擾,且使鍍層均勻、牢固,需用含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溶液做電鍍液,以保持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濃度不變。
(1)如何判斷模具有沒有電鍍擴展閱讀:
模具電鍍加工注意事項:
由於新技術和鋁制模板的開發,特別是為了注塑模的設計,鋁制模具也越來越普遍地用於吹塑模、R.I.M.模、橡膠模、結構發泡模及R.T.M.模等領域。盡管它可能不適合於所有應用領域,但事實上,其使用變得越來越普遍。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延長模具的生產使用壽命,例如採用傳統的工具鋼製造模具,其表面採用硬質鉻或鎳金屬電鍍,或採用更為專業化的工程塗料,這樣做可以防止其表面磨損或腐蝕,促使其更好的脫模。此後,為了尋求同樣的目標,開始採用鋁制模具,並找到了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
為了能夠注塑成型生產出裝飾性較好的零件,除了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之外,製造商還希望鋁制模具的表面能夠保持一定程度的光澤度,因此建議採用非電鍍的鎳噴塗工藝,因為這種方法有助於延長模具表面光潔度的壽命,使其生產裝飾性零件相對比較容易。
由於鋁材的質地較軟,如果不採用表面塗層,就容易被塑料磨損,加速其損壞程度,從而改變注塑成型件的光澤度。非電鍍鎳塗層可使模具表面增加50RC,使其足以保護和延長模具表面的光澤度和結構。
非電鍍鎳塗層可以比鋁材本身獲得更好的表面光潔度質量,但必須指出的是,在模具可以電鍍前,首先需要進行一些表面處理。
例如,為了使其能夠達到透鏡級的質量水平,建議首先將鋁制模具的表面加工到SPIA-3級光潔度水平,然後在其進一步拋光前,再應用0.0003~0.0005的高磷非電鍍鎳塗層,使其達到鑽石級質量的光潔度水平。
『貳』 模具電鍍
工藝流程:黃銅+紫銅+亮鎳+裝飾鉻
要注意的是:
1。銅層起泡就要加強前處理。
2。鉻層起泡很有可能是因為鑄鐵表面的不平整造成的(鉻硬度高),可以在紫銅後進行拋光處理。
3.再有就是注意鎳在空氣中具有強烈的鈍化能力,在進入鉻槽前把握好時間。
4.中途斷電。
5.預熱時間短。
6.鎳層內應力大。
『叄』 如何判斷模具表面是否電鍍.....
其實電鍍本身就是具有增加強度和硬度,耐磨、耐壓、抗腐蝕性等。電鍍後的模具表面上看不是很亮,有一點發烏亮的感覺。這和模具表面拋光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肆』 模具需要進行什麼電鍍,表面處理嗎
先說說你是什麼模具,是鈑金,壓鑄還是塑料。模具一般不要電鍍,極少有模具去電鍍的。除非你的材料需要極強的耐腐蝕性。如果電鍍,應該是鍍鉻。
另外模具的表面處理很多,有些時候有的人把熱處理也說成是表面處理。一般有滲碳滲氮的,為的是增加表面硬度。也有因為產品的要求,將模具做表面蝕刻紋路的,這也算一種表面處理。
『伍』 模具電鍍層沒了,模具的表面還是很亮,這個時候模具的摩擦力會很大嗎
電鍍層與摩擦力沒有直接關系。
電鍍層主要是為了防止模具生銹。
如果模具的電鍍層沒了,多半是因為不停製模過程中的摩擦,既然有摩擦,所以說模具的表面會很亮,不會出現粗糙,黯淡的情況。
電鍍層的缺失,不會造成模具的摩擦力大。但會使得模具容易磨損,容易生銹。容易進雜質。
像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換模具,當然,如果為了省錢的話,還是可以使用一段時間。
『陸』 塑膠模具表面電鍍有什麼作用
有用,鍍鉻或鍍鈦可以增加模具表面硬度、光潔度,還可以耐酸、耐鹼、耐磨損。
『柒』 模具電鍍詳細操作
鐵件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預鍍鹼銅 → 酸性光亮銅(選擇)→ 光亮鎳→ 鍍鉻或其它。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半光亮鎳 → 高硫鎳 → 光亮鎳 →鎳封(選擇)→ 鍍鉻。
『捌』 塑膠模具表面電鍍,電鍍工藝,要求
模具表面一般鍍硬鉻,厚度0.015mm,鏡面
『玖』 光面模具怎麼認識是電鍍過的
可以查看一下孔,孔的裡面是鍍不上的。顏色應該有區別。
『拾』 關於注塑模具電鍍的問題
因為鍍層不可能太厚(太厚容易脫皮),銼刀痕很難掩蓋住,應該銼後仔細打磨,使表面盡量平整光亮。最好化學鍍鎳,一是鍍得均勻,二是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工藝也比鍍鉻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