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混凝土剪力牆上開洞的要求
對於寬牆肢(即剪力牆的截面高度過大),一般當其截面高度大於8m時可開門窗洞(若建築使用功能許可)或開結構洞(若建築使用功能在該部位不需要開洞),事後再行堵砌,使一道剪力牆分為若干較均勻的牆肢。
各牆肢可以是整體牆、小開口牆、聯肢牆或壁式框架,各牆肢的高寬比均不宜小於2.門窗洞口的設置中應避免出現寬度B<3b(b為牆肢厚度)的薄弱小牆肢,研究表明,這種薄弱小牆肢在地震作用下台出現早期破壞,即使加強縱向配筋及箍筋也很難避免。
水平荷載將起主要作用,房屋需要很大的抗側移能力。框架結構的抗側移能力較弱,混合結構由於牆體材料強度低和自重大,只限於多層房屋中使用,故在高層和超高層房屋結構中,需要採用新的結構體系,這就是剪力牆結構體系。
(1)鋼筋網加固牆體門窗洞口如何施工擴展閱讀:
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
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層短肢剪力牆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現整體彎曲變形為主,底部外圍小牆肢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和扭轉剪力,由一些模型試驗反映出外周邊牆肢開裂,因而對外周邊牆肢應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強小牆肢的延性抗震性能。短肢牆應在兩個方向上均有連接,避免形成孤立的「一」字形牆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