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墩柱鋼筋骨架是什麼
問題一:如何計算墩柱鋼筋骨架的長度?
對於墩柱鋼筋籠,沒有所謂的「箍筋加密區」應該叫做「箍筋加密區」。在樁身施工圖中,箍筋的兩種相同間距應該在圖紙上標注清楚,以便施工者進行計算。在抗震框架結構中,這是基本的抗震構造措施。
問題二:橋梁立柱鋼筋骨架長度資料上是如何表述的?
總圈數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以N代表單圈長度,單圈長度 l 可以通過公式 {(3.14D)^2+d^2} 的平方根來計算,其中d是箍筋間距,D是籠子的直徑。單圈長度是將螺旋箍筋換成直角三角形來計算的,即 L=l*N。對於螺旋箍筋的計算方法,在圓柱形構件(如墩柱、管柱、灌注樁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圓周表面纏繞。
問題三:橋梁墩柱骨架鋼筋搭接是採用綁扎還是焊接?
一般情況下,直徑超過16毫米的鋼筋使用焊接,直徑超過25毫米的鋼筋使用機械連接,除非圖紙上有特定的連接方法說明。鋼筋直徑和連接方法應該進行對照。考慮到目前鋼筋價格較高,如果條件允許,焊接可以節省下來的鋼筋賣作廢料的錢可能會比支付焊接費用更多,因此焊接是一個好選擇。
問題四:墩身鋼筋圖紙中的N4-1代表什麼?
N4-1是一種標注方式,其中N代表受扭縱向構造鋼筋,4表示梁兩側共有4根抗扭鋼筋,1表示這是第一根鋼筋。受扭縱向構造鋼筋應滿足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的間距要求,以增強構件的剛度和達到設計要求。
問題五:橋梁樁基鋼筋與墩柱鋼筋如何連接?
通常情況下,樁基鋼筋會伸入承台大約1.2米,這也會取決於樁的直徑。墩柱鋼筋應該至少錨入承台底部1/3的深度。
問題六:一米八的墩柱,鋼筋籠的直徑是多少?
灌注樁鋼筋籠的外直徑通常是樁身直徑減去100毫米;箍筋的計算直徑是樁身直徑減去100毫米再減去箍筋直徑;內加強環的外直徑是樁身直徑減去100毫米再減去箍筋直徑的兩倍再減去縱筋直徑的兩倍;內加強環的計算直徑是樁身直徑減去100毫米再減去箍筋直徑的兩倍再減去縱筋直徑的兩倍再減去加強環鋼筋直徑。
問題七:為什麼墩柱錨入蓋梁的鋼筋要做成喇叭狀?
墩柱錨入蓋梁的鋼筋做成喇叭狀可以更好地錨固在蓋梁實體中,增加結構的受力和抗剪能力。通常設計中給定的彎曲度是5度,主要考慮的是鋼筋錨固到實體的錨固程度。在現場實際施工中,如果蓋梁骨架採用工廠加工而非現場綁扎,一般不會製作喇叭形。
問題八:大型鋼筋骨架傾覆倒塌後,如剪力牆、墩柱鋼筋骨架,如何切除?
切除大型鋼筋骨架傾覆倒塌後的殘余部分,應按照圖紙進行操作。重點抽查包括樑柱節點的錨固、箍筋的135度彎鉤、梁鋼筋的搭接、柱鋼筋的連接、柱鋼筋變徑處理以及鋼筋保護層等方面。
問題九:橋梁墩柱鋼筋籠焊接長度是如何規定的?
橋梁墩柱鋼筋籠的焊接長度具體應根據圖紙規定。規范要求單面焊接長度為10倍鋼筋直徑(d為鋼筋直徑),雙面焊接長度為5倍鋼筋直徑。一般情況下,應按照規范進行施工。現在,直螺紋套筒連接方法也被廣泛採用,因為它更方便快捷。
問題十:如何處理墩柱鋼筋籠的偏位?
墩柱鋼筋籠偏位的處理取決於偏位的程度。如果偏位在10厘米以內,可以在鋼筋根部稍微偏彎,並在立模時適當偏移,調整垂直度,這樣處理後,墩頂中線的偏差應該不會很大,能夠基本滿足要求。如果偏位較大,則需要採用植筋處理,即在保護層不足的一側原有預埋鋼筋的內側,按照相應的植筋規范進行打眼植筋。
2. 混凝土灌注樁施工工藝
1、施工工藝流程:
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是:場地平整→樁位放線→開挖漿池、漿溝→護筒埋設→鑽機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漿循環、清除廢漿、泥渣→清孔換漿→終孔驗收→下鋼筋籠和鋼導管→澆築水下混凝土→成樁。
2、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施工,在沖孔時應隨時測定和控制泥漿密度,如遇較好土層可採取自成泥漿護壁。
3、灌注樁的質量檢驗應較其他樁種嚴格,因此,現場施工對監測手段要事先落實。
4、灌注樁的沉渣厚度應在鋼筋籠放入後,混凝土澆注前測定,成孔結束後,放鋼筋籠、混凝土導管都會造成土體跌落,增加沉渣厚度。
因此,沉渣厚度應是二次清孔後的結果。沉渣厚度的檢查目前均用重錘,但因人為因素影響很大,應專人負責,用專一的重錘,有些地方用較先進的沉渣儀,這種儀器應預先做標定。
(2)橋梁墩柱鋼筋非連接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人工挖孔灌注樁的施工程序是:
場地整平→放線、定樁位→挖第→節樁孔土方→支模澆築第→節混凝土護壁→在護壁上二次投測標高及樁位十字軸線→安裝活動井蓋、垂直運輸架、起重卷揚機或電動葫蘆、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風、照明設施等→第二節樁身挖土→清理樁孔四壁。
校核樁孔垂直度和直徑→拆上節模板,支第二節模板,澆築第二節混凝土護壁→重復第二節挖土、支模、澆築混凝土護壁工序,循環作業直至設計深度→進行擴底(當需擴底時)→清理虛土、排除積水,檢查尺寸和持力層→吊放鋼筋籠就位→澆築樁身混凝土。
3. 橋墩墩柱主筋負筋怎麼區分
柱主筋計算公式為: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基礎內箍筋主要用於穩固作用,一般按2根計算。
中間層柱縱筋計算為: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柱箍筋根數計算為: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包括三個部分: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頂層KZ因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角柱頂層縱筋長度為: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彎錨(≦Lae)時,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梁高-保護層+12d;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直錨(≧Lae)時,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和外側鋼筋。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時,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時,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為: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彎錨(≦Lae)時,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時,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梁高-保護層。
現澆板分為受力筋、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和支撐鋼筋。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和分布筋根數根據布筋間距計算。
當梁中出現兩種吊筋時,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軟體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體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
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時,柱縱筋處理分兩種情況。若柱縱筋採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若柱縱筋採用綁扎搭接,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件。
每米高圓形柱螺旋鋼筋長度計算公式為:L=N(P*P+(D-2b+do)^2*π^2)^0.5+兩個彎鉤長度。N=螺旋圈數,P=螺距,D=構件直徑,do=螺旋鋼筋的直徑,b=保護層厚度。
鋼筋理論質量計算為:鋼筋直徑的平方(以毫米為單位)*0.00617。鋼筋總耗質量=鋼筋理論質量*[1+鋼筋(鐵件)損耗率]。
4. 橋梁工程的上下部結構,附屬結構的劃分
基礎及下部構造:擴大基礎,樁基*,地下連續牆*,承台,沉井*,樁的製作*,鋼筋加工安裝及安專裝,墩台身屬(砌體) 澆築*,墩台身安裝,墩台帽*,組合橋台*,台背填土,支座墊石和擋塊等
上部構造預制及安裝:主要構件預制*,其他構件預制,鋼筋加工及安裝,預應力筋的加工和張拉*,粱板安裝,懸臂拼裝*,頂推施工粱*,拱圈節段預制,拱的安裝,轉體施工拱*,勁性骨架拱肋安裝*,鋼管拱肋製作*,鋼管拱肋安裝*,吊桿製作和安裝*,鋼粱製作*,鋼梁安裝,鋼梁防護*等
總體、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橋梁總體*,橋面防水層施工,橋面鋪裝*,鋼橋面鋪裝*,支座安裝,搭板,伸縮縫安裝,大型伸縮縫安裝*,欄桿安裝,混凝土護欄,人行道鋪設,燈柱安裝等
防護工程:護坡,護岸*,導流工程*,石籠防護,砌石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