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加工專業有哪些
機加工專業是專門利用機器設備進行零部件加工的專業領域,涵蓋了眾多具體工種。這些工種根據加工工藝和技術的不同,被細分為多個類別。其中,鉗工包括了普通鉗工、裝配鉗工和機修鉗工,每個類別都有其獨特的技術和應用范圍。車工則分為普通車工和數控車工,前者是傳統的機械加工方式,而後者則是利用數控技術進行精密加工。銑工同樣也有普通銑工和數控銑工之分,銑工主要用於去除工件上的多餘材料,使工件達到所需的形狀和尺寸。鉋工則是使用鉋刀進行加工的一種工藝,主要用於切削金屬材料。磨工則分為普通磨工和光學磨工,前者用於對工件表面進行精細打磨,後者則用於對光學零件進行精確磨削。鏜工包括普通鏜工和座標鏜工,這兩種工種主要用於對工件進行孔加工,以保證孔的精確度和位置精度。加工中心是一種集成化程度較高的機床,能夠完成多種加工任務。電焊工則專注於金屬材料的焊接技術,包括手工電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等。試驗工則負責對加工後的零件進行各種性能測試,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
每一個工種都要求從業者掌握特定的技術和技能,以確保加工質量。鉗工、車工、銑工、鉋工、磨工、鏜工、加工中心、電焊工和試驗工等,這些工種不僅要求從業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他們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機加工專業的從業者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適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隨著科技的進步,數控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對機加工專業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機加工專業的學生和從業者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掌握新知識,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
機加工專業的工種繁多,每種工種都有其獨特的技術特點和應用領域。例如,鉗工在機械設備的裝配和維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車工和銑工則廣泛應用於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鉋工和磨工則在精密製造和光學儀器製造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鏜工和加工中心則在復雜零件的加工中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電焊工在鋼結構和金屬製品製造中不可或缺,試驗工則確保了加工零件的質量和性能。這些工種不僅要求從業者具備高超的技術水平,還需要他們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
⑵ 機械加工中的鉚工的具體工作能否詳述一下
鉚工又稱「鈑金工」、「冷作工」。
大多是與焊工在-起配合工作,主要與鋼板、型鋼打交道:將各種鋼材按圖紙畫線、下料、組合成-個個零件或部件。
⑶ 二保焊操作技術詳細說明
二保焊操作技術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①CO2焊焊接工藝規范按工藝要求執行,無要求的可以通過工藝試驗確定。根據板厚,焊接位置坡口形式選擇焊絲直徑。要根據焊絲直徑各所需的熔滴過渡形式及生產率的要求選擇焊接電流及電壓。
②對於鋼結構焊件,CO2焊一般採用直流反有接法。
③焊前要按確定的規范進行焊機調核,不允許在工件上進行。
④引弧前將焊絲端部球狀部分剪去,焊絲端部與工件保持2—3mm的距離,引弧用短路法引弧,引弧位置距焊縫端路2—4 mm,然後移向端部,金屬熔化後再正常焊接。
⑤對於有預熱要求的,要按工藝規定預熱後再進行焊接。
⑥焊縫位置不同要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平焊時可按焊件結構,用左焊法或右焊法,與不平板的夾角分別為80°—90°和60°—75°。平角焊縫,槍與水平板的夾角為45°—50 °。
⑦為獲一定的焊縫寬度,焊絲可擺動,但擺動時不得破壞CO2氣體保護效果。
⑧收弧時須填滿弧坑,熔池凝固前不得停氣,平板時一般用熄弧板收弧。
⑨CO2焊焊接時應盡可能量避風施焊,且環境溫度不得低於-10°。
⑩焊接時要隨時檢查規范是否穩定,有問題時要做及時調整。
(3)鋼構廠機修工怎麼樣擴展閱讀:
用二保焊機進行焊接時,由於熔滴過渡的不同形式,需採用不同的焊接工藝參數
(1)短路過渡時的工藝參數 短路過渡焊接採用細絲焊,常用焊絲直徑為Φ0.6~1.2,隨著焊絲直徑增大,飛濺顆粒都相應增大。短路過渡焊接時,主要的焊接工藝參數有電弧電壓、焊接電流、焊接速度,氣體流量及純度,焊絲深出長度。
1) 電弧電壓及焊接電流 電弧電壓是短路過渡時的關鍵參數,短路過渡的特點是採用低電壓。電弧電壓與焊接電流相匹配,可以獲得飛濺小,焊縫成形良好的穩定焊接過程。Φ1.2的一般參數為 電壓 19伏;電流120~135。
2)焊接速度隨著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縫熔寬、熔深和余高均減小。焊速過高,容易產生咬邊和未焊透等缺陷,同時氣體保護效果變壞,易產生氣孔。焊接速度過低,易產生燒穿,組織粗大等缺陷,並且變形增大,生產效率降低。因此,應根據生產實踐對焊接速度進行正確的選擇。
3) 氣體的流量及純度 氣體流量過小時,保護氣體的挺度不足,焊縫容易產生氣孔等缺陷;氣體流量過大時,不僅浪費氣體,而且氧化性增強,焊縫表面上會形成一層暗灰色的氧化皮,使焊縫質量下降。
為保證焊接區免受空氣的污染,當焊接電流大或焊接速度快,焊絲伸出長度較長以及室外焊接時,應增大氣體流量。通常細絲焊接時,氣體流量在15~25L/min之間。CO2氣體的純度不得低於99.5%。同時,當氣瓶內的壓力低於1Mpa,就應停止使用,以免產生氣孔。
這是因為氣瓶內壓力降低時,溶於液態CO2中的水分汽化量也隨之增大,從而混入CO2氣體中的水蒸氣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