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5号钢焊接后,回火控制温度400到450度,怎么控制
45号钢是中碳钢,一般焊接应预热,焊接后回火应该是再加热回火,如果是小件可放入加热炉,温度自然好控制;大件就比较麻烦,回火只能对焊接区用氧乙炔焰加热,温度控制可用测温笔或表面温度计。
⑵ 45号钢的热处理方法
45号钢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处理,调质处理。
⑶ 45号钢表面渗硼用盐水或水淬火后,需要回火吗怎么回火
45号钢高频淬火后不需要再回火,因为次表层的余热回返表层,相当于给表层进行了低温回火。
45号钢高频淬火后心部组织为原始组织,也就是说还是珠光体+铁素体;硬化层组织为针状与板条状混合而成的回火马氏体。
⑷ 45钢的“回火”温度为多少
600℃。
45号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
45号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因为调质的目的是得到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比较宽。但图纸有硬度要求的,就要按图纸要求调整回火温度,以保证硬度。
如有些轴类零件要求强度高,硬度要求就高;而有些齿轮、带键槽的轴类零件,因调质后还要进行铣、插加工,硬度要求就低些。关于回火保温时间,视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
(4)45号钢焊接后如何回火扩展阅读
处理方法
1、热处理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2、渗碳处理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3、加工处理规范
冷压毛坯软化处理规范:温度740~760℃,保温时间4~6h,以50~100℃/h的冷速,随炉降至温度≤600℃,出炉空冷,处理前硬度≤197HBS,处理后硬度≤156HBS。
正火规范:正火温度850-870℃,正火后硬度170-217HBS。
调质处理规范:淬火温度840±10℃,水冷淬火;回火温度600±10℃,出炉空冷。
执行标准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温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伸长率≥16%,断面收缩率≥40%,冲击功为39J。
⑸ 45号钢去应力回火工艺
45钢去应力回火一次即可。
去应力退火,作用有2个方面,1是去除热应力,2是去除组织应力。
应力退火温度范围比较广,可以从220度-700度;如果去除热应力,温度偏下面范围区间;如果去除组织应力,温度偏上面范围区间。45#钢,去应力回火温度1般450到550度,根据小样具体调剂温度,每毫米厚度按2min计算。
45钢热处理推荐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①.45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②.45钢不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45钢的调质:45钢淬火温度在A3+(30~50)℃,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因为45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
⑹ 45号钢热处理后焊接,会影响焊接强度吗
会。
45号调质的钢材的硬度在HB217-255,回火温度500-530℃。45号不调质的钢材未处理HB217-255,退火处理后HB197。焊接时的工艺和45号不调质的钢材焊接方法没什么两样。
再说45号钢焊接是要预热的但是它淬火的回火温度是500-530℃。而45钢的焊接预热温度也就在100-150℃所以焊接是没问题的。
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6)45号钢焊接后如何回火扩展阅读: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
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更优。
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
⑺ 45号钢焊接工艺分析。
当焊接45号钢时,如果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过程的控制不好,则焊缝和近缝区可能产生硬脆的马氏体组织,导致接头使用性能下降,在振动或疲劳载荷下容易破坏,也是诱发冷裂纹的主要因素。
为了减少或避免焊缝、近缝区的淬硬组织,改善接头性能,需要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通常焊前要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50~250℃,若构件厚度或刚性较大,则可在250~400℃。
焊接过程中,层间温度保持不低于250℃。焊件结构比较复杂而采用某些防止裂纹的措施有困难时,应当尽量选用低氢型焊条,在不要求焊接接头与母材等强度的情况下,可选用强度低一级的焊条,能获得塑性更好的焊缝金属,有利于避免裂纹的产生。
焊条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碱性焊条。
坡口形式将焊件尽量开成U形坡口式进行焊接。如果是铸件缺陷,铲挖出的坡口外形应圆滑,其目的是减少母材熔入焊缝金属中的比例,以降低焊缝中的含碳量,防止裂纹产生。
焊接工艺参数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小母材的熔深。
焊后最好立即进行600~650℃消除应力的回火处理,如不能立即消除应力,也应进行消氢处理,其保温时间约每10mm厚度1h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