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把焊属于哪种焊接方式
手把焊是手工电弧焊的通俗说法,这种焊接方法依赖于手工操作的焊条和待焊接的工件作为两个电极。通过电弧产生的热量来熔化金属,进而完成焊接过程。具体步骤包括:焊接电源、焊接电缆、焊钳、焊条、焊件和电弧共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焊接时,先将焊条接触到工件以引燃电弧,随后提起焊条并保持一定距离。在焊接电源提供恰当的电弧电压和电流下,电弧稳定燃烧,产生高温来熔化焊条和工件的局部区域。
手把焊的特点如下:
1. 设备要求简单。
2. 操作起来灵活方便。
3. 可以进行全位置焊接,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焊接。
4.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在焊接过程中,焊条的焊芯会熔化,并以熔滴的形式转移到熔池中。同时,焊条的涂层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和液态熔渣。这些气体围绕在电弧和熔池周围,隔绝了空气。液态熔渣的密度小于液态金属,因此它会浮在熔池之上,起到保护熔池的作用。当熔池中的金属冷却凝固时,熔渣也会随之凝固,形成焊渣覆盖在焊缝表面。这有助于防止焊缝金属在高温下被氧化,并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
资料来源:网络-手工电弧焊
⑵ 手把电焊管道怎样焊才不会漏水
在电焊管道以防止漏水,首先需根据管道材料的壁厚来开设合适的坡口,并清理打磨焊口上的油污、铁锈等杂质。确保对口间隙与焊条直径相匹配。选择恰当的焊接电流。先使用细焊条进行打底焊接,确保焊透,并在填充焊或盖面焊之前彻底清除焊渣,避免产生夹渣。监控熔池,确保焊接过程中没有夹渣和气孔产生。
1. 采用管道转动焊接方法,类似于平焊,操作简便,易于保证焊接质量,且生产效率较高。此外,还可以通过滚动支撑架和转胎来转动管子,以便进行焊接。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装置和设备上的连接管道或工艺管道干线,在管子预制时应广泛使用,以提高预制装配效率,减少固定焊口的数量。
2. 在装配时,要求坡口端面的平面度小于0.5mm,焊口拼装错口不得大于1mm,对口处的弯曲度不得大于1/400。定位焊的数量通常根据管径大小来确定。对于管径≤Φ51mm的小管,定位焊一处即可,定位焊缝应位于斜平位置;管径在Φ51~Φ133mm的中管,定位焊两处为宜,定位焊缝位于水平或斜平位置;而对于管径大于Φ133mm的大管,定位焊宜在3~4处,常见的是三处。
3. 定位焊的数量应适宜,一般当管壁厚度大于5mm时,定位焊焊肉厚度应为5mm,长度通常在10~20mm之间。定位焊焊肉的两端必须修成缓坡形状。
4. 在进行打底层焊接时,为使根部易于熔透,运条范围应选择在立焊部位,这样可以保证根部有较好的熔合和焊透,铁水与熔渣能有效分离,特别是在对口间隙较小时,应采用这种方法。操作手法可采用直线形或稍加摆动的小月牙形。如果对口间隙较大,可以采用灭弧方法进行焊接。
5. 对于厚壁管子的焊接,为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因振动而造成焊口根部出现裂纹,并便于操作,应在对口前将管子放置在平整的转动台或滚杠上。焊接时,每完成一个焊段的焊接后方可转动一次,同时,点固焊缝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靠近焊口的两个支点间距最好不大于管径的1.5~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