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情况下焊缝需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预热:计算碳当量,碳当量在0.45到0.6之间,局部预热或100-150度预热,碳当量大于0.6,必回须预热,且预热温度一般答200度以上,对于碳当量小于0.45的钢材,当厚度大于25毫米是也要预热。这是焊接方面,在热处理角度来讲,预热有去氢和减少热应力的产生两方面作用,因为之后还要去应力退火,所以不细说了。去氢就是使氢扩散或逸出,减少细微孔的数量,增加工件抗裂能力或裂纹产生的可能。
焊后去应力退火,PWHT,去除焊接后工件的残余应力,提高工件稳定性。焊接时会在焊接部位产生热应力,这一步是去除残余应力的步骤不可省略。有时也叫回火(不规范的称呼)。
以上2种都是提高焊接质量的方法。
B. 焊接厚度达90mm时,应把铁板怎么样热处理
这么厚的钢板焊后最好做退火消应力处理。
常规的低碳钢比如Q345这样的,焊后退火温度620±20℃,90mm板厚保温一般2.5小时。
C. Q345r 8t板焊接 是否需要预热 及焊后热处理求教大神
Q345钢板的碳当量比较多,在板厚小于25mm以下,湿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是不需要预热和后热的,当板厚较厚,或者钢板明显受潮的时候,就必须做除湿烘干处理。钢结构件焊后一般都需要做退火热处理,以去结构件的内应力
D. 请问15crmog有几种焊接工艺,壁厚大于多少需要预热,层间温度控制在多少度,焊后需要热处理吗
向你推荐几个标准:
NBT 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回焊接技术答规程》 DLT 819-2010《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SH 3501-201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不同行业、不同的规范要求也不太相同,就看你要执行哪个行业的标准。
按照NBT 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要求,一般的焊接方法都可以适用于15CrMoG,如氩弧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15CrMoG属于Fe-4,壁厚大于13mm焊前需预热120度,道间温度不大于300度,焊后热处理温度为650度,热处理时间根据厚度来确定。
E. 壁厚大于多少mm的低碳钢,焊接后应进行热处理
这个没有要求,一般氧乙炔预热速度很快的,三五分钟就达到200度以上了回。有些高碳钢零答件需要控制冷却速度,速度快了会有产生裂纹的危险,升温不会,而且预热的温度都比较低,还没有达到相变温度,所以没影响。如果焊完马上热处理,正火或者淬火,那就不用去应力了,热处理已经把他一次搞定了。
F. 钢板焊接最低多少度以内可以,需要如处理么
没有这个要求的。焊接钢板时对钢板的预热厚度是没有限制的。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焊接方法及设备第1卷》第一章:
钢板焊接都是依据设计需要,来进行钢板的选择和焊接的。要考虑到设计本身的需要,从重量、强度、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傅的焊接技术水平。结合各个方面,最后进行钢板厚度的选择,所以是没有标准的。
(6)焊接板厚超过多少需要焊后热处理扩展阅读:
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主要应用于金属母材,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焊、氧-乙炔焊、激光焊、电渣压力焊、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多种,主要分为三类:熔焊、压力焊和钎焊。
熔焊是将工件界面加热到熔化状态,在无压力下完成焊接的焊接过程。在熔焊过程中,热源会迅速加热并熔化两个待焊工件的界面,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将两个工件连接为一体。
压焊就是在有压力的条件下,使两个工件在固态状态下实现原子键合,也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力焊工艺是电阻对接焊。当电流通过两个工件的连接端时,由于电阻大,温度升高。当加热到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作为一个整体连接。
钎焊是利用金属材料熔点低于工件作为填充金属,工件和填充金属加热到高于填充金属的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填充金属湿工件,填补接口缺口,实现与工件原子扩散,从而达到焊接的方法。
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的两个连接体之间的连接称为焊缝。焊缝两侧会受到焊接热的影响,结构和性能会发生变化。这个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
由于焊接材料和工件焊接电流的不同,焊接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会出现过热、脆化、硬化或软化等现象,这也降低了焊件的性能,使焊接性恶化。有必要调整焊接条件。焊接前对焊件界面进行预热,焊接时进行保温,焊接后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焊接质量。
G. 超过多厚的钢板焊接时需要热处理(各种材质、出自哪个规范)
与厚度没有关系,与材质有关,一般含碳量超过0.3%的中碳钢以上的材料,焊接时会有淬硬现象,使焊接处变脆,则需要热处理来消除淬硬的组织。
H. 合金钢管道壁厚多少需要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12cr1movg
你好,12CrmOV合佥钢管壁厚度在6mm以上,焊接时要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I. 钢板焊接多少厚度需预热
没有这个要求的。焊接钢板时对钢板的预热厚度是没有限制的。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 焊接方法及设备 第1卷》第一章:
钢板焊接都是依据设计需要,来进行钢板的选择和焊接的。要考虑到设计本身的需要,从重量、强度、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傅的焊接技术水平。结合各个方面,最后进行钢板厚度的选择,所以是没有标准的。
(9)焊接板厚超过多少需要焊后热处理扩展阅读:
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
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J. 焊接多厚的板需要预热或者局部预热
预热和三个因素有关:
1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就需要预热,哪怕是低碳钢焊接也需要预热100-150℃;
2
钢材的属性,高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高合金钢都需要预热焊接,预热温度随材质的不同而不同;
3
钢材厚度,即使是低碳钢,钢板厚度超过30mm,理论上就需要预热100℃。
所以装焊的工件需不需要预热要综合考虑,才能合理做出理想的预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