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焊接工艺 > 如何制定焊接件加工工艺

如何制定焊接件加工工艺

发布时间:2022-04-24 16:05:02

A. 如何制定工程机械焊接操作的工艺流程

工程机械焊接操作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选材:指焊接材料;2、开破口:根据图纸要求开破口;3、清理、打磨:除油污氧化皮等,一般接头处15cm要清理干净;4、点焊:根据图纸要求电焊装配;5、焊接:根据焊接规程选择焊接规范,重要焊缝必须根据焊接工艺卡片进行焊接;6、清理打磨:去除氧化皮,修理焊缝;6、试验检查: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进行必要的射线检查或者其它试验检查。
焊接操作的工艺流程一般包含在生产工艺流程里面,大多情况下都和标准工时相结合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B. 如何做焊接工艺评定设计报告

根据项目选择选择行业标准,按标准作焊接工艺评定,一般步骤如下:
1、根据图纸材料厚度、材质、节点形式,针对性选择使用的焊接方法;
2、准备合格焊工、合格材料做评定试板、焊接设备;
3、按照规范和经验做一份预焊接工艺指导书
4、按照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施焊,对整个焊接过程要做记录,实际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每道焊缝电流、电压、速度等;焊接完成冷却具备无损检测条件,做探伤(一般RT或UT都可);
5、按照标准在焊接的试件上取拉伸、导向弯曲试样,标准有规定还需做冲击,试样结果按标准验 收;
6、试验合格后整理焊接记录,将实际数据编制到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上去,在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按照规范调整焊接工艺指导书每个参数的范围;
希望对你有用!对看看规范;

C. 钣金件具体的焊接工艺是什么比如从刚开始的焊前准备到最后的焊缝无损检测。要具体的。

钣焊件制作及验收标准

一、依据标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二、具体要求
(一)钣金件焊前要求
1、所有原材料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否则不得下料制作。
2、要求焊接型钢不直度不超过2/1000,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
3、钣金件焊接前,必须对钢板、型钢进行除锈或抛喷丸处理。处理后若有不直、不平现象则必须校直、校平后再焊接。
4、特殊工件焊接后喷不到底漆的,喷丸校直、校平后应首先喷涂底漆。
5、在进行焊接前,应根据零件大小、材料厚度、焊缝要求的大小等不同选用粗细规格不等的焊条。
(二)焊接过程的要求
1、按图纸、技术、工艺要求制作焊接,因看图纸有误,导致工件焊错,需重新焊割的,该件按次品处理。
2、焊接时,要求该坡口的地方必须坡口,加工周转件没有坡口的、或者焊接型材等,应根据情况用磨光机进行坡口。需机加工坡口的应进行加工坡口处理。
3、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非加工面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保证型钢、钢板对接时错位量不超过厚度的2%。
4、焊接时需要代料的,未经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不能代料。
5、焊接时的焊缝严格按图纸要求,该连续焊的连续焊,该断续焊的一定要断续焊。如图纸没有要求的断续焊尺寸长度,则每间隔150mm焊50mm。点焊时各焊点距离必须均匀一致。
6、连续焊缝要求平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不能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焊缝的焊角以图纸要求为准,无要求的保证焊角为相临件的最小厚度。
7、焊后:每道焊缝应清根处理,清除焊渣,去掉周边毛刺。
8、图纸上要求折弯的零件,没有研究所的书面同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
9、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
10、图纸要求去应力退火的零件,焊接完毕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去应力退火;并且零件放入炉里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各支撑点都要贴实,不能有缺少重力支撑的地方,防止退火后工件的变形。
(四)焊接公差要求
1、线性尺寸公差见下表一所示。
表一、焊接件线性尺寸公差(mm)

基本
尺寸 2~30 >30~120 >120~400 >1000~2000 >2000~4000 >4000
公差
要求 ±0.2 ±0.3 ±0.5 ±0.8 ±1.2 ±2 ±0.05%
2、角度尺寸公差见下表二所示。
表二、角度尺寸公差

公称尺寸 0~400 >400~1000 >1000
以角度表示的角度公差 ±20' ±15' ±10'
3、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下表三所示。

表三、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

基本
尺寸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4000~8000 >8000~12000
公差
要求 ±0.2 ±0.4 ±0.6 ±1 ±1.4 ±1.8 ±2.5

(三)焊后处理要求及标准
1、焊缝平滑,曾现鱼鳞状;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的现象。
2、工件焊接完毕后,外观应用砂布重新打磨一遍,不能有手感刺边角的存在;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
3、箱体类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出焊缝。
4、工件在喷漆前应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对能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必须经过喷丸处理。
5、对于周转件,尤其是焊接后不再进行加工的平面,在焊接时必须严加防护,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且焊缝均匀的前提下不能随便进行打磨。
6、工件喷漆时,保证漆膜均匀无流挂,无漏喷现象。
7、喷完漆后的钣金件在转运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
8、对于焊接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达到相关要求后,统一喷砂处理。周转过程中应严加防护,避免磕碰划伤,不得再进行打磨处理。

D. 焊接铸铁件的工艺流程。

铸铁焊接工艺

铸铁件的焊接工艺一般分为热焊、半热焊、冷焊三种工艺,不同的焊接工艺选用的焊接材料各不相同。

铸铁热焊工艺是将铸铁件整体或局部预热至600~70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焊后趁红热状态覆盖石棉粉或其他保温材料,缓慢冷却,有利于石墨析出。热焊方法的优点是降低焊缝与母材的温差,从而降低焊接接头应力水平,有利于防止裂纹产生,避免产生白口及淬硬组织。

铸铁半热焊工艺是将铸铁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300~40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半热焊方法改善了施工条件,降低了焊接成本,但焊缝抗裂性能下降。

铸铁冷焊工艺一般焊前不进行预热,当环境温度较低或焊接拘束较大时,焊前可以预热100~150℃,铸铁件冷焊时往往要采用特殊的焊接材料和必要的工艺措施。
铸铁焊条焊补球墨铸铁件

铸铁焊条,Z117低氢型,直流,高钒钢,用于铸铁缺陷的焊补,如汽车缸体、机架齿轮箱等,也可焊补高强度铸件及球墨铸铁件,焊件不进行预热,焊后可以进行切削加工,但加工性能不如Z508、Z308和Z408。

Z20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铸铁电焊条,焊缝在缓冷时可变成灰口铸铁,抗裂性能较差。可交直流两用,价格低廉。用途: 用于焊补灰口铸铁的缺陷。

Z23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球墨铸铁焊条,由于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剂,使熔敷金属中的石墨在受冷过程中呈球状析出,可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焊补球墨铸铁件。

Z308是纯镍焊芯、强还原性石墨型药皮的铸铁焊条,施焊时,焊件可不预热,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加工性能。镍价格昂贵,应该在其它焊条不能满足时才可选用。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铸铁薄件及加工面的补焊,如发动机座、机床导轨、齿轮座等重要灰口铸铁件。

Z408是镍铁合金焊芯,强还原性石墨药皮的铸铁焊条,具有强度高、塑性好、线膨胀系数低等特点。抗裂性对灰口铸铁与Z308差不多,但对球墨铸铁则比Z308强,对含磷量高(0.2%P)的铸铁,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切削加工性能比Z308和Z508稍差。用于常温或稍经预热(至200℃左右)灰口铸铁及球墨铸铁的焊接。交直流两用。用途: 适用于重要高强度灰口铸件及球墨铸件的补焊。如汽缸、发动机座、齿轮、轧辊等。

Z508是镍铜合金(蒙乃尔)焊芯,强还原性石墨药皮的铸铁焊条。其工艺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都接近Z308,但由于收缩率较大,抗裂性较差。焊接接头强度较低,所以不宜用于受力部位的焊接,可用于常温或低温预热(至300℃左右)的灰口铸铁的焊接。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灰口铸件的焊补。

Z26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球墨铸铁焊条,由于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剂,使熔敷金属中的石墨在受冷过程中呈球状析出,可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焊补球墨铸铁件。

E.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一.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
6)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
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
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
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
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二.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
性能和工作条件,
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零件的主要
技术要求。
2.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上的尺寸、
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
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3.熟悉或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的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
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
零件材料工
艺特性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型材等.
4. 选择定位基准
5. 拟定加工路线
6. 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等。
工艺装备的选择在满足零件加工工艺的需要和可靠地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拍相适应,并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 对必须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或成组工艺装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7.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时间定额
10.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数控加工)
11.评价工艺路线
对所制定的工艺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应对多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用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优工艺方案
12.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13.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1)零件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2)零件材料的加工性

F. 如何编制焊接工艺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焊接工艺。焊接工艺主要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牌号、化学成分,焊件结构类型,焊接性能要求来确定。首先要确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种类非常多,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焊接方法后,再制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种类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条型号(或牌号)、直径、电流、电压、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等。
1 总则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我公司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工艺的各类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
2 焊工
2.1 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焊工合格证,方能在有效期内从事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2.2 焊接前焊工必须了解所焊焊件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点。
3 焊接方法
3.1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埋弧焊
3.1.1 10≤δ≤60的拼接焊缝;
3.1.2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外口。
3.2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手工焊:
3.2.1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
3.2.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内口
3.2.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外口;
3.2.4 C、D 类焊缝。
3.3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钨极氩弧焊:
3.3.1 直径φ≥1000mm 且δ≤8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打底焊;
3.3.4 φ<89mm的接管与法兰B缝焊接;
3.3.5 图样要求采用氩弧焊的C、D类焊缝焊接。
3.4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
3.4.1 塔器的裙座和底座环的焊接;
3.4.2 容器和换热器等设备的鞍座和支座的焊接。
4 焊接材料
4.1 根据产品图纸或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规定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
4.2 焊条、焊丝、焊剂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经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 焊条存放处必须干燥,焊条应堆放整齐,分类、分牌号存放,避免混乱。
4.4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烘烤,焊条领用时须用焊条筒存放,随取随用。连续使用的焊剂应过筛,除去其中的尘土和粉末。
4.5 焊丝表面应无铁锈、氧化皮、油污等污物。
4.6 焊接用保护气体的纯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有含水量要求的要严格控制其含水量。
5 焊缝坡口形式与基本尺寸
5.1 采用手工焊的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规定如下:
5.1.1 单面V 型坡口见图5.1.1。
5.1.2 不对称X 型坡口见图5.1.2。
5.1.3 当直径≤600mm,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时可采用单面V 型外坡口。
5.1.4 当直径>600mm选用V型和X型坡口,先焊大坡口侧,背面清根,再焊小坡口侧。
5.2 采用埋弧自动焊工艺时,焊缝坡口型式和基本尺寸规定如下:
5.2.1 I 型坡口见图5.2.1(适用于?=10-14mm钢板)。
5.2.2 单面V型坡口见图5.2.2
5.2.3 不对称X型坡口见图5.2.3。
5.3 采用氩弧焊工艺时,一般采用单面V型外坡口见图5.3。
5.4 除5.1条、5.2条、5.3条规定外,可根据产品图纸和相关标准选择焊缝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
6 焊前准备
6.1 全面检查电源、焊机、焊枪、供气系统、工装等设备是否正常。
6.2 确认焊条、焊剂、焊丝牌号、规格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3 检查焊件的装配质量和坡口情况。
6.3.1 焊接的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以及装配公差必须符合产品图纸要求及技术工艺文件的规定,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6.3.2 坡口表面及两侧20mm范围内的水分、铁锈、油污等有害杂质应清理干净。
6.4 不锈钢及其复合钢板复层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涂白垩粉,以防止沾附焊接飞溅。
6.5 采用埋弧自动焊焊平板拼缝、筒体纵缝时,必须有引弧板和熄弧板各一块,长150mm,宽100mm,厚度、材质与筒体相同。
6.6 氩气的纯度不低于99.99%(体积比),含水量不超过20×10-6,当瓶内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
6.7 按工艺文件要求实施预热,要保持预热的均匀性,确认达到预热温度后才能施焊。
7 焊接要求
7.1 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7.1.1 风速大于10m/s;
7.1.2 相对湿度大于90%;
7.1.3 雨、雪环境;
7.1.4 焊件温度低于-20℃。
7.2 不锈钢、有色金属容器应有与钢制产品隔离的专用的焊接场地,地面应铺设橡胶等软垫,保持环境清洁。
7.3 焊接环境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7.4 焊工的工作环境应有足够的光线。
7.5 当焊件温度为0℃时,应在施焊处100mm 范围内预热到15℃左右。有预热要求时,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7.6 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应防止地线、电缆线、焊钳与焊件打弧。
7.7 定位缝若存在裂纹必须清除定位焊重焊;如存在气孔、夹渣时应去除气孔、夹渣。
7.8 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两端应修磨至便于接弧。
7.9 受压元件的角焊缝根部应保证焊透。
7.10 双面焊需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接弧处应保证焊透与熔合。
7.11 每条焊缝应尽可能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接时,对冷裂纹敏感的焊件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措施,重新施焊时,仍需按规定进行预热。
7.12 按焊接工艺卡执行焊接规范,并注意及时调整电流、电压和焊速,以确保焊接质量。
7.13 采用控制线能量,选择合理焊接次序等措施,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
7.14 当焊缝出现大量气孔、裂纹及成型不良时,应立即停止焊接,分析原因,进行修补和调整后方可继续施焊。
8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8.1 手工电弧焊工艺
8.1.1 一般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见表8.1.1。
表8.1.1焊条直径的选择
材料厚度(mm)
<4
4-12
12

焊条直径(mm)
2.5-3.2
3.2-4
≥4

8.1.2 碱性焊条采用直流电源且反极性焊接,酸性焊条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正或反极性焊接。
8.1.3 焊接电流的选择一般根据焊条直径来确定。在采用同样直径的焊条焊接时,当焊件较厚,可选择电流上限,立、横、仰焊一般应比平焊时小10%左右。焊接奥氏不锈钢时,电流应比焊接碳钢、低合金钢等材料的电流小。
8.1.4 应尽量采用低电压短弧焊,焊接速度应保证焊缝成型良好。
8.1.5 焊接电流、电压匹配关系见表8.1.5。
表8.1.5焊接电流、电压匹配关系
焊条直径(mm)
2.5
3.2
4.0
5.0

电流(A)
50-80
100-130
160-200
200-250

电压(V)
16-18
18-20
21-23
23-25

G. 焊接工艺有哪些

1、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因此焊缝的质量取决于焊工的操作技术,这就需要焊工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

根据标准中对焊条电弧焊的要求,当焊条直径增大1mm以上、由低氢型焊条改为非低氢型焊条、焊条(焊丝)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等级(钢号)变化、坡口形状的变化超出规程规定和坡口尺寸变化超出规定允许偏差、板厚变化超出规定的适用范围、有衬垫改为无衬垫、

清焊根改为不清焊根、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下降摄氏度以上、最高层间温度增高50摄氏度以上、当热输入有限制时,热输入增加值超过10%,改变施焊位置,有以上变化需重新做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注意事项:

一、电弧的长度

电弧的长度与焊条涂料种类和药皮厚度有关系。但都应尽可能采取短弧,特别是低氢焊条。电弧长可能造成气孔。短弧可避免大气中的O2、N2等有害气体侵入焊缝金属,形成氧化物等不良杂质而影响焊缝质量。

二、焊接速度

适宜的焊接速度是以焊条直径、涂料类型、焊接电流、被焊接物的热容量、结构开头等条件有其相应变化,不能作出标准的规定。保持适宜的焊接速度,熔渣能很好的覆盖着熔潭。使熔潭内的各种杂质和气体有充分浮出时间,避免形成焊缝的夹渣和气孔。在焊接时如运棒速度太快,焊接部位冷却时,收缩应力会增大,使焊缝产生裂缝。

焊丝选用的要点

焊丝的选择要根据被焊钢材种类、焊接部件的质量要求、焊接施工条件(板厚、坡口形状、焊接位置、焊接条件、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操作等待)、成本等综合考虑。

H. 加工中心制定工艺方案的步骤有什么内容

CNC又叫做电脑锣、CNCCH或数控机床其实是香港那边的一种叫法,后来传入大陆珠三角,其实就是数控铣床,在广、江浙沪一带有人叫"CNC加工中心",一般加工中心工艺方案是指导制造的重要文件,它对于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要求有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下面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下CNC加工方案定制的步骤:
一、分析零件的工作图和产品的装配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对于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功能和技术要求进行明确,这是CNC加工的基础。
二、工艺审查
工艺审查关系到之后产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需要对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分析其技术要求是否科学、合理、适当。
三、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确定毛坯的依据主要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和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艺特性以及零件的生产批量等。经常使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和型材等等。
四、拟订CNC加工工艺路线
主要包含: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和安排热处理、检验以及其他工序等等。
五、确定各工序所需要的机床和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包括了夹具、刀具、量具、辅具。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拍相互适应。建议优先考虑采用标准化的工艺装备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为降低生产准备费用。对于必须改装或者重新设计的专用机床或者成组设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六、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七、确定切削用量,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八、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制定大多数职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和接近的合理水平。
以上就是加工中心制定工艺方案的步骤,合理安排工序有助于提高工件质量,减少原料的损耗,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I. 焊接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

根据焊接产品要求,编制焊接工艺技术文件。主要包括焊接方法的确定,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以及相关工艺措施等。

J. 制定焊接工艺规程时要注意

焊接工艺规程必须经过如下几步流程

方法/步骤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制定焊接件加工工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铝镁合金厂在哪里 浏览:848
铝合金压铸件有什么缺点 浏览:921
戒指的模具用什么做的 浏览:678
钢筋笼由什么钢筋组成 浏览:919
宁波哪里有卖不锈钢锁 浏览:409
coreldraw两个矩形怎么焊接 浏览:445
为什么要装铝合金门窗 浏览:455
银币合金触点有什么好处 浏览:702
脚上钢板要多少钱 浏览:50
钢板的散热系数是多少 浏览:895
如何做书包挂饰模具 浏览:511
混凝土里面的钢筋怎么弄出来 浏览:358
钢铁侠总共出了多少部 浏览:397
擦不锈钢的粉是什么意思 浏览:547
铝合金额是什么 浏览:998
什么车后备箱支架是钢管 浏览:505
骨折手术后钢板在小腿里是什么感觉 浏览:79
哪些工厂需要耐蚀合金 浏览:826
梁钢筋折断在广联达怎么表示 浏览:2
模具中的打包是什么意思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