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轮胎模具硅胶的操作工艺
轮胎模具硅橡胶的用途: 主要用于轮胎精密模具铸造、精密模具制造。
轮胎模具硅橡胶的选择: 根据操作方式,是采用灌注模(包模)可选用硬度为20度,具体来讲是: 20度硬度模具硅胶特点:黏度小,流动性好,好操作,易排泡,拉力撕裂强度好,易灌注。
轮胎模具硅橡胶的特性:
①要具有好的操作性能。
②流动性更好,粘度低容易操作。
③缩水率越小越好。
④拉力要好。
⑤做出来的硅胶模具不能变形。
⑥硬度要适合产品使用。
轮胎模具硅橡胶的参数:
轮胎模具硅橡胶的制作方法:
1、将轮胎模型用脱模剂涂抹均匀后,用布条擦干。处理好的轮胎模型四周用钢板围住,钢板也应用脱模剂处理。
2、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模具硅胶外观是流动的液体,A组份是硅胶,B组份是固化剂。例:取100克硅胶,加入2克固化剂(注:硅胶与固化剂一定要搅拌均匀,如果没有搅拌均匀,模具会出现一块已经固化,一块没有固化,硅胶会出现干燥固化不均匀的状况就会影响硅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甚至造成模具报废状况。
3、抽真空排气泡处理: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排气泡环节,抽真空的时间不宜太久,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十分钟,抽真空时间太久,硅胶马上固化,产生了交联反映,使硅胶变成一块一块的,无法进行涂刷或灌注,这样就浪费了硅胶,只能把硅胶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胶来做。 3、将配好的胶沿一固定灌注点缓慢浇注,并不时震荡以排除里面的空气。
4、120分钟胶固化完全后,将石膏粉1000g兑水后注入木条框内,注满为止(木条框应用塑胶片分为两部分以利拆模)。
5、20分钟后拆除木条,模具即做完成。
注:
1、固化剂加量应视温度而定,气温高则减少。固化剂使用过量,模具会变硬变脆;固化剂使用过少,操作时间会延长。
2、为防止硅胶物性变化,建议不加硅油。
3、为了您的模具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请把模具存放至少24小时后使用。 轮胎模具用于硫化成型各类轮胎的模具。
轮胎模具硅胶加工工艺:
以活络模具为例
1、根据轮胎模具图铸造或锻打毛坯,再粗车毛坯并热处理。轮胎模具毛坯进行完全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退火时应放平,避免变形过大。
2、按图纸打吊装孔,再按半精车图纸将花纹圈的外径和高度加工到位,用半精车程序车花纹圈内腔,车完用半精车样板检验。
3、用加工好的轮胎模具花纹电极把花纹圈内花纹电加工成型,用样板检验。
4、把花纹圈按厂家的要求均分成数份,分别画出标示线,放到工装内打背部腰孔并攻丝。
5、按照工序8所分的等份,对准划线处切割。
6、把切割好的花纹块按图纸要求对花纹进行打光、清角、清根、打排气孔。
7、对花纹块型腔内部均匀喷沙,要求颜色一致。
8、将花纹圈、模套、上下侧板合并组装,完成轮胎模具。
保质期:
室温25C下,不打开包装,12个月
包装规格:
本产品以铁桶包装,规格有25kg和200kg两种规格。
储存及运输:
模具硅胶应储存在室温、干澡及密封之容器中,切勿与水接触以防变质。
本产品以无危险品运输。
东莞和生提供大型模具的无尘清洗服务!
㈡ 玻璃钢有哪些生产方法玻璃钢应用于哪些领域
生产方法:
基本上分两大类,即湿法接触型和干法加压成型。如按工艺特点来分,有手糊成型、层压成型、RTM法、挤拉法、模压成型、缠绕成型等。手糊成型又包括手糊法、袋压法、喷射法、湿糊低压法和无模手糊法。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手糊法:主要使用国家有挪威、日本、英国、丹麦等。
肯尼手糊制品:玻璃钢风机
②喷射法:主要使用国家有瑞典、美国、挪威等。
③模压法:主要使用国家有德国等。
④RTM法(树脂传递模塑):主要使用国家有欧美各国、日本。
还有:纤维缠绕成型法、拉挤成型法和热压灌成型法等等。
我国有90%以上的FRP产品是手糊法生产的,其他有模压法、缠绕法、层压法等。日本的手糊法仍占50%。从世界各国来看,手糊法仍占相当比重,说明它仍有生命力。手糊法的特点是用湿态树脂成型,设备简单,费用少,一次能糊10m以上的整体产品。缺点是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我国从国外引进了挤拉、喷涂、缠绕等工艺设备,随着FRP工业的发展,新的工艺方法将会不断出现。
应用:
雕塑模具
通过先制作出玻璃钢雕塑模具,来制作生产玻璃钢制品,满足人们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需要。
一、玻璃钢雕塑石膏模
石膏模特点是耐热、价廉、导热系数小、复印性好。一般用于制作母模。制造方便,适于大型制品。但是不耐用,怕冲击,干燥慢。多用于单一产品以及线型复杂的产品,如浮雕等。所用的石膏多为半水石膏即熟石膏。与水泥模一样,可用砖头、木材做骨架基础,再覆以石膏层造型。为了提高刚度,防止裂纹,可在石膏中加入足够的填料,如加入石英,可减少收缩和裂纹,加入水泥(石膏:水泥=7:3)增加强度。也有人提出用石膏加入适量乳胶,用水稀释来制模,强度好,不起粉等。 石膏模可用作低熔点合金模的母模,在热态下浇铸合金。用石膏母模翻制石膏铸型(子模)时,母模表面要涂以分离剂,如钾皂溶液、变压器油、食用油、20%硬脂酸十80%煤油,或汽油十凡士林等。石膏模可用带水笔蘸取石膏粉进行修补。石膏模烘干工艺是:(60~120)℃/(4~5)L,自然冷却后用金相砂纸轻轻抛光,然后再烘(100~150)℃/(8~10)L,(200~230)℃/(20~24)L。
二、玻璃钢雕塑橡胶模
橡胶模一般用硅橡胶、聚氨酯树脂制作,用于制作造型复杂的浮雕、圆雕及各种造型,并不单独使用,须与石膏套模等其他材料组成,通常用于模具中因线型倒入或重叠而不能直接脱模的某一部位,因它有一定软性,当外模脱模后,它能随意拉出,如狮子、龙等动物或菩萨、卡通人物。批量不大时,用此方法。
三、玻璃钢雕塑石蜡膜
石蜡膜用于数量不多或者线型复杂、不易脱模的产品。比如,要制造一个整体式弯管,包括90°弯管,可用两个弯头哈夫作母模,在内90°腔注满石蜡后,脱去哈夫母模后,将石蜡模芯稍加修整,然后在外壁包覆玻璃钢,固化后加热,使石蜡熔化流出,即可得到一个整体的玻璃钢产品。 为了减少收缩变形,提高刚度,可在石蜡中加入5%左右的硬脂酸。制造方便,脱模容易,石蜡可反复利用。但精度不高。另一种用法:湿法卷管时,可将钢管浸到70~80℃熔化的石蜡中,提起来冷却后再浸,反复进行,直到所需厚度时,表面稍加修整,即可包覆玻璃钢,为防止石蜡开裂,可在蜡中加入少量黄油。也可在蜡的外面包覆一层薄的玻璃纸,以此作为模芯,玻璃钢固化后,加热钢管石蜡熔化即可脱模。
四、混凝土模
混凝土模多用于线型规则和重复使用次数少的产品,如螺旋形、波形、圆形、拱形或立体槽状产品。成本低,刚性好,可用砖头砌成基础,再覆以水泥砂浆,进行打磨、上腻子,再经过打磨、抛光、喷漆等措施。这种水泥模可直接用于生产玻璃钢制品,也可用于翻制玻璃钢模具的母模。水泥模干燥慢,即使在正常条件下,也要一周以上才能进行涂漆等表面施工。
五、玻璃钢雕塑木模
木模主要用于线形较平直的大型产品。木模可以直接用来作为玻璃钢产品的成型模具,也可作为翻制玻璃钢模具的过渡母模。用于制作模具的木材有红松、银杏、杉木等,要求含水量达15%,并且不易收缩变形,无节。木模制作后,可涂上0.2~0.3垃垃厚度的树脂(表面腻子),再用水砂纸由粗到细打磨四次,最后一次用800#或1000#砂纸打光,再涂上抛光膏用抛光器抛光,再打上石蜡,木模即成。也可直接在木模上刷油漆、罩光来制造木模。
六、玻璃钢雕塑金属模
金属模特别是钢模,一般用于尺寸小、批量大的模压产品。如制作玻璃钢平板时表面光洁的不锈钢板;制作型材时用角钢、槽钢。因为模压产品不仅要加压,还要加热。也有用于外形不复杂的大型产品。黄铜虽是常见金属,但因易受树脂辅助剂侵蚀,并会对树脂固化产生不利影响,除非在工作面已镀铬或其他金属的场合,否则不宜采用。金属模具的制造加工很困难、成本高。另有低熔点合金模其成分是:Z九93%、A14%、Cu3%、M合0.5%,当温度为50~80℃时,合金硬度(HB)为100左右。其流动性好,耐磨性差,适于制造形状复杂、花纹精细的塑料成型模腔,使用温度一般>80℃。另一种低熔点金属是58%铋,42%锡,熔点135℃。低熔点合金模的优点是制模周期短、工艺简单,可重复使用。
㈢ 如何解决薄壁注塑件常見缺陷
在进行薄壁塑件的成型时,存在如下常见问题:
1、短射
短射是指由于模具型腔填充不完全造成塑件不完整的质量缺陷,即熔体在完成填充之前就已经凝结。
常规注塑成型的填充过程和冷却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当聚合物熔体流动时,熔体前沿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型芯表面或型腔壁,就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冷凝层 。熔体在冷凝层内继续向前流动,随着冷凝层厚度的增加,实际型腔流道变窄,冷凝层厚度对聚合物的流动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为常规注塑成型时塑件的厚度较厚,所以此时冷凝层对注塑成型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在薄壁注塑成型中,当冷凝层的厚度与塑件厚度之比随着塑件厚度的变薄逐渐增加时,这个影响就很大。特别是二者的尺寸可以相互比较时更为突出。
当塑件的厚度减小时,冷凝层对流动的影响将会以指数形式增加,这也更说明了冷凝层在薄壁注塑成型中的影响之大。如果仅从注塑成型考虑,则需要注塑机有高的注射速率,使塑料熔体填充型腔的速率超过冷凝层成长的速率(或者使冷凝层的成长速率变慢),这样才可在流动截面封闭前完成填充动作,进行薄壁塑件的注塑成型。
当流动长度为300mm、塑件壁厚为3.0 mm 时,此时 L/T为100,用常规注塑成型技术就很容易达到;但当塑件壁厚下降至1.0mm 以下时,这个曾经很容易达到的流长厚度比(100)就变得非常难达到。
2、翘曲变形
翘曲变形是不均匀的内部应力导致的塑件缺陷。翘曲变形产生的原因是收缩不均匀、取向不均匀和冷却不均匀。
改善方法:可以通过平衡冷却系统、调节冷却时间、保压压力以及保压时间等措施来改善塑件的翘曲变形缺陷。
3、熔接线
熔接线是型腔内两个或多个熔体流动前沿熔合时形成的界线。在熔接线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削弱塑件的机械强度,对塑件特别是薄壁塑件的机械性能尤为不利,受外力后塑件非常容易在熔接线处开裂。
改善方法:在设计时可以通过减少浇口数目或改变浇口位置来减少或改变熔接线的位置,来满足塑件的设计要求。
4、缺料
成品的细小部位、角落处无法完全成型,因模具加工不到位或是排气不畅,成型上由于注射剂量或压力不够等原因,造成设计缺陷(肉厚不足)。
改善方法:可修正缺料处模具,采取或改良排气措施,加肉厚,浇口改善(加大浇口、增加浇口),加大注射剂量,增加注射压力等措施进行改善。
5、缩水
常发生于成形品壁厚或肉厚不均处,因热熔塑料冷却或固化收缩不同而致。如肋的背面、有侧壁的边缘、BOSS柱的背面偷肉,但至少保留2/3的肉厚。
改善方法:可通过加粗流道、加大浇口、加排气、升高料温、加大注射压力、延长保压时间等措施进行改善。
6、表面影像
常发生于经过偷肉的BOSS柱、或筋的背面,或是由于型芯、顶针设计过高造成应力痕降低。
改善方法:可通过修正型芯、顶针、母模面喷砂等方式处理,采用降低模面亮度、降低注射速度、减小注射压力等方式。
7、气纹
发生于进浇口处,多由于模温不高,注射速度、压力过高,进浇口设置不当,进浇时塑料碰到扰流结构。
改善方法:可通过变更进浇口、流道打光、流道冷料区加大、进浇口加大、表面加咬花(通过调机或修模赶结合线亦可) 、升高模温、降低注射速度、减小注射压力等方式解决。
8、结合线
发生于两股料流汇合处,如两个进浇口的料流交合,绕过型芯的料流交合,是由于料温下降、排气不良所致。
改善方法:可通过变更进浇口,加冷料井,开排气槽或公模面咬花等方式,也可升高料温、升高模温等。
9、毛边
常发生公母模的结合处,由于合模不良所致,或是模面边角加工不当,成型上常由于锁模力不够,料温、压力过高等。
改善方法:可进行模具修正,重新合模,增加锁模力,降低料温,减小注射压力,减少保压时间,降低保压压力等。
10、变形
细长件、面积大的薄壁件、或是结构不对称的较大成品由于成型时冷却应力不均或顶出受力不一所致。
改善方法:可进行修正顶针,设置起张紧作用的拉料销等,必要时公模加咬花调节变形,调整公母模模温降低保压等,小件变形的调节主要靠压力大小及时间、大件变形的调节一般靠模温。
11、表面不洁
是由于模具表面粗糙。
改善方法:对于PC料,有时由于模温过高,模面有残胶、油渍,需及时进行清理模面,打光处理,降低模温等。
12、拉白
易发生于成形品薄壁转角处或是薄壁RIB根部,是由于脱模时受力不良造成,顶针设置不当或是拔模斜度不够。
改善方法:加大转角处R角,增大脱模角度,增加顶针或是加大其截面积,模面打光,顶针或斜销打光,降低射速,减小注射压力,降低保压及时间等。
13、拉模
表现为脱模不良或模伤、拉花。主要由于拔模斜度不够或模面粗糙,成型条件也有影响。
改善方法:增大拔模角度,模面打光,粘母模面时可以增加或变更拉料销,牛角进料时注意牛角直径,公模加咬花,减小注射压力,降低保压及时间等。
14、气孔
透明成品PC料成形时容易出现。由于注塑过程中气体未排尽,模具设计不当或是成型条件不当都有影响。
改善方法:增加排气,变更浇口(进浇口增大),PC料流道必须打光,严格烘料条件,增加注射压力,降低注射速度等。
15、断差
发生于公母模块、滑块、斜销等的接合处,表现为结合面的层次不齐等,由于合模不当或是模具本身的问题。
改善方法:修正模具,或者重新合模。
16、尺寸超公差
模具本身的问题,或是成型条件不当造成成型收缩率不合适。
改善方法:通常改变保压时间、注射压力(第二段)对尺寸的影响最大。例如:提高射压、提高保压补缩作用可明显加大尺寸,降低模温亦可,加大进浇口或增加进浇口可以改善调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