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台化到底是个啥
平台化是一种基于标准化思想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方式。
平台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零部件的系列化:
这是平台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实现家族化、通用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了核心部件,车架零件、ECU(电子控制单元)、线束、车身附件、其他电子元件等也可以实现共用,进一步增强了平台化的优势。
设计共用特征、接口通用化:
在平台化体系下,不同车型之间可以共享设计特征,如固定前轴到防火墙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前后悬长度、轮距、轴距等参数,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设计出多种车型,包括轿车、SUV、MPV等。
由于零部件的系列化和通用化,设计细节上的参数也可以共享,如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固定位置、悬架与副车架的连接点等。
部分厂商甚至将整个车的部分底盘、车架打包成一个系列化的总成,设计时直接调用,大大减少了设计变量,缩短了开发周期。
生产辅具、模具共用:
平台化不仅限于设计和零部件的共用,还扩展到生产所需的各种周边设备。例如,MQB系列托架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模块化设计使得相近等级的车型可以共用部分乃至整个安装托架。
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线在转换生产不同车型时,只需更换部分模块,大大节约了换装时间和人力。
平台化之下,如何实现差异化也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虽然平台化带来了零部件和设计的共用,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车型都会同质化。以奥迪和大众为例,两者虽然共用平台,但在选材、底盘结构和调校、工艺和品质把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同一平台下的不同车型能够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平台化是一种高效、灵活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方式,它基于标准化的思想,通过零部件和设计的共用,以及生产辅具和模具的共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持了车型的多样性和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平台化的概念有助于更理性地选择车型,避免被广告中的高大上词语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