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的原理是什么
模具有很多中,这里以冲压模具的原理为例,冲压模具的原理是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
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冲压模的工作过程:
落料冲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问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过模柄与冲床滑块相联结。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组成了模具的下模,并利用压板固
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通过导、导导向。工作时,条料靠着挡料送进定位,
当上模随滑块下降时,卸料先压住板料,接着凸冲落凹上面的材料获得工件。这时工
件卡在凸模与顶块之闻,废料也紧紧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时,工件由顶块靠顶板
借弹簧的弹力从凹模洞口中顶出;同时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卸料板靠弹簧的弹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个落料过程。再将条料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次冲裁
落料过程,如此往复进行。
二、
冲压模的分类:
1、敞开模: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制造易、成本低、但寿命低、精度差、
适于精度要求不高,开头简单,小批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精度比敞开模高,适于开头简单,工件尺寸不大的冲裁件。要求压
力机行程不大于导板厚度。
3、导柱式:导柱导向保证冲裁间隙均匀,冲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寿命长,安装方便,适于大批量生产。
4、连续模:条料要求精确定位,使内孔与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证。生产率
高,具有一定的冲裁精度,适于大批量生产。
5、复合模:冲压件的内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② 冲压模具移位怎么解决
1、先用水平仪把设备校平。
2、模具是否有导向装置?应有较粗导柱。
3、模具压板或垫铁和下模板不一样高,易固定不牢固。过去经常遇到此问题。
4、模具结构是否有侧向成型,侧向受力。
③ 冲压模具检修方法
在冲压模具的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下:
1. 模具松动:如果发现冲模或模具移动超出单边间隙,需要调整组合间隙以确保精准配合。
2. 冲模倾斜:如果冲模直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导致模板无法平贴,应重新校正模板角度或进行研磨处理。
3. 模板变形:如果模板硬度、厚度出现问题或受到外力影响,可能需要更换新模板或调整拆组工艺。
4. 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均匀或受力不均,影响导柱和导套的直线度,应研磨矫正、补充材料或均匀分布受力。
5. 冲模干涉:检查冲模尺寸、位置,确保上下模定位准确,避免组立后松动,同时关注冲床精度和架模的正确性。
6. 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足或尺寸不合适可能导致偏斜,需加强剥斜板的保护,调整冲头尺寸或改善送料长度。
在模具损坏方面,原因和处理如下:
7. 热处理问题:如淬火温度不正确或回火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模具损坏,需调整工艺参数。
8. 冲压叠料:料片重叠继续冲压,可能是剥料板破裂,需检查和修复。
9. 废料阻塞:清理落料孔,确保尺寸准确,避免冲头和下模板受损。
10. 冲头掉落:检查固定情况,更换强度不足的螺丝或修理冲头。
11. 逃孔问题:调整冲头压板和剥料板的逃孔尺寸,必要时更换损坏部件。
12. 异物进入:需检查模具零件,确保没有异物进入,以免损坏模具组件。
13. 组立错误:重新检查零件安装,确保正确无误。
14. 弹簧因素:调整弹簧力、确保弹簧等高,防止零件重叠冲打。
15. 冲压不当:调整工作高度、润滑导柱、正确送料等,避免设备损坏。
16. 维修不当:确保维修工作按照规范进行,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尺寸变异方面,应定期检查和调整:
17. 刀口磨损: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确保尺寸准确。
18. 没有引导:修复引导装置,调整送距,确保定位准确。
19. 冲模长度问题:修正弯度,确保成形完整。
20. 逃孔问题:清理或调整逃孔尺寸,防止变形。
21. 顶出问题:改善送料流程,调整顶出力度和位置。
22. 导料和下料变形:调整导料板、料重和模具位置,确保材料正常通过。
23. 弯曲和剪切变形:关注材料性质和设计,确保加工过程的精确度。
24. 撞击变形:控制气压和落下力度,减少碰撞影响。
25. 浮屑挤压:清理模面,避免杂物影响模具性能。
26. 材料选择:确保材料规格和硬度适合冲压要求。
27. 设计问题:必要时重新设计,优化模具间隙和工艺流程。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④ 模具压板用扭力扳手拧紧合适么
模具压板压的越紧越好,使用扭力扳手,紧到多大的力合适要做试验。关键是压紧螺丝要靠近模具,让压板的力尽量用在模具上。一般的冲床压紧螺丝最好使用M12、 M16的螺丝,螺丝大径小了不吃力,压不紧不说,而且还容易断。大型的冲床的压紧螺丝可以使用M16及以上的螺丝。
⑤ 注塑模具上下模注意事项
1.测量模具的长,宽,高,根据测量后的数据,判定模具能否安装在选定机器上。
2测量模具的定位环外径,是否与选定机器的固定模板上的安装孔相配。
3.测量模具的浇口大小和浇口与本机定模板模具安装平面的距离,判定选定机器注射座喷嘴是否与模具能良好相配。
4.测量模具顶出板的尺寸,与选定机器的顶出行程比较,判定机器是否合适。
5.根据模具的实际厚度,用手动调模方式粗调模具厚度,然后根据开模后制品顺利脱模落下所需要的空间距离,设置开模间距。用手动调模方式使开模间距达到设定值。松开移动模板上的机械保险杆的螺母,通过其中一个螺母旋退,一个旋进,使保险杆左右移动,调整到开模位置时,打开防护门,装在固定模板顶部的机械保险挡板会自动掉下,而且保险杆右端的撞头刚好靠近保险挡板。然后锁紧保险杆螺母。
6.根据模具的设计参数,设置好顶针行程。以便在调整模具厚度时不致使模具受到损坏。
7.准备好模具压板,压板垫块,压紧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扳手,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