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顶针常用材质有哪些
模具顶针一般采用高速钢做成,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目前牌号很多,常用的有SKD61,SKH51。其硬度在50--55度。表面硬化及氮化处理。另外还有一种普通高速钢做的顶针,用在要求不高的场所。顶针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名牌厂家的价格较高。有不少客户对模具顶针的材质不太了解,在选择模具顶针时拿不定主意,或者挑选的模具顶针材质做出的成品不适合自己工厂用。那样的话,对于我们和客户都是双方面的损失,我们可能会被客户认为不专业,流失客户;客户因为产品不良,会耽误自己的加工时间。所以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下模具顶针的材质一般都有哪些。国产SKD61顶针:顶针材料中最普通的存在,硬度和耐热性都很一般,适合用于对精度硬度没有太大要求的模具。当然身为顶针材料的蓝领阶层,价格也是最低。台湾氮化SKD61顶针:相应的较之普通SKD61材质的硬度和耐热性有所提升,是一般客户较喜欢的材质,价格比国产SKD61稍贵一些。日本真空氮化SKD61顶针:日本真空氮化炉热处理,进口SKD61材质,具有高硬度、耐热性好、不易弯和内外硬度一致等特点,有很多模具对顶针有很高要求时,它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原材料优质,当然价格也比前两种贵。SKH-51顶针:高速钢顶针,对于顶针要求比较高时,客户会选择SKH51定做顶针,SKH51属含钨高速钢,在耐热、韧性、硬度等方面都有优异表现。
❷ aisi01是什么材料
是不锈钢
100MnCrW4&90MnCrV8 油钢
AISI01,DIN 1.2510&AISI 02,DIN 1.2842出厂硬度: HB220~230,要热处理,应用硬度HRC58~60,此钢用在塑胶模具上一般是行位的垫片及垃圾钉上,品牌有:一胜百(ASSAB),DF2,德胜(THYSSEN)GS-510及GS-842,龙记(LKM)2510。
❸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的结构部分
一、模具材料
1、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2、 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3、 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4、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5、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6、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
7、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二、模具应具备结构
1、 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2、 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3、 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4、 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5、 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6、行位结构。
a、 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b、 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c、 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
7、顶出机构。
a、 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变形、顶白、不影响塑胶件外观。
b、顶针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不发生错误动作。
c、顶针、司筒顶面非平面时,顶针、司筒应定位。
8、底板上应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应一致。
9、4545或以上级大模应加设中托边,一套模中司筒数量达到或超过16支应增设中托边。
10、 流道直径、长度加工应合理,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流程,减少断面积以缩短填充及冷却时间,同时浇注系统损耗的塑料应最少。流道一般应设置冷料井。
11 型腔分布应合理,应符合各型腔同时注满的原理,浇口设置应不影响胶件外观,满足胶件装配,在啤作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做到浇口残留量最少。
12 冷却系统。
a、运水流道分面应使模具表面各部分温差在10℃之内。
b、 运水流道出入孔位置不影响安装,喉嘴大小为13mm。
c、 在型腔表面的镶件、行位等一般应通入运水,电池兜、手柄位、喇叭位等镶件必须通入运水。
d、模具运水流道应不漏水,并在流道出入口应标有“OUT”和“IN”字样。若是多组运水流道还应加上组别号。
13 电池兜等对前模产生较大包紧力部位应在对应之后模部位均匀增加勾针等。
14 模具结构保证排气顺畅。
15 柱位高度超过20mm应用司筒,超过25mm骨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均匀增加走胶米仔。
16 模具应根据强度要求均匀分布撑头,以防模具变形。
17 模具型腔应力中心应尽量与模具中心一致,其型腔中心最多不超过模具中心的25%。
18 外形表面有会引起缩水之对应后模柱位应增设火山口。
19 分模面为单向斜面及大型深型腔等模具,分模面应设可靠的自锁装置。
三、模具不允许之结构
1、模具不允许有尖钢及有高度大于2mm,厚度少于1mm之薄钢。
2、 除BOSS柱外顶针不允许与前模接触。
3、模具开合不允许有异常响声。
4、型腔边缘5mm范围内不允许红丹测试不到,并且分型面红丹测试不允许低于80%。
5、所有紧固螺丝不允许松动。
6、 所有勾针不允许出现不同向现象。
7、胶件不允许有粘模现象。
8、 模具不允许有顶出不平衡现象。
9、 模具高度方向前、后模板不允许缺少拉令孔。
10、 模具装配不允许漏装或装错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