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流延机是什么
1、流延机是做流延膜用的。
2、流延机制作流延膜工艺:
采用高精密电子陶瓷流延机运用氧化铝作为陶瓷流延的主要原材料先把粉碎好的粉料与粘结剂、增塑剂、分散剂、溶剂混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料浆,料浆从料斗流下,被刮刀以一定厚度刮压涂敷在专用基带上,经干燥、固化后从上剥下成为生坯带的薄膜,然后根据成品的尺寸和形状需要对生坯带作冲切、层合等加工处理,制成待烧结的毛坯成品。具有成本低、质量高、无毒害、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
『贰』 PE流延压花膜
是塑料薄膜的一种.PE可降解材料。市面一般是PVC压花膜比较多见
『叁』 流延膜和PE膜有什么区别
智能手机由于内存不够!后台运行软件太多!导致手机工作量过大!电池的用电量也会增大!所以属于正常情况!不必担心!
『肆』 流延和淋膜有什么区别吗我想实验室完成挤出复合的工艺,基材是普通的牛皮纸,怎么实现
流延和淋膜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将树脂类液体以一定的速度从淋膜机或流延机的模头狭缝流出,然后铺开流布在动态移动的载体上(比如纸或无纺布等),经过冷却形成薄膜。如果一定要说区别的话,可能流延只是针对生产塑料薄膜而言的,而淋膜是将薄膜附在其他基材上,其生产原理是一样的。
『伍』 一台流延膜缠绕膜机要多少钱原料价格是多少,一吨原料能生产多少缠绕膜 缠绕膜机需要24小时开着的吗
一台流延膜缠绕膜机需要5到8万左右,其中原料价格是8元—17元,一吨原料能生产16.5公斤缠绕膜,缠绕膜机不需要24小时开着的,一般的流延膜机包括有:cpp机,cpe机,cpa机,缠绕膜机,pvb机,eva机等。
缠膜机按照结构形式和应用范围可以分为:"托盘包装机,摇臂包装机,圆筒包装机,径向包装机,水平包装机,环体包装机和行李包装机等七大类"。缠膜机按自动化程度要可分为全自动缠膜机和半自动缠膜机。
特点分析
1、国产流延膜生产线按薄膜宽可分为;2500mm、3000mm、3500mm、5000mm,以挤出机的配置可分为:三层、五层、七层。
2、国产流延膜生产线主要由挤出部分、流延部分、电晕部分、收卷部分、电控部分等五个部份组成。其中模具部分和挤出部分,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自由组合,因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广大客户(市场)的不同需求。
『陆』 关于塑料瓶PET PP HDPE PE 等材质开模具的费用该怎么估算呢,或者是 谁是专家且很有耐心,QQ告诉我一下
模具费估算也分好多种,比较普通的可可以按一腔2000左右估算,如果特别的比如说模具专上要加滑块或加马达属,这个就贵很多,差不多要加一倍的钱了,另外挤出机上的模具能便宜些,小的也就1000-2000元一个,大的要3000-4000元一个,还有瓶子的模具,这个一些2000-5000不等。
『柒』 请问BOPP/PE/CPP膜的区别
1、制作方法不同:
BOPP: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加工过程中,有双向拉伸。
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CPP:是塑胶工业中通过流延挤塑工艺生产的聚丙烯(PP)薄膜。
2、用途不同:
BOPP:主要用于印刷、制袋、作胶粘带以及与其它基材的复合。
PE:适用于抗水、油及化学物品等性能较高的产品标签,还可应用于化妆品、洗发水、洗涤和其他在使用过程中有耐潮、耐挤压要求的日用化学品标签。
CPP:适用于服装、针织品和花卉包装袋;文件和相册薄膜;食品包装;及适用于阻隔包装和装饰的金属化薄膜。
3、性能不同:
BOPP:高透明度和光泽度,优异的油墨和涂层附着力,优异的水蒸汽和油脂阻隔性能,低静电性能。
PE: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易燃烧且离火后继续燃烧。
CPP:具有透明性好、光泽度高、挺度好、阻湿性好、耐热性优良、易于热封合等特点。
(7)pe流延模具怎么卖扩展阅读:
薄膜的品种分类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人们习惯的分类方式有以下三种:
1、按薄膜成型所用原料分类:有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等。
2、按薄膜用途分类:有农用薄膜(这里根据农膜的具体用途,又可分为地膜和大棚膜);包装薄膜(包装膜按其具体用途,又可分为食品包装膜和各种工业制品用包装膜等)及用于特殊环境、具有特殊用途的透气薄膜,水溶薄膜及具有压电性能的薄膜等。
3、按薄膜的成型方法分类:有挤出塑化、然后吹塑成型的薄膜,称为吹塑薄膜;经挤出塑化,然后熔融料从模具口流延成型的薄膜,称为流延薄膜;在压延机上由几根辊筒辗压塑化原料制成的薄膜,称为压延薄膜。
『捌』 流延膜cpp
CPP薄膜是由流延方法制得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该产品具有质量轻,透明度高,机械适应性强,防湿性、耐热性能好等特点。其主要是作为基材被广泛应用于复合包装材料中,与其它薄膜复合。因为其耐热性好,经常用于蒸煮食品的包装,可分为高温蒸煮级和一般蒸者级两种。高温蒸煮级CPP薄膜,主要用于与其它薄膜经干式复合制得各种包装袋,能耐120℃以上蒸煮杀菌;一般蒸者级CPP薄膜,只能在120℃以下煮沸杀菌。
我国自80年代开始引进开发此项技术,由于当时人们对CPP薄膜的应用和加工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食品包装要求和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塑料薄膜在食品包装中应用的进一步推广,人们对蒸煮级CPP薄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性能好,质量高的蒸煮级CPP薄膜的市场需求量呈飞速增长态势。
一、 生产过程
1、工艺流程:
CPP薄膜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T型机头,挤出流延而制得。这种制法特点为:
(1) 平膜法省去管膜法的吹膜阶段,容易开车,而且废料少;
(2) 平膜法生产时,PP分子排列有序,故有利于提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度及厚薄均匀度,适合于高档商品包装;
(3) 平膜内设有特殊滞留槽,能与模隙成为一体,调整更为方便。
2、工艺流程如图:
CPP薄膜工艺流程
二、 原材料的选择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蒸煮级CPP薄膜是指能与PET、NY、铝箔等通过干式复合后,而耐高温蒸煮杀菌的复合用基材薄膜,这类薄膜主要采用共聚聚丙烯原料。当用于高温蒸煮时(耐120℃以上蒸煮杀菌),则采用嵌段共聚聚丙烯制得,当用于一般蒸煮时(耐100~120℃以下),则由无共聚聚丙烯制得。生产蒸煮级CPP薄膜所用共聚物由于经过了共聚改性,使得蒸煮级的抗冲击强度明显高于非蒸煮级的,因此,对液体及硬物包装的安全性能比较好,并适用于冰箱内存放。
三、 加工工艺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蒸煮级CPP薄膜的质量和性能除了受原材料的影响之外,其加工工艺条件的选择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薄膜的加工生产中,主要的工艺条件包括加工温度,冷却辊温度、牵引速度,收卷张力和电晕处理等。
1、加工温度的影响
在蒸煮级CPP薄膜流延工艺中,首要的参数是温度,温度选择及控制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一般而言,共聚型聚丙烯的挤出温度一般在240℃以下,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原料性能的特点,严格控制加工温度。由于蒸煮级CPP薄膜用于蒸煮食品包装对韧性要求较高,并要求薄膜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能,所以控制结晶度是极其重要的。加工温度的升高,会使从T型机头流延的熔体和冷却辊的温度差增大,能更有效地降低结晶速度、减少结晶度,使薄膜的透明性提高,而且冲击强度和伸长率都有所增加,并且热封温度会下降,但同时拉伸强度会有所降低。
2、冷却辊温度的影响
冷却辊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薄膜的透明度。通常情况下,冷却辊的温度越高,其结晶度越大,薄膜的透明度越差。为了提高其透明度,应加强冷却效果,降低冷却辊的温度,以减少薄膜的结晶度。一般情况下,冷却辊的温度选择在30℃左右。在考虑冷却辊温度度的同时,适当的增加空气的通风量,也有利于薄膜透明度的提高。此外,冷却辊的温度对薄膜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而薄膜的厚度与冷却辊温度却有直接的关系,当冷却辊的温度一定,增加薄膜的厚度会使冷却速度下降,薄膜内的结晶度提高,导致薄膜的透明度下降。同时,由于薄膜厚度增加,冷却不充分,会使得薄膜出现粘辊现象,限制了薄膜的生产速度和产量,但提高薄膜的厚度却能提高薄膜的冲击强度,提高包装的安全性。
3、牵引速度的影响
在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过程中,牵引速度是产生分子定向的一个最主要原因。熔体通过T型机头挤出后,只是在流动方向上有少量的定向,在牵引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会在纵向上产生较大的定向作用,从而使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提高,但相对伸长率会因此而降低。为了减少纵横两向的更大差异,提高薄膜的应用性能,加工时应适当的控制牵引速度。另外,牵引速度的大小,还对薄膜的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挤出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牵引速度加快,会使得薄膜的厚度减小,而影响其使用的性能。
4、收卷张力的影响
在蒸煮级CPP薄膜加工中,收卷张力直接影响到薄膜的质量。通常情况下,收卷张力过大,不利于薄膜的松弛,薄膜定型后,会出现冷拉现象,严重影响薄膜的性能,而收卷张力过小,则会给分切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分切中分切张力难于控制。因此在生产中,收卷张力应根据材料的特性,调节适当的张力。同时,还要根据薄膜的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若薄膜较厚,则收卷张力应选择稍大一些,若薄膜较薄,则应适当的降低张力。
5、电晕处理的影响
当蒸煮级CPP薄膜作为复合薄膜基材使用,或用于印刷时,必须进行电晕处理,以提高油墨的粘附力和复合强度。通常情况下,能够满足印刷和复合要求的薄膜,其表面张力必须达到38dyn/cm以上,但经过电晕处理后,薄膜的表面张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因此,在生产时,应使得薄膜的表面张力比实际要求达到的张力值要大一些,为抵消由于下降而引起的影响。表面张力的下降幅度主要与原料内部的低分子添加剂的含量有关。一般低分子添加物越多,则表面张力的下降幅度越大。在生产中需要实际测试来确定下降的幅度,以决定处理值的大小。通常处理达42dyn/cm即可。如果处理程度过大,则薄膜表面氧化过度,薄膜变得发脆,薄膜的机械强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