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各位達人 橋面施工的順序是什麼啊是先干伸縮縫還是先干橋面鋪裝呢
橋面系:架設-濕接頭-負彎矩張拉-濕接縫-橋面鋪裝-防撞護欄-人行道等,伸縮縫一般都是最後一道工序了。
橋梁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下部結構、上部結構和附屬結構,主要施工順序也是按這三步來。
一、下部結構:
首先是基礎,包括橋墩基礎和橋台基礎,基礎形式一般有擴大基礎和樁基兩種。
二、上部結構
根據施工方法不同而有差別:
預制構件:(如存在體現轉換,即先簡支後變結構連續情況) 架設預制梁——現澆墩頂連續段——張拉負彎矩預應力索——設置永久支座,拆除臨時支座,完成體系轉換——橫隔板、濕接縫等,如是簡支結構,只需架設預制梁就行了。
現澆構件:與橋梁規模,施工工藝(滿堂支架現澆、掛藍施工、頂推法施工等)有較大關系,一般可以籠統概況為(後張法):搭腳手架(根據施工工藝不同相應變化)——綁扎鋼筋籠——現澆混凝土——張拉預應力——橫隔板、濕接縫等。
三、附屬結構
橋面連續——橋面鋪裝——人行道板(若存在人行道)——橋面排水——護欄——伸縮縫,橋台搭板,包括橋面系、搭板、護欄、伸縮縫等。
(1)橋面系中護欄鋼筋低了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基層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2、水泥強度、物理性能和化學成份符合國家標准及有關規范的規定。
3、粗細集料、水、外摻劑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4、施工配合比根據現場測定水泥的實際強度進行計算,並經試驗,選擇採用最佳配合比。
5、接縫位置的設置符合設計要求。(有鋼筋網片,不易設垂直橫縫,建議一聯一次完成)
6、拉毛構造深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
7、頂面與其他構造物相接平順。泄水口標高按設計比頂面低5~8mm,橋面邊緣無積水現象。
⑵ 什麼是橋面連續鋼筋 怎樣鋪裝 一般橋梁都什麼地方鋪裝什麼地方不需要鋪裝
1、橋面連續是指上部構造利用鋼筋混凝土結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整體結構。准確的說,橋面連續特指橋面鋪裝(調平層)施工中,在墩頂鋪裝加強段,免去兩跨簡支橋之間安裝伸縮縫的麻煩。
連續梁在恆活載作用下,產生的支點負彎矩對跨中正彎矩有卸載的作用,節省材料,且剛度大,整體性好,超載能力大,安全度大,橋面伸縮縫少。
2、橋面連續就是上部構造利用鋼筋混凝土結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整體結構。橋面連續實際就是橋面鋪裝的一部分,即在梁縫位置鋪裝加強段。
主梁是連續支承在幾個橋墩上。在荷載作用時,主梁的不同截面上有的有正彎矩,有的有負彎矩,而彎矩的絕對值均較同跨徑橋的簡支梁小。這樣,可節省主梁材料用量。
3、鋪裝范圍:在橋面系范圍內橋面板以上屬於行車道的范圍內。
4、不需鋪裝:橋頭搭板、防撞欄桿底座、橋梁中央分隔帶范圍部分。
結構特點:
連續梁橋是中等跨徑橋梁中常用的一種橋梁結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是其主要結構形式,它具有接縫少、剛度好、行車平順舒適等優點,在30-120m跨度內常是橋型方案比選的優勝者。
而橫張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T型梁、箱型梁、空心板橋三座常規跨徑簡支梁橋中的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技術經濟效益。
連續梁橋的主梁是超靜定結構,墩台的不均勻沉降會引起梁體各孔內力發生變化。因此,連續梁一般用於地基條件較好、跨徑較大的橋樑上。1966年建成的美國亞斯托利亞橋,是目前跨徑最大的鋼桁架連續梁橋,它的跨徑為376米。
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支座的梁,所以它的變形和內力通常比單跨梁要小,因而在工程結構(如橋梁)和機件中應用很廣。
當受到橋址處地形、河床斷面形式、通航(車)凈空及地質條件限制,需要修建一兩個大跨,而總橋長又不需太長時,往往用多孔小邊跨與較大的中間跨相配合,跨徑從中向外遞減。當大小跨徑相差懸殊時,應根據具體條件,設置拉力墩或壓重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