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保焊和手工電弧焊的適用范圍及優缺點
1、二保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的簡稱,適用於低碳鋼和低合金高強度鋼各種大型鋼結構工程焊接,適合自動焊和全方位焊接,適合室內作業。
優點:
明弧焊接,易實現全方位半自動和自動焊接,一般使用裸焊絲,電弧熱量集中,熱影響區小,焊接變形與焊縫開裂傾向小等。因此,焊接操作方便,焊縫質量較高,綜合成本只有手工電弧焊和埋弧焊的一半。
缺點:
焊接過程中金屬飛濺較多,特別是當工藝參數調節不匹配時,尤為嚴重。不能焊接易氧化的金屬材料,抗風能力差,野外作業時或漏天作業時,需要有防風措施。
2、手工電弧焊:可以焊接工業應用中的大多數金屬和合金,如砥碳鋼、低合金結構鋼、不銹鋼、耐熱鋼、低溫鋼、鑄鐵、銅合金、鎳合金等。此外,焊條電弧焊還可以進行異種金屬的焊接、鑄鐵的補焊及各種金屬材料的堆焊。
優點:
焊接操作時不需要復雜的輔助設備,只需要配備簡單的輔助工具,方便攜帶。不需要輔助氣體防護,並且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操作靈活,適應性強,凡焊條能夠到達的地方都能進行焊接。
缺點:
焊工勞動強度大,勞動條件差,焊接時,焊工始終在高溫烘烤和有毒煙塵環境中進行手工操作及眼睛觀察;生產效率低,與自動化焊接方法相比,焊條電弧焊使用的焊接電流較小,而且需要經常更換焊條。
(1)手工電弧焊適用於什麼焊接工序擴展閱讀:
二保焊操作要點:
1、垂直或傾斜位置開坡口的接頭必須從下向上焊接,對不開坡口的薄板對接和立角焊可採用向下焊接;平、橫、仰對接接頭可採用左向焊接法。
2、室外作業在風速大於1m/s時,應採用防風措施。
3、必須根據被焊工件結構,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對接兩端應設置尺寸合適的引弧和熄弧板。
4、應經常清理軟管內的污物及噴咀的飛濺。
5、送絲軟管焊接時必須拉順,不能盤曲,送絲軟管半徑不小於150mm。施焊前應將送氣軟管內殘存的不純氣體排出。
6、有坡口的板縫,尤其是厚板的多道焊縫,焊絲擺動時在坡口兩側應稍作停留,鋸齒形運條每層厚度不大於4mm,以使焊縫熔合良好。
Ⅱ 手工電弧焊適合焊接哪些材料
手工電弧焊焊接材料
1、焊條的組成。焊條是塗有葯皮的供電弧焊使用的熔化電極,由葯皮和焊芯兩部分組成。
①焊芯。焊芯有兩個作用:一是傳導焊接電流,產生電弧把電能轉化成熱能;二是焊芯本身熔化為填充金屬,與母材金屬熔合形成焊縫。
②葯皮。葯皮是由各種礦物類、鐵合金、有機物和化工產品(水玻璃類)原料組成。
葯皮可以彌補合金元素燒損和提高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葯皮還可以改善焊接工藝性能,使電弧穩定燃燒、飛濺少、焊縫成形好、易脫渣和熔敷效率高。總之,葯皮的作用是保證被焊縫金屬獲得具有合乎要求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並使焊條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藝性能。
2、焊條的分類
按焊條葯皮熔化後的熔渣特性分類
(1)酸性焊條。酸性焊條葯皮中含有多種氧化物,具有較強的氧化性,促使合金元素氧化;同時電弧氣中的氧電離後形成負離子與氫離子有很強的親和力。但是酸性熔渣脫氧不完全,也不能有效地清除焊縫的硫、磷等雜質,故焊縫的金屬力學性能較低,一般用於焊接低碳鋼和不太重要的碳鋼結構。
(2)鹼性焊條。鹼性焊條的脫氧性能好,合金元素燒損少,焊縫金屬合金化效果較好,具有去氫作用。鹼性焊條的熔渣脫氧較完全,又能有效地清除焊縫金屬中的硫,合金元素燒損少,所以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和抗裂性均較好,可用於合金鋼和重要碳鋼結構的焊接。
3、焊條型號
焊條型號根據熔敷金屬的力學性能、葯皮類型、焊接位置和焊接電流種類來確定。
Ⅲ 手工電弧焊的工藝標准
1 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中鋼結構製作與安裝手工電弧焊焊接工程。
2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電焊條:其型號按設計要求選用,必須有質量證明書。按要求施焊前經過烘焙。嚴禁使用葯皮脫落、焊芯生銹的焊條。設計無規定時,焊接Q235鋼時宜選用E43系列碳鋼結構焊條;焊接16Mn鋼時宜選用E50系列低合金結構鋼焊條;焊接重要結構時宜採用低氫型焊條(鹼性焊條)。按說明書的要求烘焙後,放入保溫桶內,隨用隨取。酸性焊條與鹼性焊條不準混雜使用。
2.1.2 引弧板:用坡口連接時需用弧板,弧板材質和坡口型式應與焊件相同。
2.1.3 主要機具:電焊機(交、直流)、焊把線、焊鉗、面罩、小錘、焊條烘箱、焊條保溫桶、鋼絲刷、石棉條、測溫計等。
2.2 作業條件
2.2.1 熟悉圖紙,做焊接工藝技術交底。
2.2.2 施焊前應檢查焊工合格證有效期限,應證明焊工所能承擔的焊接工作。
2.2.3 現場供電應符合焊接用電要求。
2.2.4 環境溫度低於0℃,對預熱,後熱溫度應根據工藝試驗確定。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作業准備→電弧焊接(平焊、立焊、橫焊、仰焊)→焊縫檢查
3.2 鋼結構電弧焊接:
3.2.1 平焊
3.2.1.1 選擇合格的焊接工藝,焊條直徑,焊接電流,焊接速度,焊接電弧長度等,通過焊接工藝試驗驗證。
3.2.1.2 清理焊口:焊前檢查坡口、組裝間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縫周圍不得有油污、銹物。
3.2.1.3 烘焙焊條應符合規定的溫度與時間,從烘箱中取出的焊條,放在焊條保溫桶內,隨用隨取。
3.2.1.4 焊接電流:根據焊件厚度、焊接層次、焊條型號、直徑、焊工熟練程度等因素,選擇適宜的焊接電流。
3.2.1.5 引弧:角焊縫起落弧點應在焊縫端部,宜大於10mm,不應隨便打弧,打火引弧後應立即將焊條從焊縫區拉開,使焊條與構件間保持2~4mm間隙產生電弧。對接焊縫及時接和角接組合焊縫,在焊縫兩端設引弧板和引出板,必須在引弧板上引弧後再焊到焊縫區,中途接頭則應在焊縫接頭前方15~20mm處打火引弧,將焊件預熱後再將焊條退回到焊縫起始處,把熔池填滿到要求的厚度後,方可向前施焊。
3.2.1.6 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證焊縫厚度、寬度均勻一致,從面罩內看熔池中鐵水與熔渣保持等距離(2~3mm)為宜。
3.2.1.7 焊接電弧長度:根據焊條型號不同而確定,一般要求電弧長度穩定不變,酸性焊條一般為3~4mm,鹼性焊條一般為2~3mm為宜。
3.2.1.8 焊接角度:根據兩焊件的厚度確定,焊接角度有兩個方面,一是焊條與焊接前進方向的夾角為60~75°;二是焊條與焊接左右夾角有兩種情況,當焊件厚度相等時,焊條與焊件夾角均為45°;當焊件厚度不等時,焊條與較厚焊件一側夾角應大於焊條與較薄焊件一側夾角。
3.2.1.9 收弧:每條焊縫焊到末尾,應將弧坑填滿後,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帶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邊,以防弧坑咬肉。焊接完畢,應採用氣割切除弧板,並修磨平整,不許用錘擊落。
3.2.1.10 清渣:整條焊縫焊完後清除熔渣,經焊工自檢(包括外觀及焊縫尺寸等)確無問題後,方可轉移地點繼續焊接。
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藝過程與平焊相同,但應注意下述問題:
3.2.2.1 在相同條件下,焊接電源比平焊電流小10%~15%。
3.2.2.2 採用短弧焊接,弧長一般為2~3mm。
3.2.2.3 焊條角度根據焊件厚度確定。兩焊件厚度相等,焊條與焊條左右方向夾角均為45°;兩焊件厚度不等時,焊條與較厚焊件一側的夾角應大於較薄一側的夾角。焊條應與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角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3.2.2.4 收弧:當焊到末尾,採用排弧法將弧坑填滿,把電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嚴禁使弧坑甩在一邊。為了防止咬肉,應壓低電弧變換焊條角度,使焊條與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2.3 橫焊:基本與平焊相同,焊接電流比同條件平焊的電流小10%~15%,電弧長2~4mm。焊條的角度,橫焊時焊條應向下傾斜,其角度為70°~80°,防止鐵水下墜。根據兩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適當調整焊條角度,焊條與焊接前進方向為70°~90°。
3.2.4 仰焊:基本與立焊、橫焊相同,其焊條與焊件的夾角和焊件厚度有關,焊條與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電流、短弧焊接。
3.3 冬期低溫焊接:
3.3.1 在環境溫度低於0℃條件下進行電弧焊時,除遵守常溫焊接的有關規定外,應調整焊接工藝參數,使焊縫和熱影響區緩慢冷卻。風力超過4級,應採取擋風措施;焊後未冷卻的接頭,應避免碰到冰雪。
3.3.2 鋼結構為防止焊接裂紋,應預熱、預熱以控制層間溫度。當工作地點溫度在0℃以下時,應進行工藝試驗,以確定適當的預熱,後熱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