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練鋼鐵是什麼技術
1958年 全民大煉鋼:幾個月呆在爐前不回家是常事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9-28 發表評論>>
1958年 全民大煉鋼
1958年8月底,北戴河會議確定當年鋼產量翻一番,完成1070萬噸。隨後很快形成全民大煉鋼的局面。不切實際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沖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影響了人民生活,挫傷了群眾積極性。
口述者:朱永貴
71歲,溫州人,大煉鋼鐵時,因為工作積極,曾被委任為爐長。
記得大煉鋼鐵那年我才20歲,在溫州市二輕局所屬的供銷公司上班,後來被單位專門抽派去煉鋼,因為工作積極,我還被委任為爐長,所在的煉鐵爐在市區矮凳橋附近。
所謂的煉鋼爐,就是用一些耐火磚砌起來,裡麵糊著焦碳粉和黃泥土。沒有什麼現代化的設備,爐建好後,加個鼓風機就算大功告成了。因為煉鐵爐體積較小,在三立方米以下,所以稱為小高爐。
我們不知道如何煉鋼,也不知按什麼比例投放,就估摸著將焦炭、石灰石、雲英石再加礦石放在爐內猛燒,鼓風機使勁在下面鼓著風。礦石經高溫熔化後,由於鐵的密度大一些,鐵水就會往下流,流到下面挖的沙坑裡時,鐵水遇冷就慢慢變成了一塊硬硬的大餅狀。因為有別於正規的鋼鐵廠煉出的條狀鐵坯,所以當時人們形象地稱這些土煉鋼爐為「大餅爐」。
由於當時的鐵礦含鐵量不是很高,用的又是土法,煉出來的鐵塊質量很差,裡面含有大量的雜質。於是不少人認為,再加些生鐵可能煉出來的鐵塊質量就會好些。當時吃大鍋飯,很多人家裡的鍋派不上多大用場,就有人把家裡的鍋砸了送往煉鋼爐。後來,農戶和居民家中觸目可及的鐵塊也都被動員起來統統送入了熔爐。那時每個人的積極性很高,大家心裡都空前地被「超英趕美」的這個宏偉目標刺激著,連家裡的鐵門栓都取下來了,種田用的鋤頭也被送來。鐵門就更不用說了,像秤砣、秤鉤,甚至連灶台上的鐵罐都被敲下來,鋼鐵廠一下子到處是各式各樣的鐵器。只要你想得到的鐵器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得到。
那時傳聞溫州木材貯木廠(現溫州木材集團公司)附近的泥土含有大量的鐵礦,是因為有人無意中在那裡看到翻出的泥土裡含有紅褐色的鐵銹,於是人們的神經再一次被撥動起來,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往那裡取土。大家奔走相告:溫州發現鐵礦了!溫州發現鐵礦了!
後來經查實,原來有一艘破輪船曾經在那裡沉沒,後來甲板長時間埋在泥土裡高度腐蝕,就使得泥土裡有了大量的鐵銹。這樣,開發溫州的「鐵礦夢」很快就破碎了。
煉過鋼鐵的人都知道,小高爐前是不能離人的,時不時地要填焦碳,因為如果不保持爐內的高溫,一旦裡面冷卻下來鐵水凝固住了,那麼,整個爐就要報廢。如果爐內壁淤積的灰燼太厚,就很容易使熔出的鐵水流不下來,也會導致前功盡棄。拆爐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全部拆了再造一個爐,就會使煉鐵的進度放慢。我們日夜守候在高爐前,特別是夏天,每天汗流浹背的,身上的衣服根本就沒干過。
那時大家都沒有回家,困了,在爐前眯一下眼睛打個盹;餓了,就啃點食堂送來的干糧。熊熊的爐火照得每個人的臉都異常地興奮,所有人的情緒都在「以鋼為綱」、「鋼鐵元帥升帳」的口號聲中變得異常高漲。幾個月呆在爐前不回家是常事。只要爐內能流出紅紅的鐵水,對所有的人來講,比自家生個大胖兒子還高興!
這種幸福之情以報喜的方式迅速蔓延開來,如果哪個煉鋼爐使用好幾個星期都沒凝固住報廢,或者哪個爐出鐵量比較大,這個爐的負責人便馬上寫好喜報,然後大家敲鑼打鼓地到市政府報喜。不管是走在鄉間的小道上還是在城裡寬敞的馬路上,人們經常會遇到報喜的隊伍,隊伍里有年邁的老人,後面還跟著雀躍的孩子。敲鑼打鼓還不算,有的還一路放起了鞭炮。不管怎樣,所有的人都為夢想而亢奮著。
隔三差五,一些小高爐的負責人被叫去開誓師大會。我也參加過這種大會,就是喊口號,如果有人在會上表態要一個月內煉100公斤鋼鐵,就馬上有人高喊,奮戰一個月,煉它幾百公斤。最後這個數字被人們越喊越大,幾乎所有人都信心十足,稱要天天「生產放衛星」。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記者林一笑采訪整理)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蔡經
❷ 如果我穿越到古代後,如何可以有效地獲得大量的鋼材
大量鋼材必然對技術和資金要求很高。
1.作為一種冷兵器時代的重要軍事物資,必須依靠極大地力量才能獲得原材料,可以是皇帝允許你開采生產,給你提供生產資金,但是肯定會十分慎重,沒有巨大的回報,統治者不會給你許可權。
2.技術問題比較棘手,所幸清中早期時西方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如果可以截下來華的西方人,獲取煉鋼技術和制焦炭法,必然事半功倍。當然也可以將國內的匠戶、官營鐵廠整合,總結優秀煉鋼經驗,應該也可以有所進步,但是能源方面就要另想辦法了,畢竟煉鐵成鋼需要千度高溫脫碳才行。
PS。提點看法,鋼材的大批生產需要前提,那就是工業發展,正是工業發展(尤其是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工業)產生了鋼鐵需求,才促進資本融入、科技研究。在封建時代,不進行生產的巨大變革,沒有整個社會的需求驅使和科技保證,單靠一批人強行搞出來很多鋼鐵不太符合現實。
一個高三文科生的小看法。。。。
❸ 當年的[大越進] 怎麼說全民去大練 鋼鐵 是怎樣去練的人們為什麼要去練 鋼鐵
就是把全部人家的金屬器材都收集在一起,大練鋼鐵,大家都一起吃大鍋飯。那時還不按公分算。導致後來很多人偷懶,不正經干,吃白飯。於是就。。。
❹ 人民公社化運動時黨中央提出的經濟建設措施是什麼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 (大躍進運動)
優先發展重工業,尤其是鋼鐵工業,要求鋼鐵產量成倍增長。
水利工程大量上馬,又快又省,就是不好,為將來埋下隱患。
最典型的是大煉鋼鐵,全民煉鋼,練出來大部分是廢品,對植被造成嚴重破壞。
其核心在於快速,力求趕英超美。整個工業出現畸形發展。
實踐的結果,是,三年經濟困難,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啟示就是經濟發展有其客觀的規律,要按客觀規律辦事。
其次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系必須符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這些都是經濟方面的政策,沒人跟你說政治,什麼樣才算經濟,大躍進就是經濟措施,以多快好省為指導思想的重工業建設,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發展重工業尤其是鋼鐵工業就是當時的經濟。我高三剛畢業,中國近現代史第六章就是學這個,我的回答來自於教材。
經濟發展包括三大產業,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是服務業,我說的可是純正的經濟政策,當時的政治是反右傾斗爭和整風運動。
人民公社化運動也是經濟措施,當時還有一個總路線(中共八大提出的)
總路線、大躍進、以及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會主義的願望。在探索中,對國情認識不足,誇大主觀能動性,急於求成,給社會主義建設帶來嚴重困難。
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上面寫的挺不錯!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