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梁鋼筋的焊接接頭的設置是怎麼設置的
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以單梁為例,下部鋼筋宜設置在兩端的1/3跨內,上部鋼內筋宜設置在中間1/3跨內)容。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當受力鋼筋採用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心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第5.4條有詳細的規定。
⑵ 鋼筋(柱、梁)搭接用什麼方法好
你想問的是鋼筋連接用什麼形式好吧?
有三種形式:搭接,焊接,機械連接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框架柱:一、二級抗震等級及三級抗震等級的底層,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也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三級抗震等級的其他部位和四級抗震等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2)框支梁、框支柱: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
3)框架梁:一級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二、三、四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當接頭位置無法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時,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
⑶ 梁,板,柱鋼筋的接頭採用何種方式
一般18一下的鋼筋採用搭接,18以上的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或者焊接,現在施工上一般柱、梁大於18的鋼筋採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板筋一般的都小於18,所以採用搭接
⑷ 框架梁與框架柱鋼筋的焊接連接方式常用的分別是什麼
焊接的種類很多,在鋼筋焊接范疇內主要有:電弧焊、閃光接觸對焊、剖口焊、電渣壓版力焊、塞焊等。搭權接焊、幫條焊都屬於電弧焊,是最常見的焊接連接,施焊操作容易,但較費料耗時,現場施焊條件差,常會出現咬邊、氣孔、夾渣等質 量缺陷;幫條焊還可能使局部鋼筋的保護層減小,對結構的耐久性不利。 剖口焊有一定技術要求,使用場合有一定局限性。 電渣壓力焊現場一般只能用在現澆柱鋼筋連接上,有局限性。閃光接觸對焊在一固定場所內操作,比較簡便,焊接速度快,工效高,省料 省時;如有功率合格的焊機和操作熟練的工人,焊接質量是會有保證的。所以被廣泛用於受力縱筋的連接上。 上述這些都可用來作為鋼筋焊接連接的手段,採用時要視具體場合、施焊對象位置、設備及技術條件、可操作性以及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等情況選取。 多跨連續框架梁的通長鋼筋的連接現在採用機械連接接頭的型式很多,傳力可靠,施工也方便,也較經濟。
⑸ 梁鋼筋怎麼連接的
現行准用的鋼筋接續方法只有三種:綁扎搭接、焊接、機械連接。每種又回有細分。
綁扎搭接答:接觸搭接、無接觸搭接。
焊接:閃光對焊、氣壓焊、電渣壓力焊、手工電弧焊等。
機械連接:直螺紋、錐螺紋、墩粗螺紋、套筒擠壓等。
⑹ 梁鋼筋的焊接接頭位置該怎麼分布
梁中鋼筋的焊接接頭位置應該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接頭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2、接頭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3、單跨梁板的下部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4、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
不同的接頭的位置略有不同
1、焊接接頭:鋼筋焊接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得小於500mm。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縱向受拉鋼筋接頭,不宜大於50%,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受限制。
2、機械連接接頭: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按35d計算(d為被連接鋼筋中的較大直徑),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25%;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Ⅰ級接頭的接頭率可不受限制。
(2)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Ⅰ級接頭或Ⅱ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3)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6)梁焊接接頭怎麼接擴展閱讀:
梁鋼筋安裝方法
1、梁鋼筋的綁扎應遵循先框架梁後非框架梁,先主梁後次梁,先綁扎低跨梁,後綁扎高跨梁。
2、先自下而上穿好梁鋼筋並在梁主筋上畫出箍筋間距,套梁箍筋,再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
3、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4、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特別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要有30mm,以主筋間的最小凈距要求。
5、主筋為雙層時,可用水泥預制條墊在兩層鋼筋之間,水泥預制條排距應≥ 1.5m且不少於2根。
6、 安裝墊塊:在主、次梁箍筋與主筋的交叉點處下墊大理石墊塊 ,墊塊的間距不應超過800mm,梁側邊採用塑料墊塊,縱橫間距不超過1000mm 。
7、梁鋼筋綁扎時應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且梁鋼筋未驗收合格前應防止防雷接地將其端部或主、次梁相交處焊牢。
⑺ 梁鋼筋單面焊接頭問題
梁的上部鋼筋在跨中幾乎是不受力的,是允許同一個位置而不能在支座處搭接,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梁的下部鋼筋絕不能在中間搭接。
⑻ 鋼梁接茬焊接方法
工字鋼對接焊接,首先工字鋼對接,接頭處正反面滿焊,然後在工字鋼的工字側面槽裡面焊縫位置搭接鋼板,焊縫兩側均不小於100㎜,滿焊。搭接鋼板厚度不小於工字鋼工字豎向鋼材厚度。
⑼ 對焊接搭接的梁鋼筋搭接位置在什麼部位啊
鋼筋接頭位置要盡量放置在不受力或者受力比較小的位置,一般應放在回:
1. 梁 底部鋼筋答在支座處,上部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接頭鋼筋同一斷面不得超過50%(焊接)或25%(綁扎搭接),位置錯開45d。
2. 牆、柱豎向鋼筋每層樓板面處錯開45d接頭。
3. 樓板受力通長鋼筋接長底筋在支座處,負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其它短鋼筋則按設計長度配料製作。
4. 樓面施工縫處鋼筋處理;一般樓面不留施工縫,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斷面處應增加設置施工插鐵,數量為主鋼筋面積的30%,長度取3.0m, 兩端各伸入縫內1.5m。板插鐵採用Φ12鋼筋,放置於板中部,梁插鐵用Φ20的鋼筋放於上、下受力鋼筋位置。
⑽ 建築中梁鋼筋的搭接方法及搭接區域
一般上部通長筋在距支座1/3范圍內搭接, 底部通長筋在跨中1/3處搭接。
鋼筋綁扎搭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同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面積面分率對梁、板、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搭接區域主要有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笳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長度為1.3 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連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時,需按較小鋼筋直徑計算搭接長度及接頭面積百分率。同一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同時,按較大直徑計算連接區段長度。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並筋採用綁扎搭接連接時,應按每根單筋錯開搭接的方式連接。接頭百分率應桉同一連接區段內所有的單根鋼筋計算。並筋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桉單筋分別計算。
(10)梁焊接接頭怎麼接擴展閱讀:
鋼筋的搭接注意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
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樑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