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焊工有哪些操作規程-焊工的操作規程
焊工有哪些操作規程-焊工的操作規程
操作類的都是會有操作規程的,焊工也不例外。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焊工的操作規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一般規定
1.焊工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焊接壓力容器等特殊工作必須有持相應工作作業證書的焊工進行。
二、焊前的.准備與檢查
1.電焊機的外殼應有防護性的接地線,以免漏電而造成觸電事故。
2.電焊機與外電路的一次接線,應由電工進行,二次線由焊工進行連接。
3.推拉刀開關時,一般應戴好乾燥的手套,並把頭部偏斜一些,以免遭受電弧的燒傷。
4.焊工在工作時要穿戴工作服和其它防護器械。
5.工作前必須檢查電源線、電焊鉗線絕緣良好,架設整齊。防止電線砸斷壓壞和燒毀。
6.兩台以上焊機同時作業焊機間距不小於0.5米。
7.在潮濕的地方工作時,應穿上膠鞋或用乾燥的木板墊腳。
8.在圓筒或其它金屬容器內部工作時,腳下應墊好絕緣物,身體應避免與工件接觸。
9.在光線很暗的地方或夜間工作,所使用的手提燈其電壓不得超過36伏。
10.在有毒、有害氣體場合工作,必須先通風後再工作,並在整個工作中保證通風量,以防中毒受害。
11.在易燃、易爆場合下焊接應先檢查,如容器、管道、先置換沖洗或強制通風、符全作業條件時才能施焊,整個焊接工作必須執行該項工作的特殊規定。
12.從事氣割,氣焊時,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A.氧氣瓶和乙炔瓶不準在陽光下暴曬,不準接近高溫熱源。
B.氧氣瓶和乙炔瓶放置位置滿足安全要求符合消防規定。
C.無滅火器不準操作,搬運氧氣、乙炔瓶時只准用特製小車。
D.氧氣、乙炔管不準互換,並不準接近有油脂的物體。
三、焊接
1.在容器內焊接應輪換作業,保持適當的休息。容器內工作時,要在容器外留守1人。
2.氣焊時(氣割)應先開乙炔閥,再開氧氣閥,熄火時順序反之,即先關氧氣閥,再關乙炔閥,且開關動作不易過猛,乙炔量不足不能使用。
3.工作完畢電焊要可靠切斷電源,整理好焊接電纜線,氣割時,關好氧氣,乙炔鋼瓶閥,收好焊炬和風管。
4.焊接工件應根據工件厚度和受力情況選用焊接材料和焊接方式,電焊應調整好適應的焊接電流,選用合適的焊條直徑和型號。
5.在工作時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腳蓋和面罩。
6.更換焊條時,身體應避免與工件接觸,在特殊場合時,可將焊條放在面罩上更換。
7.在工作地點周圍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高空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帶,並且把焊接電纜扎在固定架上,切勿背在身上。下部有可燃物體,還應設安全保護棚或專人定時撒水,以防焊接時,由於金屬滴落下而引起火災。
8.撒水滅火,清理加工件和焊接場地周圍,確屬安全才准離開。
9.其它場合作業,同時要遵守該工作場合的作業要求和安全規定。
;B. 焊接安全措施是什麼
1、操作者必須按規定穿乾燥清潔的防護工作服、防護手套和絕緣鞋。
2、焊接工作開始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焊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是否有損壞的地方。焊機的外殼接地和燭機的各接線點接觸良好。不允許未進行安全檢查就開始操作。
3、在狹小空間作業時,操作者腳下必須墊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墊。旁邊有一名監 護人員隨時注意操作人員的安全情況,一遇有危險情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
4、推拉閘刀開關時,臉部不允許直對電閘,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燒傷面部。
5、更換焊條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能赤手操作。
6、身體出汗後衣服潮濕時,切勿在帶電的鋼板上或工件上,以防觸電。
7、工作地點潮濕時,地面應鋪有絕緣材料。
8、下列操作必須切斷電源才能進行:
① 改變焊機接頭時;
② 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迴路時;
③ 更換保險裝置時;
④ 焊機發生故障需要進行檢修時;
⑤ 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工作現場時。
二、 氣焊與氣割安全控制措施
1、使用乙炔瓶時應注意:
①禁止敲擊、碰撞。②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③夏季要防止曝曬,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於10m(高空作業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水平距離)。④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⑤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⑥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乙炔瓶要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卧放使用。⑦乙炔瓶必須裝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後方,動作要輕緩;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超過1.5~2.0m3/時•瓶。⑧運輸乙炔瓶時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⑨在使用乙炔瓶的現場,儲存量不得超過5瓶。儲存間與明火散火地點的距離不小於15m。⑩乙炔瓶在使用、運輸和儲存時,其環境溫度一般不超過40℃,超過時應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
2、使用氧氣瓶時應注意:
①氧氣瓶在使用、運輸和儲存時,環境溫度不得超過60℃;嚴禁曝曬,與明火距離不小於10m,並不能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應避免受到震動和沖擊,嚴禁從高處滑下或在地面上滾動,禁止用起重設備的吊索直接拴掛。②使用前應檢查瓶閥、接管螺紋、減壓器及膠管是否完好。禁止帶壓擰動瓶閥閥體。③瓶閥手輪反時針方向旋轉則瓶閥開啟。瓶閥開啟時,不得朝人體,且動作要緩慢。減壓器與瓶閥連接的螺扣要擰緊,並不少於4~5扣。④氧氣瓶要固定防止傾倒滾動,不宜卧放使用,應將瓶閥一端墊高或直立。⑤運輸時氣瓶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應橫向碼放,不宜直立。氣瓶須裝有瓶帽和防震圈,防止碰斷瓶閥。不得與易燃物品、油脂和帶有油污的物品同車運輸。⑥氧氣儲存處周圍10m內,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動用明火。
3、使用焊炬與割炬應注意:
①焊炬與割炬上裝接的可燃氣與氧氣膠管嚴禁顛倒位置和混用。②點火前,應先將膠管內和中壓乙炔發生器內留存的空氣排凈,再正式點火使用。點火前,應檢查焊、割炬的射吸性能和氣密性。③點火時應先開乙炔閥門,點燃後立即開氧氣閥門,以防止點火時的回火和鳴爆。停用時應先關乙炔閥門,後關氧氣閥門。發生回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然後關乙炔閥門。④點燃的焊、割炬嚴禁靠近可燃氣瓶、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嚴禁隨意放在地上或工件上。點燃的焊、割炬噴嘴不得與金屬物件正面接觸,否則易造成回火。停止使用時,嚴禁將焊、割炬與氣源相通放在工具箱和容器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三、焊接的安全管理
1、對焊工進行有關電氣安全技術知識、用電的基本知識、觸電原因及觸電急救知識、有關燃燒和爆炸的知識、焊接發生火災和爆炸原因及防火防爆知識等方面教育。
2、建立安全責任制。明確焊接安全操作規程。
3、焊接作業點周圍10m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焊工作業面不小於4m2,地面要乾燥,保證工作點有良好的照明(照明度
不低於50勒克斯)。
4、操作現場的所有氣焊膠管、焊接電纜線不得相互纏繞。焊接工作點的設備工具和材料堆放整齊,施工現場的通道要暢通。
5、電焊機著火時,首先要切斷電源,然後再撲救。氧氣瓶著火時,應立即關閉氧氣閥門。
6、進入高處作業時應戴安全帽、安全帶和穿膠鞋,安全帶應緊固牢靠,安全繩不超過2m。六級以上大風、雨天、大雪、霧等情況禁止登高焊割作業。
C. 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如下:
1、電焊工必須經過崗前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對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身心不健康的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2、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並進行安全合同交底簽字手續。
3、所有交、直流電焊機的金屬外殼,都必須採取保護接零。接地、接零電阻值應小於10歐姆。
7、電焊機二次側把、地線需接長使用時,應保證搭接面積,接點處用絕緣膠帶包裹好,接點不宜超過兩處,嚴禁長距離使用管道、軌道及建築物的金屬結構或其它金屬物體串接起來作為導線使用。
8、電焊機的一次、二次接線端應有防護罩,且一次線端須用絕緣帶包裹嚴密;二次線端應使用線卡子壓接牢固。
9、加強自身安全防護措施,戴好焊接護目鏡和面罩,穿戴防護工作服、防護手套和絕緣鞋。
D. 電焊工工作步驟
1、 工作前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勞保鞋。工作服口袋應蓋好,並扣好鈕扣。工作時用面罩。
2、 嚴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規程,熟練掌握、遵守《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定》。
3、 啟動焊機前檢查電焊機和閘刀開關,外殼接地是否良好。檢查焊接導線絕緣是否良好。在潮濕地區工作應穿膠鞋或用乾燥木版墊腳。
4、 一般情況下,禁止焊接有液體壓力、氣體壓力和帶電設備。對於有殘余油脂、可燃液體容器,焊接前應先用蒸氣和熱鹼水沖洗,並打開蓋口,確定容器清洗干凈方可焊接,密封的容器不準焊接。
5、 在鍋爐或容器內工作時,應有監護人員,注意通風,及時把有害煙塵排出,以免中毒。
6、 禁止把儲有易燃。易爆的場所或倉庫附件進行焊接。在可燃物品附近進行焊接時,必須距離5米外,在露天焊接必須設置擋風裝置,以免火星飛濺引起火災。在風力五級以上,不宜在露天焊接。
7、 在高空焊接時,必須紮好安全帶,焊接下方須放遮板,以防火星落下引起火災或灼傷他人
8、 拆卸或修理電焊設備的一次線,應由電工進行。必須焊工自己修理時,在切斷電源後,才能進行。
9、 焊接中停電,應立即關電焊機。工作完畢後應立即關電焊機斷開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