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工藝設計時,焊縫的布置應注意哪些問題
(1)便於裝配和復施焊焊縫位制置必須具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以滿足焊接時運條的需要。焊條電弧焊時,焊條須能伸到待焊部位。點焊與縫焊時,要求電極能伸到待焊部位。埋弧焊時,則要求施焊時接頭處應便於存放焊劑。
(2)有利於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設計焊接結構時,應盡量選用尺寸規格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狀復雜的可採用沖壓件和鑄鋼件,以減少焊縫數量,簡化焊接工藝和提高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同時,焊縫布置應盡可能對稱布置以減小變形。
(3)焊縫的布置應避免密集、交叉焊縫交叉或過分集中會造成接頭部位過熱,增大熱影響區,使組織惡化,性能嚴重下降。兩條焊縫間距一般要求大於3倍板厚。
(4)避開最大應力區和應力集中部位焊接接頭是焊接結構的薄弱環節。因此,焊縫布置應避開焊接結構上應力最大的部位。另外,在集中載荷作用的焊縫處應有剛性支撐。
(5)避開機械加工面焊接時會引起工件變形,對於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焊接結構,一般應在焊後進行精加工;對於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焊接結構,可先進行機械加工,但焊縫位置與加工面要保持一定距離。
(6)便於焊接和檢驗設計封閉容器時,要留工藝孔,如入孔、檢驗孔和通氣孔。焊後再用其他方法封堵。
❷ 什麼是焊接間隙
焊接間隙也來叫對口間隙,自是焊接件對口處兩個焊件之間的間隙,也叫焊縫。
焊縫利用焊接熱源的高溫,將焊條和接縫處的金屬熔化連接而成的縫。焊縫金屬冷卻後,即將兩個焊件連接成整體。
根據焊縫金屬的形狀和焊件相互位置的不同,分對接焊縫、角焊縫、塞焊縫和電鉚焊等。
對接焊縫常用於板件和型鋼的拼接;角焊縫常用於搭接連接;塞焊縫和電鉚焊應用較少,僅為了減小焊件搭接長度才考慮採用。
(2)焊接間距對組織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焊縫形式:
1、對接焊縫。
在焊件的坡口面間或一零件的坡口面與另一零件表面間焊接的焊縫。
2、角焊縫。
沿兩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線所焊接的焊縫。
3、端接焊縫。
構成端接接頭所形成的焊縫。
4、塞焊縫。
兩零件相疊,其中一塊開圓孔,在圓孔中焊接兩板所形成的焊縫,只在孔內焊角恆縫者不為塞焊。
5、槽焊縫。
兩板相疊,其中一塊開長孔,在長孔中焊接兩板的焊縫,只焊角焊縫者不為槽焊。
❸ 直管上焊縫間距的要求是什麼
直管上來焊縫間距有要自求主要是避開焊接殘余應力。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焊接時影響以前焊縫的強度。
直管段上兩相鄰環焊縫的中心間距:
1、對於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應小於50mm;
2、對於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環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凈距不應小於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最小凈距離應大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規定:
兩條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應小於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後熱處理時不宜小於6倍焊件的厚度。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公稱直徑小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50mm。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
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當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時不應小於150mm;當公稱直徑小於l50mm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
❹ 焊接管道上兩個焊縫間的間距到底有什麼要求
根據《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設計通則》(SH3012-2000)263條中有關的規定為:
管道上兩相鄰對接焊口的中心間距:
a 對與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得小於50mm;
b 對於公稱直徑等於或大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
這個應該算是比較基本的要求了,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那麼焊接點的力學性能不能滿足合格管道的要求,在焊點容易發生泄露。另外,局部應力也可能不滿足要求,易損壞泄露。
至於所說的管件連接的問題,主要是考慮連接後法蘭檢修拆卸是否方便,一般公稱直徑大於等於50的管件都是對焊管件,都可以互相焊接,或是與法蘭焊接的。
(4)焊接間距對組織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金屬的焊接,按其工藝過程的特點分有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