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車床加工內孔產生橢圓且尺寸不穩定什麼原因造成的
因為是產生橢圓,所以出現故障的原因范圍就可以縮小:
卡盤螺絲松動——導致卡盤旋轉時跳動,加工後會形成橢圓;
解決:擰緊卡盤螺絲;
主軸貝母松,主軸軸承磨損——主軸間隙過大 旋轉時跳動,加工成型不規則;
解決:打緊主軸前後貝母,緊前面得先拆卡盤;不行了換新軸承;
刀架鎖不緊——加工過程刀架擺動致使刀尖切削位置變化,內孔尺寸精度,圓柱度保證不了,表面光潔度差;
解決:打上百分表,撬動一下刀架,看是否會動;如果動,得緊固鎖緊刀架螺釘;
機床導軌間隙(x向)過大,或者扭曲——原因跟3一樣;
解決:做激光干涉儀,然後做補償進行校正;
鏜孔刀剛性太差——加工因受力不均,致使尺寸誤差大,不會形成不規則橢圓;
解決:換剛性好的鏜刀,滿足切削時,刀桿盡量粗;
鏜刀太鈍——切削時阻力太大,尺寸誤差大,但不會形成橢圓:
鏜刀局部有干涉——尺寸誤差大,表面光潔度差,但不會形成橢圓;
上述問題都會影響孔的加工精度,還有切削液的使用,排削槽,機床共振,爬行等等;盡量多半精車幾刀,半精車刀與精車刀分開;
B. 單臂立車在車內孔時出現橢圓的問題
產生橢圓的主要原因有:1、工件本身有殘余應力,這樣加工後就會出現變形。2、工作結構不對稱,例如薄壁件,如果上下厚度大於或小於左右厚度時也會出現橢圓。3、工件的夾持力過大或不對稱裝夾。
C. 怎麼消除車床加工中車內孔的橢圓呢
新床子床軌應該沒問題,是否主軸的問題,給主軸打下表,在把托板搞的稍微緊一點看看!
D. 鉸刀鉸出來的內孔橢圓是怎麼回事
你鉸孔是用手工鉸孔,還是用鑽床鉸孔?一般人工用手鉸孔,只要兩手用力均勻,絞出來的孔是不會橢圓的,如果兩手用力不均勻,則絞出來的孔就有可能是橢圓的;如果是用鑽床鉸孔,鑽床主軸與工件的孔不同心的話,鉸刀在鉸孔時向一邊傾斜著別著勁的絞下去,絞出來的孔也有可能是橢圓的。
E. 數控機床車內孔有橢圓,孔有四個深,打了跳動絲桿應該沒問題,最後精車餘量50絲,車出來老是有橢圓,橢
車出橢圓,無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主軸軸承的間隙引起的跳動,一個是刀具運動的誤差。
下面我解釋一下運動原理,在正常情況下,工件加緊,主軸沒有跳動,工件圍著車削中心做圓周運動,而刀具運動也正常的情況下,車出的外圓一定是圓形的,就是說,從主軸中心點算起,到工件的車削表面,是做圓周運動,這時候只要刀具穩定,出來的一定是圓形,而橢圓的產生,說明,工件在做X方向的規律跳動,而此時,工件的表面吃刀量是不均勻的,一面多,一面少,而多的那面就形成橢圓的短徑,而少得那面就形成橢圓的長頸。而工件本身是被主軸加緊的,工件本身不會動,是主軸跳動帶著工件跳動,或者刀具不穩,就這兩種情況。
而刀具不穩可能是夾不緊,或者X絲桿有間隙,一吃刀絲桿間隙帶動了刀具,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產生出橢圓,因為橢圓也是有規律的跳動才會引起,而絲桿間隙是不穩定的,多會產生外圓大小的變化不穩定,因此,橢圓真正的兇手只有一個,那就是主軸的徑向跳動引起的。而主軸的跳動是因為主軸軸承的滾珠損壞,損壞的滾珠是在軸承的固定位置,刀具吃到工件,擠壓主軸,主軸運動到壞滾珠的時候就松動一下,車的就少一點形成橢圓的長邊,等主軸運動到好滾珠的時候,工件不動,相對就車得多一點了,周而復始便形成了橢圓。你的吃刀量大於兩個毫米才有橢圓,說明主軸軸承的滾珠損壞程度較輕,但吃力過大時才有反應,解決這個很簡單,就是更換損壞的主軸軸承便可。
F. 內孔焊接後失圓怎麼辦
1.底孔不園,後續加工沒校正過來。 2.軸線與平面不垂直,加工時軸線在變化引起孔的口部橢圓。 3.刀具使用不當,定心不好或切削不均勻引起孔型變化。
G. 深孔鏜床鏜內孔出現橢圓是什麼原因鏜出孔來測量一個位置在0.07,換另一個位置為0.22,橢圓的太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方法及主要技術措施(一)、測定樁位按照《樁基礎平面布置圖》將樁位精確定位到實地,定測方法使用軸線交匯,放線誤差控制在10mm以內。鑽孔前,沿軸線預埋十字定位龍門樁,將樁位沿軸線方向引離孔口,並用線墜、經緯儀隨時檢查鑽孔垂直度。(二)、護筒埋設護筒採用4mm鋼板卷制,護筒直徑700mm,在護筒的上口邊緣開設溢漿口。護筒坑採用機械開挖與人工清理,挖孔直徑比護筒大0.4m左右,即本工程樁基的護筒坑直徑為1.1m,挖孔深度以挖盡上部雜填土,坑底應平整。護筒埋設時,通過龍門樁的4個點進行調整就位,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得大於20mm,並應嚴格控制護筒的垂直度,護筒調整到位並固定穩後,周邊用粘土均勻回填並分層夯實,以保證在鑽孔過程中護筒穩定不下落以及周邊不跑漿。(三)、鑽機就位鑽機安放前,先將樁孔周邊墊平,確保鑽機安放到位機身平穩,鑽機就位時應確保機架的底盤、鑽頭中心及樁位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其對中誤差不得大於20mm;鑽機就位後,測量鑽機平台標高來控制鑽孔深度,避免超鑽或少鑽。經自檢合格後,填寫報驗單請監理工程師對鑽機的對中、底盤水平、鑽桿垂直度等進行檢查,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始鑽孔。正式鑽孔前,鑽機要先進行運轉實驗,檢查鑽頭的同心度和鑽機的穩定性,確保後面成孔施工能連續進行。(四)、泥漿制備及成孔1、泥漿配製:本樁基工程用粘土泥漿,其粘土含膠體率不得低於95%,含砂率不得大於4%,造漿能力不低於2.5L/kg。制漿前,先將粘土打碎,使其易於成漿,縮短攪拌時間,粘土在水中浸透並攪拌均勻。針對本工程的地層特點,在施工過程中主要利用孔內粘土自成泥漿和再生泥漿,如果現場粘土造漿不能滿足比重要求時,採用加入紅土的方法造漿,泥漿比重由泥漿比重計控制。2、泥漿管理:為了盡量減少場地佔用和泥漿污染,沉澱池、循環池、調漿池合理布置,通過泥漿循環溝與樁孔溝通。泥漿池採用挖掘機就地開挖。成孔施工時,清水經膠管用泵打進鑽頭,隨鑽頭鑽進土層,鑽頭切削的粉土和水混合以後形成泥漿,在樁孔內溢滿後經泥漿溝流進泥漿沉澱池,形成第一次造漿,造成的泥漿有一定儲量並達到一定比重後,把清水改用泥漿,經沉澱後再到循環池,通過泥漿泵打入鑽頭,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在施工期間定期對泥漿池、循環溝進行疏通,確保泥漿循環暢通。沉澱池的沉渣和廢漿由專門的泥漿運輸車運出場地,保證泥漿池有足夠的容積滿足樁機成孔施工的需要,並及時對場地進行清潔、整理,保持現場衛生。3、鑽進成孔:成孔採用潛水鑽機,邊鑽進邊注入泥漿護壁。開孔前先輕壓慢鑽,鑽進到2~3m後逐漸加大轉速和鑽壓進入正常鑽壓和鑽速。在鑽進中經常檢測鑽機鑽桿的垂直度、鑽機平台的水平,並隨時調整,做好詳細記錄。在成孔施工中還應根據不同的地層適時調整參數。在地層變化時,應減小鑽壓及轉速,防止地質情況不均而產生鑽孔傾斜。鑽進中加接鑽桿時,應先停止鑽進,將鑽頭提高孔底200mm,維持泥漿循環1~3min,以清洗孔底和護壁.裝桿時應擰緊上牢,防止工具及鑽具掉入孔內。4、清孔、拆桿、移機:通過鑽機平台標高和鑽桿的長度,判斷鑽孔深度。當鑽孔達到設計要求的深度,停止鑽進,將鑽頭提高孔底100~300mm,維持泥漿正常循環吸除孔底沉渣。起鑽時應小心操作,防止鑽頭拖到孔壁,並及時向孔內補入泥漿,穩定孔內水頭高度。5、成孔檢測:成孔結束後,對成孔質量進行檢測。孔深不小於設計深度,沉渣厚度不大於100mm,泥漿比重以1.20為宜,以保證樁孔質量。(五)、鋼筋籠製作及安裝主筋:人工調直,機械連接,按圖紙尺寸下料。加強箍筋:按圖紙尺寸下料,單面搭接焊10d。螺旋箍筋:冷拉調直,鋼筋彎曲機卷盤成卷待用。鋼筋籠成型:加強箍筋放置在主筋外側,與主筋點焊成骨架,然後按圖紙規定纏螺旋筋,螺旋筋與主筋100%點焊。鋼筋保護層採用特製混凝土墊塊。鋼筋籠安裝:鋼筋籠整體製作完成後,使用專用架子車運至以成孔的樁孔附近,由吊車將鋼筋籠下入孔內,下籠時要做到輕吊慢放,一旦卡住時要略吊起一些,人工輕晃鋼筋籠,慢慢下入,嚴禁墩籠或踩籠。下至設計標高後,在孔口用鋼管墊在事先焊好的雙耳吊環內固定牢靠,防止鋼筋籠上浮。由於樁埋頭較深應設好壓管。(六)、下放導管下放導管以前,檢驗導管的密封性,具體措施是密封導管一端在另一端打壓,檢查導管是否密封。導管應下至距孔底0.5m處。(七)、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採用現場攪拌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C30,混凝土含砂率為40%~50%。坍落度為180—200mm。水下混凝土澆築:澆築時計算好初灌量,加工好料斗,要求有一定的沖擊能量,能把導管下沉渣擠出,並能把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少於0.8m。混凝土澆築連續進行,隨澆隨拔管,中途停息時間不超過15min,以免中途停頓造成斷樁事故。在整個澆築過程中,導管在混凝土中埋深2~6m,利用導管內外混凝土的壓力差使混凝土的澆築面逐漸上升,上升速度不低於2m/h,在澆築接近結束時,在孔內注入適量清水,使槽內泥漿稀釋並排出槽外,並使管內混凝土柱有一定的高度(2m以上),要保證泥漿全部排出。拆卸導管時應嚴格控制好導管上拔量,防止導管突然拔出混凝土面。施工順序:根據潛水鑽機施工特點施工採用由內向外,逐排施工,根據地層情況及樁間距適當選擇進行跳打
H. 線切割內孔里的鍵槽後,內孔成橢圓了是怎麼回事
有以下兩種可能。
1.熱變形。
2.切割鍵槽後,破壞了原有應力平衡,產生變形。
建議調整工藝,加工完鍵槽後,磨內孔。
I. 廣州數控車床(980tb2)液壓卡盤加工加工內孔橢圓怎麼解決嚴重的要橢0.1,加工完管件壁厚19,
還是夾緊力太大了,當你把工件夾緊以後(現在外徑變形了)然後加工完內孔。(現在內孔沒變形)等你卸下工件後外徑恢復了內孔卻變形了。不知道你試過沒有內孔加工完不卸以前檢查下就知道了。如果真是工件變形可以吧卡爪做成三個圓弧形的那樣受力均勻就不容易變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