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瓜配上什麼吃最好
南瓜和綠豆一起搭配煮成粥,其清熱解毒的效果,常喝不但能降血壓,血糖,利尿排毒,還能補益肝腎。南瓜和山葯一起搭配,可炒菜,也可煮成粥,具有補氣安神,增強人體免疫力,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人夏季保健的最佳選擇。南瓜和豬肉搭配,炒菜或煮湯,具有健脾胃,預防糖尿病的功效。南瓜和蓮子能清熱解毒,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病和各種心血管疾病多有很好療效。
⑵ 南瓜在什麼時候授粉好呢具體操作方法是怎樣的
開花當天給南瓜花粉,這樣花粉活性更高,結果會更多。因為雌花和雄花只活躍一天,開花後需要及時授粉。如果雌花已經開花了,最好選擇即將開花的雄花幫助授粉,成功率更高。如果雄花還沒開,就把雄花剪了,放在有塑料袋的冰箱里,等雌花開了再授粉。南瓜可以生吃。它富含營養物質,包括胡蘿卜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元素、葡萄糖等營養物質。生吃可以減少這些營養物質的流失,更好的保存和發揮南瓜豐富的營養價值。如果你想生吃,你可以做冷南瓜。首先將嫩南瓜切片,用水清洗,然後根據你的口味加入調味料,攪拌均勻。然後就可以吃了。
⑶ 栽培秋南瓜效益好,栽培秋南瓜要注意什麼
南瓜在農村可以說既是蔬菜又是糧食,在我們小時候,家裡經常烀南瓜或者做南瓜粥來當飯吃,又可以燉土豆或者是炒南瓜當菜吃。以至於到了現在對南瓜也是情有獨鍾的,所以每年都會種幾棵南瓜,南瓜,我們本地又也叫飯瓜,過去沒有吃的,吃南瓜可以扛餓,所以我們當地就習慣叫做飯瓜,這是我爺爺曾經告訴我的,他那一輩才能體會到飯瓜的用處。
進入夏季後,南瓜藤正處於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抽藤發蔓速度快。正因為這種快速生長,使得南瓜更傾向於長藤,導致南瓜容易落花化瓜,因此結的南瓜自然就少了。這時可以消除頂端優勢,給主莖打頭促進側芽開花結果,等側芽上的雌花授粉後,在雌花往後第4、5個葉子出再次摘除南瓜蔓頭。這時不要錯過一道美味哦,炒南瓜蔓頭,味道非常不錯的。
⑷ 南瓜在什麼時候種最好
南瓜原產於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而且至今栽培歷史已經高達幾千年, 目前我國南瓜的主產區主要在河南、甘肅、新疆、山東、遼寧、陝西、山西、雲南、河北、北京等地。
南瓜生長周期
南瓜生長周期為一百一十天到一百二十天之間,根據氣候決定,氣候冷可能時間會長些,一般都是三個月左右,澆水不需太勤,雨季還要及時排水,避免出現水澇情況,會影響開花結果。
⑸ 保花保果產量才能好,南瓜有什麼方法能保花保果
南瓜是同株異花植物,花朵生在葉腋,如果在花期趕上下雨天氣,沒有昆蟲幫助授粉,就會導致授粉不成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人工進行授粉,幫助其順利坐果。南瓜在結瓜期對光照要求很高,如果遇到弱光高溫的情況,易產生化瓜的情況其次就是速效性氮肥施用過多使南瓜莖葉生長旺盛,根系吸收的大部分營養物質供應給莖葉生長,坐好的果實因為得不到營養物質的保障,造成落果或是土壤水分太多,根系不能正常吸收營養物質造成落花落果。
對花期不遇的,可以採集外來雄花,對雌花進行人工授粉;對雌花過多的,應當摘除一部分雌花。
⑹ 南瓜怎麼燒比較好吃呢
1.糖醋南瓜丸 南瓜、麵粉各500克,精鹽、白糖醋、澱粉、植物油各適量。將南瓜去皮、瓤,洗凈切塊,籠蒸熟後,取出,控水,加麵粉、白糖、食鹽等,揉成面團狀;鍋內放油,燒至七成熱,把南瓜擠成小圓球狀丸子,入油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鍋內放入底油,倒入清水100毫升,加白糖和少許精鹽勾芡,淋人少許香醋,倒入丸子調勻即可。此菜餚具有補中益氣,溫中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之泄瀉,體倦等病症。 紫菜南瓜湯
2.紫菜南瓜湯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蝦皮20克,雞蛋1枚,醬油、豬油、黃酒、醋、味精、香油各適量。先將紫菜水泡,洗凈,雞蛋打入碗內攪勻,蝦皮用黃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凈切塊;再將鍋放火上,倒人豬油,燒熱後,放人醬油熗鍋,加適量的清水,投入蝦皮、南瓜塊,煮約30分鍾,再把紫菜投入,10分鍾後,將攪好的蛋液倒入鍋中,加入作料調勻即成。此湯具有護肝補腎強體之功效,適宜於肝腎功能不全患者食用。 3.南瓜湯 南瓜250克。將南瓜去皮、瓤,洗凈切小塊,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煮至瓜熟,加入調料即可。飲湯食瓜,早、晚各服食1次。本湯具有降糖止渴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可常服食。 4.南瓜 豬肝湯南瓜、豬肝各250克,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先將南瓜去皮、瓤,洗凈切塊;豬肝洗凈切片;以上二物同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至瓜爛肉熟,加入佐料調勻即成。此湯具有健脾養肝明目的功效,長期食之,對夜盲症有一定治療效果。
⑺ 什麼南瓜品種好食用
(1)早生赤栗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培育出的雜交一代種。早熟,外形整齊美觀,品質超群。全生育期80天,生長勢強,喜冷涼,耐白粉病,連續坐果性好,果皮金紅色,艷麗奪目,果肉橘黃,肉厚質粉,甘甜可口,栗味清香濃郁,單果重1.5千克左右,每株可結瓜2~3個,平均每公頃產量30000千克,市場暢銷。適宜南北方露地及保護地多季栽培,露地春作3月播種,每公頃定植9000株,1~2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坐果率高。
(2)北京甜栗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培育出的雜交一代種。早熟,外形整齊美觀,品質超群。全生育期80天,生長勢強,喜冷涼,耐白粉病,連續坐果性好,果皮綠色,肉厚質粉,甘甜可口,板栗香味,單果重1.5千克左右,每株可結瓜2~3個,平均每公頃產量30000千克,極耐貯運,市場暢銷。適宜南北方露地及保護地多季栽培,露地春作3月播種,每公頃定植9000株,1~2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坐果率高。
(3)綠星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植株蔓生,早熟,生長勢強。播種至採收85天左右。單果平均重1.2~1.5千克,果形厚扁圓有肩,深綠色帶淺綠色散斑,外觀漂亮,果肉厚,深黃色,口感甘甜、細面,品質極佳。本品種較抗病毒病,單株可坐果2~3個,產量高。
(4)紅星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植株蔓生,早熟。播種至採收85天左右。葉色濃綠,坐果能力強,單株可坐果2~3個,單果平均重1.2~1.5千克,瓜形厚扁圓,亮麗的橙紅色皮帶好看的淺黃色條紋,外觀漂亮,瓜肉厚,呈橘紅黃色,口感甜面,粉質度高,品質極好。
(5)銀星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植株蔓生,早熟。播種至採收85天左右,主側蔓均可結果,單果平均重1.2~1.5千克,果實扁圓有肩,淡灰綠底帶本色斑紋,果形整齊美觀,果肉深黃色,肉厚2.8厘米,肉質糯、粉、香甜,味佳,耐貯藏。
(6)羅田 法國CLAUSE種子公司培育出的品種。生長勢強,早熟,低溫下坐果好,果皮深綠色具淺綠斑點,果實扁圓勻整,商品果率高,果肉濃黃色,果肉厚,香甜味美,可食部位多。適宜於保護地早熟密植栽培,也可用於露地地膜栽培。
(7)丹紅1號栗味南瓜 生長勢強,早熟,第1雌花8~10節,主側蔓結瓜。瓜形偏圓,外形美觀,皮色橙紅有光澤,單果重1~1.5千克,肉厚3厘米,肉質粉甜,具板栗風味,耐貯運,抗病性強。
(8)矮生洪桐南瓜 早熟種。植株簇生,蔓短縮,約20厘米長,第5節開始坐果,果期集中,果面甜可口,品質較好。露地直播50~60天開始結果,比一般品種早熟20~30天,適宜密植,每公頃定植22500株,單株產量約4千克,每公頃產量75000千克以上。
(9)如意板栗南瓜 生長勢強,主側蔓結瓜。坐果性好,每株結果2~4個。果實扁圓,單果重1~1.5千克,皮色墨綠有光澤,條斑相間,肉色金黃,粉、甜,具板栗風味,品質好。早熟,從播種至初收春季90天,秋季80天。適應性廣,較耐澇,耐寒耐熱性強,適合全國各地春秋露地及大棚設施栽培。
(10)大磨盤 北京地方品種。蔓長3米左右,葉片掌形、五角形或七角形,裂刻淺。深綠色,葉脈交叉處有白色斑點,主蔓第12~15節開始結果。果扁圓形,似磨盤,高13~15厘米,橫徑26~30厘米,單果重3.5~5千克。果皮深綠或墨綠色,老熟時轉為紅棕色,有淺色斑紋,表面附有蠟粉。肉橙黃色,厚4~5厘米,瓤小,水分少,味甜,質面。耐熱不耐澇。抗病性弱,每公頃產量37500~45000千克。
(11)吉祥1號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一代雜交種。植株蔓生,生長勢強,主側蔓均可結果。瓜形扁圓,果皮墨綠色,帶有淺綠色條紋及少量淺綠色斑點,單果重1~2千克,品質好,口感甜面,營養物質含量豐富,可作特菜供應。
(12)東升南瓜 台灣省農友種苗公司育成一代雜交種。葉色深綠,蔓性,節間短,主、側蔓均可結果,雌花早,7~8節出現雌花。幼果黃色,膨大後變橙黃色,成熟時黃色,單果重1~1.3千克,皮薄、果肉厚、纖維少、質細糯、味甘甜、品質好。每公頃產量15000千克以上。
(13)栗子南瓜 日本協和種苗公司培育的一代雜交種。中早熟、生長勢強,蔓長3米左右,果實扁圓形,單果重1~1.5千克,果皮深綠色,有多條灰縱帶,果肉厚,橙黃色,質地硬,蒸煮後變面而甜,干物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品質特佳。耐貯存,每公頃產量30000千克左右。
(14)錦榮南瓜 日本武藏野種苗公司培育的一代雜交種。中熟,果實扁球形,果皮青黑色,稍帶有灰綠斑紋,屬大型豐產型品種,單果重1.8千克,大小整齊一致,果肉厚,肉色深黃,味道極佳,口感甜面。坐果容易,膨大速度快,適應性廣,低溫、高溫期均可栽培,每公頃產量37500千克以上。
(15)日本營養南瓜 是日本南瓜中高營養含量品種。水分少,乾麵可口,煎、炒、蒸、煮均可,是近年歐洲和美、韓、日等國「南瓜熱」的主食品種,有明顯的食療保健功能。中熟種,播種後90天可採收,蔓長2~4米,10~15節位坐果,節位低,長勢中等。果實扁圓形,皮色深綠,有灰色縱條帶。果肉橙黃,香甜,細膩,耐運輸、耐貯藏。單果重可達1.5千克,單株可坐果2個左右。
(16)青星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中熟。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易坐果。果實近圓形,皮色墨綠,果肉橘紅色,肉厚且味甜甘面,老果商品性好。抗病強,適應性廣。
(17)無蔓1號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植株無蔓叢生,株高約70厘米,適宜密植,行株距80厘米×80厘米,每公頃種植15000株。果形扁圓,嫩時果皮深綠色,老熟果呈棕黃色,肉質甘綿,含可溶性固形物13.8%,澱粉1.72%。單株可坐果3個,單果平均重1.3千克,每公頃可產老熟果45000~60000千克。有採食嫩果習慣的地方,瓜長至適當大小及時採摘,產量還可增加。耐貯存,到翌年2月瓜不變色,不變質。
(18)無蔓4號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植株無蔓叢生,株高約60厘米,葉著生於莖基部,適宜行株距80厘米×80厘米。結果性能好,瓜扁圓形,嫩果皮色深綠,有淡綠色條斑,老熟果皮色深黃,帶有黑綠色花斑,一株3~4個老果, 單果重1.2千克,每公頃可產老熟瓜45000~60000千克。有採食嫩果習慣的地方,果長至適當大小及時採摘,產量還可增加。
(19)短蔓銀星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前期為矮生的密植性早熟品種,節間短縮,適合密植。播種至採收90天左右,單果平均重1.2~1.5千克,果形厚扁圓,灰綠底帶本色斑紋,外觀漂亮,果肉較厚呈深紅黃色,口感甘甜,細面,品質好。
(20)紅蜜1號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雜交種。中早熟。定植後90天左右收獲,成熟後果實為橙紅色,果肉細,口感甘甜、細面,品質極佳,商品性好,耐貯運。單果平均重3~3.5千克。
(21)紅英南瓜 澳大利亞愛德萬斯公司培育。莖蔓生,蔓長3米左右,葉綠色,果皮為橙紅色,果肉橙黃,肉質粉甜,口感佳,商品率高。生育期為80~90天,坐果率高,每株可坐果2~3個,單果重1.5千克左右。
(22)癩可麗 泰國正大集團培育。F1果實扁圓形,單果重3~`4千克,嫩果深綠色,老熟果灰綠色,表面瘤狀密布突起。成熟瓜肉黃綠色,粉性好,香甜味美,肉質細膩,品質特佳,特耐貯運。在長江流域一般春夏播栽培,南方地區宜做春夏播及早秋播種栽培。如秋冬播栽培,應輔助人工授粉。一般每公頃定植7500株,單株留果3~4個。注意加強肥水管理。忌偏施氮肥,防止徒長,及時去除無效側枝。
(23)黃狼南瓜 又稱小閘南瓜,上海市地方品種。生長勢強,分枝多,蔓粗、節間長,葉心臟形,深綠色,第1朵雌花著生於第15~16節。以後雌花間隔1~3節出現。果形為長棒槌形,縱徑45厘米,橫徑15厘米左右。頂端膨大,種子少,果質細致,味甜,品質好。耐貯藏,生長期100~120天。單果重約1.5千克。每公頃產量15000~22500千克,適宜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
(24)密本南瓜 生長旺盛,主蔓15~16節著生第1雌花。果實棒槌形,縱徑35厘米左右,橫徑14厘米,成熟時皮色橙黃,肉厚,肉色橙紅,果肉澱粉細膩,味甜,品質優。單果重約3千克,早中熟定植後85~90天收獲。耐貯運,播種期2~3月或7~8月。每公頃產量22500~45000千克。
另外還有許多科研院所培育出的新品種,推出速度非常快,種植戶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選擇相應品種進行種植。
⑻ 專家您好,這是南瓜嫁接的是什麼
這是南瓜嫁接的是冬瓜。
南瓜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點播:每穴2至3粒,種子尖部朝下,覆土2至3厘米,澆透水,25至30℃時約1至2周發芽。
直播:可在頭年冬天將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將種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長,生長速度快,需在四、五、六月間追施肥料,並注意澆水。南瓜的管理比較粗放,因根系發達,葉節間生根,所以要注意培土,以便吸收養分。一苗南瓜可生許多枝叉,為不使養分過於分散,要打叉,一苗留主蔓2至3根,並根據地力和瓜苗長勢,在生有幾個瓜後可打去頂芽。南瓜只要土壤肥沃,勤澆水施肥,一般3至5葉溜一瓜,留瓜多則長不大。瓜腋處極易生支芽,要注意摘除,不然與瓜爭奪養分,使瓜養分不足而掉落。
定植
有3至5片真葉時可在晴天下午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小苗進行定植,每盆1株,種植深度以子葉平齊土面為宜,並澆透水。若為直播,則需疏去病弱的小苗,每穴留1株苗。
施肥
定植後約10天,噴施1次稀薄有機肥,以氮肥為主。植株開始爬蔓後生長迅速,8至10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打頂,促使多萌發側蔓,此時可提前搭設支架。側蔓長50厘米以上時可採集嫩莖尖及葉柄食用,注意保留約5片葉,並用稍大的土塊壓住留下的莖蔓促使萌發氣生根。每次採摘後噴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腐熟有機肥。
支架
當蔓在土面上沿盆繞一圈後,可牽引莖蔓攀爬支架,使葉片均勻分布,枝條不相互遮擋。
管理
到一定階段後植株進入開花期,初期以雄花為主,可在早晨花朵將開未開時將雄花連花梗一並摘下,可供食用。雌花開始生長時,追施的有機肥以磷鉀肥為主,並減少或停止採收嫩莖尖。必要時進行人工授粉,須在早上8點前進行。通常每株有3至5個瓜正常生長即可(大型瓜留1至2個,微型瓜可適當增加,視植株長勢而定),過多的幼瓜或雌花要疏去,並對莖蔓進行適當打頂,以免養分供應不足。較大的瓜可用網兜套好掛在牢固處,貼近地面的瓜可用泡沫塑料或木板等墊起與土壤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