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動激光焊接機電腦編程演示
要看你用什麼來軟體,一般自有三種:
1)G代碼編程
將加工路徑和焊接時間等通過G代碼寫出
2)矢量圖導入
在套料軟體中編輯好加工文件,然後導入
3)視教編程
描畫加工路徑
最後,在2)、3) 的基礎上,微調G代碼,得到要求的效果
Ⅱ 自動化焊接機,請問哪個大神會編程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動畫程序焊接機要編程序就看看書,證書很簡單自己就會變。
Ⅲ 大族激光焊接機怎樣編程運行
大族激光公司肯定給你提供的有二次開發庫,你直接調用既可以。
C++ C# 都可以調用的,動態庫是VC++擴展類庫,基本就是MFC的東西。
其實我是大族激光的軟體工程師。
Ⅳ 焊接機器人編程需要學習什麼要看什麼教材
機器人是電子與機械專業的結合,零基礎需要很大精力,要學的很多。基礎的課程單片機、C編程、PLC、數控加工過程等等
機器人包括很多中,就先說說移動機器人吧。
移動機器人應用程序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的非同步和並行。例如,處理感測器信息的子程序包括視覺等等、自主定位程序,路徑規劃程序,和動態障礙閃避子程序等等,他們的運行是完全並行或者說是並發的。它們之間的通信和和相互依賴是個大問題。
在運動軌跡規劃當中,大多數用到AI中的離散空間搜索演算法,更復雜點兒的任務,差不多都離不開知識的表達、簡單的控制理論和一些機器學習演算法。
這些話題說下去,沒邊兒的。
再說說開發平台吧,多數廠商生產的硬體機器人,都配備有自己的一套開發平台和開發套件。有些機器人是單片機控制的,有些則是嵌入式操作系統。總之這個平台目前是非常缺乏標准化的。弄成的結局就是,如果想換另一家廠商的機器人,很可能也要接觸另一套軟體套件。微軟發布了一套叫Robotics developer studio的環境,意圖將這個爛攤子標准化一下,不過現在看來,路還很長。
很多機器人的研究,在模擬環境下進行。市面上能買到的機器人,要麼功能和二次開發的能力實在不行,要麼很貴。
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熱能和潮汐能以外
Ⅳ 請簡述自動焊接機的操作步驟
一、上工准備
仔細檢查機器人操作盤、示教器、系統主操作盒、副操作盒「緊急停止」打開,然後副操作盒處「運轉准備」啟動,打開外部軸伺服及讀取外部軸位置數據;系統運轉准備好,自動狀態,觸摸屏顯示自動焊接畫面。
二、參數設置
首先輸入密碼進入參數設定畫面。設定機器人程序對應回轉形式,工位1,2設定數值1至10,分別對應機器人焊接程序,工位1的P201至P210程序,工位2的P301至P310程序,改變機器人程序的同時必須改變對應的回轉形式,當改變回轉形式時,系統首先報警,當操作「錯誤復位」3秒後,報警消失,以此加以確認回轉與機器人程序的對應,(詳細對應關系見下機器人設置內容)然後操作「工位-1/工位-2」切換工位1及2,通過「+」與「-」調整將要設置或到達的翻轉步號,操作工位1/2主軸旋轉到指定角度,點擊「位置確認」+ 系統主操作盒「中間停止」2.5秒,出現由「等待」變「結束」提示後,完成選定工位選定當前步的位置確認及記憶,此按鈕請慎用。
三、自動運轉說明
1、示教機器人程序
2、按壓「機器人啟動」按鈕,分別啟動機器人伺服及進入自動模式,同時將手動/自動主令開關至 自動側,觀察觸摸屏顯示系統信息,滿足條件時,雙手按壓啟動按鈕。
3、防護門落下,對應工位側防護簾升起,到位後,機器人程序執行。
以上就是自動焊接設備視頻操作教程的全部內容,用戶要按照教程內容進行正確操作焊接設備,才能夠讓機器正常發揮,提升焊接件的外觀質量,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是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自動化設備,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完善,相信未來的機器人將會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價值。
Ⅵ 銘鐳激光焊接機怎麼編程使用
你可以找廠家呀,只要你機器還在保修期會免費交的,一般在買機器的時候都會培訓的有工作人員。廠家也不可能一輩子給你培訓,那他們乾脆開個培訓學校得了。
Ⅶ 攪拌摩擦焊數控編程步驟
控制項是不能這樣綁定的,默認行為可以在pageload裡面用代碼控制,另外,你如果想判斷處理的類型,可以在點擊按鈕後,將動作保存在session或者viewstate裡面。
Ⅷ 自動數控自動,怎樣編程
用CAM軟體實現的。現在比較常用的是mastcam,一些常用的CAD軟體也附有CAM功能和介面的。比如PRO-E,UG,CATIA,Solidworks等。後面附了介紹。我就不多說了。
CAD/CAM系統自動編程
CAD/CAM系統自動編程原理:利用CAD模塊生成的幾何圖形,採用人機交互的實時對話方式,在計算機屏幕上指定被加工部位,輸入相應的加工參數,計算機便可自動進行必要的數學處理並編制出數控加工程序,同時在計算機屏幕上動態地顯示出刀具的加工軌跡.
CAD/CAM系統自動編程特點:將零件加工的幾何造型、刀位計算、圖形顯示和後置處理等作業過程式結合在一起,有效地解決了編程的數據來源,圖形顯示,走刀模擬和交互修改問題,彌補了數控語言編程的不足;編程過程是在計算機上直接面向零件的幾何圖形交互進行,不需要用戶編制零件加工源程序,用戶界面友好,使用簡便,直觀,准確,便於檢查;有利於實現 系統的集成,不僅能夠實現產品設計(CAD)與數控加工編程(NCP)的集成,還便於與工藝過程設計(CAPP),刀具量具設計等其它生產過程的集成.
CAD/CAM系統自動編程步驟:幾何造型,加工工藝分析,刀具軌跡生成,刀位驗證及刀具軌跡的編輯,後置處理,數控程序的輸出.
×××××××××××××××××××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計算機輔助製造)的核心是計算機數值控制(簡稱數控),是將計算機應用於製造生產過程的過程或系統。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先研製成數控銑床。數控的特徵是由編碼在穿孔紙帶上的程序指令來控制機床。此後發展了一系列的數控機床,包括稱為「加工中心」的多功能機床,能從刀庫中自動換刀和自動轉換工作位置,能連續完成銳、鑽、餃、攻絲等多道工序,這些都是通過程序指令控制運作的,只要改變程序指令就可改變加工過程,數控的這種加工靈活性稱之為「柔性」。加工程序的編制不但需要相當多的人工,而且容易出錯,最早的CAM便是計算機輔助加工零件編程工作。麻省理工學院於1950年研究開發數控機床的加工零件編程語言APT,它是類似FORTRAN的高級語言。增強了幾何定義、刀具運動等語句,應用APT使編寫程序變得簡單。這種計算機輔助編程是批處理的。
CAM系統一般具有數據轉換和過程自動化兩方面的功能。CAM所涉及的范圍,包括計算機數控,計算機輔助過程設計。
數控除了在機床應用以外,還廣泛地用於其它各種設備的控制,如沖壓機、火焰或等離子弧切割、激光束加工、自動繪圖儀、焊接機、裝配機、檢查機、自動編織機、電腦綉花和服裝裁剪等,成為各個相應行業CAM的基矗
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是通過計算機分級結構控制和管理製造過程的多方面工作,它的目標是開發一個集成的信息網路來監測一個廣闊的相互關聯的製造作業范圍,並根據一個總體的管理策略控制每項作業。
從自動化的角度看,數控機床加工是一個工序自動化的加工過程,加工中心是實現零件部分或全部機械加工過程自動化,計算機直接控制和柔性製造系統是完成一族零件或不同族零件的自動化加工過程,而計算機輔助製造是計算機進入製造過程這樣一個總的概念。
一個大規模的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是一個計算機分級結構的網路,它由兩級或三級計算機組成,中央計算機控制全局,提供經過處理的信息,主計算機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並對下屬的計算機工作站或微型計算機發布指令和進行監控,計算機工作站或微型計算機承擔單一的工藝控制過程或管理工作。
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的組成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兩方面:硬體方面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輸送裝置、裝卸裝置、存儲裝置、檢測裝置、計算機等,軟體方面有資料庫、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計算機輔助數控程序編制、計算機輔助工裝設計、計算機輔助作業計劃編制與調度、計算機輔助質量控制等。
到目前為止,計算機輔助製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有狹義和廣義的兩個概念。CAM的狹義概念指的是從產品設計到加工製造之間的一切生產准備活動,它包括CAPP、NC編程、工時定額的計算、生產計劃的制訂、資源需求計劃的制訂等。這是最初CAM系統的狹義概念。到今天,CAM的狹義概念甚至更進一步縮小為NC編程的同義詞。CAPP已被作為一個專門的子系統,而工時定額的計算、生產計劃的制訂、資源需求計劃的制訂則劃分給MRPⅡ/ERP系統來完成。CAM的廣義概念包括的內容則多得多,除了上述CAM狹義定義所包含的所有內容外,它還包括製造活動中與物流有關的所有過程(加工、裝配、檢驗、存貯、輸送)的監視、控制和管理。
數控系統
數控系統是機床的控制部分,它根據輸入的零件圖紙信息、工藝過程和工藝參數,按照人機交互的方式生成數控加工程序,然後通過電脈沖數,再經伺服驅動系統帶動機床部件作相應的運動。圖3-4-2為數控系統的功能示意圖。
傳統的數控機床(NC)上,零件的加工信息是存儲在數控紙帶上的,通過光電閱讀機讀取數控紙帶上的信息,實現機床的加工控制。後來發展到計算機數控(CNC),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將一次加工的所有信息一次性讀入計算機內存,從而避免了頻繁的啟動閱讀機。更先進的CNC機床甚至可以去掉光電閱讀機,直接在計算機上編程,或者直接接收來自CAPP的信息,實現自動編程。後一種CNC機床是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的基礎設備。現代CNC系統常具有以下功能:
(1) 多坐標軸聯動控制; (2) 刀具位置補償; (3) 系統故障診斷; (4) 在線編程; (5) 加工、編程並行作業; (6) 加工模擬; (7) 刀具管理和監控; (8) 在線檢測。
數控編程原理
所謂數控編程是根據來自CAD的零件幾何信息和來自CAPP的零件工藝信息自動或在人工干預下生成數控代碼的過程。常用的數控代碼有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和EIA(美國電子工業協會)兩種系統。其中ISO代碼是七位補偶代碼,即第8位為補偶位;而EIA代碼是六位補奇碼,即第5列為補奇位。補偶和補奇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檢驗紙帶閱讀機的讀錯信息。一般的數控程序是由程序字組成,而程序字則是由用英文字母代表的地址碼和地址碼後的數字和符號組成。每個程序都代表著一個特殊功能,如G00表示點位控制,G33表示等螺距螺紋切削,M05表示主軸停轉等。一般情況下,一條數控加工指令是若干個程序字組成的,如N012G00G49X070Y055T21中的N012表示第12條指令,G00表示點位控制,G49表示刀補准備功能,X070和Y055表示X和Y的坐標值,T21表示刀具編號指令。整個指令的意義是:快速運動到點(70,55),一號刀取2號撥盤上刀補值。
數控編程的方式一般有四種:
(1) 手工編程; (2) 數控語言編程; (3) CAD/CAM系統編程; (4) 自動編程。
×××××××××××××××××××××××
典型的商品化CAD、CAM軟體簡介
(CAD/CAM)技術是近年來工程技術領域中發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一項高級技術,它已成為工業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它對加速工程和產品的開發、縮短產品設計製造周期、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與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的應用及發展正引起一場產品工程設計與製造深刻的技術革命,並對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企業結構、管理結構、生產方式以及人才知識結構方面帶來巨大影響。作為CAD/CAM技術的主要載體,CAD/CAM方面的應用軟體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面對市場上的各種各樣的CAD/CAM軟體,很多企業及應用人員經常會感到很困惑,因為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種應用軟體都學會、用好,那末如何購買及使用一種或幾種應用軟體,並且所選用的軟體是符合自己需求的,或者說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軟體、起到最好的利用價值,這就是筆者想在這里探討的問題。
一.典型商品化軟體的簡介:
在國內,一提及CAD軟體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AutoCAD,AutoCAD系列軟體是Autodesk公司的產品,也是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CAD軟體之一,從最早的2.0版到以後的R13、R14、2000直到如今的2002版,AutoCAD的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上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了,從最早期的DOS操作命令到現在的Windows窗口式的操作界面,是大家所最熟悉的CAD軟體。AutoCAD軟體最早是針對二維設計繪圖而開發的,隨著其產品的日益成熟,在二維繪圖領域該軟體已經比較的完善,而且隨著產品設計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產品設計已經不在停留在二維的設計領域,正在越來越多的朝著三維的產品設計發展,因此在AutoCADR12,R13的版本中已經加入了三維設計的部分,而且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三維設計的部分也在越來越多的發展,由於該軟體開發中的自身原因,使的該軟體存在一些的不足之處,比如,該軟體在二維設計中無法做到參數化的全相關的尺寸處理;三維設計中的-實體造型能力不足。但是由於該軟體進入國內市場較早,價格較便宜,對使用的微機要求較低,使用比較簡單,因此使用者還是比較多,該軟體為中國的CAD軟體發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貢獻。總的來說該軟體作為一套二維的繪圖軟體還是非常好用的。
ParametricTechnologyCrop公司(PTC)的Pro/Engineer以其參數化、基於特徵、全相關等概念聞名於CAD界。該軟體的應用領域主要是針對產品的三維實體模型建立、三維實體零件的加工、以及設計產品的有限元分析。該公司新推出的Pro/Engineer2000i2是在原Pro/E的產品上新增了柔性工程技術,包括可視化檢查(VisualSearch),行為建模技術(BehaviorModeling),形狀索引(ShapeIndexing),特徵靈活性(FeatureAgility),CDRE渲染(CDRERendering),疲勞預測(FatiguePnediction)。這些針對用戶的人性化的設計技術可以使得設計人員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優化設計及產品的創新上,從而提高設計效率。該軟體的參數化特性造型的功能是它的一個主要功能,它貫穿與整個系統,包括特徵、曲面、曲線以及線框模型等。而且系統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把參數化的造型技術應用到工程設計的各個模塊,如繪圖、工程分析、數控編程、布線設計和概念設計等。但是由於它的系統不是基於Windows操作平台開發的,因此該軟體並非窗口式的對話框,這樣一來就給學習者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同時該軟體不支持布爾運算以及其它局部造型操作,限制了它的使用。因為該軟體的功能十分強大,所以該軟體在銷售上是先賣給用戶基本操作系統,然後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再去購買該軟體的其它功能模塊,比如支持數控加工的(CAM)模快,進行工程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模快,因此該軟體的價格相對較高,但由於它的功能很強大,國內的一些大型企業依然是它的主要用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軟體分為工作站版和微機版,微機版對計算機的性能要求較高,安裝的系統必須是Windows2000、WindowsNT、WindowsXP,而且由於它的動態實體造型功能,相對要求的內存及硬碟空間都要較大,比如,內存就要求至少128M。
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的UG本身起源於航空、汽車企業(美國麥道航空公司),它的應用范圍基本和Pro/E相似,它以Parasolid幾何造型核心為基礎,採用基於約束的特徵建模技術和傳統的幾何建模為一體的復合建模技術。在三維實體造型時,由於幾何和尺寸約束在造型的過程中被捕捉,生成的幾何體總是完全約束的,約束類型是3D的,而且可用於控制參數曲面。在基於約束的造型環境中支持各種傳統的造型方法,如布爾運算、掃描、曲面縫合等。該軟體的主要缺點是不允許在零件之間定義約束。但UG具有統一的資料庫,實現了CAD、CAE、CAM之間無數據交換的自由轉換,實現了22.5軸,35軸聯動的復雜曲面加工和鏜銑加工,該軟體的功能也非常的強大,一般認為UG是業界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數控軟體,它提供了功能強大的刀具軌跡生成方法。包括車、銑、線切割等完善的加工方法。它的銷售也和Pro/E相似,採用分模塊銷售的辦法,目前我國很多的航空企業都在使用這種軟體,比如江西洪都航空集團公司,陝西飛機製造公司等。該軟體目前的最高版本為UG18。同樣UG軟體的安裝對微機的要求較高:CPU需要奔III566;內存需要256MB;顯卡需要16MB顯存,具有3D加速功能;滑鼠要求三鍵滑鼠。它的安裝環境與上文提到的Pro/E的安裝環境基本一致,UG使用起來比較復雜,軟體相對較難掌握。
由法國DassaultSystems(達索)公司開發,後被美國IBM公司收購的CATIA是一個全面的CAD/CAM/CAE/PDM應用系統,CATIA具有一個獨特的裝配草圖生成工具,支持欠約束的裝配草圖繪制以及裝配圖中各零件之間的連接定義,可以進行快速得概念設計。它支持參數化造型和布爾操作等造型手段,支持繪圖與數控加工的雙向數據關聯。CATIA的外形設計和風格設計為零件設計提供了集成工具,而且該軟體具有很強的曲面造型功能,集成開發環境也別具一格,同樣,CATIA也可進行有限元分析,特別的是,一般的三維造型軟體都是在三維空間內觀察零件,但是CATIA能夠進行四維空間的觀察,也就是說該軟體能夠模擬觀察者的視野進入到零件的內部去觀察零件,並且它還能夠模擬真人進行裝配,比如使用者只要輸入人的性別、身高等特徵,就會出現一個虛擬裝配的工人。但遺憾的是這套軟體的價格也不便宜,目前筆者見過的最高的工作站版的CATIA應用軟體是CATIAV5,該軟體的微機版對微機的性能要求不太高,CPU選用P41GHz以上的,內存要求較大,另外還需要一塊專業顯卡。目前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的飛機、汽車等產品就是應用CATIA軟體開發設計的。
SDRC公司的IDeasMasterSeries是高度集成化的CAD/CAE/CAM軟體系統。在單一數字模型中完成從產品設計、模擬分析、測量直置數控加工的產品研發全過程,附加的CAM部分IDeasCamand可以方便地模擬刀具及機床的運動,可以從簡單的2軸,2.5軸加工到以7軸5聯動方式來加工極為復雜的工件,並可以對數控加工過程進行自動控制和優化:採用VGX(VaiationalGeometryExtended,即超變數化幾何)技術,VGX技術擴展了變數化產品結構,允許用戶對一個完整的三維數字產品從幾何造型、設計過程、特徵到設計約束,都可以實時直接設計和修改,在全約束和非全約束的情況下均可順利地完成造型,它把直接幾何描述和歷史樹描述結合起來,從而提供了易學易用的特性。模型修改允許形狀幾拓撲關系變化,操作簡便,並非象參數化技術那樣僅僅是尺寸驅動,所有操作均為「拖放」方式,它還支持動態導航、登陸、核對等功能。工程分析是它的特長,並具有多種解算器功能,解算器是IDeas集成軟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IDeasMasterSeries在技術上是先進的,它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據筆者了解國外很多大型的製造企業都是使用兩種設計軟體,一種是IDeasMasterSeries,用它來完成產品的設計,另一種是UG,用它來完成設計產品的製造。
Solidwoks公司的Solidwoks系列軟體是一套功能相當強大的三維造型軟體,三維造型是該軟體的主要優勢,該軟體從最早的Solidwoks98版開始,就提出了功能強大、易學易用、技術創新這三大特點,就筆者的經驗,該軟體完全採用Windows的窗口界面,操作非常簡單,支持各種運算功能,可以進行實時的全相關性的參數化尺寸驅動,比如,當設計人員修改了任意一個零件尺寸,就會使得裝配圖、工程圖中的尺寸均隨之變動。另外該軟體的界面友好,使用全中文的窗口式菜單操作,這樣一來就給使用者提供了學習便利,該軟體的最新版本是新近推出的Solidwoks2001Plus,它秉承了Solidwoks原有特徵,如碰撞檢查、智能裝配等,又新增了如動態運動模擬、直觀的干涉檢查、照片級的產品處理效果、符合GB的二維圖紙等功能,使得該軟體的功能日益強大。另外由於很多的使用者不滿足與單純的產品設計而要求CAD與CAM的結合,Solidwoks2001又開發了CAM模塊——CAMWORKS,使用該模塊能夠很快的將設計好的產品轉換為能夠進行數控加工的G代碼、M指令,使得CAD能和CAM有機的結合,該軟體的另外一大優勢是價格便宜,因此使用的單位及個人較多,比如國內的相當多的中小型企業都在使用Solidwoks軟體。總的來說,Solidwoks系列產品作為三維的造型、設計軟體還是相當的方便靈活好用的。
Cimatron公司的Cimatron是基於CAD/CAM/PDM的產品,這套軟體的針對性較強,被更多的應用到模具開發設計中,該軟體能夠給應用者提供一套全面的標准模架庫,方便於使用者進行模具設計中的分型面、抽芯等工作,而且在操作過程中都能進行動態的檢查,可以說該軟體在模具設計領域是非常出色的,國內南方的一些模具企業都在使用這套軟體,但由於它針對的專業性強,因此Cimatron更多的被應用於模具的生產製造業,而其他行業的使用者較少,另外該軟體的價格相對較貴。
以上介紹的主要都是一些進口的、國外的軟體,國內的CAD/CAM系統是進幾年才起步的,主要依靠於高等院校的開發研製,這一類的軟體種類較多,比如具有自主版權的清華大學開發的GHGEMSCAD(高華CAD);具有三維功能並與有限元分析、數控加工集成的浙江大學開發的GS——CAD;具有參數化功能和裝配設計功能的華中理工大學開發的開目CAD,該軟體也是CAD/CAM/CAPP結合的軟體,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中使用也較多;北航海爾的CAXA系統是基於STEP的CAD/CAM集成製造系統,具有拖放式的實體造型並結合智能捕捉與三維球定位技術,在國內市場中出現較早,其功能也相對比較強大,在國內的應用也較為廣泛。以上種種國內的應用軟體大都符合中國人的繪圖習慣,符合中國的制圖、製造標准,而且是全中文的界面,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因此進幾年國產軟體也慢慢的得到了應用者的廣泛注意。而且國產軟體的價格也是起與洋軟體競爭的一個有利武器,國產軟體的價格一般都在幾千至萬元左右,比起國外的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軟體實在是便宜的多。但憑心而論,國外軟體的功能與技術仍是國產軟體所不能達到的。
二.系統軟體的選用原則:
以上簡單介紹了種種CAD/CAM軟體,但是應該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軟體呢?根據筆者的經驗一般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系統功能與能力配置
目前,市場上支持CAD/CAM系統的系統軟體和支撐軟體很多,且大多採用了模塊化結構和即插即用的連接與安裝方式。不同的功能通過不同的軟體模塊實現,通過組裝不同模塊的軟體構成不同規模和功能的系統。因此,要根據系統的功能要求確定系統所需要的軟體模塊和規模。
軟體性能價格比
與硬體系統一樣,目前CAD/CAM軟體的生產廠家和供貨商很多,同樣功能的軟體,不同廠家生產的在性能價格方面有較大的差異,不同供貨渠道,價格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選定軟體產品時,也要進行系統的調研與比較,選擇滿足要求、運行穩定可靠、容錯性好、人機界面友好、具有良好性能價格比的產品。同時,要注意欲購軟體的版本號,該版本推出的日期及與以前一版本比較的功能改進等方面。
與硬體匹配性
不同的軟體往往要求不同的硬體環境支持。如果軟、硬體都需配置,則要先選軟體,再選硬體,軟體決定著CAD/CAM系統的功能。如果已有硬體,只配軟體,則要考慮硬體能力,配備相應檔次的軟體。大多數軟體分工作站版和微機版,有的是跨平台的,如AutoCAD,IDEAS,PROE,UG等分別有工作站版和微機版。
二次開發能力與環境
為高質、高效地充分發揮CAD/CAM軟體作用,通常都需要進行二次開發,要了解所選軟體是否具備二次開發的可能性,開放性程度,所提供的二次開發工具,進行二次開發所需要的環境和編程語言。有的支撐軟體提供專用的二次開發語言,有的採用通用的匯編語言進行二次開發,前者的專業性強,學習和培訓量大,但使用中效率較高,而後者則相反。
開放性
所選軟體應與CAD/CAM系統中的設備、其它軟體和通用資料庫具有良好的介面、數據格式轉換和集成能力,具備驅動繪圖機及列印機等設備的介面,具備升級能力,便於系統的應用和擴展。
除此之外,與硬體系統設計一樣,也要考慮供應商的發展變換趨勢、信譽、經營狀況和售後服務能力,是否具有維護服務機構、手段、維護服務響應效率,能否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培訓、故障檢修和技術文檔資料,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已有用戶的反映情況等。
可靠性
所選軟體應在遇到一些極限處理情況和某些誤操作時,能進行相應處理而不產生系統死機和系統崩潰。
三、結束語
以上介紹的種種軟體都是筆者個人認為比較成熟的、比較可靠的軟體,當然由於篇幅限制,很多的軟體不能一一詳細的介紹到,請讀者見諒,而且由於種種原因以上介紹的軟體還有些不盡完備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Ⅸ 數控焊接 是用什麼軟體編程的UG嗎
用UG也可以
Ⅹ 全自動焊接機的工作過程是什麼
全自動焊接機的工作過程:
1、在鋼筋骨架成型架上,按照圖紙配筋要求,按欲製作的鋼筋骨架環筋內徑的實際尺寸,調整成型架的外徑,並按照環筋螺距在支撐架上作好等距標記。
2、動回轉成型架,將環向鋼筋按照螺距標記纏繞在成型架上,注意其環數與螺距的准確;鋼筋骨架兩端環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不得小於規定值,並應焊接。
3、將預先調直、定長切斷的縱向鋼筋,按照設計位置依序擺放,端頭與環筋焊住,注意兩端的邊環筋位置距縱筋端頭不大於十毫米。
4、採用手工電弧焊接加固鋼筋骨架時,應預先將縱、環筋相互壓緊,選用較細焊條,調整弧焊機焊接電流較小,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基礎上,盡量避免鋼筋嚴重燒蝕,必要時對焊接部位取樣檢測其抗拉強度不低於母材。
5、加固點集中在鋼筋骨架兩端,以及設有層間架立筋的部位上。
6、雙層鋼筋之間用預制的架立筋支撐。架立筋的位置在骨架兩端的縱筋上,每間隔一根縱筋設置數根架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