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的費用大概能有多少
1出4就是 注塑一次注塑出4個產品。
生產這樣的東西要看你產品設計的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的話,只是兩板模具的結構
大概1出4隻是在4000元左右。
㈡ 鋁合金擠壓模具大概多少錢一個
鋁合金擠壓模具要多少錢主要看模具的截面面積來算,如果想要精準一點的報回價,則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鋁外殼
總之,要開擠壓模具,一定要找有這種開模具實力的,有很多打著廠家的中間商會多少賺你的模具差價,想開擠壓模可以找正規廠家。
㈢ 一副模具要多少錢
我是做模具的
最最便宜的比如<1次性杯>也要百元一上..象汽車上的..要幾十萬一副..象吹風機外殼..吸塵器外殼.洗衣機.電視外殼..的加工費都要四五錢塊...從成本要一二十萬..才能完成..
㈣ 模具加工的費用問題
只是內部成本的話,按加工材料價格和各工序加工時間來算(各工序加工時間單價不太一樣,和設備本身成本,效率,精度有關)。如果精度要求高的話就很貴,主要是因為加工困難,其實說白了就是報廢率高。
㈤ 做一個壓鑄鋁材的模具要多少錢
一般壓鑄模具最低不少於15000圓,
寧波市北侖區大碶林凱模具廠也不錯,誠信守合同,價廉物美。老闆自己精通設計。
㈥ 鋁材加工多少錢
鋁材加工是由表面處理方式決定的,現在鋁材做成熟的有四種表面處理方式,表面處理方式不同,價格不同。陽極氧化表面處理大概在5200-5500元之間,粉末噴塗處理為5700-6100之間,電泳處理為6500-7200之間,氟碳噴塗有二塗,三塗,和四塗,加工費甲酸是由糞土面積決定的,一般為17000-20000之間,再者,不同廠家的加工費是略有不同的,一般大廠家的質量較好,加工費會貴些!!
㈦ 加工一個模具要多少錢
蘇州工業園區保源精密模具廠做的模具不錯 既便宜 質量也可以
㈧ 一套簡單的模具要多少錢
你好!
模具的種類制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價錢也不盡相同。
我主要做壓鑄模,最簡單的一套模具只有500元。沒有抽芯,產品也沒有花紋圖案,模具較小,前後分模的無異形分型面。
前幾天還幫人做了一個壓膠條的模具,價錢200元。
還做了一個切割銅線的沖壓模,沒收錢,太簡單,不好意思收。
平常加工一套簡單點的模具大約1500元左右,這與模具類型,產品形狀大小,以及模具的質量要求等有直接的關系。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㈨ 模具加工每公斤多少錢
不太明白你說的哪方面,是說模具材料的加工嗎?你說到公斤,應該就是買材料,要求加工,一般S45C或S55C的光板加工費是每公斤兩塊錢,最低12快,精板加工費每公斤三塊,最低收費25遠,模板一般要精板,能精確到0.02mm直角也比較好!不知道你是不是問這個!
㈩ 廢鋁做鍋
村裡來了一個用鋁做鍋
說實話,這是傳統手藝,現在不多見了,鍋。具體是哪個字,我也不清楚。幹活的是兩口子,四十來歲,據說來自河南縣,幹了近十年了。用他的話講,「這活比打工自由,不用看老闆臉色。」說完,一臉的誠懇。爛以便好回爐用。旁邊有一個在燃燒的火爐,爐子不遠有用編織袋裝的煤炭塊。爐火在小吹風機的鼓動下,很旺盛。男人不時將易拉罐、廢鋁條等扔進火爐里的坩堝中。他身後,是一輛半舊的機動三輪車,車上裝有大小模具,還有工具箱等。駕駛樓後面的木板上,固定著一個紅色的喇叭,很顯眼。在我看來,這就是個流動的小作坊呢。隨著一件件廢鋁製品被扔進坩堝,在爐火的高溫的作用下,廢鋁慢慢變軟、融化,走上前去,能看到了坩堝里白色的鋁水,有點像牛奶呢。男人手持長勺,一邊觀察爐火,一邊將坩堝里的浮雜舀出來。地上擺放著好幾個倒扣的模具,還有兩只已做好的鋁鍋。在一旁等著加工鋁鍋的是老兩口,估計是小梁庄的,,依靠著三輪車,認真地在一旁觀看。老大娘正從家裡帶來的編織袋往外掏廢舊鋁製品。加工鋁鍋除了自己提供廢鋁,還要掏加工費。聽幹活的男手藝人講,鑄一口小鋁鍋,得要5斤左右的廢鋁,一般收取加工費五六十塊錢。我問他,回晚上住哪?他邊忙活邊說,就住在他到鍋的三輪車里看到他朴實的話語,讓我覺得,對他們而言,奔波是一種快樂,能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可以無暇空虛;忙碌是一種幸福,沒時間體會痛苦。,還有兩個村人在旁觀看。偶爾有過路人停下來咨詢如何加工鋁鍋,大概需要多少費用等。一個騎電動車的奶奶走過來,想加工一個小點的鋁鍋,正在忙碌的手藝人老婆放下手中活,去她家的機動三輪車里掂出來一個樣品來。鋁鍋確實不大,那婦女想直接買走這口小鋁鍋,手藝人老婆說,「只剩這一件樣品了,不賣。因為做這個的模具前天在上馬村壞了,所以不能賣。」那婦女又問了幾句,離開了。這時,男手藝人見爐火里坩堝中的鋁水差不多了,便彎腰拔掉小鼓風機電源,順手拿了把長長的大火鉗子,從爐火里將盛滿鋁水的坩堝夾出來,快步走到幾米遠的模具前,小心翼翼地從模具預留口將鋁水倒進,然後將坩堝放在一邊,從地上撿了個小鐵勺子,從預留口裡往外舀多餘的鋁水,倒進坩堝里。舀了大概三四勺的樣子,趁熱又拿了一把前頭圓平的工具,伸進預留口,將接觸面整平。這一連串動作嫻熟而緊湊,忙而不亂。等忙完了澆鑄後,他又熟練地將模具兩側的緊固螺栓鬆掉。約莫六七分鍾,他開始吃力的搬去模具的上罩,看樣子還不輕。等上罩搬掉的那一刻,呵!一個銀白色的鋁鍋倒扣著出呈現在大家眼前。包括我在內的幾個看客也很欣喜,這真有點想變戲法呢。我覺得,這銀光閃閃的鋁鍋簡直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當然,它也凝聚著手藝人兩口子的心血和汗水。此時,手藝人的老婆也沒閑著,她左手戴著專用手套,正忙著保養模具,往光滑的罩面上抹石墨粉。看上去罩子還有餘溫,黑乎乎的毛巾散著熱氣。等把鋁鍋揭掉,她又細心地保養模具的內膽罩。別說,兩口子分工還比較明確的。眼看天色不早,他們也大功告成了,我有意拍了幾張他們工作時的照片,算作留念。
路上,我將照片發到了微信上,不久有朋友留言,朋友納蘭小輝說:「手藝不錯,小時候見過。」朋友風雅頌說:「社會發展,看到他們的次數會日漸稀少,行業消失不遠了。」我想也是,這種最為傳統的加工行業有一天終會消失,雖說如此,現在從事這種行業的人是讓人尊敬的,畢竟,他們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養家活口,與我們相比,是另外一種人生。為了生存,他們背井離鄉,游離在城市和農村之間,其中的辛苦還是有的。可以說,他們生活在城市的邊緣地帶,肩上卻挑著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和未來的希望。生活只有一種,生計卻有無數種:擺攤的,收廢品的、送水的,養蜂的,磨剪子戧菜刀的等,賣力氣下苦力,也許是他們一輩子運用的最為嫻熟的最基本的本領。這些近乎原生態的謀生手藝,雖然普通而不為人看重,但有時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每與他們不期而遇,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份憐惜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