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誰知道製作壺膽的全過程
壺膽屬玻璃器皿,是吹出來的。 整個保溫瓶膽製作過程,內外膽分開吹,吹桿差2米左右,伸到爐子里粘上乒乓球大小的一團玻璃,一邊吹一邊不停地上下晃動,差不多時就要放到模具里定型。內外膽中間沒有支撐的,靠瓶口的地方連接,要說有的話,是中間的石棉,還要抽真空。在中部一個透明的小圓點里看得到一點點的石棉,如果這一點石棉掉了,保溫瓶也報廢了壺膽那一個尖是抽真空口,完了最後的燒結處。這個尖尖一碰壞失去真空,就算廢品了。至於壁厚的均勻度很好控制,因為到最後要放到模具裡面,但是裡面的氣體是不變的,模具的內腔尺寸減吹出來的內腔尺寸差不多是壁厚,放到模具裡面後,裡面的氣體的壓強使材料可以流動,使瓶膽外型符合標准.壁厚也保證到了。 吹制玻璃(Crown glass):製作玻璃器皿的工藝之一。十六世紀以後民間玻璃材料廣泛應用的工藝。即將溶解玻璃吹入瓶狀模具,並轉動模具以離心力使溶液均勻分布,待固著後剖開模具取得玻璃。此法可取得適當厚度的玻璃材料用於花窗以及其他場合。 英格蘭的科學家杜瓦發明的。1900年,他第一次使壓縮氫氣變成液體,即液態氫。這種東西得用瓶子裝起來,可當時並沒有現在這樣的保溫瓶。他就 自己研製。他採用真空的辦法,即做成雙層瓶子,把隔層中的空氣抽掉,切斷傳導。可是這樣之後熱的輻射也會影響保溫,於是杜瓦在真空的隔層里 又塗了一層銀或反射塗料,把熱輻射擋回去。再用一個塞子把瓶口堵住。這樣熱傳導的三個方式都被切斷了,瓶內膽能較長時間保持溫度。他就用這 種瓶子儲存液態氫。後來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