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雕刻刀模的製作流程
1、線切割(主要是外形的線切和落料孔的加工):這個過程耗時較多, 一般最少2個小時左右( 無落料孔的刀模),有落料孔的刀模要更長的時間。
2、CNC粗加工(有些刀模廠家是在一台機上面完成):主要是使刀模板粗加工的效果能夠達到蝕刻刀模的腐蝕加工一樣,只是加工效果更好,可以加工到刀線寬為0.5mm,這樣,後期精加工刀鋒的鋒利程度與刀鋒側面的光潔度就會更好。這種粗加工的工序也使模具加工設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護。
3、CNC精加工:主要對模具進行最後的刀鋒成型加工,使刀模的刀鋒鋒利、表面光潔。
4、模具組立:雕刻刀模一般會配上一塊鋁板,已達到模具的總高23.8mm來滿足模切加工企業的模切機裝模高度的要求。有一些特殊結構的模具需要大量的配件組裝而成(比如內退料雕刻刀模、頂料雕刻刀模、吹氣雕刻刀模、吸氣雕刻刀模)。
5、檢驗:將組立好的模具成品進行檢驗。如:模具總高,模具是否與圖紙一致、刀鋒是否鋒利、是否有假刀鋒、光潔度、毛刺、批鋒、高低差、刀高、刀鋒角度、品名、料號等。
在模具設計製作工藝的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如何設計刀鋒角度,找到最合適的刀鋒角度才能把刀模的價值最大化。切什麼的材料、用什麼樣的刀鋒角度、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很重要,刀鋒角度越小、刀鋒越鋒利越容易鈍。
『貳』 模具的製造過程是怎麼樣的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叄』 我想自己做幾把刀,了解下刀具成型的基礎知識。
看來你是想加工刀具。 戶外刀具用鋼材看要求了,最基本的硬度、韌性、鋒利保持度、防銹能力。硬度高的可以用模具鋼、甚至粉末合金,低一點可以用8CR13MOV、440C,對防銹要求不高可以用T10。當然說這都是熱處理手藝過硬才行,不會熱處理不可能做出好刀。 大批量刀坯形狀可以做沖裁模,手工可以用角磨機割邊,注意不要過熱退火了。刀腹的斜面可以用砂輪機磨,注意加水。弧線開刃,轉動胳膊和手腕保持刀具刃口法線與磨刀石平行,刀身平面與磨石夾角15~20度(戶外刀具角度大點)也需注意磨石的選擇,加水或加油研磨。你說的銅吞口是不是指護手擋塊,需要在材料上鑽孔套在刀身上的,形狀是磨出來的。材料可以選304不銹鋼或者鎳合金,黃銅雖好看,但不耐用,汗水在上面容易留下腐蝕顏色,需要很頻繁的打磨拋光。刀柄材料一個要求,與刀身的接觸面堅硬、不易吸水變形。紅木、紫檀、竹片、牛骨、鹿角都行。 設備嘛,有帶磨機最好,角磨機、台鑽或手鑽、砂輪機、恆溫電爐(熱處理)、水泵(泵冷卻水用)、手鋸、台鉗、G型夾、銼刀、各目數磨石、細砂紙、砂布。使用電動機械,由於摩擦產生大量熱量,導致退火,硬度韌性都受大影響,所以用電動工具都需加冷卻水。電鑽可以滴一點切削油,最好不要熱處理後再進行形狀加工(開刃除外),熱處理後硬度提升很明顯,若此時再切磨,第一毀工具,第二費時間,第三更易退火。如果買了已經熱處理過的鋼料,你只能慢慢來,加過量冷卻水有助提升磨削速度。
我說了這么多,都只是說,更需要你去做。耐心是第一要訣。做到一多半費了很正常,哪個刀匠沒做費幾把刀? TIPS:電動工具效率高,也容易出錯,不是用得牛逼,就不要用它做精細活,手一抖說不定就費了。先開個大樣,剩下的手工慢慢來。
還有熱處理後硬度高,但較脆。碰上模具鋼、粉末鋼、高速鋼,不能拿大錘敲,會斷。刀越長刀身要求越韌,硬度超HRC62的材料只適合做300mm內的小刀,刃部與刀身熱處理工藝不一樣的另說。網上大神有的是,多轉轉。
『肆』 刀把咋做的
常見的刀柄有幾種:
1,穿柄。像傳統菜刀,或日本刀,都是在刀柄中間有一個通孔,刀身到刀柄位置變窄,從刀柄中穿過後固定。
2,夾柄。刀柄由兩片組成,夾在刀身兩側,側面打兩到三個孔,用鉚釘固定。這種刀柄比較結實。夾柄一般是先把比較大塊的材料鉚接固定好,再打磨成型的。
3,繩柄。用繩子纏繞組成刀柄。
4,注塑柄。刀身成型後,放在注塑機裡面,通過模具一次成型出刀柄。這是現在工廠批量生產刀具的最常用方法,形狀好,速度快,成本低。
5,裸柄。不用特別的刀柄材料,直接從刀身上鍛造、切割或打磨出刀柄形狀。
『伍』 自己怎麼做模具
自己做模具的步驟如下:
1、准備好一些小的容器,一些小蓋子呀,鐵盒子呀,只要底面是平的就可以了
2、找到你想做成的模具的配件,好的選擇是有一面是平整的配件才可以,全立體的配件做模具是有難度的,很難成功,所以新手不要選擇做立體的模具。
『陸』 陶瓷刀是怎樣做出來的
1、將水,原材料粉末和磨球等裝入攪拌機攪拌均勻
2、通過過濾,使直徑達到一致,納米級的原料顆粒大小不能超過1微米
3、噴霧,乾燥,脫水,造粒製成顆粒狀粉末。
4、將製成的粉末填充滿刀形模具
5、 通過壓機,對模具中的粉末施加每平方厘米約12900磅的壓力,使粉末固定成刀形
6、將固定成刀形的粉末放入窯中,精確控制好溫度進行燒結
7、在整個燒結過程中刀片將會縮小到75%到50%不等,不同的原料此收縮比會有所不同,所以在設計陶瓷刀模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收縮比。
8、出窯後的刀坯通過金剛石砂輪等設備加工刀片的表面和開出刀刃
9、裝上刀柄,一把健康鋒利的綠色陶瓷刀具便製作完成。
『柒』 手工刀製作方法
首先我們製作刀具都需要一個東西---模版,也就是通常說的模具,就是將模具放在一塊長方形的鐵片上,用筆勾勒出刀得大致形狀,然後用切割機,吧多餘部分削去。
然後在鐵片上找到把手位置,用電鑽來鑽孔,目的是為了安裝把手木板,便於我們拿握,然後再用電磨筆對鐵片表面進行一次初打磨,使表面有基本的光滑度。
接著我們找到刀刃和刀背的位置,用大型打磨機對刀刃進行打磨,也就是我們說的開刃,然後再用拋光機機對整把刀進行一次拋光。
然後我們再用2400目的砂紙對刀刃進行精細打磨,再用拋光機對刀刃進行拋光,使得刀刃盡可能鋒利,接著可以對刀背上漆,防止刀具生銹。
『捌』 美工刀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工具,這種刀是怎樣製成的
是先用廢鐵去做美工刀的形狀,然後再不斷的磨出齒輪,之後再加上一點氧化劑就可以了。
『玖』 模具是怎麼樣做的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模具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理解結構,其次你要理解製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後你必須會相關的應用軟體。
步驟如下:
1:產品圖(3D檔,來源可能是客戶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條件好公司會給你配繪圖員,幫你出平面圖。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輔助元件等)在製作的同時要考慮產品製件的外觀大小能,還要考慮是否能順利脫模等,現在又一批年輕的工程師設計的產品都是沒有斜度的。沒准你的模具設計出來以後打不出理想的製品。呵呵問題可能就是這里了。當然還有就是縮水,型腔尺寸是比製品尺寸要大的這個你需要明白。
3:3d檔的模具圖直接數據傳輸用於加工製作。電極(火花),鑲件(線割)型腔(數控設備製作)等等
4:模具裝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應的技術要求及相關位置尺寸圖)
5:調試
中間有很多步驟省略了,你能提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義就不多說了。
模具設計要做好自己的3d圖並且要做好模具製程的相關支持信文件。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拾』 刀把怎麼製作
你刀的長度是多少?
調節好前後的尺寸,我推薦用尼龍棒做,找一根長度適中的尼龍棒(最好比整刀的長度長一些),計算好刀柄的長度。在刀柄外部做螺旋外扣,刀身尼龍棒裡面做內扣,使刀柄可以旋擰進去,外部用砂紙打磨。調節好手感。就可以了,既有刀柄又有刀鞘。我自己的三棱刀就是這么做的,用了半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