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拆裝步驟
熟悉典型沖模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各組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
3.掌握凸、凹模間隙調整方法和模具總裝順序。
4.分析試模時常見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辦法。
二、實訓設備、模具和工具
1.台鑽、J23-250型曲柄壓力機各一台。
2.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游標卡尺、角尺、塞尺、活動扳手、內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鐵、台虎鉗、錘子、銅棒等常用鉗工工具,每實訓組一套。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仔細觀察已准備好的三種沖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稱、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模具拆卸順序及方法,按拆模順序將沖模拆為幾個部件,再將其分解為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然後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結構形狀,加工要求與固定方法;定位與導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及定位特點;卸料、壓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動作原理及安裝方式;導向零件的結構形式與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結構及其作用;緊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稱、數量和作用。在拆卸過程中,要記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關系。
3.確定模具裝配步驟和方法
(1)組件裝配 將模架、模柄與上模座、凸模與固定板、凹模與固定板等,按照確定方法裝配好。(組件裝配內容視具體模具而確定)並注意裝配精度的檢驗。
(2)確定裝配基準 在模具總裝前,根據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賴關系,易於保證裝配精度,來確定裝配基準。單工序模選擇在裝配過程中受限制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為基準;復合模以及凸凹模作為裝配基準;連續模以凹模為裝配基準。
(3)制定裝配順序 根據裝配基準,按順序將各部件組裝、調整,恢復模具原樣。
註:裝配過程中,合理選擇裝配方法,保證裝配精度,並注意工作零件的保護。
4.試模 在壓力機上試模,驗證裝配精度以及沖壓件是否合格。若沖壓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對模具適當調整,直至工件合格為止。
四、實訓報告
1.畫出所拆裝模具裝配圖,並列出零件的明細表。
2.簡述主要組件的裝配方法,以及間隙的控制措施。
3.說明典型模具的總裝步驟及注意事項。
4.若沖件出現常見缺陷,分析其原因,說明解決的方法。
塑料模拆裝實訓
一、實訓目的
1.熟悉塑料模結構、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及模具總裝順序。
3.了解塑料模的試模有關知識。
二、實訓設備、模具及工具
1.注塑機一台。
2.壓縮模、注射模各一副。(注射模上具有側澆口、點澆口、側面分型與抽芯機構各一副)。
3.扳手、內六角扳手、錘子每實訓組一套。
4.鉗工工作台若乾颱。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對已准備好的模具仔細觀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拆卸順序和方法,再按順序將模具分解成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拆卸過程中,要記住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連接方法,並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丟失。
3.確定裝配步驟及方法
(1)確定裝配基準
(2)裝配各組件,如導向系統、型芯、澆口套、加熱和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
(3)擬定裝配順序,按順序將動模和定模裝配起來。
4.試模 由實訓教師示範,將注射模安裝到注射機上,並進行模具的調整。(如:開模距離與製件高度調整、頂件出距離調整、鎖緊力調整等。)
② 注塑機模具嘴堵了有那些方法拿出塑料
料嘴頂住進料口,做注射動作擠出來,注意安全,不行的話,就用以下方法:
1、用細長銅棒頂住堵料敲出。
2、用細鋼絲加熱後插入堵料中,冷後,再夾鋼絲,把堵料帶出來。
3、不好弄的話就把模具拆下來。試以上兩方法,不行的話,把澆道部件拆下來加熱清潔。
③ 裝注塑機的模具怎麼裝
注塑機安裝模具的流程如下:
1、注塑機有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停止,重新調整模具定位環與上模板中心對中孔的位置,再按[合模]鍵直至上模板與模具緊貼為止。
c
關掉電機,然後用壓板固定模具或者用螺絲直接固定,模具安裝完成。
d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
2、注塑機無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時松開,停止合模動作。
c
按[座進]鍵,當料嘴快要接觸模具澆道口時鬆手,然後從前後左右目視料嘴是否正對澆道口,調整模具位置以使兩者完全吻合,先按[座退]使料嘴遠離澆口,然後在澆道口中被一張薄紙或塗上一點印泥,再按[座進]使料嘴接觸模具澆口,最後取出紙觀察其痕跡或觀察印泥痕跡來確定,若不對正,重新調整。
d
按[座退]鍵,使座台後退到底。然後按[合模]鍵使上模板與模具緊貼,關掉電機,用壓板固定或螺絲固定模具。
e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
④ 注塑機沒有電動機,如何把模具拆下來
可以使用龍門架、手動葫蘆把模具吊下來。
⑤ 注塑機怎麼把模具取下來
注塑模具一般使用油泵是用來作為抽芯的動力。注塑模具抽芯有幾種方法,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採用油泵來作為動力,配合油缸來對模具的型芯進行抽芯。抽芯時,要與模具的開合進行聯動,避免動作失誤而對模具造成損壞。
⑥ 注塑機需要開模才能轉出來的產品卡在模具里了怎麼取出來
把模具整個拆開,就可以把注塑件拿出來了。
⑦ 注塑機上模或下模裝卸五要素是
一. 目的:
高效率高質量完成轉模作業,減小停機時間。
二. 適用范圍:
適用於上、下模人員的規范操作和維護。
三. 上、下模作業程序內容:
1. 准備:在模具裝上注塑機以前,應進行檢驗,以便及時發現質量問題,進行修模避免裝上機後又拆下來,當模具固定模板和移動模板分開檢查時,要注意方向記號,以免合模時搞錯。
a. 查看模具的現狀:模具代號、模具是否保養良好、是否屬於可以上機生產的模具,水咀等配件是否齊全等;檢查模具可否安放在注塑機內調校;
b. 准備上模配套工具,如內六角扳手,吊環以及配套夾模墊鐵、壓板、螺釘等;
c. 准備配套冷卻系統,如模溫機、水管等;
d. 將所需模具及配套件運送到機台附近,准備停機上模。
2. 下模作業:
a. 在下模時,須將高壓鎖模取消;關閉模具,卸下冷卻水管;
b. 打開模具,檢查模具內是否有水份,清潔後,噴好防銹油,關閉模具,停馬達;
c. 吊環鎖緊並用吊機勾住;松開動模板固定螺絲,然後再松開定模板固定螺絲;
d. 開動馬達,設定慢速,小心使活動鎖模板後退;
e. 小心用吊機吊走模具,放在指定地點並作好防塵措施,貼上標識,標識模具狀態和防銹措施、日期。
f. 關閉馬達、總電源;運水閥,清潔機台。
3. 上模作業:
a. 檢查電源;冷卻水;料筒溫度是否正常;核對模具可否安放在注塑機內;
b. 檢查頂針位與注塑機頂針位置是否統一;
c. 根據生產資料設定工藝參數;啟動馬達,設定慢速及調低鎖模壓力;
d. 根據模具厚度,調整活動鎖模板位置,使模具放入兩板之間;若有側向分型機構的模具,滑塊宜安裝在水平位置,即活動塊是左右移動。
e. 吊起模具約1-1.5米,清潔好模具四周及注塑機內鎖模板平面;
f. 將模具放在兩板之間,在開始鎖模時取消高壓鎖模;
g. 調整模具使料嘴與射嘴對中;當模具定位圈裝入注塑機上定模板的定位圈座後,用極慢的速度閉模,使動模板將模具輕輕壓緊,然後上壓板,壓板上一定要裝上墊片,模腳每側必須至少各裝壓板2塊,上壓板時,必須注意將調節螺釘的高度調至與模腳同高,即壓板要平。如果壓板是斜的,就不能將模具的模腳壓得很緊。壓板側面不可接觸模具,以免摩擦損壞模具。 螺絲應靠近模腳側,否則就不能將模具的模腳壓得很緊。螺絲擰入注塑機模板的深度應大於螺絲的直徑,最好1.2至1.5倍直徑。
h. 模具緊固後,使慢慢啟模,直到動模板停止後退,調校模具開模行程(行程能使塑件及料道取下);
i. 較正頂桿頂出距,頂桿的位置應調節至模具上的頂出板和動模底板之間尚留有不小於5毫米的間隙,以防止損壞模具,而又能頂出製件。
j. 閉模松緊度的調節,松緊度適中,既防止溢邊,又保證腔適當排氣;對於要求模溫的模具,應在模具提升模溫後,再校閉模松緊度。注意:高壓鎖模速度不宜過快,不要超過20%,鎖模高壓在保證不溢邊的同時盡量低,以保護模具。
k. 接通模具冷卻水,接通冷卻水後,應檢查其是否暢通、漏水;清潔模具油漬、水漬;待料筒溫度達至成型後,按《注塑機操作規程》作業。
四. 上、下模過程的注意事項|:
a. 安全性:在上、下模過程中,其他人員如清洗機筒之類亦在同時進行,因此要互相協調配合。
b. 時間性:要盡量減少停機時間,即縮短真正的上、下模作業時間。
c. 效果:要按《上下模作業程序》作業,以防發生不必要的事故,並且要注意作業質量,如料嘴與射嘴的對中,固定螺絲的緊固,冷卻運水的運行都要准確到位。
⑧ 注塑機裝模卸模的基本流程
裝卸簡單。都是力氣活,裝好再調整就比較難,但是在注塑維修裡面算是最簡單的了。
⑨ 注塑機模具開模定出 取出製品和下一步如何操作
注塑機開機的操作:材料乾燥--加料---設定參數--開溫度--到溫度後開馬達--水口料洗機--機器干凈後加入原料----調試參數
參數操作設定:溫度--升溫--開鎖模頂針-設定溶膠量和松退再最後是射膠。
⑩ 急!關於注塑機換模具
有定位環與沒定位環模具定位不一樣,前者易後者難度高.我在換無定位模最快卸模裝模,出合格產品只用了不到十分鍾,但這不是幾十分就說清楚的事,好好跟師傅學一,自己認真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