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硅橡膠的模具硅橡膠的操作方法
1. 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份是硅膠,B組份是固化劑。例: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一塊已經固化,一塊沒有固化,硅膠會出現乾燥固化不均勻的狀況就會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狀況。
2.抽真空排氣泡處理: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正常情況下,不要超過十分鍾,抽真空時間太久,硅膠馬上固化,產生了交聯反映,使硅膠變成一塊一塊的,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這樣就浪費了硅膠,只能把硅膠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膠來做。
3.塗刷或操作過程:把抽空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產品上面(註:在倒硅膠之前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一定要打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再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塗刷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和拉力。然後再塗刷一層硅膠,再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這樣兩次之後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做,開出來的硅膠模具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相對要提高很多,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4.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採用石膏將模櫃灌滿就可以了,另一種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就粘貼一層玻纖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模具外模了。
5. 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沒有模線省工省時,就是將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產品,模具就成型了(註:灌注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產品).
B. 橡膠模具的概念有哪些
橡膠模具的概念:是指利用特定形狀的型腔,成型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精度橡膠製品的工具貫通型模具:
1.沖裁模,拉拔模,擠壓模,粉末冶金壓模等型腔式模具:壓彎模,壓鑄模,鍛模,塑料注射模,橡膠模等主要由壓模,壓鑄模,注射模和壓出成型模具四種
2.壓製成型模具概念:是指將具有一定可塑性的膠料,經預製成簡單的形狀後填入模具型腔,經加壓,加熱硫化後,即可獲得所需形狀製品的一種模具
3.壓製成型模具的結構種類及主要用途開放式:適用於形狀簡單,膠料硬度較低,並具有較好流動性的膠料橡膠製品封閉式:適於夾布,夾其他織物的製品以及硬度較高,流動性差的製品半封閉式:適於上下模帶有型腔,製品同軸度要求較高的單腔模具,也適於內夾織物的製品零件的模壓生
4.分型面的概念及種類:根據模壓製品的幾何圖案和質量要求,在模具結構上確定一個或幾個分合面和機械加工面的分離面,成為分型面常見的分型面:水平分型面,垂直分型面,階梯分型面,斜分斜面以及復合分斜面等
5.分型面選取的原則:
(1)保證製品順利取出與脫模,有利於Fig2-16型腔中氣體的排出
(2)模具的分型面應盡量避開製品的工作面
(3)同一類型製品不同分型面的選擇
(4)分型面應選擇製品的邊角和圓弧突出點的面上,有利於飛邊的修除
(5)夾布,夾織物製品的分型面選擇
(6)橡膠製品中各類套管,防塵罩,橡膠軸承分型面的選擇
(7)保證製品精度,對同軸度要求高的製品的外形或內孔,應盡可能設在同一塊模板上,否則由於模板間配合精度不夠,定位偏差將影響製品的同軸度。
6.模具的定位方式:圓柱面的定位,圓錐面與斜面定位,分型面定位,導柱導套定位,鑲塊與擋板定位,哈夫定位機定位,螺釘定位
7.膠料收縮率的概念,產生原因影響因素概念:膠料收縮是指製品硫化後,從型腔內取出冷卻至室溫的尺寸與製品對應型腔尺寸之差同製品實際尺寸的百分比產生原因:
(1)溫度變化引起的收縮
(2)化學反應引起的收縮
(3)分子鏈取向引起的收縮影響因素:
1、含膠率和膠種
2、膠料硬度
3、硫化溫度
4、半成品膠料重量
5、膠料加工工藝
6、製品形狀大小
8.飛邊的概念,以及修除飛邊的方法:減少或消除橡膠模壓製品飛邊的主要措施是合理設計模具結構和骨架封模尺寸,保證模具的製作精度,規范裝模和啟模操作
9.壓鑄成型基本原理:在普通模壓法生產的橡膠製品模具上,增加壓鑄塞,加料室兩個元件。其壓鑄料腔起裝填膠料的作用,在壓鑄料腔底部與相連接的模板或模腔部位開置一定數量的壓鑄料流道口。壓鑄時,在平板硫化機的壓力作用下,將力傳遞至壓鑄塞,再通過壓鑄塞傳遞給膠料促使其壓縮,受熱,受壓的膠料快速擠入料道,充滿模具型腔,通過硫化,定型,從而得到模壓製品
10.壓鑄料腔中進膠流道的結構形式:1有底壓鑄料腔2無底或帶有台階的壓鑄料腔3帶腔型的壓鑄料腔結構4有底加強壓鑄料腔結構
11.何謂工藝間隙:考慮到成型工藝簡單和加料方便,半成品加料與加料室應保留一定間隙,稱為工藝間隙
12.排氣孔位置選擇的原則:
(1)排氣孔開設在遠離澆口的流動末端,即氣體最終聚集的地方
(2)靠近嵌件或壁厚最薄處
(3)多數排氣槽開設在模具分型面上
(4)模具中的活動型芯,鑲塊,動配合面,其他配合間隙都可以用來排氣,一般不必開設排氣槽
(5)對型腔死角,斜面定位配合面余料逃氣槽
13.注射成型工藝特點:縮短硫化時間,減少生產工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
14.注射硫化工藝對膠料的要求:膠料必須有較好的抗焦燒性,並且有一定的流動性能
15.橡膠注射流道的特點:由於注射成型具有方向性強,成型快,高溫硫化等特點,所以澆口開設得位置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製品的成型與性能。膠料注射時,在模具中的流動非常復雜,而且膠料在閉模的狀態下注入,因而在澆道和模內分流道的形狀、截面及長度對膠料的生熱影響很大。
16.澆注系統的組成:主流道,分流道,內澆口冷料穴四部分組成
17.冷料穴的作用:作用是使澆注系統通過截面起過渡作用和轉向作用,使膠料平穩轉換,分流道截面大小,決定於滿足良好的壓力傳遞和合理的填充時間等。
18.橡膠擠出成型的基本原理:是在壓出機中對膠料加熱和塑化,通過螺桿的轉動,使膠料在螺桿和機筒桶壁之間受到強大的擠壓力,不斷的向前傳遞,然後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通過橡膠壓出成型模(口型模)而制的一定形狀斷面、連續的型材(半成品)
19.壓出工藝對機頭與口型的要求:
1)機頭內腔呈流線型
2)有足夠的壓縮比
20.橡膠擠出脹大的規律:
1)硬度較低(邵A50-60度)的膠料,擠出時膨脹變形大,擠出尺寸不穩定。硬度較高(邵A70度以上)的膠料,壓出後膨脹變形小,壓出尺寸較穩定
2)可塑性較好的膠料,壓出後膨脹變形較小,壓出尺寸較穩定
3)硅橡膠與其他膠料不同,一般壓出製品尺寸形狀不膨脹,而稍有收縮。
4)壓出的型材膨脹與製品尺寸大小有關。在型材斷面形狀相同、材料相同並在通一工藝下壓出時,它的膨脹率與型材尺寸大小成正比
5)壓出的型材膨脹與製品斷面形狀有關。一般圓斷面的製品壓出後因膨脹直徑增大或減小,斷面形狀不變:而其它形狀斷面的製品,壓出後因膨脹而變形
21.擠出脹大的影響因素:
1)在一定剪切速率下,膠料擠出膨脹率B隨口型(毛細管)長徑比增大而減小
2)在恆定的口型長徑比條件下,家裡擠出膨脹率B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3)降低擠出速度,可以減少擠出膨脹率
4)膠料含膠率對B有較大的影響,增大填充劑用量能降低擠出膨脹率,病史擠出物表面光滑
5)軟化劑(增塑劑)可以減小分子間作用力,縮短橡膠大分子鬆弛時間
22.製造模具用鋼的基本性能要求:
1)加工性能良好,熱處理後變形小
2)拋光性好
3)耐磨性好
4)較好的淬透性
5)耐腐蝕性好
23.常用模具鋼種類:碳素鋼(碳素鋼分碳素結構和碳素工具鋼),合金鋼(合金鋼分合金工具和合金結構鋼)
24.模具材料的熱處理:模具材料的熱處理時保證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藝過程,對模具的性能有如下直接影響:模具的製造精度,模具的強度,模具的工作壽命,模具的製造成本等。
25.模具的表面處理: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是通過表面塗覆、表面改性或符合處理技術,改變模具表面形態,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應力狀態,以獲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統工程
26.模具常見的加工方法:通過機床加工,數控機床加工,特種加工,模具外工作型面的加工,模具內工作型腔的加工
27.膠料收縮率的一般規律
(1)膠料壓延方向和在模具中流動方向的收縮率大於垂直方向的收縮率,流動距離越長,收縮率越大
(2)模具型腔中裝入半成品膠料越多,製品緻密度越高,其收縮率就越小
(3)多孔模腔的模具,中間模腔壓出的製品收縮率比邊沿模腔壓出的製品收縮率要小
(4)注射法成型的製品收縮率比一般模壓法壓制的製品收縮率略小
(5)薄形製品的收縮率比厚製品收縮率大0.2%-0.6%
(6)一般橡膠製品的收縮率隨製品的內外徑和截面的增大而減小
(7)棉布經塗膠與橡膠分層貼合的夾布製品的收縮率,一般在0-0.14%,夾布層越多,收縮率越小,織物為滌綸線的製品的硫化收縮率為0.4%-1.5%,含錦綸絲,尼龍布類織物的製品的硫化收縮率一般在0.8%-1.8%
(8)含有金屬等硬嵌件的橡膠製品零件硫化收縮率較小,且向嵌件的幾何中心收縮,收縮率一般在0-0.4%
(9)硬質橡膠含膠量在20%左右時,製品零件的硫化收縮率大約為1.5%左右
(10)橡塑並用製品的收縮率一般為1.1%-1.6%,約比同類橡膠製品小0.1%-0.3%
C. 如何提高橡膠材料的流動性
任何流動性都是相對的,自身材料特性決定。常用方法有,1:減少填料,增加油料
2:加流動助劑萊茵散(老貴),FL,市面有很多助流動助劑。
3:低溫長時間硫化
4:選擇合適的生膠門尼
5:模具電鍍,噴脫模劑(生產時)6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D. 我打算學CFD軟體 FLUNET 模擬橡膠或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動,傳熱等狀態
如果你要追尋到理論的話 我也想知道誰能幫忙解答這個問題。
軟體的話 有MOLDFLOW.專門分析塑膠在模具中的流動情況。
E. 橡膠模具怎樣進料
1.固態橡膠是以塊狀的形式擺放如模治具中,通過上下模板擠壓高溫成型;
2.液態橡膠,可通過注塑,或澆注如模治具高溫成型。
F. 模具硅橡膠優點大全
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的同時,我們的國家也是玩具製造大國。很多外國有名的玩具就是在我們的國家裡建廠並且由我們國家工廠來生產的,所以我們自然就對生產玩具的原料很熟悉了,那就是模具硅膠。現在我們就可以經常看到模具工廠,這些工廠的規模大小不一,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會使用這樣的硅橡膠來生產產品。那麼這些模具硅橡膠是怎樣的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
硅橡膠聽起來就像是塑料的一種,確實它是化學實驗的最後結晶,但是它跟普通的塑料又有不同,在一種程度上,硅橡膠是有機物的一種。它的特性是比較柔韌有彈性,方便製造各種形態的產品,並且能夠保證產品不容易損壞。
因為是一種有機產物,所以化學性質是比較穩定的,在一般的情況下,都不會輕易地被腐蝕,有一定的抗腐蝕性。同時,它是一種無毒產物,而且沒有腐蝕性,在生產的過程中不需要擔心工人們受到這些硅橡膠的危害。更不需要擔心生產出來的產品會對人體有害,即使是小朋友也可以放心使用。
另外,模具硅橡膠的流動性比較好,在使用模具的時候,這些橡膠能夠自動充滿整個模具,還能夠把模具上每一個細節紋路都復制下來,模擬性相當的強,紋飾還很逼真,為工人的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很方便生產。在成型後,硅橡膠又能夠迅速脫模,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最能讓工廠接受的就是因為這樣的模具硅橡膠制模速度相當快,一般在20個小時內就可以製成模具了。
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距離這樣的模具硅橡膠有多麼近,我們平時看到的陶瓷娃娃,陶瓷儲錢罐基本上就是通過這些模具硅橡膠製作出來的。過程一點也不復雜,只需要你將調好了石膏漿跟准備好硅橡膠模具放在一起就可以了。這不僅為商家提供了利益的快捷,還能夠讓消費者找到屬於自己的漂亮的陶瓷娃娃,真的是雙贏啊。
總的來看,現在我們的國家的製造業仍然在發展中,所以這樣的模具硅橡膠也是不斷被使用,以後製作硅橡膠的方法也一定會有所改良。不過無論怎麼樣,模具硅橡膠仍然是我們國家目前來說工業上很重要的原料。看了小編以上的介紹,相信你們對模具硅橡膠已經很了解了,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
G. 塑膠模具的進膠方式有哪些
1、盤形澆口: 沿產品外圓周而擴展進料,其進料點對稱,充模均勻,能消除結合線,有利於排氣。
2.扇形澆口:從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漸放大呈扇形,適用於長條或扁平而薄之產品,可減少流紋和定向應力。
3.環形澆口: 沿產品整個外圓周擴展進膠,它能使塑料繞型芯均勻充模,排氣良好,減少結合線。
4.點 澆 口: 是一種截面積小如針狀之澆口,一般用於流動較好之塑料,其澆口長度一般不超過其直徑,所以脫模後澆口自動切斷,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個分模面,便於水口脫模。其缺點是因進澆口較小易造成壓力損耗,成型時產生一些不良(流痕,燒焦,黑點)其形狀有菱形,點澆口有:單點形,雙點形,多點形等。
5.側 澆 口:一般開設在模具一邊,分模面上由內側或外側進膠,截面多為矩形,適用於一模多穴。
6.直接澆口: 直接由主流道進入模腔,適用於單穴深腔殼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壓力損失少,有利於排氣,但澆口去除不便,會留明顯痕跡。
7.潛伏澆口:其澆口呈傾斜狀潛伏在分模面一方,在產品側面或裡面進膠脫模時可自動切斷針點澆口,適用自動化生產。
H. 橡膠模具,生產橡膠產品原理,求資料!
橡膠在混煉膠時,是固體的,在一定的溫度下會變成粘流體,在一定的壓力下會充滿模腔,在一定的時間下會完成最終硫化,所以,用模具加工橡膠產品時就是利用了橡膠的這幾個特性,裁剪一定重量份數的混煉膠,在一定的溫度、壓力和時間作用下,硫化成為成品。加工操作時注意防止燙傷。想了解更多更詳細的介紹,請看我的博客。謝謝。
I. 硅橡膠模具的製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硅膠模具是快速模具里的一種最為簡單的方法。一般是用硅膠將3D列印原型進行復模,但壽命很短,只有10-30件左右。它具有很好的彈性和復制性能,用硅膠復模可不用考慮拔模斜度,不會影響尺寸精度,有很好的分割性,不用分上下模可直接進行整體澆注,再沿預定的分模線進行切割,取出母模就可以了。
室溫硫化硅橡膠又分為加成型和縮合型兩種。原料及配方採用專用模具硅膠,該品系以雙包裝形式出售,A組份是膠料,B組份是催化劑。配製時,要考慮室溫、模具的強度和硬度,以此來確定AB組份的重量配製比例。室溫在20-25度時,A:B=100:1.5;室低時(但不能低於10度),則適當增加B組份0.1-0.3份;室溫偏高,則減少B組0.1-0.3份。具體方法是:依據模具體積確定總用量,然後將A、B組份按比例稱量准確,置於器皿中攪拌均勻,即成。
一.模具硅膠操作方法
1.模具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分是硅膠,B組分是固化劑,例如,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固化乾燥不均勻的狀況,而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
2.抽真空排氣泡處理。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一般不超過10分鍾,否則,硅膠固化產生交聯反應,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造成材料浪費。
3.塗刷操作過程。把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母模上(在刷模或灌注前,母模上打隔離劑或脫模劑),刷模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一層沙布或玻璃纖維布來增加模具的強度和拉力;再進行第二次塗刷,再粘貼一層紗布或玻璃纖維布,再進行硅膠塗刷,經過這樣處理出來的模具具有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多,使用壽命長,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4.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種是採用石膏將模框灌滿就可以,另一種外模是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塗刷一層玻璃纖維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外模。
5.硅膠(矽膠、矽利康)與固化劑配比反映的.情況。建議固化劑添加量不可超過5%,固化劑添加比例越大,固化時間越快,模具越脆,使用壽命短。還可依據產品和工藝要求,適量加入硅油,制模效果更好,注意硅油不宜過量(5%-10%),否則,影響硅膠模具的拉力和硬度。
二.硅膠模具製作注意事項
1.B組份是催化劑,易受潮水解,故用後應將蓋子蓋嚴。
2.A、B組份一經混合,化學反應立即開始,粘度逐漸上升,無法中止,為避免浪費,應根據用量,隨用隨配,配好後應立即使用,不可延誤。
3.A、B組的配合比,關繫到化學反應的速度和模具的性能。B組份越多,反應越快,製品的強度和硬度越高,但韌度隨之降低,因此,稱量要求精確。
4.配製前,應將A組份料上下攪拌均勻,再稱量。
5.澆注法適宜於浮雕類,塗刷法適用於立體類模具的製作。澆注浮雕類的模具,應先製作長寬都大於原雕長寬各4-6CM的邊框。邊框要平正,內面要光滑。澆注時,將邊框放置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再將原型件放在框中,每邊留出2-3CM的間隙(模具硅膠25-35元/KG)。
硅膠模具製作過程中有氣泡的解決辦法:
(1)改進飛邊槽與排氣系統的設計;
(2)增大壓機的壓力;
(3)減少脫模劑的用量,並均勻噴灑;
(4)材料控制水份;
(5)可以試著加些消泡劑;
(6)使用冷流道;
(7)用真空機真空抽氣,模具上可以增加排氣槽。
J. 模具硅橡膠是怎麼製作模具的
模具硅橡膠,有雙組份縮合型及雙組份加成型。使用時,把需要復制的器件放入一個容器,按比例調配好模具膠,注入容器,經過一定時間的固化,砌開,取出器件,即得所需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