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具費用怎麼計算
模具價格=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
.經驗計演算法
模具價格=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
各項比例通常為:
材料費:材料及標准件占模具總費用的15%-30%;
加工費與利潤:30%-50%;
設計費:模具總費用的10%-15%;
試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內,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內;
包裝運輸費:可按實際計算或按3%計;
增值稅:17%
2.材料系數法
根據模具尺寸和材料價格可計算出模具材料費.
模具價格=(6~10)*材料費
鍛模,塑料模=6*材料費
壓鑄模=10*材料費
模具報價估計
1、首先要看客戶的要求,因為要求決定材料的選擇以及熱處理工藝。
2、選擇好材料,出一個粗略的模具方案圖,從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計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價格)和熱處理需要的費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費用,根據模芯的復雜程度,加工費用一般和模芯材料價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費用一般是1:1。
4、風險費用是以上總價的10%。
5、稅
6、設計費用是模具總價的10%。
模具的報價策略和結算方式
模具的報價與結算是模具估價後的延續和結果。從模具的估價到模具的報價,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模具製造交付使用後的結算,形成最終模具的結算價。在這個過程里,人們總是希望,模具估價=模具價格=模具結算價。而在實際操作中,這四個價並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現波動誤差值。這就是以下所要討論的問題。當模具估價後,需要進行適當處理,整理成模具的報價,為簽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據。通過反復洽談商討,最後形成雙方均認可的模具價格,簽訂了合同。才能正式開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價與報價、報價與模具價格
模具估價後,並不能馬上直接作為報價。一般說來,還要根據市場行情、客戶心理、競爭對手、狀態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對估價進行適當的整理,在估價的基礎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報價。經過討價還價,可根據實際情況調低報價。但是,當模具的商討報價低於估價的10%時,需重新對模具進行改進細化估算,在保證保本有利的情況下,簽訂模具加工合同,最後確定模具價格。模具價格是經過雙方認可且簽訂在合同上的價格。這時形成的模具價格,有可能高於估價或低於估價。當商討的模具價格低於模具的保本價進,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條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後,再簽訂模具價格合同。應當指出,模具是屬於科技含量較高的專用產品,不應當用低價,甚至是虧本價去迎合客戶。而是應該做到優質優價,把保證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應把模具價格看得過重,否則,容易引起誤導動作。追求模具低價,就較難保證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廉價一般不是模具行業之所為。但是,當模具的製造與製品開發生產是同一核算單位或是有經濟利益關系時,在這種情況下,模具的報價,應以其成本價作為報價。模具的估價僅估算模具的基本成本價部分,其它的成本費用、利潤暫不考慮,待以後製品生產的利潤再提取模具費附加值來作為補償。但此時的報價不能作為真正的模具的價格,只能是作為模具前期開發費用。今後,一旦製品開發成功,產生利潤,應提取模具費附加值,返還給模具製造單位,兩項合計,才能形成模具的價格。這時形成的模具價格,有可能會高於第一種情況下的模具價格,甚至回報率很高,是原正常模具價格的幾十倍,數百倍不等。當然,也有可能回報率等於零。
二、模具價格的地區差與時間差
這里還應當指出,模具的估價及價格,在各個企業、各個地區、國家;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其內涵是不同的,也就是存在著地區差和時間差。為什麼會產生價格差呢,這是因為:一方面各企業、各地區、國家的模具製造條件不一樣,設備工藝、技術、人員觀念、消費水準等各個方面的不同,產生在對模具的成本、利潤目標等估算不同,因而產生了不同的模具價格差。一般是較發達的地區、或科技含量高、設備投入較先進,比較規范大型的模具企業,他們的目標是質優而價高,而在一些消費水平較低的地區,或科技含量較低,設備投入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業,其相對估算的模具價格要低一些。另一方面,模具價格還存在著時間差,即時效差。不同的時間要求,產生不同的模具價格。這種時效差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價格;二是不同的模具製造周期,其價格也不同。
三、模具報價單的填寫
模具價格估算後,一般要以報價的形式向外報價。報價單的主要內容有:模具報價,周期,要求達到的模次(壽命),對模具的技術要求與條件,付款方式及結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模具的報價策略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模具的價格,影響到模具利潤的高低,影響到所採用的模具生產技術管理等水平的發揮,是模具企業管理的最重要的,是否成功的體現!
四、模具的結算方式
模具的結算是模具設計製造的最終目的。模具的價格也以最終結算到的價格為准,即結算價。才是最終實際的模具價格。
模具的結算方式從模具設計製造一開始,就伴隨著設計製造的每一步,每道工序在運行、設計製造到什麼程序,結算方式就運行到什麼方式。待到設計製造完成交付使用,結算方式才會終結,有時,甚至還會運行一般時間。所有設計製造中的質量技術問題最終全部轉化到經濟結算方面來。可以說,經濟結算是對設計製造的所有技術質量的評價與肯定。
結算的方式,是從模具報價就開始提出,以簽訂模具製造合同開始之日,就與模具設計製造開始同步運行。反過來說,結算方式的不同,也體現了模具設計製造的差異和不同。
結算方式,各地區、各企業均有不同,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也形成一定的規范和慣例。按慣例,結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五五」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開始之日,即預付模具價款50%,餘50%待模具試模驗收合格後,再付清。
這種結算方式,在早期的模具企業中比較流行。它的優缺點有以下:
1)50%的預付款一般不足於支付模具的基本製造成本,製造企業還要投入。也就是說,50%的預付款,還不能與整付模具成本運行同步。因此,對模具製造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投入風險。
2)試模驗收合格後,即結算餘款。使得模具保修費用與結算無關。
3)在結算50%餘款時,由於數目款項較多,且模具已基本完工,易產生結算拖欠現象。
4)萬一模具失敗,一般僅退回原50%預付款。
(2)「**」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起,即預付模價款的60%,餘40%,待模具試模合格後,再結清。
這種結算方式與第一種結算方式基本相同。只不過是在預付款上增加10%。這相對於模具製造企業有利一點。
(3)「三四三」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即預付模價款的30%,等參與設計會審,模具材料備料到位,開始加工時,再付40%模價款。餘30%,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後,一周內付清。
這種結算方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這種結算方式的主要特點如下:
1)首期預付的30%模價款作為訂金。
2)再根據會審,檢查進度和可靠性,進行第二次40%的付款,加強了模具製造進度的監督。
3)餘款30%,在模具驗收合格後,再經過數天的使用期後,結算餘款。這種方式,基本靠近模具的設計製造使用的同步運行。
4)萬一模具失敗,模具製造方,除返還全部預付款外,還要加付賠償金。賠償金一般是訂金的1-2倍。
(4)提取製件生產利潤的模具費附加值方式:即在模具設計製造時,模具使用方,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項以保證模具製造的基本成本費用(或根本無需支付模具費用)。待模具製造交付使用,開始製件生產,每生產一個製件提取一部分利潤返還給模具製造方,作為模具費。
這種方式,把模具製造方和使用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利潤一體化,把投資風險與使用效益緊密地聯系起來,把技術與經濟、質量與生產效益完全地掛鉤在一起,這樣也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模具的價值與風險。這種方式是目前一種橫向聯向的發展趨勢。其主要特點是:充分發揮模具製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優勢,資金投入比較積極合理。但對於模具製造方來說,其風險較大,但回報率也較為可觀。
模具的結算方式,還有很多,也不尺相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努力使模具的技術與經濟指標有機地結合,產生雙方共同效益。使得模具由估價到報價,由報價到合同價格;由合同價格到結算價格,即形成真正實際的模具價格。實行優質優價。努力把模具價格與國際慣例接軌,不斷向生產高、精、優模具方向努力,形成共同良好的、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局面。這是模具設計製造使用的最終目標!
Ⅱ 注塑模具的成本計算方法
材料費 機加工費 人工費 試模材料及試模費 接待費 稅費 行政運作費 運費 修模費 配件費 利潤費 等等的合計
新視覺工貿
Ⅲ 怎樣計算注塑成型模具的試模成本
這個簡單 1.根據模具大小選擇合適噸位的機台型號,越大噸位型號試模越貴,可以聯系試模廠家問看看你們要用機台試模價格(假設用350噸海天的塑膠機試模費是400左右,他有時間的,2-3小時,超過時間價格按沒小時多少計算,你要問清楚)還有就是運水你要接模溫,還是凍水,接模溫的要加100.
2.根據模具產品大小,准備試模塑料,一般准備10模的就可以了。每公斤塑料多少錢(不同型號塑膠料價格不同,同種塑膠料進口跟國產的價格也不同,當然可以先不用好料,你只是試模,不是打樣板)
如果你是自己的模具到別的廠去試模就不用考慮人工電費了,因為包括在第一點裡面的
希望採納
Ⅳ 模具成本計算
模具價格核算
模具製作工藝選擇
根據模具製作工藝選擇核價方式
模具價格由材料費、加工費、其他輔助費組成
牌號 使用硬度 價格 元/公斤 材質特點及適用范圍
45# HRC40~45 7 芯棒接桿,中模外套,配件等。
40Cr HRC43~48 8 中模外套,60T以下壓蓋、壓墊等。
40CrNiMo HRC45~48 25 大中模粗坯,80T以上壓墊等
SLD HRC57~60 60 耐磨、韌性一般,適用於製作治具,結構簡單的上、下沖,以及要求不高的中模,芯棒等。
SKH9 HRC61~63 180 耐磨損,適用於製作普通芯棒
DRM2 HRC57~59 175 耐磨損,適合於製作易拉傷的成形上下沖。
1V HRC59~61 330 耐磨性一般韌性很好,適合製作高面取的沖子,如FBSL018、FBSL019成形上沖。
3V HRC60~62 380 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易變形的成形上下沖,芯棒。
10V HRC61~63 600 高耐磨損,適用於製作齒形芯棒,結構簡單的中模。
15V HRC61~63 600 高耐磨損低韌性,可以代替WC製作結構簡單的台階式中模。
M4 HRC60~62 470 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成形上、下沖。
ASP60 HRC61~63 670 高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結構復雜的中模.
WC(YG15) HRA>86.5 700 高耐磨損,適用於製作中模、芯棒.
模具熱處理價格
1.碳素結構鋼(40Cr、45#):10元/KG
2.合金工具鋼(SLD、Cr12): 18元/KG
3.高速鋼(DRM2、SKH9): 75元/KG
4.粉末高速鋼(3V、M4、ASP60):80元/KG
5.兩段式熱處理追加14元/KG
模具加工費用
1. 粗坯費用
2. 放電費用
3. 線切割費用
4. 拋光組配費用
其他輔助費用
1. 電極費用
2. 研磨套費用
3. 檢查費用
軸承模具價格
軸承模具各模具廠商有一個標准價格,按機台噸位分:
3T~20T:大概1500RMB~2000RMB
20T~40T:大概2000RMB~3000RMB
40T~80T:大概3000~5000RMB
此價格模具為常規直筒型和一段法蘭型,且產品長度不超過20mm。
線切割價格
1. 首先確認圖紙R弧,根據R弧選擇線徑。
2. 確認切割面積(周長X高度)。
3. 線切割價格=切割面積X切割單價(元/mm2)
R弧大小 線徑 WC 鋼
R0.1以下 0.1 0.66 0.4
R0.1~R0.15 0.15 0.52 0.35
常規 0.25 0.4 0.25
放電價格
1.放電價格=放電面積X放電單價(元/mm2)
2.放電面積=周長X(電極高度+有效長+逃空長/2)
3.放電單價基準
材料 放電單價 備注
鋼 0.25 固定價格不變
WC0.8~1.3 視模具具體情況定
面取價格
1. 軸承件面取大概一件40~100RMB
本人有多年的粉末冶金模具製作經驗,想了解如何做模具可以發郵件過來,[email protected]
Ⅳ 注塑模具成本估算方式,
注塑模具加工,注塑模具製造都可以聯系盈濱模具
Ⅵ 怎麼計算塑料模具成本
(3)「三四三」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即預付模價款的30%,等參與設計會審,模具材料備料到位,開始加工時,再付40%模價款。餘30%,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後,一周內付清。 這種結算方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這種結算方式的主要特點如下: 1)首期預付的30%模價款作為訂金。 2)再根據會審,檢查進度和可靠性,進行第二次40%的付款,加強了模具製造進度的監督。 3)餘款30%,在模具驗收合格後,再經過數天的使用期後,結算餘款。這種方式,基本靠近模具的設計製造使用的同步運行。 4)萬一模具失敗,模具製造方,除返還全部預付款外,還要加付賠償金。賠償金一般是訂金的1-2倍。 (4)提取製件生產利潤的模具費附加值方式:即在模具設計製造時,模具使用方,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項以保證模具製造的基本成本費用(或根本無需支付模具費用)。待模具製造交付使用,開始製件生產,每生產一個製件提取一部分利潤返還給模具製造方,作為模具費
Ⅶ 怎樣計算注塑成型模具的試模成本
1.
同試模時間有關的成本
-
注塑機使用時間*單位時間價格
=
注塑機使用費用
(通常包含注塑機操作員人工成本)
-
鉗工單位時間價格*試模時間
*
人數=
鉗工人工成本
2.
試模材料費用
-
材料單價*材料質量(kg)
=
材料費用
(包括樣件和廢料)
3.樣件運輸費用
-如果需要運輸的話,快遞之類的費用
4.樣件檢測費用
-這個要協商,不一定要收
5.其他費用
-如模具運輸費用等其他費用
Ⅷ 請問一下注塑成本核算時,模具的損耗成本是怎樣計算的呢 另求一套工業會計成本核算表EXCEL表模板的,謝謝!
模具有模具價格及模具壽命,普通的比如一套模具價格10萬元,壽命是30萬次,那麼生產一啤(注塑一次)損耗的成本為 100,000/300,000=0.3333元。
那麼你的某一批訂單是3千個(或啤),則損耗約為3,000*0.3333=1,000元. 當然還有些保養維修的費用,如果模具質量好的話基本不用,質量不好就難估了,所以不包含算了。
也可以這樣算,估計模具生產到10萬次的時候就過期了淘汰了作廢了市場落後了,那麼損耗就按10萬壽命來算。3000*(100,000/100,000)=3,000 元。
偶莫有這樣的模板啦。
參考: Injection Mold, Plastic Mould, Injection Mould,Injection Molding. www.argomold.com
Ⅸ 注塑加工費如何計算
1、一般耗用取得系數是多少?
耗用系數分兩種情況:
一,可以加水口料,2%-5%
二,不可以加水口料,單模水口重量/(單模水口+成品)+2%至5%
備注:水口料可否退回加工主,否則水口料要折價,還要參考訂單數量
2、不同的設備、噸位、穴數、時間不同,公式分別是什麼?
一,不同噸位價位; 例150噸-800至1000元/天 120噸-600至800/天,具體情況還要看操作工人數(一台機幾人做)
二,每天(24小時)啤模數; 一般以20至22小時計(可能機,模故障)
20(小時)*60(分)*60(秒)/單模周期(秒)=每天啤塑模數
每啤單價=每天加工費/每天啤塑模數,每穴單價=每啤單價/穴數
第2可能比較復雜,若是不好具體說的話,那麼給個范圍,或者給我一個樣例,比如用什麼設備在什麼情況下,加工費用是多少?
例,150噸注塑機每天加工費1000元,每模啤塑周期20秒出8穴
20(小時)*60(分)*60(秒)/20單模周期(秒)=3600(每天啤塑模數)
1000元/3600=0.28元/模 0.28元/8穴=0.035穴
3、不同的注塑機的費用? 一般機器的耗損怎麼計算?
注塑機耗損一般以8年計
例150噸每台13萬
13萬/8年/12個月=0.1354萬/月
塑膠件的成本與很多因素有關系,但主要與以下幾點組成:
1。原料成本------此成本較為好計算,問一原料供應商多少錢1公斤,將產品的重量乘以的3%的損耗再乘以原料價,即可得到原料成本;
2. 機台成本--------此點問一下塑膠廠,不同注塑機的每小時的加工費用是多少?假設1台100噸的注塑機每小時的加工費用為60元/小時,那麼每分鍾的加工費用為1元;此時要計算
塑膠件的注塑周期是多少時間,模具的開模穴數是多少?假設你要估價的塑膠件的射出周
期為30秒,那麼1分鍾可以射出60秒除以30等於二,表示1分鍾可以射出二模的產品,另外假設模具為一出二穴,那麼塑膠件的機台加工費用為1元除以1分鍾內的出模數再除以模具
的穴數,得到最終的機台加工成本即1元除以2模再除以2穴,最後等到於0.25元/個
3. 二次加費用
二次加工費用包括噴漆/絲印/電鍍等,這些都可以問各自的加工工廠.
4. 包裝費用
根據塑膠件的大小體積就可以得出包裝的紙箱/包裝袋等費用;
5.運輸成本
根據送貨地點及一次可以裝多少貨的貨櫃車費用來除以總的裝車數量即可得到每pc的運輸
成本;
6. 其它費用;
因為以上的成本不包括間接人員及其相關人員的費用,所以還要根據每個廠的不同情況加上一些費用;
7. 利潤
以上6項的總和乘以10-30%的利潤,即可得到一個塑膠件的最終成本,利潤方面要根據每
個工廠的情況與訂單大小來訂;
塑膠模具報價的計算公式
快速模具價格計演算法!
模具價格計算
1.經驗計演算法
模具價格=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
各項比例通常為:
材料費:材料及標准件占模具總費用的15%-30%;
加工費與利潤:30%-50%;
設計費:模具總費用的10%-15%;
試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內,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內;
包裝運輸費:可按實際計算或按3%計;
增值稅:17%
2.材料系數法
根據模具尺寸和材料價格可計算出模具材料費.
模具價格=(6~10)*材料費
鍛模,塑料模=6*材料費
壓鑄模=10*材料費
注塑成型加工費核算
以下是我自己總結出的注塑件加工價格核算(主要是長三角地區):
注塑件費用=材料費+加工費+包裝費+運輸費
說明:
1. 材料費=【(1+材料損耗)*產品重量*批量+調機損耗材料重量+正常報廢率*產品重量*批量】*材料單價/批量
其中材料損耗一般為3%-5%;調機損耗材料重量和正常報廢產品重量一般產品為5000g---15000g
2.加工費=(調機時間/批量+成型時間/模具穴數)*注塑機工繳費
其中據我了解目前上海地區注塑機工繳費按注塑機噸位區分為(國產設備)
設備噸位 (T ) 工繳費 ( 元/小時) 設備噸位 (T ) 工繳費 ( 元/小時)
80 35-45 200 110-160
100 45- 60 250 150-200
120 65-85 300 180-220
150 80-110 350 200-250
180 95-140 400 250-350
注塑件價格計算,塑料件報價
注塑成形具體是這樣的:
產品單價 = 材料價格 + 加工費用
材料費用=(實際重量+損耗)*材料單價
加工費用=成形周期*單價(秒)÷穴數(也就是每件的價格)
如果特別要求包裝,還要加上包裝的費用。
基本上為此三大類。
材料價格比較簡單:PP 或ABS 直接用價格 x 產品重量,顏色件就按原料價格就可以了,而黑色件可根據具體的回料或產品要求來計算。
加工費用就跟模具穴數和成型周期以及產品重量有關;
機器根據噸位計算,可計算至每秒多少錢,但假設模具穴數多,重量重,成型周期短,則加工費低,單價低。
以 一個PP 製品 30g 計算 用 1*1 1*2 1*4 來分別計算 產品為全新料顏色件 周期假設60秒 120噸機器 800元 / 22H /60min = 0.6元/分鍾 1*1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費 0.6元 產品單價 0.9元 1* 2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費 0.6元/2 =0.3元 產品單價 0.56元 1* 4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費 0.6元/4=0.15元產品單價 0.4元 遇到特別重或是特別輕的產品 也可以用這樣的計算方式 比如有某產品克重 1g 就可以用每模用的產品費用 + 每模加工費 / 模穴數 =產品單價 我一般計算產品單價 PP 黑色 0.016 -0.016元/g 顏色價 0.018 -0.02元/g ABS 黑色0.018-0.020元/g 顏色件 0.022-0.025元/g 然後用上面的計算方法去檢驗一遍准沒錯;
方法很簡單,
1, 材料費: 按注塑件重量乘以對應的塑料原料的單價,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不考慮水口的重量, 所謂的特殊要求是指不能添加任何水口料,比如高透明塑膠件及特殊工作條件要求的工程塑膠件.
2,注塑機加工費: 根據地區的不同,一般按照注塑機的鎖模力大小(常說的或注塑量的大小來確定每單台注塑機的加工費,其中鎖模力來確定加工費的較常見,這是因為鎖模力大小確定了注塑機的購買價格及使用注塑機所產生的成本(如耗電量),在深圳地區從80噸~200噸,每個工作班(12小時)的加工費大約是 200元~700元,有些小的工廠可能會偏低一點,有的大的工廠可能會高一點.
3,計算實例: 計算注塑件的價格時,首先自己一定要知道每一啤的加工時間,比如說你的每件產品是一模出兩件,每啤的注塑時間是40秒,材料是ABS, 每件的重量是40克,
使用120噸的注塑機, 而120噸的注塑機每工作班(12小時)
的加工費是350元, ABS原料的價格是: 10000元/噸,
則計算如下:
材料費: 40X0.01=0.4元
加工費: 每小時的啤數=60X60/40=90
每小時的加工費=350/12=29.2元
則每啤的加工費=29.2/90=0.325元
因是一出二件,所以每件的加工費=0.325/2=0.163元,
所以總的價格為: 0.4+0.163=0.563元
注塑機加工價格:
100T 40元/小時
150T 50元/小時
220T 80元/小時
450T 135元/小時
520T 145元/小時
800T 170元/小時
Ⅹ 模具成本核算的方法
模具行業也屬於「製造業」(工業)。
一、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采購——計入「原材料」科目——生產領用——計入「生產成本」科目——完工入庫——計入「庫存商品」科目——銷售後——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
二、核算方法,可以用逐步結轉法,即每個步驟(工藝路線)完工後,累加成本,最後得到總成本。例如: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銷售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等,具體使用哪種方法,要看你手頭能找到的資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A產品
生產成本—B產品
生產成本—C產品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