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模具閉合高度、推出距離、注射機模板行程、製件高度
1.模具閉合高度/製件高度
參加模具的所有板厚總和等於模具閉合高度
閉合高度不能超過沖床最大行程最上限
2.注射機模板行程\推出距離
是指開關模時,(動)模板的最大可移動距離
模板最大開距:是指開模時,兩模板之間的最大距離
因為考慮到模具的厚(高)度,所以關模時兩個模板間不會完全閉合,因此:模板最大開距大於開模行程(開距=閉合時距離+開模行程)
Ⅱ 模具開模距離是怎麼計算的
你說的是沖模還是壓鑄模。沖模的開模距離是沖床的最高行程減去模具合模的厚度,得出沖模的開模距離,這段距離你可以自由控制,行程短了,沖切速度會有所提高。
壓鑄模的和沖模的開模距離類似。、
不知兄弟滿意否,因為你沒有說具體是什麼模具。
Ⅲ 模具沖裁中的最小孔間距和最小孔邊距的定義是什麼
最小孔邊距為4.75>t,最小孔間距為14-3.5 > t = 1.2
Ⅳ 沖壓模中產品的那個步距是什麼,怎麼做。
步距就是條料或料帶在模具中每送進一次所需向前移動的固定距離,其距離就是兩相鄰工位的距離尺寸,是由沖件的最大輪廓尺寸和兩相鄰沖件間的搭邊寬度決定的。一般有四種形式,一單沖模的固定定位銷形式,二連續模用的側刃定距,三自動送料定距,四模具內導正釘定距。
Ⅳ 注塑機的機柱距離(水平X 垂直 )、開模行程(最小--最大) 、模具厚度,是什麼意思
機柱距離指的是注塑機的四個導柱的空擋距離(兩個導柱圓柱內圓周表面之間的空擋尺寸),該尺寸涉及到注塑模具是否能夠安裝到注塑機上工作。如果四個導柱的空擋尺寸小於注塑模具的長寬尺寸,模具就安裝不進去,模具就沒法生產。
開模行程,指的是注塑機的活動模板的最大、最小活動距離。該尺寸涉及到注塑模具是否能夠正常的工作。
模具的厚度,指的是注塑模具合模後的總高度尺寸。
模具的厚度+開模時所需要的取活距離<注塑機的最大活動距離,否則,注塑模具就不能正常的工作。
Ⅵ 模具距離和實際模具距離是怎麼回事
模具在製作時,各個尺寸會有加工誤差。各個零件加起來的累積尺寸與模具理論上的尺寸是不同的。或者大於,或者小於理論尺寸。安裝模具時,應按照實際的模具尺寸進行調模。
Ⅶ 多工位模具步距怎麼算
①用導正銷做精確定位的條料排樣圖因步距積累誤差較小,對產品精度影響不大,可適當地多設置空位工位,因為多個導正銷同時對條料進行導正,對步距送進誤差有相互抵消的可能。而單純以側刃定距的多工位級進模,其條料送進時隨著工位數的增多而誤差累積加大,不應輕易增設一個空位工位。
②當模具的步距較大時(步距> 16mm),不宜多設置空位工位。尤其對於一些步距大於30 m的多工位級進模更不能輕易設置一一個空工位。 反之,當模具的步距較小(一般<8 m)時,增加一些空位工位對模具的影響不大。有時步距過小,如果不多增設空位工位,模具的強度就較低,而且,模具的一些零部件就無法安裝。此時,就應該考慮增加空位工位。
③精度高、形狀復雜的零件在設計排樣圖時,應少設置空位工位;精度較低、形狀簡單的零件在設計排樣圖時,可適當地多設置空位工位。
2.步距基本尺寸的確定
級進模的步距是確定條料在模具中每送進一次, 所需要向前移動的送料距離。步距的精度直接影響沖件的精度。設計級進模時,要合理地確定步距的基本尺寸和步距精度。步距的基本尺寸,就是模具中兩相鄰工位的距離。級進模任何相鄰兩工位的距離都必須相等(有關步距的內容參見第2章)。
步距的精度直接影響沖件的精度。由於步距的誤差,不僅影響分段切除余料,導致外形尺寸的誤差,還影響沖壓件內、外形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說,步距精度越高,沖件精度也越高,但模具製造也就越困難。所以步距精度的確定必須根據沖壓件的具體情況來定。影響步距精度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沖壓件的精度等級、形狀復雜程度、沖壓件材質和厚度、模具的工位數,沖制時條料的送進方式和定距形式等。
Ⅷ 模具沖裁中的最小孔間距和最小孔邊距的定義是什麼
模具沖裁中的最小孔間距,是指兩個孔之間的中心點之間的間距,最小孔邊距是指,兩個孔最近邊緣之間的邊距。
最小孔間距和最小孔邊距是受多材質影響的,跟材質的硬度有關。
不同情況要求的值不同。一般要求大於等於≥t(沖裁件的厚度)或大於等於1.5t。若在彎曲或拉深件上沖孔 ,沖孔位置與件壁間距也有具體要求。
Ⅸ 模具塑料中推出距離怎麼確定
頂出距離示意
模具行業就是這樣,沒技術就工資低又累人,還是多學點專業的吧,掃上面加我,每晚都有直播課
Ⅹ 拔模高度和模具高度
1、模具高度是指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時上下模之間的距離。
2、拔模是為了保證模具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產品能順利脫模,設計模具的時候有時就沒有設置拔模度,而是用我們手工拋光時候自然形成的斜度很小這樣也能保證脫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