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塑機上模具正確方法
上模全部需要手工進行,下面所有的機械操作應在手動或調模狀態下進行,手工操作前應關閉油泵電動機,以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
1∶啟動油泵馬達。
2︰開模,使模板開啟。
3∶將注射座向後移動。
4∶關閉油泵電動機。
如動模板處於開模停止位置時,步驟1~步驟4可以不做。
5∶調整J頂針的位置與數目,使之與模具相適合。
6∶吊起成對的模瓣,放入模板內(放入時,注意不要讓模具與拉桿及其他機器部件相撞),把定位環裝入固定模板上的安裝孔內,使模具平面與定模板的安裝面相貼。
起吊時,應確定前後模不會分離。
7∶用螺栓,模具壓板,壓板墊塊,平墊圈,彈簧墊圈等把模具的固定模板部分固定在固定模板上,此時不必用很大的鎖緊力。防止螺絲孔滑牙。
螺釘的深度H應為螺栓直徑心的1.5~1.8倍。
8∶啟動油泵馬達。
9:以點動方式進行關模,使移動模板與模具逐漸接觸,直至緊貼。
10∶在模具完全閉合後,進行噴嘴中心下模具澆口中心的對准和可靠接觸的校調,要確保噴嘴中心准確地對准模子澆口中心。在實際接觸之前,交替地放置注射座開關至中間位置和前進位置,如果噴嘴沒有正確地調整至對准中心,可按需要作上下和左右調整。松開注射座前後導桿支架上的緊固螺栓和兩側的鎖緊螺母。
按需要調整噴嘴高度調整螺釘,糾正上下偏差,調整噴嘴左右調整螺釘,糾正左右或電熱圈的損壞。
11:關閉油泵電動機。
12∶擰緊定模板上的模具壓板螺栓,鎖緊定模板上的模具。
13∶同定模板上的壓板一樣,擰緊動模板上的模具壓板螺栓,鎖緊動模板上的模具。應牢固地擰緊螺栓,以確保開模時模具不至於落下。
14∶卸下吊裝所用的皮帶或鋼繩。
15∶設定好開關模的各個位置,壓力和速度,特別是高壓鎖模壓力設定為成型製品所要求的壓力。
16∶啟動油泵電動機。
17∶開模至開模終止位置,調整開模速度,慢速的位置要大於關模高壓位置。
18∶開關模和調模參數設定。
19:關上安全門,選擇自動調模狀態。
20∶機器將自動進行調模,調模完成後,機器將恢復為手動。
21∶按關模鍵,進行關模操作,在關模結束後,關閉油泵電動機。
22∶再次擰緊所有緊固模具的螺栓。
23∶連接有關模具的其他管路,如冷卻水管等。確認水管有無連接錯誤。
B. 機器在安裝設備模具時應該選擇什麼操作方式
進行模具安裝工作前必須檢查工具是否正常,並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注意正確使用工量具。 2.安裝模具時,首先應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安裝。 3.使用銅棒、撬棒安裝模具時,姿勢要正確,用力要適當。 4.使用螺絲刀時: a.螺絲刀口不可太薄太窄,以免緊螺絲時滑出。 b.不得將零部件拿在手上用螺絲刀松緊螺絲。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最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2) 經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安全。(3) 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心要時進行調整。(4) 安裝模具前徹底擦凈機器安裝面和模具安裝面。檢查所用頂桿長度是否適當,所有頂棒長度是否等長,所用頂棒數量應不少於四個,並放在規定的頂棒孔內。(5) 壓板和壓板螺栓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精度,避免在使用中松動。壓板數量應足夠多,最好四面壓緊,每面不少於兩處。(6) 大型模具應有模具托架,避免在使用中模具下沉錯位或墜落。(7) 帶較大抽芯的模具或需。
C. 模具要掌握哪些機器操作
最普通的有:
一.銑床 二.車床 三.刨床 四.磨床 五.仿形銑(也叫刻花機) 六.電火花機 七.鏜床
其實學開這些機床並不難,難的是這些都能精通!普通的模具工這些應該都會的,還應該會的有電焊,癢焊,氬塢焊等!
D. 如何正確操作壓鑄機
(1)合攏模具;
(2)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將金屬液澆入壓室;
(3)上沖頭以較低的壓射速度下移,進入壓室內及至剛接觸金屬液液面;
(4)上沖頭轉為較高的壓射速度壓下,而下沖頭則與上沖頭保持著中間一段存有金屬液的相對距離同步地快速下移;
(5)當下沖頭下移至讓出噴嘴孔口時,正好下到最底部而被撐住;於是,上、下沖頭一同擠壓金屬液高速向噴嘴孔(直澆道6的一部分)噴射;
(6)金屬液通過由噴嘴、澆口套4、定模的錐孔和分流器2組成的直澆道6,從內澆口3填充進入模具型腔;
(7)填充完畢,但上沖頭仍保持一定的壓力,直至型腔內的金屬液完全凝固成壓鑄件1為止;澆道和壓室內的金屬液分別凝固為直澆口和余料餅9;
(8)上沖頭提升復位;同時,下沖頭向上動作,將尚與直澆口相連的余料餅切離;
(9)下沖頭繼續上升,把余料餅舉出壓室頂面,再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取走;
(10)下沖頭下移復位至堵住噴嘴孔口;
(11)打開模具,壓鑄件和直澆口一同留在動模上,隨即頂出並取出壓鑄件;一旦切離余料餅之後,開模動作可以立即執行,也可以稍緩至適當的時候執行,與下沖頭完成上舉和復位的動作無關;
至此,完成一次壓鑄循環。
(4)模具機器如何操作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1)了解壓鑄機的類型及其特點;
(2)考慮壓鑄件的合金種類以及相關的要求;
(3)選擇的壓鑄機應滿足壓鑄件的使用條件和技術要求;
(4)選定的壓鑄機在性能、參數、效率和安全等方面都應有一定的裕度,以確保滿意的成品率、生產率和安全性;
(5)在保證第4點的前提下,還應考慮機器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據此來選擇性價比合理的壓鑄機;
(6)對於壓鑄件品種多而生產量小的生產規模,在保證第4點的前提下,應科學地選擇能夠兼容的規格,使既能含蓋應有的品種,又能減少壓鑄機的數量;
(7)在壓鑄機的各項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中,首要應注意的是壓射性能,在同樣規格或相近規格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壓射性能的參數范圍較寬的機型;
(8)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配備機械化或自動化的裝置,對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安全生產、企業管理以及成本核算都是有益的;
(9)評定選用的壓鑄機的效果,包括:成品率、生產率、故障率、維修頻率及其工作量、性能的穩定性、運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
E. 注塑機上下模初學技巧是什麼
注塑機上下模初學技巧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未經崗前安全生產作業培訓的人員不準操作注塑機;
2、開機人員必須保證精力充沛,嚴禁帶病或酒後操作注塑機;
3、未經授權人員,嚴禁帶刀片、水口剪等五金物件進入模腔內作業,防止造成認為模具損壞事件發生;
4、嚴禁在注塑機的機台電源插座給手機及其它電器充電;
5、開機前應先檢查注塑機台前後安全門的開關、「緊急停止」按鈕等安全裝置是否正常,機器各部位是否有明顯缺陷,確認正常後方可開機;
6、嚴禁用繩子安全門限位開關、嚴禁或用電線短路接通機台電路安全裝置,嚴禁用任何物件架高機械安全鎖等取消注塑機的安全保護裝置而進行開機操作,防止發生機台失靈時造成開機人員的人身安全事故;
7、每套模具裝模上機生產,一定要調好機械安全位置(間隙約30mm-50mm),在安全門打開時一定要保證安全檔塊能有效地阻擋注塑機的安全桿,杜絕工傷事故的發生;
8、開機人員不得靠在注塑機的機械移動部位,開機取產品時必須打前安全門,嚴禁從後門及跨越安全門取產品;
9、根據安全要求佩戴必要的勞保用品(安全帽、防毒面罩、耳塞、防塵眼鏡、隔熱手套等),對利器類工具一定要放好,防止無意中上到他人或自己;
10、注塑機需要更改安全系統裝置的配件,必須通知設備工程維修人員更換,並知會車間相關負責人;
11、注塑機在生產運轉過程中,如果機台或模具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即按下「緊急停止」開關,並通知技師或班長來處理,嚴禁私自調校與維修。
F. 模具和調機方法
注塑成型開機注意事項
一、 准備工作:首先按要求接通車間總電源;啟動(冷卻水)循環系統;空壓機。並檢查其運轉、壓力是否正常。各管路及接頭是否滲漏?要保證水、電、氣的正常供應。
二、 檢查各輔機的設定值要符合設定要求。按要求啟動上料機、烘乾機、特別注意模具帶有熱流道應先檢查其各接線是否正確、牢固。並先打開模具的冷卻水或模溫機,保證模具達到正常溫度後方能對熱流道進行加熱。(隨時檢查模溫機、熱流道的加溫情況。)保證模具不會出現局部過熱導致模具內部的密封件的失效和運動部件的磨損。
三、 打開成型機下料口冷卻水(檢查主機的加熱系統、供電系統一切正常)打開成型機的總電源、急停按鍵。
四、 確認設備的機筒溫度設定值要符合生產的製品要求。打開機筒加熱開關。隨時檢查加熱圈的工作情況。(1*)
五、 檢查液壓油箱及潤滑油箱的液位情況確認是否符合開車要求(2*)。如液位不足一定要加註油液到位後方能啟動油泵電機。
六、 用「點動」模式啟動主機,及時檢查電機、油泵運轉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情況要採取「急停」方式停機。待排除異常情況後再啟動電機。及時檢查油液溫度(室溫較低時要對液壓油進行預加熱 )應確保高於30攝氏度。液壓系統才能正常工作。
七、 為設備各運動部件進行「手動」潤滑作業。如鎖模部分的曲臂、滑腳、拉桿潤滑點。注射座導軌的各潤滑點。要求加註足量,潤滑可靠。
八、 「手動」開模,清理模具型腔表面的防腐劑,並檢查模具各成型面、運動部件是否完好,要確保異物,無銹蝕。
九、 為模具各運動部件進行加油潤滑(導柱、頂桿、頂推板、 頂塊),要注意:如模具有側滑塊要仔細清理表面的防腐劑,並為其滑軌、斜導柱表面塗敷適量的潤滑脂。清理工作完成後要確認滑塊的位置是否正確,其位置應與設備開模終止時相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再一次頂出或鎖模時模具的安全)。
十、 檢查設備的各行程開關、機械安全裝置使其有效、可靠。
十一、 確認設備各參數設定值符合生產要求。
十二、 用低壓、低速模式進行試運轉(開鎖模、頂進頂退、射台進退等)。要觀察設備的動作情況,應順暢、到位。在調整射移動作時要先鎖模再調整。
十三、 為確保設備的安全在實際溫度到達設定值後應根據設備的特點及使用材料的加工特性再保持10~30分鍾時間。進行射膠、熔膠試運行(先將注射、熔膠動作的壓力、速度降至原值的30%)用「點動」進行。
十四、 用「手動」或「半自動」進行(10~20次)試生產,隨時觀察設備、模具及各輔機的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試生產一切正常即可轉入正常的批量生產。
十五、 在開始生產作業時要及時檢查製品的品質情況及設備的運轉情況。尤其要隨時注意模具及液壓油的溫度變化。
1、 利用漸進式調整方法使模具溫度穩定在製品工藝要求范圍內。
2、 觀察油溫的變化隨時調整水量使其逐漸達到要求值並保持穩定(油溫:推薦值45~50℃;極值30~60℃液壓油溫高於60℃嚴禁生產)。
在設備(主機、模具、各輔機)運轉穩定,製品生產正常品質穩定後開機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這時的生工作將進入到正常的批量生產的階段。
G. 說明模具工作過程
模具的工作過程,由於模具的類型不同,工作過程也不同。冷沖模具的工作過程是在沖床上完成的,隨著沖床的每一次沖程,沖壓件就會落下來;注塑模具的工作過程是在注塑機上完成的,隨著注塑機的每次合模、注射融化的原料進入模具的型腔,待到塑料冷卻後,注塑機開模,取出成型的注塑件,一件注塑產品就完成了。壓鑄件的加工過程與注塑件相同,不過是注入的不是塑料,而是熔化的鋁水。
H. 機器在安裝設備模具時應該選擇什麼操作方式
肯定是手動操作呀,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 注塑、 吹塑、 擠出、 壓鑄或 鍛壓成型、 冶煉、 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製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 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模具種類很多,根據加工對象和加工工藝可分為:①加工金屬的模具。②加工非金屬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包括塑料模(如 雙色模具、壓塑模和擠塑模等) 、橡膠模和粉末冶金模等。根據結構特點,模具又可分為平面的 沖裁模和具有空間的型腔模。模具一般為單件,小批生產。模具除其本身外,還需要 模座、 模架、模芯導致製件頂出裝置等,這些部件一般都製成通用型。 模具企業需要做大做精,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技術、資金、設備等條件,確定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這些做法尤其值得小型模具企業學習和借鑒,集中力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所以,我國模具企業必須積極努力借鑒國外這些先進企業的經驗,以便其未來更好的發展。
I. 模具怎麼使用
模具種類較多,但你現在的工作應該主要用沖模,上在沖床上。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
沖模種壓力加工方法。
沖模即沖壓模具--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
冷沖壓加工在批量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工業生產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國防工業及民用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1.沖壓生產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
2.生產的製件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
沖壓成形加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模具,而模具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其製造屬單件小批量生產,具有難加工、精度高、技術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約占產品成本的10%~30%)的特點。所以,只有在沖壓零件生產批量大的情況下,沖壓成形加工的優點才能充分體現,從而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沖模-形式
沖模1.根據工藝性質分類
(1)沖裁模 沿封閉或敞開的輪廓線使材料產生分離的模具。如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口模、切邊模、剖切模等。
(2)彎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線(彎曲線)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獲得一定角度和形狀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製成開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將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圖凸、凹模的形狀直接復製成形,而材料本身僅產生局部塑性變形的模具。如脹形模、縮口模、擴口模、起伏成形模、翻邊模、整形模等。
2.根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
(1)單工序模 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沖壓工序的模具。
(2)復合模 只有一個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級進模(也稱連續模)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 根據材料的變形特點分類
J. 模具的機器如何操作
第一台是銑床,可以銑模腔,打孔,銑孔等。
第二台是火花機,用電極放電加工模具型腔等。
第三台是磨床,可以磨各種平面,斜面,甚至園都能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