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常炸油粑粑怎麼做竅門
注意事項:
1、粘米跟黃豆混合的比例大約是1::0.3,也就是一斤粘米需要三兩黃豆(提前一晚先泡好)。
2、這里餡選擇的是香乾,豬肉,香乾,豬肉切丁放入鍋中炒香備用。(根據個人口味可做其它餡)
第一步:用萬能的豆漿機開始做米漿,倒入粘米跟黃豆,加入適當的清水,打爛。
水的比例大概淹沒泡的大米黃豆1厘米左右,然後分次加入豆漿機打成糊狀
大約在這種稠度就可以了,太稠了,可以適當加點點水。
第二步:把鍋中倒入一定的油,燒熱,一定要熱油。然後准備好在某寶上買的炸油粑粑的模具,沒有模具的話可以用湯勺代替。在熱油的過程中,把模具放入鍋里一塊熱,避免之後粘在模具上,會露餡的。
第三步:拿出炒好的餡,香噴噴的餡派上用場啦!
第四步:准備開始炸香噴噴的「油粑粑」用勺子盛一點米漿放入模具中墊底,加入適當的餡,再盛一點米漿將餡蓋住。
第五步:炸的時候,看到模具中的粑粑開始慢慢膨脹起來就可以脫模了,然後適當的翻面,等炸至金黃的時候就可以夾出來了。
已經炸出來啦,很美味很有食慾,外表金黃,油香四溢,吃一口真的是酥脆爽口,當然沒吃完也不要浪費,涼了的油粑粑雖然口感不是很好,但是泡在面里吃還是很好吃的,可以吃出不一樣的味道,就毫比吃麻辣燙加一根油條似的。
B. 怎樣炸包漿豆腐不爛
最近被小夥伴們瘋狂安利了一款會爆漿的小豆腐。
一嘗,唉呀,太好吃了!
豆腐烤得金黃,一個個像油炸小饅頭似的蓬鬆柔軟、外焦里嫩。裡面就像藏了碗豆腐腦,一咬流汁,入口即化。
在這樣春寒料峭的時節,開個電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閑聊追劇,一邊享受一口爆漿的小豆腐。
邊烤邊吃,再加上秘制的辣椒面,香辣入味,簡直幸福到眩暈。
沒有下鍋之前的小豆腐方方正正,和麻將差不多大,拿在手裡就像個糯米團子。
豆腐外皮白凈、沒有雜質。芯也是表裡如一的白,嫩滑、Q彈,稍微觸碰,感覺就要流出水來!推薦給大家!
鮮、香、嫩,一咬爆漿
包漿豆腐乍看和普通的豆腐沒什麼區別,但熟了之後,裡面有像豆漿一樣的汁液。
一般豆腐是做不成包漿的,只有經過特殊工藝的石屏包漿小豆腐才能「爆漿」。而包漿豆腐神奇的是,無論外面烤的有多麼焦黃,皮內的豆腐依然和豆腐腦一樣鮮嫩。
一般油炸和烤著吃比較常見,油炸要趁熱吃,而烤的則要等一等,有餘溫的時候更美味。
新鮮的豆腐晾20分鍾,蒸發水汽。電爐調到中火,不用抹油慢慢翻烤。
不用翻得太勤,一面熟了再烤另外一面。在熱力的作用下,小豆腐慢慢的鼓漲起來,像皮球一樣越漲越大,皮黃而又不焦。
剛烤好的豆腐,放入蘸碟後先從中間戳破「噗」的一聲,原本蓬鬆像蛋糕的豆腐,瞬間癟下去,散發出騰騰熱氣。
豆子的原香在火的炙烤下完全釋放出來,酥而不散、內里化漿。
稍稍等上一分鍾,蘸上醬料,帶著余溫的豆腐入口,一嚼一吸,漿汁迸裂出來,充盈了整個口腔,然後帶著豆香一路滑到了胃裡。
秘制的辣椒面又賦予它,麻辣鮮香的口感。外焦里嫩,酥酥軟軟,每一口都吃得人心神盪漾。
不放油烤的豆腐,吃起來沒有油膩感,也不會長胖。而且豆腐中含有的超高的蛋白質,比起這些食材,豆腐中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和消化。
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
而其中的大豆卵磷脂,很適合正在發育學習壓力的孩子。
非遺技藝、「酸水」點漿
這款會爆漿的小豆腐來自雲南的「豆腐之鄉」-石屏。
石屏豆腐有400多年歷史,曾為清朝貢品,深受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的喜愛。
2012年12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石屏豆腐」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17年6月2日,雲南省政府印發《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石屏豆腐製作技藝入選。
這款豆腐特別之處就在於,它不是用傳統的石膏或鹽鹵,而是用地下「酸水」來製作的。
「酸水」僅在雲南石屏有,據當地人介紹:「多年前石屏由於地殼運動頻繁,形成了地下岩溶,地下水很豐富,不過它口味酸澀,不能直接飲用。所以被稱為酸水」。
這種特殊的水質自然含鹵,可以代替石膏點漿,做出來的豆腐不但質地細膩、韌性高,味道還很鮮香,為其它豆腐所不能。
之前酸水並沒有用於製作豆腐,一切起源於偶然。
據說,原來石屏的村裡一位潘老漢的孫媳,不願意外出挑水,偷懶把酸水倒入製作豆腐的水裡。意外發現豆腐竟然快速凝結了,而且還沒有原本的酸澀味。
之後,用酸水點制豆腐的方法就被保留了下來。
傳統手工、2斤大豆1斤豆腐
除了豐富的地下「酸水」資源,大豆的浸泡也是石屏豆腐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適當的浸泡可以更好、更多、更加充分的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
而浸泡的時間和浸泡程度是否充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石屏縣年均氣溫18℃左右,是浸泡大豆的理想氣候環境,而恆定的水溫也可以保持工藝和品質的穩定。
這款包漿小豆腐可以稱得上是豆腐界中的「愛馬仕」,品質非常好。
首先,這款豆腐採用的是東北非轉基因大豆,豆顆粒大、豆仁飽滿、出漿率高。
而與其他豆腐不同的是,這款豆腐在磨漿之前要先把大豆去殼,這樣就沒有其他豆腐那樣的腥味和苦澀味。
採用傳統石磨,不僅豆香濃郁,口感還很嫩,一個人1小時,只能磨15斤左右的大豆。
磨好的豆漿煮30分鍾左右,用干凈的細紗布濾去豆渣。而市場上的很多包漿豆腐為了降低成本,都不濾渣,帶渣的漿做出的豆腐口感自然粗糙。
之後還要經煮漿→濾渣→酸水點漿→凝固→放入模具脫水→定型,等十幾道工序。
層層工序下來,2斤大豆才能做出1斤豆腐,雖然用料是其他人的2-3倍。但做出的豆腐白如純玉、細如凝脂、鮮嫩美味,品質遠非一般豆腐能比。
一般的包漿豆腐很容易粘鍋,一烤就糊,漿汁外流很不美觀。
而這款小豆腐,基本不粘鍋、不破皮,言談笑語間一塊塊小豆腐被烤得滋溜冒氣,蓬鬆柔軟、不焦不破。
專業質檢、贈送秘制蘸料
製作這款豆腐的工廠,坐落在石屏的老城區。
工廠的掌舵人陶阿姨自小在豆腐作坊里長大,兩代傳承下來,已有接近40年的製作經驗。
在繼承傳統手工的同時,陶阿姨還引進了現代科技,建設國家標椎的製作車間。
經過專業的消毒和殺菌,保證每一款豆腐都是健康的。
經過專業的質檢,豆腐不含農殘、重金屬,也沒有添加,讓大家吃得更放心。
我們的豆腐一盒70個左右,2盒140個左右,算下來一個不到3角錢。而去燒烤攤,3塊錢也只能買10個,口感又干又柴。
包裝採用的內層盒子 、外層真空的包裝袋、再是泡沫盒的三層包裝。可以放冰箱保鮮,還搭配了秘制醬料。
嗅覺敏感的吃貨們,已經在朋友圈秀起了豆腐廚藝,嫩、香、鮮、酥、辣的口感,讓無數人拜倒~
包漿豆腐簡易烤制方法:
電烤爐火開到中火,把豆腐均勻的放在上面。及時翻動,受熱均勻後火轉小,烤到兩面金黃。
豆腐食用小貼士
1、因為不放防腐劑,所以保質期只有15天,收到後要放冰箱保存,並且盡快食用;
2、在食用之前,要先晾20-30分鍾,去下水汽,再進行烤、炸或者煎;
3、豆腐不宜與菠菜同吃,也不宜與蜂蜜、紅糖同吃。
58閱讀
搜索
石屏小豆腐蘸料做法
烤爆漿小豆腐的技巧
各種石屏豆腐做法大全
烤箱烤石屏豆腐的做法
王剛包漿豆腐視頻
山東正宗小豆腐配方
C. 炸糍粑怎麼做好吃,炸糍粑的家常做法
炸糍粑
主料
糯米 姜 鹽 雞精
炸糍粑的做法步驟
1.把糯米洗干凈用冷水泡幾個小時。放入電飯煲里,加煮米飯的一半水就可以了。
2.煮好的糯米,稱熱加入姜粒,一勺鹽,適量雞精,糯米好燙我帶手套揉的。多揉一會使糯米緊實點。
3.喜歡吃辣糍粑的,可以加點辣椒醬一起揉,味道也很棒的。揉好的糯米放入抹了油的盤子里。鋪約兩厘米的厚度。用刀子切成大小一制的方塊。放置幾小時。
4.奶鍋里加入油,燒熱,把糯米塊放入油中炸,中途用筷子翻面。炸的兩面金黃,脆脆的糍粑可以出鍋了
D. 豆漿米果的做法我做的豆漿米果很硬求解
主料
糯米粉
(200)
輔料
黃豆粉
(20)
辣椒粉
(適量)
廚具
煮鍋
分類
冰品
微辣
煮
十分鍾
簡單難度
團子特寫
1.
先將糯米粉放入洗干凈的電飯鍋,倒入適量水,用力揉搓糯米粉,直至面餅狀,再揉搓成條狀;2.
揪成小米團,揉搓成湯圓大小的團子;3.
煮鍋中加水,水開後將糯米團子放入鍋中煮沸,直至團子浮上水面,即可撈出;
4.
在煮團子的時間內,可以准備裹團子的外衣-米果豆粉+白砂糖,放入干凈的容器中,糖的比例看個人口味調節;
5.
團子煮好後,撈出,放入准備好的豆粉中,晃動容器,直至團子被外衣全部裹住,即是成品米果啦;6.
用筷子將米果夾出,放入盤中,就可以享用了。
7.
再配上點火龍果,簡單的早餐就做好了。也可以作為下午點心哦
E. 怎樣炸豆巴子
准備材料:米漿1000g、麵粉250g、花生米一大碗、植物油五斤、蔥適量
製作步驟:
1、准備麵粉跟米粉
F. 糍粑怎麼炸好吃
方法/步驟
干糍粑片六塊(超市有售)
糍粑怎麼做好吃
改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小方塊(平均一大塊改三小塊)
糍粑怎麼做好吃
3
倒半鍋油,大火燒熱
糍粑怎麼做好吃
4
油溫至六成熱時,改小火,一塊塊的下入糍粑,炸至一面變色時翻一面再炸,然後再翻面,不停的翻面,讓糍粑兩面均勻受熱,油溫不能過高,這樣糍粑表面才不會起泡
糍粑怎麼做好吃
5
炸至兩面都呈金黃色時,撈起濾干油份,裝入盤內,趁熱撒上白糖,牙口不好的朋友,可以將鍋中留少量底油,加入兩大勺糖,加入小半碗水,將炸好的糍粑倒入,翻勻煮軟,製成如綿泥般的糖漿糍粑,又是另一種風味了
糍粑怎麼做好吃
END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G. 糍粑打好後怎麼變硬啊!我打的糍粑放了一晚上怎麼還是軟的😅
糍粑變硬的原因
:這個過程不叫脫水,也不是結晶,而是叫做澱粉的老化。澱粉老化的過程與澱粉的糊化相對,糍粑變硬的過程就是澱粉分子從溶脹狀態重新回到交聯狀態,糍粑並沒有失水,水在形成交聯結構的過程中也承擔鏈接澱粉分子,構建結構的作用。當然糍粑表面的水分肯定會蒸發一部分。
糍粑2-4度的低溫,澱粉老化最快。比如吃剩的米飯,放到冰箱冷藏室中,第二天就變硬了。
糍粑怎麼做不硬
:
第一先要說明的是混合的麵糊是需要混合均勻,不然這就會讓糯米糍變得不成型,那麼變硬更不用說了。均勻的麵糊是需要用打蛋器從麵糊中提起來,同時麵糊可以快速的滑落下來,這就說明混合均勻了。
第二要說明的就是把已經混合均勻的麵糊慢慢的倒入到碟子中,然後放入鍋中,再開火蒸麵糊,等到麵糊煮熟,用筷子戳一下看是否有東西粘在筷子上,有就還沒熟。
第三要說明的是要把蒸熟的麵糊用擀麵杖翻轉。反復的翻轉就可以讓糯米糍變得更加的有彈性,吃起來更帶勁,那麼變硬就不會的了。
第四要說明的是要用一次性手套來包糯米糍,因為只有在水量大的情況下就可以讓糯米糍保持水分,這樣就不會容易干。
第五要說明的是保存的方式。保存的方式是需要把糯米糍密封保存,同時也可以放在冰箱,不然保存不當就會導致糯米糍變硬。
H. 炸豆漿糍怎樣製作:
豆漿糯米滋的做法:製作材料:主料:糯米粉 150g ,玉米粉 20g
調料:糖 20g ,豆漿 200ml, 油 一大勺,餡料:赤小豆豆沙
教您豆漿滋怎麼做。1.所有材料加到一起,攪勻,成糊狀。玉米粉的多少影響糯米團的軟硬,少則粘,多則韌,可按個人口味適當添加。
2.將攪勻的材料放到有蓋子的微波爐容器中,以微波爐最大瓦數加熱4分鍾。
3.出來後就是這個樣子,將熟了的面團稍微攪拌一下(大約相當於和面了),用烤箱紙或者用保鮮膜裹好,放涼。注意,烤箱紙和保鮮膜都要事先抹點水,以防粘粘。
4.待面團涼至不燙手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包了。包的時候手心裡要蘸水,同樣是為了防粘。
5.團好後,裹上椰蓉,芝麻,黃豆面,等等。芝麻要事先炒過。
還有一個升級版本,是調麵糊的時候用甜菜汁,菠菜汁,或者豆漿汁之類替代水,這樣可以做出各色團子。
至於餡料,發揮想像吧。你說的炸的大同小異,只是炸一下就可以外面不包裹輔料。炸的時候注意一下火候,7成油溫就可以了。
I. 英德黃豆漿炸糍做法步驟
用料
糯米 100g
青菜 250g
豬肉 100g
菜油
鹽
油炸糍的做法
將糯米在水裡浸一個小時以上。然後像煮米飯一樣在電飯煲里煮熟,盛出放溫。如果裡面有鍋巴什麼的要去掉。
然後把糯米像麵粉一樣揉一揉,可以在案板上撒些麵粉防粘。然後搓成長條,掐出一個個兵乓球大小的劑子。
和餡,我做的是青菜豬肉餡的,比例鹹淡按照自己的喜好調。和餃子、包子餡一樣,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換別的餡。
把糯米劑子像包包子一樣把餡子包進去。
起油鍋,油熱了,放下糍炸,大火炸到微黃轉小火,大概六七分鍾。注意不要炸糊。
出鍋啦,小心燙哦!
J. 豆漿糍怎麼做 炸的 扁圓的空心,外面稍干裡面很嫩
豆漿糯米滋的做法:製作材料:主料:糯米粉 150g ,玉米粉 20g
調料:糖 20g ,豆漿 200ml, 油 一大勺,餡料:赤小豆豆沙
教您豆漿滋怎麼做。1.所有材料加到一起,攪勻,成糊狀。玉米粉的多少影響糯米團的軟硬,少則粘,多則韌,可按個人口味適當添加。
2.將攪勻的材料放到有蓋子的微波爐容器中,以微波爐最大瓦數加熱4分鍾。
3.出來後就是這個樣子,將熟了的面團稍微攪拌一下(大約相當於和面了),用烤箱紙或者用保鮮膜裹好,放涼。注意,烤箱紙和保鮮膜都要事先抹點水,以防粘粘。
4.待面團涼至不燙手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包了。包的時候手心裡要蘸水,同樣是為了防粘。
5.團好後,裹上椰蓉,芝麻,黃豆面,等等。芝麻要事先炒過。
還有一個升級版本,是調麵糊的時候用甜菜汁,菠菜汁,或者豆漿汁之類替代水,這樣可以做出各色團子。
至於餡料,發揮想像吧。你說的炸的大同小異,只是炸一下就可以外面不包裹輔料。炸的時候注意一下火候,7成油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