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已知模具AB板厚度,如何確定模架AB板厚度
模架AB板相加的厚度,一般要比模具AB扳的厚度少一個毫米,至於模架AB板單塊具體要多高,要看模具的結構來定。按照你給的尺寸,假如在沒有抽芯的情況下,模架A板79.5 模架B板99.5,少一個毫米是為了讓中間模具的型面結合更緊密,接觸面少了,自然不容易溢邊。
B. 已知模具AB板厚度,如何確定模架AB板厚度
給你說一說一般結構,個例除外:
首先產品從分型線一分為二,分型線上部型腔部分,存在於a板中,我們暫且稱之為cavity,分型線下部型芯部分,存在於b板中,我們稱之為core。那麼:
a板厚度=cavity+c
b板厚度=core+d
c的取值范圍(小型模具
30-50
中型60-90
大型150-200)
d的取值范圍(小型40-60
中型
80-110
大型180-220)
C. 注塑成型模具中的A,B板的厚度如何確定有公式或要求嗎順便舉個例子,非常感謝。
這個東西一般都是根據你產品的要求來的,還有材料,比如說注塑壓力大小,你就要考慮模具的結構。注塑壓力較大的話,模具就要盡量做整,像你這個型腔的話不是很大,一邊擴30——50左右,底面30左右,算出大概的尺寸,你要是自己做模架的話就按這個算後的尺寸來,如果是標准模架,就選尺寸相近的就行了,選用的時候還要考慮行位,斜頂……之類的還有成本之類的。
其它板的尺寸都不是很重要,符合比例強度就行了
D. 模具的模架如何確定
模架ab板相加的厚度,一般要比模具ab扳的厚度少一個毫米,至於模架ab板單塊具體要多高,要看模具的結構來定。按照你給的尺寸,假如在沒有抽芯的情況下,模架a板79.5
模架b板99.5,少一個毫米是為了讓中間模具的型面結合更緊密,接觸面少了,自然不容易溢邊。
E. 模具板厚度如何確認,比如注塑模具的板材厚度
下載一個塑料模具設計手冊,輸入相關數據,就可得到最小壁厚,模具支撐板最小厚度
F. 有熱流道的模具有幾塊板,板厚怎麼確定
摘要 一般前模3塊板,A板的厚度取決於產品的結構,其他系統支撐板厚一般是70
G. 模具規格ci4040是什麼意思
CI代表型號,是大水口工字模,由面板 A板 B板 方鐵 上針板 下針板 底板組成
3545代表模具的長寬是350*450的
A80跟B90是分別代表AB板的厚度(AB板主要是開框放你產品的模仁進去的)
只要知道CI3545 A80 B90這個型號,剩下的尺寸龍記的標准書上都是有標準的
H. 塑料模具,自己根據樣品怎麼下材料,模架,A B板厚度怎麼計算
最開始知道產品塑膠料是什麼!然後分析產品結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加行位斜頂之類的分型結構,簡單的話就是上下模結構了,一般模具不大的話,上模料比產品最高點多20MM左右,以便運水及結構處理,下模需要留剁-10MM,需要增加模具強度,定好上下模之後就可以定AB板了,A板比上模厚30MM左右,B板比下模厚40MM左右。
I. 在模具圖紙中模具排點陣圖有什麼作用
我是做模具設計的,經驗不是很多,我試著講一下,不當之處請高手指點。
排點陣圖有些地方的人叫做「組立圖」,或者「2D裝配圖」,一般通過AutoCAD製作完成(也有用其它軟體的)。一套模具要完成,基本的框架是「設計+製作」。製作要精準快,那麼設計就要出圖紙給之加工。就是通常模具師傅所說的「你給數我才好鑼呀」。那麼圖紙就充當著設計與製作之間的「介質」。(有沒有跑題??)
說起來,排點陣圖還算是眾多圖紙中的老大呢,呵…… 那些散件圖,線割圖,要是訂在一起,還得往後站。
講一下排點陣圖包括的內容,大多廠里都要求詳細,頂針、司筒、鑲針、運水、螺絲等等,當然有些是「如需要」就加,比如,並不是每套模都有司筒。如果是細水口的模,則更加多內容,比如拉桿,尼龍膠塞等等。
我一般是怎麼畫排點陣圖的
因為廠里要求不高,我的習慣也是ProE+CAD路線。所以ProE轉出產品工程圖後,是DWG格式,用CAD打開,在CAD里放大25.4倍,因為要從英制轉為公制。再復制鏡像一份出來,鏡像出來這份乘以(1+縮水),比如1.005 。再將單個做成塊,好讓它為排位「服務」。現在好多模都比較好搞,1出4,2+2什麼的,容易排,定產品中心時一般以產品最大分中取,有顯性特徵的產品,就不要最大分中了,以特徵來拿中心。產品位置距模料中心盡量拿整數。
在模料中,模料邊距產品邊一般留25至30,省料的話,十幾毫米我也做過。多產品時,產品距產品取10MM左右。當然,要懂得變通。距離這個誰也講不定的。 至於厚度,前模25至30都可,後模30以上。而AB板的厚度,A板開框後的厚度也要求有30,B板厚度需40以上。視模的大小而變。
簡單來講,排點陣圖是為模具加工而服務的,它給出了加工所需求的數據,讓模具加工過程縮短,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