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製作系統鏡像 製作ISO鏡像文件步驟
1、首先去網路下載安裝UltraISO,如果是綠色版本的話需要到目錄打開UltraISO文件。
2、雙擊打開該軟體,點擊文件製作iso鏡像。
3、在本地目錄下選擇你要製作為ISO的文件。
4、右鍵選中添加選項。
5、這時就能在光碟目錄下看到添加的目錄。
6、滑鼠選中該文件,然後單擊工具選項。
7、在工具選項下選擇壓縮ISO。
8、選中壓縮選項,等待壓縮完成即可。
9、壓縮完成後會有提示映像文件轉換完成即代表操作系統iso鏡像文件製作成功。
② 如何製作鏡像
iso是一種光碟鏡像文件的擴展名,我們在安裝操作系統的時候經常會遇到iso鏡像文件。使用iso文件有很多一般光碟機無法達到的功能。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製作iso鏡像文件的方法
近來有不少網友詢問iso鏡像文件的製作方法,現在iso鏡像文件的應用非常廣泛,一起來瞧瞧吧
1、首先下載安裝UltraISO軟體,新建一個鏡像文件夾,再把需要製作ISO的文件放到此文件夾
2、打開UltraISO軟體,選項非常多,可以先熟悉一下
3、在左下角本地目錄下找打開我們新建的鏡像文件夾
4、在右側就可以看到我們放在文件夾的文件,然後右擊上方的添加文件夾的圖標,點擊添加到ISO文件。
5、左上角光碟區域出現需要製作的文件目錄,驗證無誤後點擊保存導出文件。
6、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製作好的iso鏡像文件啦
③ 鏡像是怎麼回事如何製作鏡像
什麼是鏡像文件 鏡像文件其實就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和其他文件不同,它是由多個文件通過刻錄軟體或者鏡像文件製作工具製作而成的。 鏡像文件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最常見的應用就是數據備份(如軟盤和光碟)。隨著寬頻網的普及,有些下載網站也有了ISO格式的文件下載,方便了軟體光碟的製作與傳遞。常見的鏡像文件格式有ISO、BIN、IMG、TAO、DAO、CIF、FCD。 鏡像文件快速上手 WinISO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鏡像文件處理工具,它可以從CD-ROM中創建ISO鏡像文件,或將其他格式的鏡像文件轉換為標準的ISO格式,還可以輕松實現鏡像文件的添加、刪除、重命名、提取文件等操作。 一、創建ISO文件 單擊主界面的「新建」按鈕,此時即可從資源管理器中拖動文件到WinISO主程序窗口中,然後只要單擊「保存」按鈕,在打開的保存對話框中選擇保存路徑並命名後,WinISO就會馬上建立一個ISO文件了 二、編輯鏡像文件 在編輯之前需要首先打開一個鏡像文件,單擊工具欄的「打開」按鈕,在打開對話框中選擇一個鏡像文件,比如softimg.iso,然後單擊打開。WinISO可以直接打開ISO、BIN、NRG、IMG、CIF等光碟鏡像文件以外,還可以打開FCD、VCD等虛擬光碟機鏡像文件。 1、添加文件:向鏡像文件中添加文件的方法是,從資源管理器中拖動文件或文件夾至WinISO主程序窗口中,或單擊「添加」按鈕即可。最後單擊工具欄的保存按鈕保存鏡像。 2、刪除文件:從當前鏡像文件中刪除文件,首先選取要刪除的文件或者文件夾,然後單擊滑鼠右鍵,執行「刪除」命令,完成後,單擊工具欄的保存按鈕。 3、從ISO/BIN文件中提取文件:有時,我們可能只需要鏡像文件中的某一個文件,那麼就可以採用提取的方法。選中你需要的文件,然後點滑鼠右鍵(或者是單擊工具欄上的「提取」按鈕),你會看到一個菜單,選「提取」(如圖2),會打開一個「提取文件」對話框,單擊「…」按鈕選擇保存路徑,並在下方「文件」欄中選擇提取的類型為當前被「選擇文件」,還是提取全部鏡像文件,完成後單擊「確定」按鈕。 三、將光碟內容做成ISO文件 單擊主菜單欄「操作」,選擇「從CD-ROM製作 ISO」選項,或直接按下快捷鍵「F6」,此時會打開「從CD-ROM製作ISO文件」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CD-ROM的所在盤符,並選擇所要創建的 ISO 文件存放的目錄。在文件中提供了兩個選項,分別是ASPI和文件方式。 注意:ASPI方式是使用Windows系統內部的ASPI介面驅動程序去讀光碟機,這種方式的效率和速度比較高,並且它在ISO文件里可以記錄下啟動光碟的啟動信息,推薦使用此方式。如果發現ASPI驅動程序報告提示「不能使用ASPI」的時候,可以選擇「文件」方式去創建,但是「文件」方式有個問題就是如果光碟是啟動光碟的話,ISO文件中會丟失啟動信息。 完成設置後單擊「製作」按鈕,就可以開始創建 ISO 文件了。 四、鏡像文件格式的轉換 1、BIN 文件轉換為ISO文件:執行「轉換/BIN轉換為ISO...」命令,在打開的「BIN轉換為ISO...」的對話框中,點一下「...」瀏覽按鈕,在對話框中選擇源文件,並在輸出文件中選擇文件轉化後存放的文件夾,同時設置好文件名,最後單擊「轉換」按鈕,即可完成轉換。 注意:如果被轉換的鏡像文件中包含有音、視頻文件信息,那麼系統會打開「高級轉換」窗口,可根據需要選擇所要轉換的軌道,數據軌道將被轉換為ISO文件,音樂軌道將被轉換為WAV文件,視頻軌道將被轉換為DAT文件。 2、ISO文件轉換為BIN文件:執行「轉換/ISO轉換為BIN...」命令,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單擊「...」瀏覽按鈕,在對話框中選擇源文件,並選擇文件轉化後存放的文件夾和保存文件名,單擊「轉換」按鈕即可完成轉換。
④ 如何製作操作系統iso鏡像文件
製作操作系統iso鏡像文件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去網路下載安裝UltraISO,如果是綠色版本的話需要到目錄打開UltraISO文件。
⑤ ps中怎麼製作鏡像
工具原料:
硬體:電腦。
軟體:photoshop cc。
鏡像方法:
1、打開任意圖像文件,全部擴選後復制ctrl+c。
⑥ 如何製作iso鏡像文件
1、首先在網上下載一個ISO鏡像文件(根據你所需要安裝的操作系統所決定,這里以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為例),並保存在指定文件夾中。
⑦ 模具為什麼打鏡像,就是磨具和圖紙上面不一樣,要透過圖紙看,怎麼回事
假設產品還在模具上沒有頂出,後模仁的形狀跟產品的底面是貼合的,完全一致的。
其實在模具設計中,是很忌諱鏡像的,鏡像一定要謹慎,但唯有這種情況是必須要鏡像一次。還有就是縮水率,一定要加上。加油哦,希望你能做一個非常厲害的模具設計工程師。
⑧ CAD中畫模具結構圖要將產品圖先鏡像一次呢
不需要 那個有效的面怎麼都是需要的
(轉)模具設計流程(個人經驗)
當我們接到客戶的CASE之後,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戶的要求(如產品的外觀要求,結構上的要求或其它的一些特殊要求)與客戶進行溝通,接下來就要開始分析要做的這個產品了,主要是檢查產品的拔模及肉厚,對一些柱位及肋位進行防縮水處理(這些很必要,可以減少以後開模中一些不必要麻煩,提高你在客戶心目中的地位)
下面就要進入我們的主題——————模具設計(以下以PRO/E 進行模仁3D,再在CAD裡面完成所有設計為基礎)
1:對產品進行排位(這將決定模具的大小,在這里要考慮的東西大多了,主要的還是靠你的經驗及你們公司的要求)(如果用CAD設計的話注意要先對產品進行鏡像,再放縮水,然後才排位)排位再好做到產品四面分中,以便後面加工時出數)
2:對產品加上收縮率(縮水)
3:確定模仁的大小(具體的不多講,網上有很多參考資料)
4:現在可以開始做分模面了,這里考的就是你的真功夫,不僅3D要用的好,模具結構更是重中之重
5:分模面做好就可以把模具分開了,前後模,鑲件,斜頂,行位都可以在這邊分好
6:接下來做的就是流道了,這個關繫到公司生產的成本及產品的質量,設計時要三思啊
7:下面就是冷卻水路的布置及鏍絲也的放置,頂針的排列(用EMX設計這里只要做基準點就可以
8:用CAD設計的話我一般做完以上的工作就把它轉成平面圖,直接放入模胚再在CAD裡面設計了,以下的設計以CAD為主(可能很多人做法會不一樣)
9:模仁圖有了,就開始模胚上的設計了,先要以模仁的太小及結構定出模胚的大小及形式(如大水口,細水口等)然後用模具外掛調出適用的模胚,裝入模仁(注意圖層的控制及顏色的控制,以便在後面出散件圖時能更快,更易識別)
10:把水路引到模胚上,當然還有鏍絲,再來畫上彈弓,垃圾釘,頂棍孔,在主視圖上做這些的同時要在剖面圖上表達出來,當然不有頂針了,別忘了這里把唧嘴給畫上,如果是細水口的話就忙了,水口拉針,拉桿,開閉器都要在這里設計好,如果有行位的模具應先設計好行位
11:做好這些好像差不多了,可以休息10分鍾了,接下來的工作是撐頭及鎖模片,還有一個撬模坑差點忘了
12:簡單一點的模具做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說結構圖)開始標數吧,同時也是檢查設計正確性的重要一環
13:搞定就開始做BOM表了,做完套上圖框,這個不用多說了吧,填好標題欄再檢查一遍(這時我一般自己看一遍再調給同事看一遍(自己的錯誤有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好了,出個組立圖先,給客戶確認一下,看客戶還沒有不滿意的,有問題的話趕快改吧,沒問題就萬事大吉了,可以出散件圖了
14:散件圖看你們公司的要求了,我們公司要求出的很詳細,每個零件都要出圖
當然,以上說的只是一個步驟,一套高質量的模具的設計不僅要有一個好的思路,更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不斷提升,不斷完善
⑨ solidworks 中如何進行零件的鏡像
1、首先我們在裝配體中插入一個原始零件
⑩ 模具設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模具設計流程:
1、接受任務書:
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A: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二維電子圖檔,如AUTOCAD,WORD等)。此時需要構建三維模型(產品設計工作內容),然後出二維工程圖。
B: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三維電子圖檔,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維工程圖。(為常用情況)
C:客戶給定塑件樣品,手板,實物。此時要求測繪塑件抄數處理,然後構建三維模型,再出二維工程圖。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資料:
A:分析塑件
a:明確塑件的設計要求,通過圖樣了解該塑件所用材料,設計要求,對復雜形狀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場合,裝配及外觀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藝的可能性和經濟性
c:明確塑件的生產批量(生產周期,生產效率)一般客戶訂單內有註明。
d:計算塑件的體積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為了選用注射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確定模具型腔數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藝:
成型方法,成型設備,材料型號,模具類別等。
3、掌握廠家實際生產情況:
A:廠家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
B:廠家現有設備技術
C:成型設備的技術規范
D:廠家所常用廠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訂購和加工處理方法(最好在本廠加工)
4、確定模具結構:
一般理想的模具結構:
A:工藝技術要求:幾何形狀,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符合國際化標准。
B:生產經濟要求:成本低,生產率高,模具使用壽命長,加工製造容易。
C:產品質量要求:達到客戶圖樣所有要求。
資料拓展: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
2、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
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