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致硅膠產品質量問題的原因是
一、材料
硅膠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產品品質,這是不言而喻的,而合適的產品就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否則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生產產能低等情況。
二、硫化劑
硫化劑是硅膠產品生產中的一種輔助劑,對於食品級的產品,後面必須利用相關工藝將硫化劑排除;比如水煮、高溫烘烤等;而在生產中,硫化劑的比例搭配不好,也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以及生產的效率。
三,機器壓力
在硫化生產中,壓力和產品比要始終,如果壓力不夠,會導致產品毛邊過厚,不容易拆解,造成產能低,不良率增加。從而影響相應產品質量。
四,溫度
硫化環境因素,硫化溫度要適宜,過高過低的問題都會導致難拆邊,另外溫度對產品質量的影響還有爆裂、龜裂、不熟、變色等,導致做出來的產品達不到相應的要求。
五,時間
硫化時間方面也需要很好的控制,硫化時間過長就會導致產品變脆,硫化時間過短就會導致硫化環節沒效果,所以硫化的環節一定要控制好。
六,模具
成型模具方面的問題,如果模具自拆設計不合理、成型模具使用過長、成型模具磨損嚴重、成型模具質量不過關等這些情況就會導致生產成型後很難拆邊。或者做出的產品尺寸以及外形等不符合要求。
2. 一般開個硅膠的模具要收多少錢
測量出模具的長寬高,不規則的就計算個大概。算出體積=長*寬*高
用膠量(kg)=(體積*1.2)/1000 然後這個是開硅膠模具的硅膠費。其中會有脫模劑,紗布,毛刷,天那水,有的會涉及用到石膏粉。這些就是材料費。
然後還有人工費、技術費
3. 硅膠產品製作流程請問硅膠產品的製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硅膠製品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生產流程是從圖稿的設計、開模具、煉膠等嚴格的生產流程完成的。
1:圖稿的設計
圖稿設計一般都是依據客戶提供的樣稿尺寸停止生產圖稿的繪制,使用各種立體繪圖及3D繪圖軟體製作,如客戶沒法提供樣稿,我們可按照客戶的要求,收費配合客戶完成圖稿的設計和製作。
2:開模具
開模具是模具師傅根據設計好的編程次,在本公司的CNC機床上完結的,有的難度高一點的需要用火花機銅工放電才幹出模。因而製造技術含量比較高,時刻也相對要長些;通常大模按10天核算交期。模具有了,生產起來就快了。
3:調色煉膠
根據客戶指定的世界潘通色卡上的色號配色煉膠,調色比對色差極小,98%挨近色板才幹出產。
4:核准材料
所需材料都是環保硅膠材料,硬度區分30度到70度任意挑選,詳細按出產工藝按作業指導書上的規范履行。
剪料
5:上模出產
機台上安裝完模具及升溫至適宜溫度後,一台機器每天產值約10萬pcs的產值.
6:成型品檢
產品出來後由車間品質人員把關,主要反省是否契合檢驗標准,如有不符將作報廢、重工、返修處置等。
7:自拆修邊
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會留有殘邊,或許四周有批鋒,由品管部檢驗合格後,將產品送到後工序部停止修邊。
8:成品檢驗
修好邊後,即為成品。還需將成品再送回品管部反省修邊質量,是否有不合格產品,如有將斷定返工處置。
9:打包裝
檢驗合格的產品,包裝部按客戶要求停止包裝。通常每包及10包每箱,或許20包每箱,按客戶要求停止裝箱.
10:封箱前反省
包裝完成後由品管部OQC反省數量,核對產品型號等相關品質問題點,沒問任何問題則停止封箱並送交倉庫等候發貨。
以上就是完整的硅膠產品生產流程,要做硅膠產品可以直接搜 瑞博硅膠就行。
4. 硅膠製品的最軟最硬度能做到多少
硅膠製品的軟度,可以根據工藝的不同,軟硬度也不相同,如果是液態硅膠工藝而言,可以做低度數的硅膠製品,比如說0度到20度,就算拿到手上都是很粘的,這類型的硅膠製品一般很少,而且開發一套液態硅膠模具特別的貴,一般少的也要好幾萬塊。液態工藝做得比較多的就10度到20度左右,對於有的硅膠雜件製品,用液態工藝做出來的硅膠製品不好自拆,因為材料的原因,這樣就導致一個問題是產品毛邊不光滑,外觀有毛刺。所以液態工藝適合做低度數的硅膠製品,而不要求自拆很嚴格。
5. 硅膠模具用UG怎麼做自拆
方法如下:
1、就兩塊板,拆邊即切邊,也就是硅膠生產後把多餘的料撕掉,刀口設計為45度。
2、關於硅膠模具的製作,其開模形式的選擇和模線的選擇非常重要,一是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線應選在不影響產品的整體效果,三是不影響產品質量,比如水景系列產品的模線位置太高,封模線時要的料多,產品開裂就容易出現;四是減少流程操作工序,比如開一半模。
6. 硅膠模具是怎麼做成的
硅膠模具
硅膠模具是製作工藝品的專用模具膠,硅膠的特點是耐高溫,耐腐蝕,抗撕拉性強,模擬精細高,是做各種工藝品的專用模具。
硅膠模具簡單的製作流程
開模形式的選擇和模線的選擇非常重要,一是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線應選在不影響產品的整體效果,三是不影響產品質量,比如水景系列產品的模線位置太高,封模線時要的料多,產品開裂就容易出現;四是減少流程操作工序,比如開一半模。
為防止硅膠四處流動把模種用木方或木板固定在一個規則范圍中,開片模時用木板和油泥隔開先開的那一部分,要求油泥與模種間沒有縫隙,油泥表面光滑平整。在上述工作準備完以後,接著在石膏模或模種上塗上凡士林或噴上脫模劑,光滑產品要求用干凈的純棉布沾上凡士林均勻地塗在模種上,保持30分鍾使模種充分吸收凡士林,再用干凈的純棉布把模種表面擦乾凈,要求表面光亮;而有肌理的產品只要均勻地塗上凡士林就可以了 按配方將硅膠調好。硅膠調配時應按不規則方向進行攪拌,使固化劑和硅膠充分混勻,盡量減少空氣混入膠內,光滑產品最好在塗第一層膠時抽一次真空,真空度要求-0.1Mpa時保持7-8秒鍾。
硅膠配好後應及時制模。將膠液用滴流的方式倒在模種的最高部位,讓其自然流淌,流不到位的地方用油畫筆刷到位,如果是片模硅膠不但充滿整個產品而且膠泥上也要刷均勻。每一個產品至少刷三層硅膠每一層硅膠的厚度為1mm,在刷硅膠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層固化後才能刷另外一層,在刷第三層時要在第二層上面加一層紗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整個模具硅膠部分根據產品的大小不同的要求厚度控制在3-4mm,寬度不大於產品寬度60 mm。硅膠開始凝固時間為20分鍾。
1、將母模洗凈晾乾,作光滑處理(可打一層脫模蠟或塗刷一遍脫模劑) 2、將500-1000克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盛如塑膠盆備用; 3、將硬化劑按重量比(一般是1.5-2.5%)稱量後加入容器中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4、視情況(尤其第一層)加入一定量硅膠稀釋劑。直至混合均勻為止,一般3-5分鍾。5.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與硬化劑混合後,室溫下即進行反應,並釋放低分子醇,為使醇分子脫離膠體,需在負壓下排泡1-3分鍾。也可不用藉助設備(主要視模具師的操作經驗而定) 6、多層塗刷片模,應遵循內、中、外同時固化為宜。固化劑用量相對少時,反應時間加長,反應充分,膠體就好,因此固化劑用量最好是內少外多。塗刷時待第一層(內層)干後再刷第二層。操作時間30-50分鍾,拆模時間10-15小時。養護時間24小時。注意塗刷第一、二層後最好加如模具布,這樣可大大提高模具使用壽命(但是切不可用玻璃纖維布,否則容易造成分層而使整個模具報廢)7、立體灌注模,一般以10-15小時固化為好。 8、軟模具製作完成後還要製作石膏或者玻璃鋼外套來支撐硅膠軟模 注意:1、模線選擇:選擇在不影響產品外觀的位置;選擇在灌漿後容易加工的位置;選擇模具本身易於拆模的位置;選擇產品不易變形的位置 2、切不可為趕生產進度而盲目加大硬化劑的用量,否則將極大減低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
7. 製作一套硅膠模具要多少錢
這種模具一般的需要2000元到3500元之間,不是很貴,因為你開的穴位比較少。
8. 硅膠怎麼拆
硅膠製品成型後為什麼難拆邊?
硅橡膠產品的拆邊就是在成型後將毛邊修剪干凈,通俗一點說就是撕毛邊、修披鋒。有時候因為原料和成型的一些因素,會造成產品在成型後並不容易拆邊,稍有不慎便會破裂或殘留毛邊。那麼究竟是些什麼因素會導致硅橡膠產品成型後難拆邊呢?
方法/步驟
一、膠料的質量問題
有時候硅膠製品廠為減低生產的成本會採用一些較為廉價的膠料用於生產,而廉價的膠料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就是撕裂強度不足,韌性差。這些膠料用在一般要求不高的硅膠按鍵上對拆邊的影響並不會很大,如果用在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硅膠產品上,除了會影響到成型的脫模性能,而且在拆邊的時候毛邊非常容易斷裂,拆邊的效率會大打折扣,如果在拆邊的過程中少有不慎還很容易造成破裂。
二、硫化溫度過高或硫化時間過長
硅膠製品成型時一旦溫度過高,便會導致產品成型後麻木或變脆,不管是麻木還是變脆,對後續的拆邊都有很大程度影響。而硫化時間過長也是導致產品變脆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硫化溫度過低或硫化時間過短
硫化溫度過低或硫化時間過短也會對拆邊有一定影響。硅橡膠產品在未完全硫化時柔韌度很強,因此在拆邊時便不容易使毛邊和產品分離。
四、成型厚度過厚
這是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一點,不做過多解釋,只要成型時在保證尺寸合格的情況下盡量做薄就行。
5
五、模具原因
模具自拆設計不合理或製作質量不過關或模具使用時間過長被磨損導致難拆邊,模具設計師在設計模具時分模不合理,製作模具時自拆口不鋒利都會導致產品成型後難拆邊。
6
六、其他因素
模具在生產過程中的磨損或噴砂次數過多也會造成自拆口粗頓也會影響到硅橡膠產品成型後的自拆性能。
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9. 硅橡膠模具的製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硅膠模具是快速模具里的一種最為簡單的方法。一般是用硅膠將3D列印原型進行復模,但壽命很短,只有10-30件左右。它具有很好的彈性和復制性能,用硅膠復模可不用考慮拔模斜度,不會影響尺寸精度,有很好的分割性,不用分上下模可直接進行整體澆注,再沿預定的分模線進行切割,取出母模就可以了。
室溫硫化硅橡膠又分為加成型和縮合型兩種。原料及配方採用專用模具硅膠,該品系以雙包裝形式出售,A組份是膠料,B組份是催化劑。配製時,要考慮室溫、模具的強度和硬度,以此來確定AB組份的重量配製比例。室溫在20-25度時,A:B=100:1.5;室低時(但不能低於10度),則適當增加B組份0.1-0.3份;室溫偏高,則減少B組0.1-0.3份。具體方法是:依據模具體積確定總用量,然後將A、B組份按比例稱量准確,置於器皿中攪拌均勻,即成。
一.模具硅膠操作方法
1.模具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分是硅膠,B組分是固化劑,例如,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固化乾燥不均勻的狀況,而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
2.抽真空排氣泡處理。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一般不超過10分鍾,否則,硅膠固化產生交聯反應,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造成材料浪費。
3.塗刷操作過程。把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母模上(在刷模或灌注前,母模上打隔離劑或脫模劑),刷模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一層沙布或玻璃纖維布來增加模具的強度和拉力;再進行第二次塗刷,再粘貼一層紗布或玻璃纖維布,再進行硅膠塗刷,經過這樣處理出來的模具具有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多,使用壽命長,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4.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種是採用石膏將模框灌滿就可以,另一種外模是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塗刷一層玻璃纖維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外模。
5.硅膠(矽膠、矽利康)與固化劑配比反映的.情況。建議固化劑添加量不可超過5%,固化劑添加比例越大,固化時間越快,模具越脆,使用壽命短。還可依據產品和工藝要求,適量加入硅油,制模效果更好,注意硅油不宜過量(5%-10%),否則,影響硅膠模具的拉力和硬度。
二.硅膠模具製作注意事項
1.B組份是催化劑,易受潮水解,故用後應將蓋子蓋嚴。
2.A、B組份一經混合,化學反應立即開始,粘度逐漸上升,無法中止,為避免浪費,應根據用量,隨用隨配,配好後應立即使用,不可延誤。
3.A、B組的配合比,關繫到化學反應的速度和模具的性能。B組份越多,反應越快,製品的強度和硬度越高,但韌度隨之降低,因此,稱量要求精確。
4.配製前,應將A組份料上下攪拌均勻,再稱量。
5.澆注法適宜於浮雕類,塗刷法適用於立體類模具的製作。澆注浮雕類的模具,應先製作長寬都大於原雕長寬各4-6CM的邊框。邊框要平正,內面要光滑。澆注時,將邊框放置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再將原型件放在框中,每邊留出2-3CM的間隙(模具硅膠25-35元/KG)。
硅膠模具製作過程中有氣泡的解決辦法:
(1)改進飛邊槽與排氣系統的設計;
(2)增大壓機的壓力;
(3)減少脫模劑的用量,並均勻噴灑;
(4)材料控制水份;
(5)可以試著加些消泡劑;
(6)使用冷流道;
(7)用真空機真空抽氣,模具上可以增加排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