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鑄造用的金屬模具怎麼怎麼排氣
壓鑄模具的排氣,可以在模具動定模的貼合面上磨出深度不超過0.1×10mm的淺槽。一般是在凹模的表面磨槽,根據模具的大小,可以磨出多個排氣槽。排氣槽的走向要躲開銷釘孔、螺絲孔、導柱孔。
B. 模具製造時常用的排氣方式有哪些
就一種,在合適的位置,用磨床磨出約0.02~0.04mm深的槽,寬度5~10mm,在距離產品邊緣8~15mm外加深到0.2~0.5mm深。具體的數據要看注塑的材料和模具的大小。
排氣槽的位置一般在產品走膠最後到達的位置,再在其他地方加上作輔助
C. 模具怎麼排氣,什麼是鑲件
以下是原創答案,根據本人經驗所得:
1,鑲件,就是將模具的成型部分分割成若干版塊,每一塊權就叫做一個鑲件,「鑲」是「鑲拼」的意思,所以叫鑲件,所有鑲件鑲拼好就組成了模具型腔。當然每個鑲件的分割是有技巧的,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做到合理的分割,考慮的因素主要有產品結構、良好的加工性、排氣、鑲件強度等等。
2,排氣,就是在鑲件與鑲件之間或者分型面上做一條淺槽,叫排氣槽,這個不太好描述,比如,在分型面上做一條0.010mm深的槽(根據塑膠材料不同,排氣槽深度不同),在這條槽遠離成型處1mm後,將槽加深到0.2mm,通到模具外,使氣體能充分排出來。排氣槽主要開在型腔較深的地方和塑膠料最後充滿的地方。
D. 壓鑄模具如何排氣
1、在溢流槽(集渣包)末端設置排氣槽,排氣槽的厚度採取逐漸減薄的方式。因為簡單所以這種方式比較常用,但缺點是排氣槽一旦堵塞影響排氣效果。
2、集中排氣塊。在鑄件卷氣的地方設置類似搓衣板一樣的集中排氣塊進行排氣,排氣塊設有冷卻水道,冷卻沖上來的金屬液。這種方式現在對於比較復雜的模具應用較廣泛。多數藉助模流分析軟體來確定排氣塊的位置及數量,也會與排氣槽同時使用。
3、強制排氣。採用真空泵及排氣裝置,在充填前將型腔中的空氣強制排除。這種方式效果最好,但對模具的密封性能要求高,對排氣口的封堵機構的響應要求也很高。現在一些模具廠也會將集氣塊與抽真空聯在一起使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E. 模具中 排氣系統的作用。如何排氣
排氣系統的作用當然是排氣啦,在部份大型塑件或注塑量比較大的塑件中在注塑模具合模是因模具型腔內有空氣,在注射塑料是型腔內部產生的壓力過大,會導致塑件部份位置因空氣壓力作用導致塑件不完整產生缺失現象,這時就要在這些相應位置做出排氣裝置方便排除空氣!一般就是在合模邊上開排氣槽,如果在塑件的頂部或者底面則做鑲件或者鑲針使模具產生一個間隙能排除氣體,一般2個絲左右的間隙,過大容易會漏膠或者飛邊,影響塑件表面外觀!
F. 塑膠模具排氣如何開排氣
模腔排氣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種方法均須保證:排氣槽在排氣的同時,其尺寸設計應能防止物料溢進槽內;其次還要防止堵塞。因此從模腔內表面向模腔體外緣方向測量,長6~12mm以上的排氣槽部分,槽高度要放大約0.25—0.4mm。另外,排氣槽數量太多是有害的。
因為如果作用在模腔分型面未開排氣槽部分的鎖模壓力很大,容易引起模腔材料冷流或裂開,這是很危險的。除了在分型面上對模腔排氣外,還可以通過在澆注系統的料流末端位置設排氣槽,以及沿頂出桿四周留出間隙的方式達到排氣的目的。因為排氣槽開的深度、寬度以及位置的選擇;如果不適當,產生的飛邊毛刺,將影響製品的美觀和精度。
因此上述間隙的大小以防止頂出桿四周出現飛邊為限。這里應特別注意的是:齒輪這樣的製件在排氣時,可能連最微小的飛邊也是不希望有的。這一類製件最好採用以下方式排氣:①徹底清除流道內氣體;②用粒度為200#的碳化硅磨料對分型面配合表面進行噴丸處理。另外,在澆注系統料流末端開設排氣槽主要是指分流道末端位置的排氣槽,其寬度應等於分流道的寬度,高度視材料而異。
G. 注塑模為什麼需要設計排氣系統排氣有哪幾種方式
注塑模為什麼要設置排氣系統?
注塑模的排氣是模具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在快速注塑成型中對注塑模的排氣要求就更加嚴格。
(1)
注塑模中氣體的來源
1)澆注系統和模具型腔中存有的空氣。
2)有些原料含有未被乾燥排除的水分,它們在高溫下氣化成水蒸氣。
3)由於注塑時溫度過高,某些性質不穩定的塑料發生分解所產生的氣體。
4)塑料原料中的某些添加劑揮發或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所生成的氣體。
(2)
排氣不良的危害
注塑模的排氣不良,將會給塑件的質量等諸多方面帶來一系列的危害。主要表現如下。
1)在注塑過程中,熔體將取代型腔中的氣體,如果氣體排出不及時,將會造成熔體充填困難,造成注射量不足而不能充滿型腔。
2)排除不暢的氣體會在型腔內形成高壓,並在一定的壓縮程度下滲人塑料內部,造成氣孔、組織疏鬆、空洞、銀紋等質量缺陷。
3)由於氣體被高度壓縮,使得型腔內溫度急劇上升,進而引起周圍熔體分解、燒灼、使塑件出現局部碳化和燒焦現象。它主要出現在兩股熔體的合流處,
死角及澆口凸緣處。
4)氣體的排除不暢,使得進入各型腔的熔體速度不同,因此,易形成流動痕和熔合痕,並使塑件的力學性能降低。
5)由於型腔中氣體的阻礙,會降低充模速度,影響成型周期,降低生產效率。
(3)
塑件中氣泡的分布
型腔中的氣體來源主要分三類:型腔中積存的空氣;塑料原料中分解產生的氣體;原料中殘留水蒸發產生的水蒸氣,由於來源不同,所產生氣泡的位置也不同。
1)模腔中積存的空氣所產生的氣泡,常分布在與澆口相對的部位上。
2)塑料原料中分解或化學反應產生的氣泡,則沿塑件的厚度分布。
3)塑料原料中殘存水氣化產生的氣泡,則不規則地分布在整個塑件上。從上述塑件中氣泡的分布狀況來看,不僅可以判斷氣泡的性質,而且可判斷模具的排氣部位是否正確可靠。
H. ug7.5模具設計怎麼設置模具排氣
模具開排氣不是看產品的大小或是模具有滑塊等,模具開排氣是用來滿足產品生產的需要,只要對產品生產有幫助就應該開排氣;就你說的產品只有拇指大小且有滑塊,如果你的產品是膠位比較厚且進膠時先把滑塊這邊先注滿,那麼模腔內的氣就沒有地方排了。當然,如果你的產品生產出來不會有什麼缺陷,那麼,排氣不開也可以的。
I. 模具排氣
一般塑料模具和壓鑄模具都要開排氣槽,排氣槽一般開在凹模上,用工具磨的小沙輪在凹模的表面從凹模型腔的口部向模具的邊沿磨一條深度不超過0.1mm,寬度一般不超過的10mm淺槽,太淺了排氣不好,太深了容易跑料,寬度視模具的大小而定,型腔小的可以磨得窄一點,3~5mm,型腔大的可以寬一些,10~12mm。排氣槽的選擇路線要避開頂桿孔位,導柱和螺絲孔位,排氣槽的位置一般在進料的澆道的對面,這樣便於排氣,壓鑄模具的排氣槽上還要開有集渣包。
J. 常見的排氣方式有哪些
注射成型過程中,模具內除了型腔和澆注系統中有原有的空氣外,還有塑料受熱或凝固產生的低分子揮發氣體,這些氣體若不能被熔融塑料順利的排除型腔,則可能因填充時氣體被壓縮而產生高溫,引起塑件局部碳化燒焦,或是塑件產生氣泡,或是塑料熔接不良而引起塑件強度的降低,甚至阻礙塑料填充等。為了使這些氣體從型腔中及時排出,在設計模具時必須要考慮排氣的問題。
常見的排氣方式有開設排氣槽排氣和利用模具分型面或模具零件的配合間隙自然排氣等。熱水採暖系統中排氣裝置的作用是為了排除採暖系統中的空氣,以防止產生氣堵,影響熱水循環。常用的排氣方法分為自動和手動兩種。蒸汽採暖與熱水採暖相比的特點是;(1)蒸氣採暖的優點。
1)蒸汽採暖系統的熱媒溫度高,散熱器表面溫度也高,系統所需的散熱面積少。
2)由於蒸汽密度小,所以本身產生的凈壓力也小。
3)蒸汽不需任何外來壓力,依靠本身壓力克服系統阻力向前流動。
4)蒸汽採暖的熱惰性小,供熱是熱得快,停氣是冷的也快,很適合用於間歇供熱的用戶。
(2)蒸汽採暖的缺點
1)因為管道和散熱器表面溫度高,灰塵易積聚後產生生化現象斌產生異味而污染室內空氣,衛生條件差,舒適感差,易燙傷人。
2)可使室內空氣乾燥,熱惰性小,室溫隨供暖間歇波動較大,驟冷驟熱
易使管件和散熱器連接處泄露,維修量較大。
3)因系統泄露等因素造成熱損失較大,能源浪費大。
4)由於蒸汽系統多採用間歇運行,易造成管內壁腐蝕,縮短系統的使用壽命。
5)流速大,當坡度設置不當時,會產生水擊與雜訊,嚴重失水擊會破壞管道系統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