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如何正確地選擇淬火方法
常用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如何正確地選擇淬火方法
1)
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
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
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
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
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
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
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
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
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
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貳』 718模具鋼怎樣淬火
如果操作流程沒有問題,可以考慮你的718是假貨,拿去做一下火花放電原子檢測。下面是進口718模具鋼的熱處理規范:
退火:在保護狀態下,加熱到700℃,均熱後在爐中以15℃/h的速度冷卻至600℃,然後空冷。
應力消除:經粗加工後,加熱至550℃,保溫2小時,緩慢冷卻到500℃,然後空冷
淬火與回火:淬火前,必須充分退火,以消除加工應力。在500~600℃預熱2小時,850℃淬火溫度下保溫30分鍾;要在保護氣氛中加熱保溫,以避免脫碳和氧化。然後在油中冷卻,或300℃等溫4分鍾後空冷。冷卻至50~70℃時,應立即回火。
火焰淬火與回火:可使模具表面硬度提高,使耐磨性提高。方法為使用氧乙炔火焰(風煤)在模具表面加熱,然後冷卻硬化,硬度可達45~52HRC。處理方法:預熱150~200 HRC,以防止破裂;然後在模具表層連續加熱至850~950℃(表面為淺紅色),再以空冷;冷卻至50~70℃時,立即在180~200℃回火,防止研磨時產生裂紋。
『叄』 沖床冷凍模具Cr12淬火,怎麼弄
也就是模具是用來沖A3鋼材料的,就是
汽車輪胎
螺母。那個硬度怎麼懂,是用油淬火的。好像是1000度淬火。三網路保溫三個小時,這個是我們廠裡面師傅弄的,可是模具老是開裂
拉毛
。想想問問你准確的應該是多少謝謝,應該是多少度就把材料放進爐子。升到多少度,再算時間10--15分鍾淬火。謝謝,
『肆』 asp60模具鋼熱處理方法是1、淬火溫度是多少冷卻介質是什麼回火幾次每次回火的溫度是多少
ASP 60 是一種高鈷合金粉末高速鋼,也叫PM 60 SuperClean
PM 60 SuperClean通過熱處理可以得到非常高的硬度和抗壓強度,它擁有同其他PM系列材料一樣好的熱處理尺寸穩定性。雖然是高合金鋼,但它的韌性非常高。
加工處理:
1.
抗彎強度:四點彎曲試驗原始直徑:Ø 6 mm/;試樣尺寸:Ø 5 mm;回火:560°C保溫1小時,3次回火。
2.
沖擊強度:室溫下不同硬度水平的近似沖擊強度原始尺寸:9 x 12 mm;;試樣尺寸:7 x 10 x 55 mm;試樣形狀:無缺口;回火:560℃保溫1小時,3次回火。
3.
軟化退火:在保護氣氛下,加熱至850 - 900℃。在爐中以10°C/小時的速度冷卻到700℃,然後空冷。
4.
消除應力:工件經粗加工後,加熱到600 - 700℃, 保溫2小時,緩慢冷卻至500℃,然後空冷。
5.
淬火:預熱溫度: 450 - 500°C 和 850 - 900°C奧氏體化溫度: 1100 - 1180°C,模具應注意保護,以免淬火過程中出現脫碳或氧化。560°C回火3次,每次保溫1小時的硬度。
6.
淬火介質:在真空爐中,以足夠的正壓(≥2bar)高速冷卻,540℃等溫淬火,空氣或氣體強製冷卻,注意: 模具淬火必須連續冷卻至約50℃,然後立即回火, 當模具需要最佳韌性時,請使用等溫淬火槽或高壓氣體冷卻。
7.
回火:不論使用何種奧氏體化溫度,均須以560℃回火,且回火3次,每次回火保溫至少1小時,每次回火後必須冷卻到室溫,三次回火後的殘余奧氏體量應低於1%。
『伍』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幾種
1) 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
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
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
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
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
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
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
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
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
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陸』 模具鋼如何淬火
模具鋼國標通用淬火方法:
箱式電阻爐 加溫淬火溫度:960°
油冷
回火溫度:250°-280°封閉於爐內自然冷卻
硬度60-62HRC落料模具必須回火!
『柒』 工廠里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四種
工廠里常用的淬火方法有下列四種:
1)
單液淬火(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液體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捌』 常用的模具鋼淬火工藝冷卻方法有哪些
模具鋼冷卻方法一:單液淬火法
單液淬火法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頻次比較多,它將模具鋼或零件加熱到奧氏體化後淬入水,油或其他冷卻介質中,經過一定時間冷卻(冷卻到低於珠光體型轉變溫度區域或馬氏體轉變溫度區域)取出模具鋼空冷。由於選擇的冷卻介質為一種,所以被稱之為單液淬火法。
模具鋼冷卻方法二:雙液淬火法
既然有單液,那麼雙液淬火法也是有的,它是在兩種介質中配合完成的,具體的做法為將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的模具鋼或零件先淬入高溫區快冷的第一種介質中(通常是水或鹽水溶液),以抑制過冷奧氏體的珠光體轉變,當冷卻到00*C.左右時,迅速取出轉入低溫區緩冷的第二種介質中(通常為油)。雙液淬火法的優勢很明顯:有效地緩解或防止變形和開裂。模具廠家直銷提醒:此法對於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模具鋼冷卻方法三:等溫淬火法
等溫淬火法的精髓在於有緩解變形和開裂,淬火應力小。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將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的模具鋼工件淬入溫度稍高於被淬火鋼鋼種Ms點的熱浴中等溫停留,完成相變以獲得下貝氏體組織或下貝氏體和馬氏體混合組織。
模具冷卻方法四:噴射淬火法
噴射淬火法的方式比較多,比如噴液(水或水溶液),噴霧(壓縮空氣和水經霧化噴射到零件不同部位),氣淬等都是常見的噴射淬火法,優點有可控制不同介質或不同流量,壓力來控制和調節各溫度區域的冷速;改變不同噴嘴數量和位置可使;冷卻均勻。大型復雜特別是厚薄差大的工件和模具鋼使用的最多。
模具冷卻方法五:分級淬火法
該方法是冷卻方法中做常用的方法,優點在於顯著減少變形並且提高模具鋼的韌度。具體的實施步驟為:將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的模具鋼或工件淬入溫度在馬氏體轉變溫度附近的冷卻介質(常用的為鹽浴)中,停留一段時間,使工件表面和中心溫度逐漸趨於一致後取出空冷,以較低的冷卻速度完成馬氏體轉變。
『玖』 常用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如何正確地選擇淬火方法
常用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如何正確地選擇淬火方法
1) 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
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
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
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
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
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
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
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
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
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