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樹脂模具脫模劑的使用方法
脫模臘、脫模劑處理
對模具進行脫模蠟或脫模劑處理。
⑴ 把水磨、拋光處理好的玻璃鋼模具清理干凈,用毛巾擦乾,待干透後,用3~4層干凈的紗布包上適量的脫模蠟(美國船牌 R333號),採用迴旋法均勻的塗在模具表面上,稍待3~5分鍾,用干凈的白毛巾用力揩擦,直至鏡面效果,放置約2小時。重復上述操作共4次。第5次操作放置6小時以上。
防滑面、形狀復雜的地方上完脫模蠟之後,建議塗一遍多次脫模劑。
⑵ A、新模具或舊模具皆應以適當之溶劑(例如丙酮)清洗,務必將表面之雜質、蠟垢等清洗干凈,並至乾燥。
B、將CHEMLEAS PMR 以干凈之紗布浸濕後,塗覆於模具上。
C、塗覆後,在CHEMLEASE PMR 尚未乾固前,用干布均勻塗覆至表面各處。
D、首次使用本品,須重復4—5次,每間隔約10—20分鍾,如模具面積較大,則每塗覆一次後可連續塗覆,最後一層塗覆後須用干布將模具擦拭光亮,並靜置一小時以上使用。
E、一次使用時,膠衣可能難以塗覆,這是脫模效果太好的緣故,可塗少量脫模蠟,以後不必使用。
F、若脫模較困難時,再以CHEMLEAS PMR 塗覆1—2次,如此即可達到節省成本和確保品質的目的。
㈡ pc料生產時有很多混色
你好,可以自己看一下
注塑成型介紹及工藝介紹
一、 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
注塑機利用塑膠加熱到一定溫度後,能熔融成液體的性質,把熔融液體用高壓注射到密閉的模腔內,經過冷卻定型,開模後頂出得到所需的塑體產品。
二、 注塑成型的四大要素:
1.塑膠模具 2.注塑機 3.塑膠原料 4.成型條件
三、 塑膠模具
大部份使用二板模、三板模,也有部份帶滑塊的行位模。
基本結構: 1.公模(下模) 公模固定板、公模輔助板、頂針板、公模板。 2.母模(上模) 母模板、母模固定板、進膠圈、定位圈。 3.衡溫系統 冷卻.穩(衡)定模具溫度。
四、 注塑機
主要由塑化、注射裝置,合模裝置和傳動機構組成; 電氣帶動電機,電機帶動油泵,油泵產生油壓, 油壓帶動活塞,活塞帶動機械,機械產生動作;
1、依注射方式可分為:
1.卧式注塑機 2.立式注塑機 3.角式注塑機 4.多色注塑機
2、依鎖模方式可分為:
1.直壓式注塑機 2.曲軸式注塑機 3.直壓、曲軸復合式
3、依加料方式可分為:
1.柱塞式注塑機 2.單程螺桿注塑機 3.往復式螺桿注塑機
4、注塑機四大系統:
1.射出系統
a.多段化、攪拌性及耐腐蝕性。
b.射速、射出、保壓、背壓、螺桿轉速分段控制。
c.攪拌性、壽命長的螺桿裝置。
d.料管互換性,自動清洗。
e.油泵之平衡、穩定性。
2.鎖模系統
a.高速度、高鋼性。
b.自動調模、換模裝置。
c.自動潤滑系統。
d.平衡、穩定性。
3.油壓系統
a.全電子式回饋控制。
b.動作平順、高穩定性、封閉性。
c.快速、節能性。
d.液壓油冷卻,自濾系統。
4.電控系統
a.多段化、具記憶、擴充性之微電腦控制。
b.閉環式電路、迴路。
c.SSR(比例、積分、微分 )溫度控制。
d.自我診斷.警報功能。
e.自動生產品質管制、記錄。
5、國內注塑機現有的品牌:
1.國外品牌:
巴頓 德馬格 三菱 日鋼 東芝 等等;
2.港台品牌:
震雄 全力發 富強鑫 舜展 台中精機 億利達 綜緯 豐鐵 百塑 今機 德潤 等等;
3.國外品牌:
海天 海星 海達 海太 海濤 海地 三元 通用 雙馬 永泰 王牌 等等;
五、 塑膠材料 塑膠材料可分為熱固性和熱塑性兩種: 1.熱固性塑膠:指不能重復使用之塑膠 ,其分子最終成體型結構。 2.熱塑性塑膠:指可重復再造使用之塑膠,分為結晶體(PBT,PA)和非定形性(PC,PPO).結晶性塑膠指塑膠液體在變為固體時可以成為規則形的塑膠,其分子大部分是依線形或支鏈型結構排列。 3.工程塑膠 工程塑膠指使用在機械構件,可長期使用在100攝氏度以上,抗拉伸強度在一平方厘米500kg以上;抗彎曲強度在一平方厘米2400kg以上的塑膠
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塑料有:PP ABS PBT PC PA PPS POM 等。
1、 PP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 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有:
中國石化 台灣化纖 鎮海煉化 韓國現代 新加坡mytex 印度SEETEC
特性: 比重較輕,流動性好,無色.無味.無臭.無毒,光澤度.拉伸強度.耐熱性能好,二次加工性能好,有良好的絕緣性.化學穩定性;加上價格低廉,主要適用於編織袋.玩具.周轉箱.家電.管材.板材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電器外殼,如:電機後罩 三管前後殼 小太陽後罩 風葉等等;
一般成型條件: 1.模溫:20度至40度 2.乾燥條件:80度1-2個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170度至220度 4.熱變形溫度:80度(1.8MPa,12.7mm)。 5.軟化點:135度以上 6.模具收縮率:0.5%--0.7%(3.3mm) 7.拉伸屈服強度:20-30Mpa;
常用的改性方式有: 增強 增韌 阻燃 抗氧化 耐侯 高光澤等;
2、 ABS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樹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有:中國石化 台灣奇美 台灣化纖巴斯夫 韓國LG(寧波LG) 韓國錦湖化工 韓國三星
特性:耐沖擊性能好,強度和剛性高,耐低溫、耐熱、高光澤,易配色和二次加工、表面處理。主要適用於汽車.電氣.家電.建築型材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電器外殼,如:電風扇.冷風扇.飲水機.暖風機.通風器.浴霸等產品的前後殼.支架等等;
一般成型條件: 1.模溫:40度至60度 2.乾燥條件:80度2-4個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190度至230度 4.熱變形溫度:80度(1.8MPa,12.7mm)。
5.一般背壓:8-15kg/平方mm。 6.模具收縮率:0.5%--0.7%(3.3mm)
常用的改性方式有: 增強 增韌 阻燃 耐侯 合金 等;
3、PBT料:(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脂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Celanese
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沒有固定,國際上常用的廠牌有:杜邦 奇異 通用 寶理 台塑 DSM 拜耳 等;
特性:抗磨損性和剛性極高、耐化學性強,耐候性好,尺寸穩定性,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增強後性能更佳。吸濕,易受熱分解,主要適用於汽車.電氣.家電.連接器.精密儀器電子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耐熱部位: 暖風機的出風口.大廈的PTC支架等等;
一般成型條件:(依加纖比例不同有所變化) 1.模溫:40度至60度 2.乾燥條件:100度至140度4個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240度至270度 4.熱變形溫度:210度至230度(1.8MPa,12.7mm)。 5.模具收縮率:0.3%--0.5%(3.2mm) 6.熱分解溫度:280度(在260度料管可滯留6分鍾,否則會分解、變質)。
常用的改性方式有: 增強 增韌 阻燃 等;
4、PC料(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
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沒有固定,國際上常用的廠牌有:拜耳 奇異 三菱 出光 帝人 陶氏 寶理 等;
特性:耐沖擊力強度最高,尺寸穩定,耐熱130度以上,具有高光澤和透明性,透射率可達到90%左右,無毒性。 加工溫度高,成型後有應力,吸濕,不耐磨,耐疲勞。主要適用於食品容器.光碟.鏡片.家電.光學儀器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油汀,如:部分油汀的面板.烘衣架.電子油汀透明罩等等;
一般成型條件:(依加纖比例不同有所變化) 1.模溫:80度至100度 2.乾燥條件:100度至120度4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250度至300度 4.熱變形溫度:130度左右; 5.模具收縮率:0.5%-0.7%
PC材料之流動性隨溫度升高則越高,因溫度調節在成型上佔比重較大。
常用的改性方式有: 增強 阻燃 抗氧化 耐侯 等;
5、 PA料(聚醯胺polyamide)又稱NYLON尼龍
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沒有固定,國際上常用的廠牌有:杜邦 寶理 三菱 DSM 陶氏 巴斯夫 拜耳 等;
特性:耐磨擦、抗疲勞性,吸水率高,(增強後強度高)尺寸穩定性極好,(可用於高精密機械物件)。主要適用於汽車.齒輪.電機.精密儀器.精密電子SMT.IC連接器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耐熱.耐磨部位,如:電子油汀的面板.油汀的腳輪,接線柱等等;
成型條件:(依結構不同和加纖比例不同有所變化) 1.模溫:80度至120度 2.乾燥條件:120度至140度4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260至310度 4.熱變形溫度:235度 5.模具收縮率:0.1%--0.5%
設備要求:1.螺桿: (L:D=20:1) 標准型三段,帶止逆環螺桿。(可選擇的封閉式射嘴,直徑為3.0mm) 2.料管須使用耐腐蝕及耐磨損的合金材料。 3.模板兩面須加強隔熱板,避免機器受熱。 4.使用圓形料道,公、母模均勻散熱。 5.進料口使用直徑為0.3mm至0.5mm的針孔潛入進料。
6.使用0.02mm-0.04mm深度,0.5mm-1.0mm寬度的排氣孔,並有效地後續排氣。
常用的改性方式有: 增強 耐磨 耐熱 高粘性 等;
6、POM料:(聚甲醛 polyformaldehyde)
先鋒公司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沒有固定,國際上常用的廠牌有:
杜邦 寶理 台麗鋼 科隆 等;
特性:高耐磨擦、抗疲勞性,尺寸穩定性極好,(可用於要求尺寸穩定.耐磨性的 機械物件)分解後有嚴重刺眼的氣體,使用時應注意排氣。
耐燃性差,不耐酸.油等,表面處理性差, 要適用於汽車.齒輪.噴霧器.精密電子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尺寸穩定.耐磨部位,如: 三管的偏心桃.襯套,歐尚轉盤等等;
一般成型條件:
1.模溫:60度至80度
2.乾燥條件:80度至100度2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170至210度
4.熱變形溫度:90度左右;
5.模具收縮率:0.5%-0.8%
6.熱分解溫度:240度(在240度料管可滯留5分鍾,否則會分解、變質)。
7、PPS鋼料:(聚苯硫醚 poly phenylene sulfide)
先鋒公司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廠牌沒有固定,國際上常用的廠牌有:
菲力浦 寶理 陶氏 奇異 等;
特性:耐磨擦、抗疲勞性,吸水率高,自身阻燃性高,尺寸穩定性極好,
(可用於高精密機械物件)增強後性能更佳,有類似金屬的聲音。
結晶性差,流動性差,韌性差,無法配色。
易腐蝕模具和機器,容易產生毛邊。
主要適用於汽車.齒輪.電機.精密儀器.精密電子SMT.IC連接器等。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高耐熱部位,如:
暖風機的PTC支架.接線架等等;
一般成型條件: (依結構不同和加纖比例不同有所變化)
1.模溫:100度至150度
2.乾燥條件:120-140度4個小時以上。
3.料管溫度:270度至330度
4.熱變形溫度:260度(1.8MPa,12.7mm)。
5.熱分解溫度:400度(1.8MPa,12.7mm)。
6.模具收縮率:0.1%--0.4%(3.3mm)
設備要求:
1.螺桿: (L:D=20:1)
標准型三段,帶止逆閥螺桿。(可選擇的封閉式射嘴,直徑為3.0mm)
2.料管須使用耐腐蝕及耐磨損的雙合金材料。
3.模板兩面須加強隔熱板,避免機器受熱。
4.使用圓形料道,公、母模均勻散熱。
5.進料口使用直徑為0.3mm至0.5mm的針孔潛入進料。
6.使用0.02mm-0.04mm深度,0.5mm-1.0mm寬度的排氣孔,並有效地後續排氣。
7.模具型腔應鍍鉻或作相應表面處理,減少生產時的氣體腐蝕。
六、 成型條件
成型條件:速度、壓力、溫度、時間、行程、數量。
1.射出壓力(一次壓):
在注射成型時螺桿頂部單位面積對塑料施加的壓力;
P=油缸直徑D0/螺桿直徑D1*油壓壓力;
2.保壓(二次壓):
熔融原料在型腔中冷卻,這時必須施加一定的壓力來補充其收縮部分,
增高密度,這時螺桿對塑料施加的壓力叫保壓;
3.鎖模力: (噸位)
鎖模機構對模具所能施加的最大夾緊力;
F=K*P*A(K=0.4~0.7,即壓力損失系數);
P:最大油泵壓力;
A:鎖模板面積;
*設定時一般不超過80-100kg/平方cm;
4.注射量:
一個注射成型周期中注入模具內的塑料重量;
5.注射能力: 克數 . cm3
一台注塑機螺桿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時所能射出的最大量;
G=3.14/4*D2*S*密度
D:螺桿直徑
S:螺桿行程
*生產中一個周期注射量應小於或等於機台最大射出量的80%;
6.射速:
螺桿在料管內移動,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行程叫射速;
V=S/T*100%
S:螺桿在料管內的行程;
T:螺桿射出時間;
7.背壓:
加料時,在螺桿反退的反方向上,加在熔融塑料上的壓力;
背壓的作用:
1.提高熔融塑膠的混練效果; 2.提高熔融塑膠的溫度;
3.提高熔融塑膠的密度; 4.增進塑膠顏色的均勻;
5.排出熔融塑膠內的氣體;
8.低壓保護:
指模具在鎖模時對阻力產生的一種保護裝置,其能使模具在壓住異物
時受到最小的傷害,減少壓模損失。
其工作原理是在模具從鎖模低速到鎖模高壓的這段距離設定一定的時
間,當模具在這段鎖模過程中碰到異物.塑膠或因潤滑不足而在設定時間內鎖
不到高壓切換點時,機器就產生警報,並將模具打開;
七、 成型品質改善原因分析:
一、 未射飽 (缺料)
1.射出壓力不足; 2.保壓壓力不足;
3.射出時間不足; 4.加料(儲料)不足;
5.射料分段位置太小; 6.射出終點位置太小;
7.射出速度不夠快; 8.射嘴、料管溫度不夠;
9.模具溫度不夠; 10.原料烘乾溫度、時間不足;
11.注塑周期太快,預熱不足;
12.原料攪拌不均勻;(背壓不足,轉速不夠)
13.原料流動性不足;(產品壁太薄)
14.模具排氣不足; 15.模具進料不均勻;
16.冷料井設計不合理; 17.冷料口太小,方向不合理;
18.模穴內塑膠流向不合理; 19.模具冷卻不均勻;
20.注塑機油路不精確、不夠快速; 21.電熱系統不穩定,不精確;
22.射嘴漏料,有異物卡住; 23.料管內壁、螺桿磨損,配合不良;
二、 毛邊 (飛邊)
1.射出壓力和壓力太大; 2.鎖模高壓不夠;
3.背壓太大; 4.射出和保壓時間太長;
5.儲料延遲和冷卻時間太長; 6.停機太長,未射出熱料;
7.射出壓.保壓速度太快;
8.螺桿轉速太快,塑膠剪切,磨擦過熱; 9.料管溫度太高.流延;
10.模溫太高、模腔冷卻不均勻; 11.注塑行程調試不合理;
12.保壓切換點,射出終點太大; 13.模具裝配組合不嚴密;
14.合模有異物,調模位置不足; 15.鎖模機構不平行、精確;
16.頂針潤滑、保養不足; 17.滑塊、斜導柱配合壓不到位;
18.模腔鑲件未壓到位,撐出模面; 19.進料口設計分布不均勻合理;
20.產品設計導致某處內壁太薄和結尾處太遠;
21.小鑲件組合方式不合理,易發生變形;
22.鑲件因生產中磨損、變形、圓角;
23.鑲件未設計穩固性、未抱合,加固; 24.模腔內排氣槽太深;
三、 氣泡 (氣瘡)
1.射出、保壓壓力不足; 2.背壓太小、原料不夠扎實;
3.射出速度太快; 4.儲料速度太快;
5.料管溫度太高,模溫太低; 6.材料烘乾溫度、時間不足;
7.射退太多; 8.注塑周期太長;(預熱時間增加)
9.加料位置不足,射出終點太小; 10.前、後松退位置太長;
11.機器油壓不穩定; 12.料管、螺桿壓縮比不夠;
13.原料下料、攪拌不均勻; 14.料管逆流,有死角;
15.模具進料口太小、模穴內流動不夠快速; 16.冷料井設計不當,冷料進入模穴;
17.模具冷卻不當,模仁溫度太高; 18.產品設計內壁太厚,內應力不均勻;
19.原料添加劑不當,易分解析出;
四、 銀紋 (流紋)
1.射出壓力太小; 2.保壓壓力太大;
3.背壓壓力太大; 4.射出速度太慢,保壓速度太快;
5.模溫、料溫不夠高; 6.射出、保壓時間太長;
7.注塑行程調試不當、保壓切換點太大; 8.原料未烘乾、含水太多;
9.原料流動性不好,粘度太高; 10.注塑機射出不夠快速、精確;
11.模具進料口太大或太小; 12.主流道、次流道尺寸不夠大;
13.模穴內流動方向不合理; 14.模具表面不平整、有油污;
五、 包風 (燒傷.焦)
1.射出壓力、速度太快; 2.背壓太大;
3.螺桿加料速度太快; 4.料管溫度太高;
5.周期時間太長或太快; 6.前、後松退位置太長;
7.原料未烘乾; 8.原料流動性太好,次料比或粉塵太多;
9.添加劑不穩定,易分解析出;
10.模具排氣槽不夠深、寬,後續排氣不足;
11.流道、進料不均勻; 12.模具配合太緊,鎖模力太大;
13.模具太臟,排氣孔被油、鹵垢堵住;
14.模具設計加工方式不合理,整體模腔太多;
15.注塑機溫控不夠穩定、精確; 16.料管逆流或內部有死角;
17.射嘴漏料與灌嘴配合不足; 18.螺桿頭(分流梭)不合理或斷裂;
19.進料口太小,模穴內流向繁雜;
六、 塑體發脆
1.射出保壓不足; 2.背壓太小、原料不夠扎實;
3.背壓太大,剪切、磨擦熱量增加; 4.射速太慢,未充分結晶;
5.模溫太高,原料過火、分解、變質; 6.模溫太低,未充分結晶;
7.射出、保壓時間不足; 8.停機時間和周期時間太長;
9.儲料時間太長; 10.次料添加太多或粉塵太多;
11.原料強度、韌性不夠,粘度不夠; 12.添加劑不合理,或添加太多;
13.原料未充分烘乾; 14.模穴內結構不均勻,結合處太遠;
15.模具進料不均勻,冷料井不夠; 16.產品設計內壁太薄,無輻助加強;
17.注塑機溫控不穩定、精確; 18.料管逆流或內部有死角;
19.頂出不合理,塑體應力增加,產生破裂;
20.塑體後期冷卻處理不當,易龜裂;
㈢ 工廠實習總結
關於工廠實習總結
時間稍縱即逝,充滿意義的實習生活結束了,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請好好寫一份實習總結將它記錄下來吧。那麼好的實習總結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工廠實習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轉眼間,一個月的實習時間即將過去,這一個月是不同尋常的一個月,它是我們離開學校後正式走向社會的一個月,也是我們人生新起點的一個月;這一個月它不僅充滿著對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更充滿著我們對未來獨立生活的嚮往憧憬。
首先非常感謝工廠能夠給予我們這樣一個進入工廠工作的機會,在車間實習的這一個月,使我體會到了很多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很載了太多太多的內容,它承載著我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也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與多的知識,尤其是在和車間師傅們一塊相處的這段日子裡使我受益匪淺,他們不僅給我們傳授相關的生產技術知識而且也教會了我們做人處事的方法,真的很感謝每一位師傅,因為他們是我們踏入社會的第一位老師。
從2月8號我們進入車間的第一天開始,也許就註定了我們與這些師傅們有一定的相識之緣,在車間的每一天他們不僅有一定的生產任務要去完成而且還是時刻刻的注意著我們的安全,他們原本可以為了自己的任務不理睬我們,但是他們卻時時刻刻的關心我們,當我們向他們詢問一些生產技術上的知識時他們總是在他們懂得了解的前提下給我們耐心的講解,借這樣一個實習總結的機會我想表達對那些在生產一線師傅們的感謝:謝謝師傅們,你們辛苦了!
在車間實習的這一個月里看到師傅們那一滴滴的汗水使我想到了很多;也許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認為能夠待在辦公室多好啊,但是我想說作為一個技工學校畢業的學生沒有在車間實習過對你以後的工作是不利的,是做不了的;因為只有你了解具體的情況才能做出優秀的工件,才能夠符合實際的生產需要,雖然在車間的這一個月里,雜訊很大,出了很多的汗,弄出了傷口,但是我適應下來了,因為別人都能適應我為什麼不能適應呢?俗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歷了磨練只有經歷了痛苦的洗禮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做的更好。在車間的實習我認為這些都是有必要都是值得的,因為只有你親自嘗試了你才懂得如何去做,你才了解其工作原理,才能為以後的設計打下基礎。
記得在技工學校,一位老師曾經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像你們這些學生剛開始只是懂了一點知識,好比大樹的一片葉子,同時在動手的過程中就能慢慢學會如何去車好每一個零件。聽了老師對我說的話使我收獲頗多;通過在車間這一個月的鍛煉,使我作為一個車工專業的畢業生對車工相關知識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尤其是在車削零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眾多因素它不僅包括零件的使用性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其在加工使用過程中的使用環境。
雖然這短暫的一個月過去了,但我發現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只是微乎其微,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的實習工作過程中還需繼續學習,尤其是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生產知識,不僅要了解更重要的是學會操作;只有會操作了,對機床了解了,才能在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模具在機床上的整個運動過程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因此我覺得在車間的實習生活可以用得上酸甜苦辣來形容,在酸、苦、辣中感受甜的快樂,相信我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繼續不斷地努力,盡力去幫師傅們做力所能及的事,繼續與同事和諧相處,繼續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做一名優秀的實習員工。在實習中做到實踐與理論緊密的結合,通過已學的理論知識來聯系實際生產中問題使自己爭取有一個好的提升和質的飛躍,使自己能夠更早更快的適應!
我們大學生已走過的人生旅途大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而目前對外界的了解只能是很膚淺的,但是我們能不能等到走出校門後再去深入地了解社會?顯然不應該。如果我們帶著僵硬的書本知識走向社會,必定四處碰壁,耽擱我們大好的青春年華。大學期間進工廠實習以及接觸社會是很必要的。只有我們對實際的東西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才能更有意識地在大學期間多學一些對社會有用的東西,從而我們走出社會後才能更快地適應社會,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20xx年4月10號,我們高分子03-1班便開始了我們為期一周的工廠實習。
實習目的:
為了今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了接觸廣闊的社會,豐富我們的知識和閱歷。進工廠實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論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強調它的實踐性。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對與專業密切相關的一些產品的生產流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比如了解中空吹塑、注塑成型過程及其結構以及輪胎等產品的具體生產流程。
實習內容:
4月10號,星期一下午,我們的首站是位於本校內的茂名金鷹制罐廠。
首先我們聽了廠的負責人給我們講了有關中空吹塑機和注塑機的生產原理和流程。
中空吹塑機的產原理:將聚乙烯原料投入到吹塑機,加熱到熔融狀態,再從吹塑機的直角機頭擠出管坯,當管坯達到要求的長度時,迅速合模,切斷管坯,並在管坯中注入壓縮氣體,使模具中的管坯吹脹成型。
在工廠中我們也認識了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和紅色母的形狀和破碎機,混色機等的生產設備。也了解了一些生產的相關參數和混合的比例。
在跟生產工人的交談中也了解到他們的日生產量大概是一千個左右。每天是工作8個小時。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是用來裝潤滑油。
20xx年4月11號星期二上午我們的第二站是高州市飛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
首先該產的帶隊人給我們簡單的講解了該公司的介紹,下面是我從互聯網上找到的有關該公司的一些簡介:飛碟公司是全國力車胎、摩托車胎生產的重點企業,擁有先進的輪胎設備及檢測設備;年生產摩托車輪胎、自行車輪胎能力萬套以上;摩托車胎有代號、公制、小輪徑三大系列的普通型輪胎、加強型輪胎、真空胎、自補胎等80多個品種;自行車胎有直邊、鉤邊、軟邊三大系列的普通型輪胎、加強型輪胎、精品胎、彩色胎等100多個品種。公司有30多年的輪胎生產經驗,"飛碟"牌輪胎已通過國家"CCC"強制性產品認證,先後被評為省優、部優和國家A級產品,茂名市"十大工業品牌"之一。
接下來我們便參觀了該廠的生產過程,從領隊人那得知輪胎主要原材料--優質天然橡膠由泰國橡膠公司直供;飛碟公司和茂名永業股份有限公司強強合作,由茂名永業直供高性能的N234炭黑作輪胎的補強材料,使產品更耐磨、耐載.飛碟公司引進的AUTO-CAD技術進行輪胎設計,從而大大縮短了新產品開發周期,提高產品精度.飛碟公司採用了國際上先進的生產技術:成型彈簧反包、精度高;硫化電腦自動控制;密煉採用橡膠共溶的薄膜包裝後自動投料;壓延採用自動調節的高精度四輥壓延機壓延復膠;橡膠加工採用生物凝固技術代替酸凝固,從根本上保證了橡膠優異性能。
20xx年4月12號和14號廣東茂名眾和化塑有限公司的5個分廠,分別是茂名眾和谷遠高分子材料公司化塑1廠,茂名眾和谷遠高分子材料公司化塑3廠FFS重包裝膜,茂名眾和化塑呈馳MPS丁苯透明抗沖樹脂,廣東茂名眾和金塑包裝製品公司在這兩天的實習中我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可以說大大的開闊了我們的眼界。
1、從中我了解到了以塑木復合材料來代替木材,不僅可以減少我國未來對木材的需求量、節約大量的森林資源,而且緩解了我國白色污染日益嚴重的問題。為固體廢舊物的綜合利用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它是一項利用廢棄資源綜合開發、變廢寶、既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特點的環保型項目。目前,塑木復合材料已廣泛用於建築、裝飾、包裝、運輸、倉儲等民用和商用領域。
2、通信電纜護套料產品採用美國聯炭公司(UCC)工藝技術生產的線性乙烯電纜專用樹脂為基料,加入炭黑和多種添加劑,經混煉、塑化、造粒而成。
3、編織袋產品以茂名乙烯生產的優質產品為原料,經先進的設備和工藝精心加工而成。
本產品具有強度大、包裝牢固、防潮、防水的特點;且外觀美、容易碼垛、搬運和運輸方便及包裝費用低廉。適用於化工產品、化肥、飼料、糧食、水泥、礦沙等粒狀、塊狀、粉狀等固態物質的包裝。
4、丁苯透明抗沖樹脂以其透明、抗沖、無毒、高光澤、易加工、極易與其它聚合物共混的優越性能,使其成為二十世紀未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高新材料。廣泛應用於包裝、醫療器件、家電、玩具、鞋業、高檔日用和辦公用品等領域。其薄膜具有高透明、剛性、柔韌、光亮等顯暑優點,用途廣泛,另一重要用途是與各種塑料,如GPPS、SAN、PP等的改性,製成各種用途的塑料合金,極具發展潛力。本產品可採用注射成型、片材擠出、熱成型、吹塑成型、流延薄膜擠出等加工方法。
實習體會:
雖說只有一周的時間,但還是覺得收獲滿大的。感受頗深的一點是,理論學習是業務實戰的基礎,但實際工作與理論的闡述又是多麼的不同,在工作的閑暇之間,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工人的交談中,深知,在工作崗位上,有著良好的業務能力是基礎能力。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在校的大學生,掌握好牢固的專業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還有一點就是在進行自身相對循環重復的工作中,不僅應保持工作的質量及效率,還應具備創新精神。
當我在一個分廠看到有些包裝袋是用英文列印時,雖基本能看懂大概的意思,但個別的專業單詞還是沒看懂,呵呵,終於意識到高分子專業英語的重要性了。
在實習的過程中,自己學到了許多原先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進一步接近社會,接近企業。也發現了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逐漸開拓,這與實踐密不可分,在實習過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實,感受成長。
這次能有機會去工廠實習,我感到非常榮幸。雖然只有兩個禮拜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對於一些平常理論的東西,有了感性的認識,感覺到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在實習期間的一些總結以及實習心得體會。
干機械很苦,我在這個月的實習中,每天是站著的,一站就是一天,8個半小時。我還記得第一、二天我幾乎是垮下的,真的很累,不比當初軍訓站軍姿差,2天下來我全身都是痛,但是沒辦法,這就是選擇。一開始可能自己有點受不了,心思便歪了,想借理由請假,哪怕是偷偷懶也好,但是最後再想想還是算了,畢竟這是工作,以後要面對的,現在就這樣退縮縮,以後的日子怎麼熬啊。信念一直常在,然後一切的一切問題不再是理由了。我很努力,很上進,靠自己的堅定意志把這個月干好。上天是公平的,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老闆很看得起我。很好!我對自己說。這就是自己想要的,不是嗎?雖然我現在的工作很簡單,一直是按開關,全自動化,腦力也不用動了,雖有點無聊,但是這畢竟是工作,老闆安排的,我們打工的只能聽從,最初有點不服氣,我大學生學那麼多,竟然讓我按開關,真的不服氣。但是後來想想,其實這也是考驗,興許老闆在考驗你的耐心和認真呢?漸漸地我把這方面的思想進行改觀了,我對自己說:這次實習不斷讓自己學會一點點技能和經驗,更多的是考驗自己的耐心和認真勁,對自己今後真的入企業發展有個良好的開端做准備,所以哪怕即使是在無聊,在沒技術的活,咋也要熬過去,因為沒有什麼比一個有耐心的人做的更好,我就當是在學習自己和自我學習吧,慢慢的我相信我自己能不斷的成長,我相信。
首先,來實習的短短兩個星期時間里,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轉變。
以前,在學校里學知識的時候總是有老師往我們的頭腦里灌知識,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強烈的求知慾,大多是逼著去學的。然而到這里實習,確使我的感觸很大,自己的知識太貧乏了,工廠里那種緊張的工作氣氛特別在無形中給我營造了一個自己求知的慾望。
其次,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
感測器在生產設備的應用,電子技術在機械製造工業的應用,精密機械製造在機器製造的應用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通過這次生產實習,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彌補以前單一理論教學的不足,為後續專業課學習和畢業設計打好基礎。
第三,在實習中,我深深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勇於展現自我。
自從來到這里,我為人處事的方法有所改變,最明顯的是我轉化了做事的方法,原來是學完了再干,現在是邊干邊學。
第四,了解了當代機械工業的發展概況。
生產目的、生產程序及產品供求情況,機械產品生產方法和技術路線的選擇,工藝條件的確定以及流程的編制原則,機械產品的質量標准、技術規格、包裝和使用要求。在企業員工的指導下,見習生產流程及技術設計環節,鍛煉自己觀察能力及知識運用能力。另外,社會工作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實習過程中,我們不僅從企業職工身上學到了知識和技能,更使我們學會了企業中科學的管理方式和他們的敬業精神。感到了生活的充實和學習的快樂,以及獲得知識的滿足。真正的接觸了社會,使我們消除了走向社會的恐懼心裡,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社會。同時,也使我們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了解了當前社會大學生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促使自己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為自己今後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五,在實習中為我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機會。
讓我從傳統的被動授學轉變為主動求學,從死記硬背的模式中脫離出來,轉變為在實踐中學習,增強了領悟、創新和推斷的能力。掌握自學的方法,使學習、生活都能有成熟的思考。這些方法的提高是我終身受益的。我認為這次的實習機會是難得的,讓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學習的基本規律。
通過工廠的實習,了解了目前製造業的基本情況,只是由於機械行業特有的技術操作熟練性和其具有的較大風險性,很遺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體實踐的操作,但是觀察了一台機床的各個零件的生產加工過程及其裝配過程,使許多自己從書本上學的知識鮮活了起來,明白了本專業在一些技術製造上的具體應用。 在實習中, 極大地豐富了自己關於零件加工工藝的知識,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在這次實習中,感觸最深的是了解了數控機床在機械製造業中的重要性,它是電子信息技術和傳統機械加工技術結合的產物,它集現代精密機械、計算機、通信、液壓氣動、光電等多學科技術為一體,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動化和高柔性等特點,是尖端工業所不可缺少的生產設備。
我這兩個星期里的實習,有輔導老師,工廠工程師的講解、自己的努力,自感收益不小。這次實習把我從學校純理論學習中拉到了實踐踐中學習的環境。一進入工廠,我意識到,該把學生時代的野性收斂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公司沒有老套的束縛,它有不可違反的規定。我就該嚴於律已。這樣不僅可以遵守工廠的規矩,對我們自己更有好處。這兩個星期是我用金錢都買不到的機會,無論從工作、學習、做人上,我都有很大的收獲。這兩個星期我沒有白費。
最後感謝學校能給予我們這次改變自我、鍛煉自我的機會,我一定不負眾望,倍加努力,爭取讓自己成為社會、企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我實習的`單位是一家五金零部件加工廠。生產的零部件種類很多,主要是以沖壓的零部件為主,每一批的訂單都不多,屬於種類多批量少的產品生產類型。廠的規模很少,只有10來個左右的工人。
加工廠的大概布局圖如下。車床的型號有大、中、小三種,而從它們的擺設和廠的規模上可以看出,它是屬於工藝對象專業化布置。從下圖可以看出,產品的進出口是沒有硬性規定,原材料主要是從二車間門口進去,原因是二車間門口剛好正對著正門,汽車進來直接就可以把原材料在車間門口卸貨,還有一個原因是,二車間放置著大型的沖床,它幾乎是所有產品的第一個工序的加工設備。而產品的出口是在一車間門口還是二車間門口,這主要考慮生產的最終產品究竟是在一車間生產還是二車間生產,因此,兩個車間的門口都是產品的出口。
這種布局好嗎?當然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好的方面:布局簡單,產品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會很容易被發現,車床的利用率很高,只要近期有訂單,車間里平均一天空閑的車床數不超過兩台。因為幾乎每台車床都是『多面手』,只要裝上不同的模具它可以生產不同工序產品。再者,物流路線挺順暢。人員之間的溝通很方便(雖然機床運作時聲音很大,但影響不大),中間產品可以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註:雖然這不是最佳的流動方向,在下面會有所敘述,但是,這也總比雜亂無章地把中間產品搬來搬去的好),可以減少一定的搬運量。壞的方面:很明顯,二車間中幾台車床聚在一起不利於中間產品的運輸和存放,相反地,應該的車床放得分散一點,均衡一下中間產品的存放量。而一車間呢,在門口的右邊靠牆的地方用來放置了一些雜物,使本來可以放置設備的位置利用不了,降低車間空間的利用率。當然,在這里不擺放設備,主要是為了更方便人員的走動。從整個布局來說,設置得不是很理想,這么大面積,中間產品的搬運量卻不是最少的,可以說,這種布局對整個廠的生產率是有一定影響。至於影響多少就需要實際的定量分析了(很可惜在實踐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從車床的種類上看只有一種,沖床,同時還有其它兩種設備:壓管設備和電磨。電磨是用來加工簡單的模具時用到,加工模具時還會用到人工電鍍,然後再把模具固定在空閑的沖床上,就可以生產零部件了。這樣就決定了每一台車床都可以生產每一種產品的一個或多個工序。而哪一台車床加工哪個一個工序,這又取決於每台車床的承壓力,以及每個中間產品所需的沖壓力。上圖中的小圓圈代表沖床,而箭頭表示產品的一般加工方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兩個車間的物流狀況吧!
首先看一下二車間的產品流向吧,眨眼看來,這個方向很不合理。產品的最終出口是二車間的門口,可是,最後一道工序的車床卻設在最裡面或者中間。在實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產品在二車間流動的方向是逆時針,而有些卻是順時針。很明顯地,這是由於車床擺放不合理所導致的,生產產品方向的一致性是生產效率的基礎。它這樣一種設置,很明顯地,缺乏有序性,會增加下一種產品的准備時間。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擺放可能是為了某一兩樣種中間產品的存放吧!但是,大家也知道,生產率的提高並不是僅僅是某幾個生產步驟的提高,各個車床生產能力的不均衡必定會影響最終產品生產效率。但是很遺憾的人,沒有人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而僅僅在某個瓶頸工序上增加工人數(但本身這個車床的工人是不夠的)。沒有人會探討為什麼這處工序會成為瓶頸,有沒有解決方法?有時為了提高車床的利用率,當一台車床閑置了,就開始另一種產品的生產,也顧不上什麼中間產品流動的一致性,更也沒有考慮到什麼中間產品的搬運量了。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解決這些問題不值錢,所以它就不能夠引起人的足夠重視。這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知道是設備調試人員的技能水平不夠,還是車床太舊的原因,總之,這些車床老是出問題,這對車間生產是很致命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基本就談不上說什麼解決車床之間生產能力的均衡性了。
再來看一下一車間吧!可以看出這里的設備生產兩種不同類型的產品,這里的車床都是小型的,且從中間產品流動的方向來說,好像很不合理,對吧?都是向裡面流動的。對於下面的那一套車床倒沒有多大關系,因為它們生產是以重量比較輕的小零件為主。但是上面那套車床這樣擺是不行的,因為它們生產的產品比較重(把一條條空心的鐵管壓成一定的形狀,再把它運到接近門口的那一塊空地上,最後把管子焊接起來)。如果可能的話,這兩套設備應該對換一下位置。小廠的資金太少了,根本不可能使生產流水線化(除非自己有能力去設計組裝,可以說,有這種能力的老闆很少),因此盡可能地減少中間產品的搬運量,才能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
還想到一個問題,有時候,有些產品在二車間加工完以後,再搬到一車間中閑暇的車床去加工剩下的工序。這時,你可以想像到,生產的效率是如何了(雖然管理模式真的很「靈活」)。
從圖上,可以明白地看出,該廠根本不設倉庫的。在靠牆壁的小塊地方會放上一些產品的包裝物,如包裝繩和一些裝剩料的大袋子。工具和以前用過的模具就放在一車間的左上角,模具被放在鐵架子上,而工具多數就放在一張長桌子里。中間產品就地存放(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一些占據空間比較大的成品一般放在二車間門口的右邊那一塊地方。可再加工的剩料和不可再加工的剩料存放得不太合理,這里一堆,那裡一堆。同時不可再加工的剩料不及時地被清理掉,存放得太多,佔去了不少空間。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能夠為這家小廠帶來多少效益呢?可能會很小,因為據我了解,該廠的員工都屬於比較純朴的人,不會去偷廠里的剩料,而原料是絕對沒有人敢去偷的,因為少了一塊鐵板是很容易被發現的,然而,剩料賣了折回來的錢也不多吧!偷來也沒啥意思。那麼,你也許會問,那麼,那些放在鐵架上的模具或鐵塊呢?這也不用擔心,因為工人做多長時間,廠長幾乎就呆多長時間。
我對這個廠的部局有個想法,把中間那一堵牆打通,車床和其它要用到電的設備都靠牆去,把加工接近程度最強的車床放在一起,車床型號由大到小按逆時針方向擺放,同時車床之間的間隔盡可能的均衡。中間劃出一定面積來放置可再可加工的剩料,一些以前用過的模具,和平時使用的工具等等。出口定為原一車間的門口,進口定為原二車間的門口。還有一點應該注意的是,最頻繁生產最後一個工序的車床應盡可能地靠近原一車間的門口,相反地,最頻生產第一個工序的車床應盡可能地靠近原二車間的門口。
在產品的營銷方面做得不是很理想,這樣導致了生產的不均衡,訂單在不同的月份變化很大。生產不均衡引起資源浪費很多,以沉沒成本為主,如車床的利用率低,也有變動成本,如工人的工資和一些原材料等等。從另一方面來說,產品營銷做得不好,也與生產管理不到位有一定關系。如,為了節省開支,上一年沒有用完的原材料,下一年繼續使用,或者購買一些廉價的原材料,而質量差的原料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檔次(註:這只是產品檔次提高的基礎,要提高產品的檔次,必需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生產率的低下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不了,而中國的市場規則是,只有產品價格足夠地低才能生存。哪怕你對國內廠家這種不道德的價格戰,再怎麼鄙視也得遵循,至少也得取個中庸的價格。
這一次實踐,使我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以及工人的辛苦,天天都干著既單調又辛苦的活,他們的幹活動力是什麼,是家庭,老幼的要吃飯,幼的還要讀書,開支大是不用說的,如果家裡的孩子不懂事,花費特別大,那更不用說的了。
;㈣ 流延機是什麼
1、流延機是做流延膜用的。
2、流延機製作流延膜工藝:
採用高精密電子陶瓷流延機運用氧化鋁作為陶瓷流延的主要原材料先把粉碎好的粉料與粘結劑、增塑劑、分散劑、溶劑混合製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料漿,料漿從料斗流下,被刮刀以一定厚度刮壓塗敷在專用基帶上,經乾燥、固化後從上剝下成為生坯帶的薄膜,然後根據成品的尺寸和形狀需要對生坯帶作沖切、層合等加工處理,製成待燒結的毛坯成品。具有成本低、質量高、無毒害、生產工藝簡單等優點。
㈤ PVC模具熱流道系統應用的不足之處在哪兒
熱流道系統的密封件失效,系統壓超過了元件的夾緊力,系統溫度過高,往往會產生溶體泄漏,易使加熱無件損壞。熱流道系統的泄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中央支撐墊太高,支撐墊太低,流道板緊固螺釘夾緊力不足,流道板噴嘴過熱,流道板流道的堵塞太松或設計不合理,澆口堵塞。澆口堵塞一般由於澆口處溫度太低或雜質堵塞引起。噴嘴設計不合理,尖部熱量不足,噴嘴與模具接觸太多,熱量傳遞太快,出料孔直身太長,一般直身不要超過0.3mm,噴嘴和模具配合不好,出料間隙太小,噴嘴的嘴尖離出料澆口太遠,澆口流延和拉絲,流延和拉絲,一般是澆口區過熱引起,特別對熱敏感的塑料,注意調節熱流板和噴嘴溫度,設計時注意噴嘴的類型和結構,在澆口周圍設計好冷卻系統,加快冷卻速度。溫度控制器常見故障,溫度控制器顯示不正常,顯示「、HHH」,航空插頭沒有插好或熱電偶線接觸不良,或熱電偶合斷路。顯示「LLL」熱電偶線反接。溫度控制器跳閘,一般是加熱元件漏電或內部短路。溫度控制器溫度顯示已達上限,但溫度還一直上升,加熱器繼續工作,故障一般由可控硅或固態繼電器損壞引起。
㈥ 塑料 耐熱溫度
問你耐熱多少,你說那麼多廢話有什麼用
不過兄弟啊, 這個耐熱溫度和各種材料以及助劑有很大的關系,而現實中我們的材料又多是一些混合物。另外你加工成膜和板材異型材,又都不一樣。
一般的結晶性樹脂比如PE,PP,PA等在熔點以下能保持形狀,但是性能不能夠保證,要看你的要求有多高,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在玻璃化溫度以下可以長期使用。無定形的樹脂如PVC,PS等使用溫度要高一些。
樹脂耐熱大致上是
PE(最高80度),PP(70℃左右,有高的到120℃),聚苯(PS長期使用60-80左右),PVC增塑劑少的話可以到120度,平常的PVC鞋底,你可以試一下估計也就80度。
PA是工程塑料使用溫度很高長期使用可以到100℃,一般都在150℃以上,或者左右。
PMMA(有機玻璃)60-80℃,
ABS-40℃到100℃
PC -60~120℃
三聚氰胺 Melamine MF使用溫度高,但是具體的數不是很確定,可能在300度才分解
㈦ 塑料成型技術主要有哪5種
塑料成型加工方法是一門工程技術,所涉及的內容是將塑料轉變為塑料製品的各種工藝。在轉變過程中常會發生以下一種或幾種情況,如聚合物的流變以及物理、化學性能的變化等。塑料成型的方法很多:
壓製成型;擠出成型;手糊成型;擠拉成型;纖維纏繞成型;注射成型;壓延成型;吹塑成型;發泡成型;二次成型。
1.壓縮模塑。壓縮模塑又稱模壓,是模塑料在閉合模腔內藉助加壓(一般尚須加熱)的成型方法。通常,壓縮模塑適用於熱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飽和聚酯塑料等。
壓縮模塑由預壓、預熱和模壓三個過程組成:
預壓 為改善製品質量和提高模塑效率等,將粉料或纖維狀模塑料預先壓成一定形狀的操作。
預熱 為改善模塑料的加工性能和縮短成型周期等,把模塑料在成型前先行加熱的操作。
模壓 在模具內加入所需量的塑料,閉模、排氣,在模塑溫度和壓力下保持一段時間,然後脫模清模的操作。
壓縮模塑用的主要設備是壓機和塑模。壓機用得最多的是自給式液壓機,噸位從幾十噸至幾百噸不等。有下壓式壓機和上壓式壓機。用於壓縮模塑的模具稱為壓制模具,分為三類;溢料式模具、半溢料式模具不溢式模具。
壓縮模塑的主要優點是可模壓較大平面的製品和能大量生產,其缺點是生產周期長,效率低。
2. 層壓成型。用或不用粘結劑,借加熱、加壓把相同或不相同材料的兩層或多層結合為整體的方法。
層壓成型常用層壓機操作,這種壓機的動壓板和定壓板之間裝有多層可浮動熱壓板。
層壓成型常用的增強材料有棉布、玻璃布、紙張、石棉布等,樹脂有酚醛、環氧、不飽和聚酯以及某些熱塑性樹脂。
3. 冷壓模塑。冷壓模塑又叫冷壓燒結成型,和普通壓縮模塑的不同點是在常溫下使物料加壓模塑。脫模後的模塑品可再行加熱或藉助化學作用使其固化。該法多用於聚四氟乙烯的成型,也用於某些耐高溫塑料(如聚醯亞胺等)。一般工藝過程為制坯-燒結-冷卻三個步驟。
4. 傳遞模塑。傳遞模塑是熱固性塑料的一種成型方式,模塑時先將模塑料在加熱室加熱軟化,然後壓入巳被加熱的模腔內固化成型。傳遞模塑按設備不同有工種形式:① 活板式;② 罐式;③ 柱塞式。
傳遞模塑對塑料的要求是:在未達到固化溫度前,塑料應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達到固化溫度後,又須具有較快的固化速率。能符合這種要求的有酚醛、三聚氰胺甲醛和環氧樹脂等。
傳遞模塑具有以下優點:① 製品廢邊少,可減少後加工量;② 能模塑帶有精細或易碎嵌件和穿孔的製品,並且能保持嵌件和孔眼位置的正確;③ 製品性能均勻,尺寸准確,質量高;④ 模具的磨損較小。缺點是:⑤ 模具的製造成本較壓縮模高;⑥ 塑料損耗大;⑦ 纖維增強塑料因纖維定向而產生各向異性;⑧ 圍繞在嵌件四周的塑料,有時會因熔按不牢而使製品的強度降低。
5. 低壓成型。使用成型壓力等於或低於1.4兆帕的摸壓或層壓方法。
低壓成型方法用於製造增強塑料製品。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紡織物、石棉、紙、碳纖維等。常用的樹脂絕大多數是熱固性的,如酚醛、環氧、氨基、不飽和聚酯、有機硅等樹脂。
低壓成型包括袋壓法、噴射法。
(1) 袋壓成型。藉助彈性袋(或其它彈性隔膜)接受流體壓力而使介於剛性模和彈性袋之間的增強塑料均勻受壓而成為製件的一種方法。按造成流體壓力的方法不同,一般可分為加壓袋成型、真空袋壓成型和熱壓釜成型等。
(2) 噴射成型。成型增強塑料製品時,用噴槍將短切纖維和樹脂等同時噴在模具上積層並固化為製品的方法。
6.擠出成型。擠出成型也稱擠壓模塑或擠塑,它是在擠出機中通過加熱、加壓而使物料以流動狀態連續通過口模成型的方法。
擠出法主要用於熱塑性塑料的成型,也可用於某些熱固性塑料。擠出的製品都是連續的型材,如管、棒、絲、板、薄膜、電線電纜包覆層等。此外,還可用於塑料的混合、塑化造粒、著色、摻合等。
擠出成型機由擠出裝置、傳動機構和加熱、冷卻系統等主要部分組成。擠出機有螺桿式(單螺桿和多螺桿)和柱塞式兩種類型。前者的擠出工藝是連續式,後者是間歇式。
單螺桿擠出機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傳動裝置、加料裝置、料筒、螺桿、機頭和口模等部分。
擠出機的輔助設備有物料的前處理設備(如物料輸送與乾燥)、擠出物處理設備(定型、冷卻、牽引、切料或輥卷)和生產條件控制設備等三大類。
7.擠拉成型。擠拉成型是熱固性纖維增強塑料的成型方法之一。用於生產斷面形狀固定不變,長度不受限制的型材。成型工藝是將浸漬樹脂膠液的連續纖維經加熱模拉出,然後再通過加熱室使樹脂進一步固化而制備具有單向高強度連續增強塑料型材。
通常用於擠拉成型的樹脂有不飽和聚酯、環氧和有機硅三種。其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用得最多。
擠拉成型機通常由纖維排布裝置、樹脂槽、預成型裝置、口模及加熱裝置、牽引裝置和切割設備等組成。
8.注射成型。注射成型(注塑)是使熱塑性或熱固性模塑料先在加熱料筒中均勻塑化,而後由柱塞或移動螺桿推擠到閉合模具的模腔中成型的一種方法。
注射成型幾乎適用於所有的熱塑性塑料。近年來,注射成型也成功地用於成型某些熱固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幾秒到幾分鍾),成型製品質量可由幾克到幾十千克,能一次成型外形復雜、尺寸精確、帶有金屬或非金屬嵌件的模塑品。因此,該方法適應性強,生產效率高。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機分為柱塞式注射機和螺桿式注射機兩大類,由注射系統、鎖模系統和塑模三大部分組成;其成型方法可分為:
(1) 排氣式注射成型。排氣式注射成型應用的排氣式注射機,在料筒中部設有排氣口,亦與真空系統相連接,當塑料塑化時,真空泵可將塑料中合有的水汽、單體、揮發性物質及空氣經排氣口抽走;原料不必預乾燥,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特別適用於聚碳酸酯、尼龍、有機玻璃、纖維素等易吸濕的材料成型。
(2) 流動注射成型。流動注射成型可用普通移動螺桿式注射機。即塑料經不斷塑化並擠入有一定溫度的模具型腔內,塑料充滿型腔後,螺桿停止轉動,借螺桿的推力使模內物料在壓力下保持適當時間,然後冷卻定型。流動注射成型克服了生產大型製品的設備限制,製件質量可超過注射機的最大注射量。其特點是塑化的物件不是貯存在料筒內,而是不斷擠入模具中,因此它是擠出和注射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3) 共注射成型。共注射成型是採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注射單元的注射機,將不同品種或不同色澤的塑料,同時或先後注入模具內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能生產多種色彩和(或)多種塑料的復合製品,有代表性的共注射成型是雙色注射和多色注射。
(4) 無流道注射成型。模具中不設置分流道,而由注射機的延伸式噴嘴直接將熔融料分注到各個模腔中的成型方法。在注射過程中,流道內的塑料保持熔融流動狀態,在脫模時不與製品一同脫出,因此製件沒有流道殘留物。這種成型方法不僅節省原料,降低成本,而且減少工序,可以達到全自動生產。
(5) 反應注射成型。反應注射成型的原理是將反應原材料經計量裝置計量後泵入混合頭,在混合頭中碰撞混合,然後高速注射到密閉的模具中,快速固化,脫模,取出製品。它適於加工聚氨酯、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有機硅樹脂、醇酸樹脂等一些熱固性塑料和彈性體。目前主要用於聚氨酯的加工。
(6) 熱固性塑料的注射成型。粒狀或團狀熱固性塑料,在嚴格控制溫度的料筒內,通過螺桿的作用,塑化成粘塑狀態,在較高的注射壓力下,物料進入一定溫度范圍的模具內交聯固化。熱固性塑料注射成型除有物理狀態變化外,還有化學變化。因此與熱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比,在成型設備及加工工藝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下表比較了熱固性與熱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差別。
熱固性與熱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條件的比較
工藝條件 熱固性塑料 熱塑性塑料
料筒溫度 塑化溫度低,料筒溫度在95℃以下,溫度控制要求嚴格 塑化溫度高,料筒溫度在150℃以上,溫度控制不嚴格
在料筒中的時間 短 較 長
料筒加熱方式 液體介質(水、油) 電加熱
模具溫度 150一200℃ 100℃以下
注射壓力 100-200MPa 35-140MPa
注射量 注射量較小,料筒前部余料很小 注射量較大,料筒前部余料較多
熱固性塑料的注射成型應用最多的是酚醛塑料。
9.吹塑成型。借氣體壓力使閉合在模具中的熱型坯吹脹成為中空製品,或管型坯無模吹脹成管膜的一種方法。該方法主要用於各種包裝容器和管式膜的製造。凡是熔體指數為0.04 ~ 1.12的都是比較優良的中空吹塑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熱塑性聚酯、聚碳酸酯、聚醯胺、醋酸纖維素和聚縮醛樹脂等,其中以聚乙烯應用得最多。
(1) 注射吹塑成型。系用注射成型法先將塑料製成有底型坯,接著再將型坯移到吹塑模中吹製成中空製品。
(2) 擠出吹塑成型。系用擠出法先將塑料製成有底型坯,接著再將型坯移到吹塑模中吹製成中空製品。
注射吹塑成型和擠出吹塑成型的不同之處是製造型坯的方法不同,吹塑過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吹塑設備除注射機和擠出機外,主要是吹塑用的模具。吹塑模具通常由兩瓣合成,其中設有冷卻劑通道,分型面上小孔可插入充壓氣吹管。
(3) 拉伸吹塑成型。拉伸吹塑成型是雙軸定向拉伸的一種吹塑成型,其方法是先將型還進行縱向拉伸,然後用壓縮空氣進行吹脹達到橫向拉伸。拉伸吹塑成型可使製品的透明性、沖擊強度、表面硬度和剛性有很大的提高,適用於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的吹塑成型。
拉伸吹塑成型包括:注射型坯定向拉伸吹塑,擠出型坯定向拉伸吹塑,多層定向拉伸吹塑,壓縮成型定向拉伸吹塑等。
(4) 吹塑薄膜法。成型熱塑性薄膜的一種方法。系用擠出法先將塑料擠成管,而後藉助向管內吹入的空氣使其連續膨脹到一定尺寸的管式膜,冷卻後折疊卷繞成雙層平膜。
塑料薄膜可用許多方法製造,如吹塑、擠出、流延、壓延、澆鑄等,但以吹塑法應用最廣泛。
該方法適宜於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醯胺等薄膜的製造。
10.澆鑄。在不加壓或稍加壓的情況下,將液態單體、樹脂或其混合物注入模內並使其成為固態製品的方法。澆鑄法分為靜態澆鑄、嵌鑄、離心澆鑄、搪塑、旋轉鑄塑、滾塑和流延鑄塑等。
(1) 靜態澆鑄。靜態澆鑄是澆鑄成型中較為簡便和使用較為廣泛的二種方法。這種方法常用液狀單體,部分聚合或縮聚的漿狀物、聚合物與單體的溶液,配入助劑(如引發劑、固化劑、促進劑等),或熱塑性樹脂熔體鑄入模腔而成型。
(2) 嵌鑄。嵌鑄又稱封入成型,是將各種樣品、零件等包封到塑料中間的一種成型技術。即將被嵌物件置於模具中,注入單體、預聚物或聚合物等液體,然後使其聚合或固化(或硬化),脫模。這種技術已廣泛用於電子工業。用於這類成型工藝的塑料品種有腮甲醛、不飽和聚酯、有機玻璃和環氧樹脂等。
(3) 離心澆鑄。離心澆鑄是利用離心力成型管狀或空心筒狀製品的方法。通過擠出機或專用漏斗將定量的液態樹脂或樹脂分散體注入旋轉並加熱的容器(即模具)中,使其繞單軸高速旋轉(每分鍾幾十轉到兩千轉),此時放入的物料即被離心力迫使分布在模具的近壁部位。在旋轉的同時,放入的物料發生固化,隨後視需要經過冷卻或後處理即能取得製品。在成型增強塑料製品時還可同時加入增強性的填料。
離心澆鑄通常用的都是熔體粘度較小、熱穩定性較好的熱塑性塑料,如聚醯胺、聚乙烯等。
(4) 搪塑。搪塑是模塑中空製品的一種方法。模塑時將塑料糊倒人開口的中空模內,直至達到規定的容量。模具在裝料前或裝料後應進行加熱,以便使物料在模具內壁變成凝膠。當凝膠達到預定厚度時,倒出過量的液體物料,並再行加熱使之熔融,冷卻後即可自模具內剝出製品。搪塑用的塑料主要是聚氯乙烯。
(5) 旋轉鑄塑。該法是將液態物料裝入密閉的模具中而使它以較低速度(每分鍾幾轉到幾十轉)繞單軸或多軸旋轉,這樣,物料即能借重力而分布在模具的內壁上,再通過加熱或冷卻達到固化或硬化後,即可從模具中取得製品。繞單軸旋轉的用於生產圓筒形製品,繞雙軸或靠振動運動的則用於生產密閉製品。
(6) 滾塑(旋轉成型)。類似於旋轉鑄塑的一種成型方法,不同的是其所用的物料不是液體,而是燒結性乾粉料。其過程是把粉料裝入模具中而使它繞兩個互相垂直的軸旋轉、受熱並均勻地在模具內壁上熔結為一體,而後再經冷卻就能從模具中取得空心製品。
滾塑使用的有聚乙烯、改性聚苯乙烯、聚醯胺、聚碳酸酯和纖維素塑料等。
(7) 流延鑄塑。製取薄膜的一種方法。製造時,先將液態樹脂或樹脂分散體流布在運行的載體(一般為金屬帶)上,隨後用適當方法將其固化(或硬化),最後即可從載體上剝取薄膜。
用於生產流延薄膜的塑料有:三乙酸纖維素、聚乙烯醇、氯乙烯和乙酸乙烯的共聚物等,此外某些工程塑料如聚碳酸酯等也可用來生產流延薄膜。
11.手糊成型。手糊成型又稱手工裱糊成型、接觸成型,是製造增強塑料製品的方法之一。該法是在塗好脫模劑的模具上,用手工一邊鋪設增強材料一邊塗刷樹脂直到所需厚度為止,然後通過固化和脫模而取得製品。手糊成型中採用的合成樹脂主要是環氧樹脂和不飽和聚酯樹脂。增強材料有玻璃布、無捻粗紗方格布、玻璃氈等。
12.纖維纏繞成型。在控制張力和預定線型的條件下,以浸有樹脂膠液的連續絲纏繞到芯模或模具上來成型增強塑料製品。這種方法只適於製造圓柱形和球形等回轉體。常用的樹脂有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玻璃纖維是纏繞成型常用的增強材料,它有兩種:有捻纖維和無捻纖維。
13.壓延。將熱塑性塑料通過一系列加熱的壓輥,而使其在擠壓和展延作用下連結成為薄膜或片材的一種成型方法。壓廷產品有薄膜、片材、人造革和其它塗層製品等。壓延成型所採用的原材料主要是聚氯乙烯、纖維素、改性聚苯乙烯等。
壓延設備包括壓延機和其它輔機。壓延機通常以輥筒數目及其排列方式分類。根據輥筒數目不同,壓延機有雙輥、三輥、四輥、五輥、甚至六輥,以三輥或四輥壓延機用得最多。
14.塗覆。為了防腐、絕緣、裝飾等目的,以液體或粉末形式在織物、紙張、金屬箔或板等物體表面上塗蓋塑料薄層(例如.0.3毫米以下)的方法。
塗覆法最常用的塑料一般是熱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醯胺、聚乙烯醇、聚三氟氯乙烯等。
塗覆工藝有熱熔敷、流化噴塗、火焰噴塗、靜電噴塗和等離子噴塗。
(1) 熱熔敷。用壓縮空氣將塑料粉末經過噴槍、噴射到預熱過的工件表面,塑料熔化、冷卻形成覆蓋層。
(2) 流化噴塗。預熱的工件浸入懸浮有樹脂粉末的容器中樹脂粉末熔化而粘附在表面上。
(3) 火焰噴塗。將流態化樹脂通過噴槍口的錐形火焰區使之熔化而實現噴塗的一種方法。
(4) 靜電噴塗。利用高壓靜電造成靜電場,即工件接地成正級,塑料粉末噴出時帶有負電荷,則塑料靜電噴塗到工件上。
(5) 等離子噴塗。用等離子噴槍使流經等離子發生區的惰性氣體(如氬氣、氮氣、氦氣的混合氣體)成為5500 ~ 6300℃的高速高能等離子流,卷引粉狀樹脂以高速噴射至工件表面熔結成塗層。
15.發泡成型。發泡成型是使塑料產生微孔結構的過程。幾乎所有的熱固性和熱塑性塑料都能製成泡沫塑料,常用的樹脂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脲甲醛、酚醛等。
按照泡孔結構可將泡沫塑料分為兩類,若絕大多數氣孔是互相連通的,則稱為開孔泡沫塑料;如果絕大多數氣孔是互相分隔的,則稱為閉孔泡沫塑料。開孔或閉孔的泡沫結構是由製造方法所決定的。
(1) 化學發泡。由特意加入的化學發泡劑,受熱分解或原料組分間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氣體,使塑料熔體充滿泡孔。化學發泡劑在加熱時釋放出的氣體有二氧化碳、氮氣、氨氣等。化學發泡常用於聚氨脂泡沫塑料的生產。
(2) 物理發泡。物理發泡是在塑料中溶入氣體或液體,而後使其膨脹或氣化發泡的方法。物理發泡適應的塑料品種較多。
(3) 機械發泡。借機械攪拌方法使氣體混入液體混合料中,然後經定型過程形成泡孔的泡沫塑料。此法常用於脲眠甲醛樹脂,其它如聚乙烯醇縮甲醛、聚乙酸乙烯、聚氯乙烯溶膠等也適用。
16.二次成型。二次成型是塑料成型加工的方法之一。以塑料型材或型坯為原料,使其通過加熱和外力作用成為所需形狀的製品的一種方法。
(1) 熱成型。熱成型是將熱塑性塑料片材加熱至軟化,在氣體壓力、液體壓力或機械壓力下,採用適當的模具或夾具而使其成為製品的一種成型方法。塑料熱成型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為:
模壓成型:採用單模(陽模或陰模)或對模,利用外加機械壓力或自重,將片材製成各種製品的成型方法,它不同於一次加工的模壓成型。此法適用於所有熱塑性塑料。
差壓成型:採用單模(陽模或陰模)或對模,也可以不用模具,在氣體差壓的作用下,使加熱至軟的塑料片材緊貼模面,冷卻後製成各種製品的成型方法。差壓成型又可分為真空成型和氣壓成型。
熱成型特別適用於壁薄、表面積大的製品的製造。常用的塑料品種有各種類型的聚苯乙烯、有機玻璃、聚氯乙烯、ABS、聚乙烯、聚丙烯、聚醯胺、聚碳酸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熱成型設備包括夾持系統、加熱系統、真空和壓縮空氣系統及成型模具等。
(2) 雙軸拉伸。為使熱塑性薄膜或板材等的分子重新定向,特在玻璃化溫度以上所作的雙向拉伸過程。拉伸定向要在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和熔點之間進行,經過定向拉伸並迅速冷到室溫後的薄膜或單絲,在拉伸方向上的機械性能有很大提高。
適合於定向拉伸的聚合物有:聚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二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某些苯乙烯共聚物。
(3) 固相成型。固相成型是熱塑性塑料型材或坯料在壓力下用模具使其成型為製品的方法。成型過程在塑料的熔融(成軟化)溫度以下(至少低於熔點10-20℃)。均屬固相成型。其中對非結晶類的塑料在玻璃化溫度以上,熔點以下的高彈區域加工的常稱為熱成型,而在玻璃化溫度以下加工的則稱作冷成型或室溫成型,也常稱作塑料的冷加工方法或常溫塑性加工。
該法有如下優點:生產周期短;提高製品的韌性和強度;設備簡單,可生產大型及超大型製品;成本降低。缺點是:難以生產形狀復雜、精密的製品;生產工藝難以控制,製品易變形、開裂。
固相成型包括:片材輥軋、深度拉伸或片材沖壓、液壓成型、擠出、冷沖壓、輥筒成型等。
17.二次加工。成型後的塑料製品或型材,按需要進行的再加工,例如機械加工、連接、修飾等。下表列出了塑料二次加工的方法。
㈧ 注塑機調機詳細方法
溫度控制:
料筒溫度:注射模塑過程需要控制的溫度有料筒溫度,噴嘴溫度和模具溫度等。前兩種溫度主要影響塑料的塑化和流動,而後一種溫度主要是影響塑料的流動和冷卻。
每一種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動溫度,同一種塑料,由於來源或牌號不同,其流動溫度及分解溫度是有差別的,這是由於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類型的注射機內的塑化過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選擇料筒溫度也不相同。
注塑機主要注意事項:
注塑機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分為立式、卧式、全電式。注塑機能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華南、華東沿海地區的中國塑料加工廠對機械手錶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但是注塑機機械手在國內塑機行業的普及率低於10%。機械手可以確保運轉周期的一貫性,提高品質,並且更加安全。
㈨ 本課程介紹的塑料製品的成型方法總共有哪些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幾種.
1、壓延成型
壓延成型多用於熱塑性塑料.它是將經過塑煉的塑料,送到多組平行排列、反向旋轉的熱輥筒中,經多次壓延而成製品.多生產薄膜或薄片.
2、流延成型
流延成型多用乾熱塑性塑料.這是將溶於溶劑的塑料,因自重流布到連續運轉的金屬帶上,成為厚度均勻的薄層,再加熱儀鎔劑揮發,製品就固化成型,多生產薄膜或薄片.
3、擠塑成型
擠塑成型多用於熱塑性塑料。這是將熔融塑化的塑料.經擠塑機的機頭處模具的口型縫隙中擠出,而成與模口形狀相仿的型材.多生產板材、管材、棒材、線材、異型材等.
4、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多用於熱塑性塑料.它與擠塑成型相類似,所不同的是熔融塑料經噴嘴進入的是閉合模具內,在模具內凝固成型而得製品。多生產小包裝盒,日用品.異型零件等.它也可用於熱鬧性塑料加工.
5、吹塑成型
吹塑成型多用於熱塑性塑料。這是將熔融塑料置於模具中,在壓縮空氣壓力下,將塑料吹脹升緊貼模具內表面。經沖卻、脫模而成製品.多生產各類中空包裝容器,也可生產薄膜、薄片等.
6、加熱成型
加熱成型多用熱塑性塑料.這是將塑料片材加熱成彈性態,再施以壓力使之貼附於模具上成型。多生產盆類、盤類製品.
7、發泡成型
發泡成型足將塑料添加發泡劑,使之發泡隨即泡沫塑料注入模具中,經固化成型為製品。多用於製作精密儀器、儀表的緩沖包裝。
8、模壓成型
模壓成型多用於熱固性塑料.這是將粉狀、片狀或粒狀熱固性樹脂和添加劑,直接放在模內,關閉模具,進行加熱、加壓,塑料液化,並發生化學反應而固化,冷卻後即為製品。多生產板材及電器、機械零件,
9、鑄玉成型
鑄壓成型多用於熱固性塑料.將模塑粉置於料筒內加熱至塑化,再壓入熱模具內,在壓力下完成固化而得製品.多生產需嵌金屬物的復雜製品.
10、澆鑄成型
澆鑄成型用於固熱性塑料.它將熱固性塑料塑化後注入模具,在常壓下固化,冷卻、脫模即得製品.多生產電子、電器及有金屬嵌件的元件
㈩ 海天的注塑機為什麼第一段射出沒有位置
是否指:在射出一段,與壓力流量設置項同行的地方沒有位置設置?
若是,那是因為位置設置的是該段壓力流量切換的起始位置。射出二段的位置為射出一段的目標位置,當到達該位置時,切換到射出二段壓力流量進行動作。
只要射出時,螺桿起始位置在射出二段的起始位置范圍之外,將用射出一段壓力流量進行動作,所以射出一段沒有明確起始位置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