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處理才能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模具不是玩具,一套好模具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所有做事態度,模具做的在在好一個小小的數據可以讓模具報廢,提高模具壽命關繫到公司的直接利益,一般別人只會說什麼加工精度、熱處理、之內的、這些連學徒誰都知道,很多時候忽略了一些關鍵性事項,模具的設計最重要,設計一定要考慮修、改,別人一套模具30秒一模,你的35秒一模,差距就不多說了,其次是材料,賣材料的一般都會包幾萬模,產品要外觀和裝配都達到標准,這些都是要靠經驗來選模具鋼,不是燕窩人人吃了都能大補,產品的材料和模具鋼有不可排斥的關系,選好材料接下來就是加工了,這個相信你們都清楚了,控制變形,就是加工時的吃刀量,不要說什麼有放油就不會變形,這些都取決編程的,加工好後就是裝配,裝配的水平取決模具師傅的技術,第一次試模最好找個好的壓鑄師傅來調機,他的經驗會告訴你怎麼壓能保證質量和數量,調機不合理模具壽命直接受影響,一套160噸壓鑄機壓的模具上200噸上壓,很多公司在小機沒空上大機,這種非常常見,什麼後果你們清楚,最後就是模具打完產品後一定要清理干凈上防銹擠,在模具行業混了這些年的小小心得,希望能幫到你,也可以扣扣交流,用戶名就是扣。
⑵ 如何管理及保養壓鑄模具
第一,建立模具檔案,做好相關准備。
1,每一套模具在入廠時都要建立起一份自己的完整使用記錄,從而保證以後的維護和保養都有重要依據。
2,對於模具管理人員而言,模具自入廠以後每一部分的結構配件都必須要詳細記入檔案,並且根據需要,將模具裡面的易損部分列出,提前准備配件,並對這些配件制定嚴格的最低庫存量,以備不時之需。
3,給模具在做履歷卡的同時有必要在模具本身刻上永久性標記,易於分辨。這樣只要不傻的人都不會造成裝錯模具的鬧劇。
4,如果附帶有油缸抽芯器的模具,必須盡快給其配上快換接頭,以免每次拆裝時從油缸里漏出油引起不必要的浪費。
5,提前制定模具管理規定,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切實的執行下去。
第二,模具在生產的過程中要學會保養。
1,模具冷卻系統的正確使用。
2,模具在開始生產的過程中必須對模具進行預熱,防止在冷的模具突然遇到熱的金屬液而導致龜裂紋的出現。
3,對模具分型面進行及時的清理。
4,如果模具配備有中子控制,則注意絕對禁止壓鑄機與模具之間的信號線有接頭現象。
第三,模修人員做好相關保養與維護。
1,模修人員在維護,維修,保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一個原則,絕對不允許私自更改模具的尺寸。
2,根據本公司《模修維護保養管理規定》切實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3,對於易損件比如頂桿,型芯等應仔細檢查,有沒有彎曲,裂痕等,如果有及時更換。
4,拋光模具需要補充一點,哪兒有粘鋁,哪兒有積碳就拋光哪兒,盡量減少因為拋光而造成的對模具所造成的磨損。
5,應對模具所有運動的部位,和結合部位,螺釘等做潤滑和防銹處理。
6,模具管理人員隨時監督保養狀況,注意其它的管理細節。做好保養維修記錄以備查詢。
模具的保管應做到台帳,圖紙,檔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開存放,避免零件的丟失,長期不使用的模具定期做防銹處理。新模具在規定的時期內盡量做去應力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⑶ 怎樣對模具壽命進行統計和管控
影響沖模壽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沖模的設計、製造及使用等方面綜合分析沖模壽命的影響因素,並捉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1、沖壓設備
沖壓設備(如壓力機)的精度與剛性對沖模壽命的影響極為重要。沖壓設備的精度高、剛性好,沖模壽命大為提高。例如:復雜硅鋼片沖模材料為Crl2MoV,在普通開式壓力機上使用,平均復磨壽命為1-3萬次,而新式精密壓力機上使用,沖模的復磨壽命可達6~12萬次。尤其足小間隙或無間隙沖模、硬質合金沖模及精密沖模必須選擇精度高、剛性好的壓力機,否則,將會降低模具壽命,嚴重者還會損壞棋具。
2、模具設計
(1)模具的導向機構精度。准確和可靠的導向,對於減少模具工作零件的磨損,避免凸、凹模啃傷影響極大,尤其是無間隙和小間隙沖裁模、復合模和多工位級進模則更為有效。為提高模具壽命,必須根據工序性質和零件精度等要求,正確選擇導向形式和確定導向機構的精度。一般情況下,導向機構的精度應高於凸、凹模配合梢度。
(2)模具(凸、凹模)刃口幾何參數。凸、凹模的形狀、配合間隙和圓角半徑不僅對沖壓件成形有較大的影響,而且對於模具的磨損及壽命也影響很大。如模具的配合間隙直接影響沖裁件質量和模具壽命。精度要求較高的,宜選較小的間隙值;反之則可適當加大間隙,以提高模具壽命。
3、沖壓工藝
(1)沖壓零件的原材料。
實際生產中,由於外壓零件的原材料厚度公差超差、材料性能波動、表面質量較差(如銹跡)或不幹凈(如油污)等,會造成模具工作零件磨損加劇、易崩刃等不良後果。為此,應當注意:①盡可能採用沖壓工藝性好的原材料,以減少沖壓變形力;②沖壓前應嚴格檢查原材料的牌號、厚度及表面質量等,並將原材料擦拭乾凈,必要時應清除表面氧化物和銹跡;③根據沖壓工序和原材料種類,必要時可安排軟化處理和表面處理,以及選擇合適的潤滑劑和潤滑工序。
(2)排樣與搭邊。
不合理的往復送料排樣法以及過小的搭邊值往往會造成模具急劇磨損或凸、凹模啃傷。因此,在考慮提高材判利用畢的同時,必須根據零件的加工批量、質量要求和模具配合間隙,合理選擇排樣方法和搭邊值,以提高模具壽命。
4、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對模具壽命的影響是材料種類、化學成分、組織結構、硬度和冶金質量等諸岡索的綜合反映。不同材質的模具壽命往往不同。為此,對於沖模工作零件材料提出兩項基本要求:①材料的使用性能應具有高硬度(58~64HRC)和高強度,並具有高的耐磨性和足夠的韌性,熱處理變形小,有一定的熱硬性;②工藝性能良好。沖模工作零件加工製造過程一般較為復雜。因而必須具有對各種加工工藝的適應性,如可鍛性、可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淬火裂紋敏感性和磨削加工性等。通常根據沖壓件的材料特性、生產批量、精度要求等,選擇性能優良的模具材料,同時兼顧其工藝性和經濟性。
5、熱加工工藝
實踐證明。模具的熱加工質量對模具的性能與使用壽命影響甚大。從模具失效原因的分析統計可知,因熱處理不當所引發模具失效"事故"約佔40%以上。模具工作零件的淬火變形與開裂,使用過程的早期斷裂,均與摸具的熱加工工藝有關。
(1)鍛造工藝,這是模具工作零件製造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於高合金工具鋼的模具,通常對材料碳化物分布等金相組織提出技術要求。此外,還應嚴格控制鍛造溫度范圍,制定正確的加熱規范,採用正確的鍛造力法,以及鍛後緩冷或及時退火等。
(2)預備熱處理。應視模具工作零件的材料和要求的不同分別採用退火、正火或調質等預備熱處理工藝,以改善組織,消除鍛造毛坯的組織缺陷,改善加工工藝性。高碳合金模具鋼經過適當的預備熱處理可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或鏈狀碳化物,使碳化物球化、細化,促進碳化物分布均勻性。這樣有利於保證淬火、回火質量,提高模具壽命。
(3)淬火與回火。這是模具熱處理中的關鍵環節。若淬火加熱時產生過熱,不僅會使工件造成較大的脆性,而且在冷卻時容易引起變形和開裂,嚴重影響模具壽命。沖模淬火加熱時特別應注意防止氧化和脫碳,應嚴格控制熱處理工藝規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採用真空熱處理。淬火後應及時回火,並根據技術要求採用不同的回火工藝。
(4)消應力退火。模具工作零件在粗加工後應進行消應力退火處理,具目的是消除粗加工所造成的內應力,以免淬火叫產生過大的變形和裂紋。對於精度要求高的模具,在磨削或電加工後還需經過消應力回火處理,有利於穩定模具精度,提高使用壽命。
6、加工表面質量
模具工作零件加上表面質量的優劣對於模具的耐磨性、抗斷裂能力及抗粘著能力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直接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尤其是表面粗糙度值對模具壽命影響很大,若表面粗糙度值過大,在工作時會產生應力集中現象,並在其峰、谷間容易產生裂紋,影響沖模的耐用度,還會影響工件表面的耐蝕性,直接影響沖模的使用壽命和精度,為此,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模具工作零件加工過程中必須防止磨削燒傷零件表面現象,應嚴格控制磨削工藝條件和工藝方法(如砂輪硬度、粒度、冷卻液、進給量等參數);
②加工過程中應防止模具工作零件表面留有刀痕。夾層、裂紋、撞擊傷痕等宏觀缺陷。
⑷ 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1、保持模具零件的位置穩定在模具工作時,要求模具上所有的部件保持穩定的設計位置,模具加工間隙包括沖裁、彎曲、成形等凸凹模間隙的均勻配合,是控制相對位置的重要方面。2、沖壓中的材料控制在整個沖壓過程中,如何保證被沖壓材料的位置和支承,應考慮材料的應力和應變,以及材料的約束問題。3、模具工作時的振動控制為了延長模具的壽命,有意將凸模有效部分加長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因凸模振動而產生的歪斜或歪扭。4、對製件的廢料控制廢料上升是由於間隙過大,沖裁時作用於材料上的拉力使得沖壓件比模孔小,而又由於凸模底面與廢料密貼所產生的真空吸著現象所引起的,廢料會減少模具壽命。5、模具負荷的控制要求模具的負荷中心與沖床的壓力中心在前後左右方向都基本一致。
⑸ 提高模具壽命的方法有哪些
在實際中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的方法:
1、保持模具零件的位置穩定
在模具工作時,要求模具上所有的部件保持穩定的設計位置,模具加工間隙包括沖裁、彎曲、成形等凸凹模間隙的均勻配合,是控制相對位置的重要方面。
2、沖壓中的材料控制
在整個沖壓過程中,如何保證被沖壓材料的位置和支承,應考慮材料的應力和應變,以及材料的約束問題。
3、模具工作時的振動控制
為了延長模具的壽命,有意將凸模有效部分加長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因凸模振動而產生的歪斜或歪扭。
4、對製件的廢料控制
廢料上升是由於間隙過大,沖裁時作用於材料上的拉力使得沖壓件比模孔小,而又由於凸模底面與廢料密貼所產生的真空吸著現象所引起的,廢料會減少模具壽命。
5、模具負荷的控制
要求模具的負荷中心與沖床的壓力中心在前後左右方向都基本一致。
總之,如果在模具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以上5個方面,就能夠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模具的維修成本,減少企業的經濟負擔。
⑹ 模具壽命的模具維護與保養
一. 目的:使設備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狀態和延長使用壽命,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 適用范圍:適用模具的維修和保養。
三. 定時檢查、維護:需由模具維修、上下模人員進行定時保養和檢查。
四.加工過後的模具使用電解工超聲波清洗法清洗效果更好.清洗的同時起到防銹的作用
1. 每日的例行檢查和維護:
1.1 運行中的模具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a. 是否有低壓鎖模保護;
b. 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時要加一次油,特殊結構要增加加油次數。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松動;
1.2生產正常狀況:檢查產品的缺陷是否與模具有關;
1.3下機時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並進行防銹處理: 抹乾型腔、型芯、頂出機構和行位等部位水份並噴灑模具防銹劑或塗抹黃油。
1.4下機後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點並作好記錄:
(1)模具狀況:完好還是待修。(2)下模時的防銹處理方式。
2. 每季的例行檢查:
主要是對放置兩個月以上沒有使用的模具進行清理維護。
2.1打開模具,檢查內部防銹效果,有異常情況,須重新進行防銹處理. 長期不使用的模具須塗抹黃油.
2.2 放回原位並作好記錄.
⑺ 注塑模具管理和保養的方案有哪些
注塑模具維護保養 規程與管理規定
一、目的:
使設備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狀態和延長使用壽命,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職責:
2.1本標准必須經由培訓合格之注塑技術人員和模具管理人員施行。
2.2注塑領班負責實施和檢查督導,主管定期督導。
三、注塑模具的保養內容分為:
3.1生產前模具的保養
3.1.1須對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鐵銹清理干凈,檢查模具的冷卻水孔是否有異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須檢查模具膠口套中的圓弧是否損傷,是否有殘留的異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擰緊等。
3.1.4模具裝上注射機後,要先進行空模運轉。觀察其各部位運行動作是否靈活,是否有不正常現象,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頂出行程,開啟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時分型面是否吻合嚴密等。
3.2生產中模具的保養
3.2.1模具使用時,要保持正常溫度,不可忽冷忽熱。在正常溫度下工作,可延長模具使用壽命。
3.2.2 每天檢查模具的所有導向的導柱、導套、回針、推桿、滑塊、型芯等是否損傷, 要隨時觀察,定時檢查,適時擦洗,並要定期對其加油保養,每天上下班保養兩次,以保證這些滑動件運動靈活,防止緊澀咬死。
3.2.3每次鎖模前,均應注意,型腔內是否清理干凈,絕對不準留有殘余製品,或其它任何異物,清理時嚴禁使用堅硬工具,以防碰傷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於或等於0.2cm,絕對不能用手抹或棉絲擦,應用壓縮空氣吹,或用高級餐巾紙和高級脫脂棉蘸上酒精輕輕地擦抹。
3.2.5 定期清潔模具分型面和排氣槽的異物膠絲,異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掃每日兩次。注射模具在成型過程中往往會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蝕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漸變得暗淡無光而降低製品質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類或酮類制劑,擦洗後要及時吹乾。
3.2.6 定期檢查模具的水路是否暢通,並對所有的緊固螺絲進行緊固。
3.2.7 檢查模具的限位開關是否異常,斜銷.斜頂是否異常。
3.3停機模具的保養
3.3.1 操作離開需臨時停機時,應把模具閉合上,不讓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損傷,停機時間預計超過24小時,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噴上防銹油或脫模劑,尤其在潮濕地區和雨季,時間再短也要做防銹處理。
空氣中的水汽會使模腔表面質量降低,製品表面質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時,應將模具上的油去除,擦乾凈後才可使用,有鏡面要求的清洗壓縮空氣吹乾後再用熱風吹乾,否則會在成型時滲出而使製品出現缺陷。
3.3.2臨時停機後開機,打開模具後應檢查滑塊限位是否移動,未發現異常才能合模。總之,開機前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為延長冷卻水道的使用壽命,在模具停用時,應立即用壓縮空氣將冷卻水道內的水清除,用少量機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壓縮空氣吹,使所有冷卻管道有一層防銹油層。
3.3.4工作中認真檢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狀態,嚴防輔助系統發生異常,加熱,控制系統的保養對熱流道模具尤為重要。在每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後,都應對棒式加熱器,帶式加熱器,熱電偶學用歐母進行測量,並與模具的技術說明資料相比較,以保證其功能的完好。與此同時,控制迴路可能通過安裝在迴路內的電流表測試。抽芯用的液壓缸中的油盡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儲運過程中液壓油外泄或污染周圍的環境。
3.3.5在生產中聽到模具發出異聲或出現其它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模具維修人員對車間內正常運行的模具要進行巡迴檢查,發現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處理。
3.3.6操作工在交接班時,除了交接生產,工藝緊要關記錄外,對模具使用狀況也要有詳細的交待。
3.3.7當模具完成製品生產數量,要下機更換其它模具時,應將模具型腔內塗上防銹劑,將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養員,並附最後一模生產合格的製品作為樣件一起送交保養員。此外,還應送交一份模具使用清單,詳細填寫該模具在什麼機床上,從某年某月某日,共生產多少數量製品,現在模具是否良好。若模具有問題,要在使用單上填寫該模具存在什麼問題,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具體要求,並交一件未處理的樣品給保管員,留給模具工修模時參考。
3.3.8停機後須檢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殘留的膠絲,異物等將其清理干凈後均勻噴上防銹劑,准確填寫相關記錄。
3.4每季的例行檢查:
主要是對放置兩個月以上沒有使用的模具進行清理維護。
3.4.1打開模具,檢查內部防銹效果,有異常情況,須重新進行防銹處理. 長期不使用的模具須塗抹黃油。
3.4.2 放回原位並作好記錄
3.5 模具的存放
應設立模具庫,設專人管理,並建立模具檔案,有可能的話要對模具實行計算機管理。模具庫應選擇潮氣小通風的地方,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下,若濕度超過70%,則模具很容易生銹,模具應上架存放,注意防腐蝕,防塵等。
⑻ 壓鑄模具超出使用壽命後應該如何來維護保養
一般模具達到使用壽命,首先檢查模具成型部分尺寸是否滿足產品要求、動靜模定位裝置。其次檢查模具澆、排系統、保溫系統、頂出系統是否需要調整。再次檢查模具型腔表面龜裂紋狀況,是否需要處理。再次模具型腔表面進行手工油光處理(切不可機械拋光!).根據以上檢查結果做出相應的維修保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