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盒子豆腐怎麼做好吃
盒豆腐就是盒裝內酯豆腐,跟傳統工藝製成的豆腐相比,盒豆腐具有工藝簡單、產量高、儲存時間長、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特點,而且在光澤、口感上要比傳統豆腐更好。原料雖然不同,但以豆腐為原料的美食豐富多樣,兩者是可以互通的。那麼,盒豆腐怎麼做好吃?下面咱們就來看看方法吧。
三鮮豆腐盒
材料
用料主料:豆腐2000克配料:三鮮餡、河蝦仁調料:鹽、味精、料酒、老抽、蚝油、清湯、濕澱粉、蔥油、上湯、色拉油
做法
1、豆腐切5厘米厚的大片,川心形模具扣成10塊,入油中炸至金黃,撈出製成豆腐盒。
2、三鮮餡加調料提前炒好,釀入豆腐盒中,再放上一個河蝦仁,入籠蒸10分鍾至熟透,取出裝盤。
3、鍋中加清湯調味,勾芡,淋上蔥油,澆在豆腐盒上即可。
小訣竅
製作關鍵
三鮮餡一定要鮮香味濃。
香菇豆腐盒
材料
香菇,雞胸脯肉,豆腐,鹽,油,蚝油
做法
1、干香菇泡發,雞肉剁成陷,加點鹽、蚝油,豆腐碾碎加在肉餡里攪拌均勻;
2、香菇沾生粉,把豆腐肉餡放在香菇里,然後把香菇有肉的一面放在下面煎,兩面煎熟盛出;
3、鍋里放少許油,放蔥姜蒜,加點水、鹽、蚝油、糖、醬油,再把煎好的香菇面朝下微煮,收汁即可。
煎釀豆腐盒子
材料
主要食材:
北豆腐1盒或(在市場買散裝的2大塊)
香腸肉末約200-300克
做法
一、將豆腐切成方塊或長方塊,長和寬約5-6公分,每塊用小刀、挖勺或匙子挖一個方洞,如圖,塞入肉末,盡量塞滿些(如果是純肉末約200克,放生抽2茶匙、糖1/2茶匙、胡椒粉1/2茶匙、料酒1茶匙、玉米澱粉1湯匙);
二、然後放在下平底鍋里肉向下中慢火煎;
三、煎到成金黃色後再稍煎一煎其餘三面,煎過後的豆腐有點韌感了,不容易碰破,顏色也好些,然後肉面向上放在碟子里在大鍋里蒸,要注意倒汗水滴入肉里,盡量用個比較拱圓的蓋,平蓋容易讓倒汗水滴入被蒸物里的,如果沒把握,也可面上放可用來蒸的薄膜,大火蒸8--10分鍾左右,目的是讓肉熟透;
四、在蒸豆腐的同時可騰出手來調制碗汁,碗里放蠔油(這蠔油很咸,不用放生抽或鹽)1湯匙、糖1/2茶匙、玉米澱粉1茶匙、料酒1茶匙、胡椒粉1/4茶匙、麻油1/2茶匙,攪拌均勻,豆腐蒸好後,起鍋放碗汁,大火燒到起大泡,有「氣頂勺」的感覺;
五、將碗汁澆在豆腐的面上,也可把豆腐小心地再放在鍋里滾一滾碗汁,這樣更加入味,上碟。想更細致的可在面上放少許蔥花、香菜或紅蘿卜末,紅蘿卜末看起來是不是象蟹膏呢,蟹膏雖好,但不是在廚房裡常常備用的,沒得吃看看也好哦。
小訣竅
一、挖豆腐時應小心,不要把底挖穿,如果沒有把握,寧願底厚一些;
二、挖出來和裁出來的豆腐邊角料可用來做豆腐湯,不要浪費哦;
三、煎豆腐時小心些,盡量不要讓肉滾出來。
2. 傳統老豆腐模具怎樣做
在麻醉葯發明之
3. 如何把豆腐腦變成豆腐
點豆腐用的石膏是食品級的,對人體無害,下面介紹豆腐腦加工成豆腐的做法:
准備材料:豆腐腦適量、紗布一塊
製作步驟:
1、豆腐腦准備好,備用
4. 做豆腐乾用什麼模具;請發圖片!介紹詳細點;
豆腐乾用的模具是:
正面
這是模具做豆乾的方法:(僅供參考)
1.豆子提前泡水8小時
2.打豆漿
3.過濾
4. 4克鹽鹵化水40ML
5.把豆包布蓋上模具
6.點鹽鹵
7.不停攪拌
8.將豆花倒入豆乾模具中
9.蓋上蓋子,壓實
10.過半個小時脫模即可。
5. 自己做豆腐的製作法
很多人都認為做豆腐很難,其實做法很簡單,不需要用鹵水或石膏,自己做的豆腐豆香味更足。
一起來看看豆腐是如何做的吧!
用料:
150g干黃豆,2000ml水,3g內酯。
做法:
150g的干黃豆用清水泡發。
將泡好的濕黃豆放入豆漿機中,加2000ml的水,用果汁模式打成豆漿。
用濾布過濾出豆漿裡面的豆渣。
把豆漿倒入鍋內煮,煮到起泡沸騰,轉小火繼續煮,這時候可以邊撈出裡面的浮沫。
內酯用水溶解備用。
待豆漿再煮幾分鍾以後關火。
將煮好的豆漿關火晾1到2分鍾,將內酯倒入鍋內稍微攪拌下。
待豆漿形成豆腐腦狀後,在豆腐模具內墊一層純棉棉布,倒入豆腐腦,然後把棉布包好。
在模具上面壓比較重的器具,便於壓出豆腐里的水。
豆腐壓一個小時就可以取出,這時候的豆腐比較嫩,跟買的盒裝內酯豆腐差不多;如果喜歡吃老一點的豆腐,可以多壓一會兒。
6. 沒有豆腐模具怎麼處理
豆腐腦做的多吃不完可以做成豆腐,有了豆腐模子,做豆腐比較方便。形狀上也比較好操作了。做法如下:
將剩餘的豆花倒入模具
蓋上蓋子
壓實
脫模,即可
7. 做包漿豆腐的模具怎麼做
首先從做工上來說,它在正常程序的製作過程後要經過捂的工序,也就相當於快速發酵。把豆腐塊整齊堆放在篩子里用潔白的紗布和土布(以前自己紡的那種)包裹嚴實放在通風地帶,如果是冷天的話還得蓋上新鮮稻草,天熱則蓋上沙網。一般需要2到4天時間,生了則酸且硬,過了則太軟,沒法烤制。
熟了以後的豆腐要把它揀出來,用炭小火慢慢烤制,最好不放油自然烘熟。加上用炭灰焙制的干辣椒,花椒,茴香籽,花生(碾碎),芝麻,鹽和味精粉調成的佐料蘸著趁熱放嘴裡(小心燙到舌頭)。那份香啊.........
奶、豆腐花、豆腐製作工藝流程1、選料選用新鮮黃豆,用干選法過篩或用水選法篩除雜物、劣質豆、草木和砂土等雜質。2、浸豆把黃豆浸泡於水中,除去浮於水面的雜質,水量以浸沒黃豆為准。在浸泡的過程中,防止泡豆水質變酸變餿,而影響豆漿質量,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換水1次,浸泡時間根據氣溫不同而異,一般是夏天泡豆4-6小時;冬天可延長至9一12小時。3、磨漿把泡好的豆分多次加入磨漿機中,邊加黃豆邊加水,磨成豆漿糊,一般是0.5千克泡豆加水0,5千克左右,磨漿時,加豆加水要均勻,與磨速協調一致,這樣才能磨出細膩而嫩滑的豆漿。4、過濾豆漿過濾一般用過濾網布或麵粉袋,把磨好的豆漿糊5千克(約相當於1千克干黃豆)加入約20℃的溫水2 .5千克,拌和均勻後裝入布袋,吊起布袋,用手搖動,待漿液流出,反復操作3-4次,直至漿液瀝干為止。5、煮漿 取過濾後的生豆漿放入鍋內,猛火加熱煮沸 (或用水蒸氣加熱)煮至鍋面豆漿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漿。6、點漿點漿一般用石膏粉作凝固劑,10克干黃豆需配用石膏約1千克。 點漿的方法:把煮沸的豆漿舀出鍋後稍冷,待溫度降至 80℃時即可點漿。點漿時用小勺將豆漿向前不斷攪動,慢慢加入石膏水,當豆漿粘勺後,攪動放慢,加石膏水的速度也相應放慢,直到豆漿出現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時,停止攪動,蓋上鍋蓋,保持約半小時就可以進行包漿工序。7、包漿包漿就是把豆腐腦倒在鋪有棉布的木格內,包好,用重物擠壓,把水擠出,一般不能壓得太干,若制豆腐乾,則可以壓至無水滴出為止。漿豆腐的歷史悠久。漿豆腐的加工製作方法:將大豆浸泡、磨漿、濾凈、煮漿後加入少量鹽鹵,使豆腐的蛋白質凝結成「花」後,再放入木框內,壓去過剩的水份即成漿豆腐。這種方法製作的豆腐比石膏製成的豆腐質嫩,無粗糙感。游漿豆腐還可以製成豆腐乾、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營養豐富,消費量大
8. 為什麼我做的豆腐中間有很多的孔要怎麼做才能做好在下請高手指點.
應該是你做的太老了吧,如果嫩是不會有孔的。
如果用石膏點的豆腐,倒入石膏水後在攪拌時比少攪半圈試試,壓豆腐時重量再加大一些。
9. 豆腐製作方法和配方
配方:黃豆300g,水,醋兩勺,鹽一勺。
方法:
1、把300g的黃豆浸泡,至原有體積的2-3倍,泡發後大概600-700g。
(9)豆腐盒模具如何改造擴展閱讀:
下面介紹的是石膏點鹵法制豆腐:
石膏點鹵的方法:
生豆漿榨好後,放入鍋內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浮著的泡沫。煮的溫度保持在90~1 10℃之間,並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需要進行點鹵以凝固。
先將焙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調成石膏漿,倒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並用勺子輕輕攪勻。不久之後,豆漿就會凝結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結後約15分鍾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
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木板,壓10~20分鍾,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漿,點鹵時把磨好的石膏漿倒入豆漿攪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則添加的石膏漿多些。
若要制豆腐乾,則須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