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子彈為什麼不選擇用黃銅而是使用不銹鋼,原來是
常見的彈殼材料有三種:銅合金、覆銅鋼、塗漆鋼
富裕國家常用銅,因為銅的彈性好、軟硬適合,而且是天然的潤滑金屬,是理想的彈殼材料。
我國多用塗漆鋼,因為便宜且省銅。其它國家也有用覆銅鋼的。
不銹鋼?少見
彈頭材料有多種,常見的是鉛芯、鋼芯外面覆銅。
❷ 一發子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錢一個
上個世紀60--70年代一顆子彈的成本大約是0.06元,按人民幣貶值大約20--30倍計算,或者說,按物價平均上漲20--30倍計算,那麼,現在的成本大概是在1.20--1.80元左右。 7.62MM口徑的步槍大概在2~3元之間.七七式手槍子彈的成本大概是1.5元左右! 子彈有很多類型的,根據最基本的54式手槍來說,子彈成本費用1.3元人民幣就足夠了。 81式半自動步槍的子彈成本費用2元左右。 五一式手槍彈 發 0.58 五九式手槍彈 發 0.63 六--四式手槍彈 發 0.60 五六式普通彈 發 0.5
榴彈大概是7000多一發,穿甲彈一發在20000以上,破甲15000!炮射導彈十萬材料自然成本就高了。我們常見的子彈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底火、發射葯、彈頭和彈殼4個部分。雖然一顆小小的子彈構成部分較多,但是每一步的成本其實並不算太高,四個工序全部完成的話,也就2塊錢左右,所以咱們見到的普通子彈,約為2塊錢一發。
即便是體型較大的重機槍子彈,成本價也不會超過5塊錢。但如果是一些特殊子彈的話,那成本價就很高了。就拿狙擊槍子彈來說吧,這種特殊類型的子彈成本價就會高出很多了,專家表示,一發最普通的狙擊槍子彈成本價也至少需要10塊錢僅供參考
❸ 為什麼都是外國人拯救中國
在古代戰爭的時候,打起仗來靠的是弓箭以及刀劍,到了現在就是考的火炮還有子彈,人類的科技發展史其實也是武器的發展史,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武器殺傷性能是越發的強大,其中目前子彈和手槍依舊是主流。
也就是說白了,為了省錢,雖然不銹鋼的子彈使用的效果沒有黃銅的好,但是這么湊合著也是不錯的,你們怎麼看呢?
❹ 為什麼用銅製造子彈,不用鋼呢
最最最主要的原因就一個,銅擁有著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在子彈性能的各方各面來說,銅都要比鋼更適合作為子彈製造的材料。
這么解釋可能你會沒什麼實感,這樣來舉個例子吧。
在子彈出現之前,火葯在軍事上的最大運用是什麼?沒錯,就是大炮。
大炮的出現時間可比槍支早多了,早在宋朝就有關於大炮的記載了,而最早的大炮實物,在元代也有了。
但是,這世界上第一門留存下來的大炮,卻同樣是銅制的而不是鋼制的。
在槍支上,銅相對於鋼的好處就更多了。
由於銅的延展性,銅制子彈要更加容易抽殼,不容易由於抽殼不暢而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
子彈變形、卡住槍管、諸如此類。
因此,用銅製造子彈,在性能上絕對是要比鋼好上許多的。
但是,並不是說銅就完美了。銅最大的一個缺點還是價格昂貴。在如今的工業、軍事加工技術下,鋼制子彈的不少缺點都已經得到了克服或者彌補。
因此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在性價比、效益上,鋼制子彈(覆銅鋼)也是強於銅制子彈的。。
❺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製造子彈時,用不銹鋼取代黃銅
第一,覆銅彈不是只有我國在用,毛子等一些國家也在用。
第二,覆銅彈的不足只是對槍管的磨損比純銅彈大一些,並不是完全不如純銅彈。
第三,歐美國家使用純銅彈是因為銅資源很豐富,而從我國每年都需要國外進口大量的銅礦石就能看出來,我國銅資源儲備並沒有歐美國家豐富,為了戰時不受制於人,所以選擇了覆銅彈。
第四,覆銅彈的製造成本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