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一張零件圖紙,應該怎樣來進行模具設計其相關步驟,求解
如果是塑膠模具我倒可以幫你:
1.看懂零件的結構,了解公差要求和材料類型;
2.根據零件結構作出產品分模線,拆開前後模以及確定倒扣出模方式,定下模數及澆口位置及大小(有時候需要模流分析來幫忙)
(補充:很多模具在第二步之前要先作產品優化,如檢討拔模角/優化縮水位置膠位/檢查並優化產品出模方向倒扣等等)
3.根據模數和澆口位置以及產品大小,定下前後模芯材料大小以及模胚大小
4.根據產品結構及澆口位置,設計出冷卻迴路及頂出位置
5.根據零件材料,決定模芯材料
6.根據零件材料商提供的縮水率來放產品縮水
7.根據產品結構及加工工藝,確定是否設計鑲件
8.設計排氣
注:我這里講的只是一個思路,而不是軟體操作步驟,使用軟體進行設計時可以按這個步驟來設計
模具設計實戰遠比這個復雜,希望這個思路能讓你化繁為簡,有條理的進行設計工作.
❷ 給定一個塑料模型,要怎麼製造出模具來
用UC或者proe畫圖輸出成stp格式,就可以拿去給製作cnc手板的公司報價了,先做模型,價格不高,修改好了圖紙再去給模具公司做模具,模具比較貴的。
❸ 請教CAD畫模具結構圖的步驟
1、該先了解模具,知道模具上的各個零件和作用.才知道圖上畫的是什麼哦.看圖是比較簡單的,關鍵是要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畫的哦.對模具沒有初步了解就去看圖,就是看各種顏色和圈圈。
2、學了cad還不能畫模具圖紙,因為CAD只不過是一種工具,是一種繪圖工具,會CAD就是會使用這種工具了,要繪出模具圖你必須懂得機械制圖、模具的結構、原理、材料、機加工、力學及熱處理等知識,且模具的種類也很多,如塑料模具、五金模具、鈑金模具等,其各有其這方面的知識。正如會使用算盤,但不一定能作會計;會寫字,不一定能寫出小說來一樣。
❹ 根據鑄件圖紙如何翻出模具圖紙
這問題太簡單了,假如你的圖紙是鑄件毛坯圖紙(已具有拔模斜度),你就加上縮水就可以了。如果是鑄件成品圖,需要加上加工餘量轉化成毛坯圖紙,再加上拔模斜度,按縮水比例擴大,就OK了 。當然了模具圖紙還要求澆鑄系統、澆冒口、分型位置等等,這需要你根據產品結構來定
❺ 誰能給一個各戶給3D圖紙 然後我們通過分析 然後展開繪圖到設計做模具 的這一流程 步奏給我 非常感謝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❻ SolidWorks零件圖怎樣生成模具圖
塑料零件圖生成模具圖要經過縮放,定義型腔數,分模,導入模架,定義澆注系統,冷卻系統,抽芯機構,頂出機構等,不同的零件模具機構不一樣。五金零件又不一樣,橡膠模具,發泡模具,壓鑄模具,結構都不一樣;具體需要專業學習。
❼ 折彎機模具圖紙如何繪制
步驟1,輸入加工件圖樣的尺寸標注參數數據;
步驟2,將輸入的加工件的參數賦給折彎參數模塊;
步驟3,調用的上、下模具資料庫參數, 並賦給折彎參數模塊;步驟4,對加工件折彎參數進行分析和計算;
步驟 5,將計算的結果轉換為實時折彎圖形顯示的幾何參數數據;
步驟6,將折彎圖形顯示的幾何參數數據進行比例變換和平移變換;
步驟7,將比例變換和平移變換後的加工件幾何參數數據輸入圖形繪制顯示模塊;
步驟8, 實時繪制加工件的模擬圖形,並實時判斷正確性,數據有誤可立即修正,至繪制出正確的模擬折彎圖。
❽ 模具設計的設計步驟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2.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注意,這一步很重要,同時需特別細心,這一步完成的好的話,在繪制模具圖中將節省很多時間,對每一工程所沖壓的內容確定好後,包括在成型模中,產品材料厚度的內外線保留,以確定凸凹模尺寸時使用,對於產品展開的方法在這里不再說明,將在產品展開方法中具體介紹。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❾ 模具設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模具設計流程:
1、接受任務書:
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A: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二維電子圖檔,如AUTOCAD,WORD等)。此時需要構建三維模型(產品設計工作內容),然後出二維工程圖。
B: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三維電子圖檔,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維工程圖。(為常用情況)
C:客戶給定塑件樣品,手板,實物。此時要求測繪塑件抄數處理,然後構建三維模型,再出二維工程圖。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資料:
A:分析塑件
a:明確塑件的設計要求,通過圖樣了解該塑件所用材料,設計要求,對復雜形狀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場合,裝配及外觀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藝的可能性和經濟性
c:明確塑件的生產批量(生產周期,生產效率)一般客戶訂單內有註明。
d:計算塑件的體積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為了選用注射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確定模具型腔數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藝:
成型方法,成型設備,材料型號,模具類別等。
3、掌握廠家實際生產情況:
A:廠家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
B:廠家現有設備技術
C:成型設備的技術規范
D:廠家所常用廠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訂購和加工處理方法(最好在本廠加工)
4、確定模具結構:
一般理想的模具結構:
A:工藝技術要求:幾何形狀,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符合國際化標准。
B:生產經濟要求:成本低,生產率高,模具使用壽命長,加工製造容易。
C:產品質量要求:達到客戶圖樣所有要求。
資料拓展: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
2、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
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