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具開模方向是什麼意思
模具的開模方向就是模具定模和動模開合運動的方向,有的是立式塑機,就是上下開模,有的是卧式塑機,就是左右開模
⑵ 模具f側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注塑模具,我覺得應該是Fix Side固定側(前模)的意思。裝在注塑機上生產時不運動的那一側。
⑶ 取向度對注塑製品的力學性能有何影響
力學性能影響:
非品聚合物取向後,沿應力作用方向取向的分子鏈大大提高了取向方向的力學強度,但垂直於取向方向的力學強度則因承受應力的是分子間的次價鍵而顯著降低。團此拉伸取向的非品聚合物沿拉伸方向的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和沖擊強度均隨取向度提高而增大。
取向結晶聚合物的力學強度主要由連接晶片的伸直鏈段所貢獻,其強度隨伸直錢段增加而增大,晶片間伸直鏈段的存在還使結晶聚合物具有韌性和彈性。通常,隨取向度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強度都相應提高,而伸長率則逐漸降低。
取向度指大分子或鏈段等各種不同結構單元包括微晶體沿纖維軸規則排列程度。
注塑製品是指用注塑成型機把塑料加熱塑化熔融,然後再注射到成型模具空腔內成型,經冷卻降溫,熔體固化後脫模,注塑成型機注射成型的製品。
⑷ 在模具製造過程中,TO、T1、T2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試模主要分為三個階段:T0,T1...TN,V0。
1. 階段T0:模具廠商自檢確認。
目的:發現所有模具自身及設計問題。
達成要求:必須經PT和QC同意方可進行試模;原則上T0要能有正常程序的產品以供確認;進行重要關鍵尺寸測定(以需求/產品狀況進行)。
2. 階段T1...TN(經PT和QC確認同意方可進入):客戶確認。
目的:通過初步確認,可用於EP/TA生產。
達成要求:滿足用於EP/TA階段要求;原則上解決T0所有問題;成型產品數原則為100pcs/穴;T1時模具廠需提供全尺寸測試報告給研發。
3. 階段V0(經試模檢討會決定是否進入):客戶驗收模具及零件完整階段確認。
目的:通過確認,可用於零件承認,具備量產性。
達成要求:依據《模具驗收查檢表》責任各單位提供資料。
(4)模具取向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試模的主要步驟:
1. 查看料筒內的塑料是否正確無誤,及有否依規定烘烤(試模與生產若用不同的原料,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
2. 料管的清理務求徹底,以防劣解膠料或雜料射入模內。
3. 調整壓力及射出量,以求生產出外觀令人滿意的製品,但不可跑毛邊,尤其是還有某些模穴製品尚未完全凝固時。
4. 要耐心的等到機器及模具的條件穩定下來,即是中型機器可能也要等30分鍾以上。可利用這段時間來查看製品可能發生的問題。
5. 螺桿前進的時間不可短於澆口塑料凝固的時間,否則,製品重量會降低,而損及製品的性能。且當模具被加熱時,螺桿前進時間亦需酌予加長,以便壓實製品。
6. 合理調整減低總加工周期。
7. 把新調出的條件至少運轉30分鍾,以至穩定,然後至少連續生產一打全模樣品,在其盛具上標明日期、數量,並按模穴分別放置,以便測試其確實運轉之穩定性及導出合理的控制公差(對多穴模具尤有價值)。
8. 將連續的樣品測量並記錄其重要尺寸(應等樣品冷卻至室溫時再量)。
⑸ 模具是什麼意思
模具是指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製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
(5)模具取向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正逐步從模具生產大國邁向模具製造強國。就國內市場來說,模具產業產需兩旺,企業投資熱情高漲,較大的技改項目和新建項目不斷出現。有些地方還在發展模具聯合體及虛擬製造,這些也有類似於集群化生產的一些優點。
對國外市場,中國的模具產業表現同樣出色。模具行業在傳統市場穩步前進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甚至是過去被忽略的邊緣市場也得到了開發。
在LED照明與顯示、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模具業水平明顯得到提高,這些因素使得模具市場開拓成效顯著。
⑹ 注塑取向
注塑過程中材料由於流動時靠近模具的先冷卻了但內部的還在流動形成剪切拉伸取向。
可能這個解釋太專業了,簡單的講高分子材料象一團亂線注射時邊上粘住了而中間向前拉了一下即是取向。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⑺ 模具術語都是什麼意思啊例如倒扣,背闊,掛台,斜頂之類的。
倒扣也叫倒裝,一般的模具的三塊主板順序是上到下:夾板(也叫固定板,公夾板等)--脫板(也叫脫料板,下料板等)--下模(也叫刀口,剪口等),倒扣一般是復合模,把下模和內脫放上面,內脫板和公模放下面。掛台就是把鑲件掛在模板上的凸台,...就象鋼筆掛在口袋上,斜頂是塑膠模里把產品頂出模具的工件
⑻ 請教沖壓模具中的鑄造模與鋼板模具的差異
你說可能是從製作方式上講的吧,用鑄造模板和規格鋼板製作模具,貌似沒內有這樣的分法。不過我是學容模具的,在鑄造廠干過幾年,可以簡單說一下把。
鑄造模具其實是進行鑄造生產的模具,生產材料多為鑄鐵、鑄銅、鑄鋁等熔煉金屬材料,模具材料一般為鑄鐵或者鑄鋁,材料便宜,加工方便。其模具主要分為外膜和芯盒兩部分,模具材料一般也是通過鑄造材料,生產步驟包括木模(採用消失模時用泡沫)-鑄造-加工-裝配等,步驟較多,周期稍長,一套模具一般要1個月時間,但是鑄造出來的模具壁厚比較均勻,基本不用採用什麼熱處理方式,很少存在大量應力集中現象。
鋼板模具可能就是採用現有規格鋼板製作的吧(按你問題中的意思),但這種模具一般都用在薄板沖壓或者注塑模具中,如果是對於鑄造模具的話,只能針對小型件,稍大一點就很難操作,要摸你用多層鋼板疊加或用特大鐵塊加工,但這兩種方式都費時費力,成本昂貴,一般是不採用的。
若沒有理解,歡迎追問
⑼ 再次拉深模具的間隙取向原則是什麼
再次拉深模具的間隙取向原則如下:
後續拉深用的毛坯是已經過首次拉深的半成品筒形件,而不再是平板毛坯。因此其定位裝置、壓邊裝置與首次拉深模是完全不同的。
後續各工序拉深模的定位方法常用的有三種:
1、第一種採用特定的定位板。
2、第二種是凹模上加工出供半成品定位的凹窩。
3、第三種為利用半成品內孔,用凸模外形或壓邊圈的外形來定位。此時所用壓邊裝置已不再是平板結構,而應是圓筒形結構。
拉深模的背後
拉深模按其工序順序可分為首次拉深模和後續各工序拉深模,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是壓邊圈的結構和定位方式上的差異。
按拉伸模使用的沖壓設備又可分為單動壓力機用拉深模、雙動壓力機用拉深模及三動壓力機用拉深模,它們的本質區別在於壓邊裝置的不同(彈性壓邊和剛性壓邊)。
按工序的組合來分,又可分為單工序拉深模、復合模和級進式拉深模。此外還可按有無壓邊裝置分為無壓邊裝置拉深模和有壓邊裝置拉深模等。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拉深模典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