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扣件式鋼管內架搭設規范
在搭建扣件式鋼管內架時,確保立桿穩固是至關重要的。立桿應鋪設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底部需配備底座和墊板,以防止積水。相鄰立桿的接頭必須錯開,立桿頂部應高出女兒牆1米,高出檐口1.5米。安裝過程中,第一節立桿每六跨應暫時設置一個拋撐,直至連牆件安裝完畢後,根據實際情況拆除。
在搭建縱、橫向水平桿時,單排設置時,橫向桿的一端需插入牆內不少於240毫米,另一端則用扣件與立桿連接,伸出部分不少於100毫米;若為雙排設置,則橫向桿端頭離牆距離應在50至100毫米之間。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的錯開距離不應小於500毫米。縱向水平桿應搭設在立桿內側,與橫向桿連接,長度不宜短於三跨;同一層的縱向桿間距不大於400毫米。縱向桿接長時,接頭位置應錯開,並使用對接扣件連接;若採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米,並用三個回轉扣件固定。
剪刀撐的設置也極為關鍵。剪刀撐與地面的夾角應在45°至60°范圍內,利用回轉扣件將一根斜桿固定在立桿上,另一根斜桿固定在小橫桿的伸出部分上。斜桿與腳手架的連接點距節點(立桿和橫桿的交點)不應超過200毫米,除兩端外,中間還需增加2至4個扣節點,最下面一個連接點距地面不宜超過500毫米。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於四跨,且不應小於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斜角度應在45°至60°之間。對於高度低於24米的單雙排腳手架,必須在外側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超過15米;對於高度超過24米的雙排腳手架,則需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為確保腳手架的穩定性,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超過200毫米處的立桿上。當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高處的縱向掃地桿需向低處延長兩跨並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宜超過1米。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與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毫米。
腳手板的鋪設需遵循一定的規范。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等應放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於2米時,可採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撐,但必須將腳手板兩端固定,可採用對接平鋪或搭接鋪設。竹笆、竹串片腳手板則應按其主竹筋垂直於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採用對接平鋪,並在四個角用直徑1.2毫米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連牆件的布置也應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超過300毫米,布置需均勻,每個連牆件能承受的最大風荷載面積應小於40平方米。
⑵ 單排鋼管腳手架如何施工
1. 腳手架搭建前的准備
在搭建單排鋼管腳手架之前,首先需要進行一些准備工作。這包括查閱施工圖紙,確定搭建位置和高度,了解工地的地形和環境。同時,需要准備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鋼管、連接件、扣件、鋼板、腳手板、橫梁等。
2. 進行基礎的處理
在搭建腳手架之前,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基礎處理。這包括清理施工區域,確保平整、乾燥,以及去除可能存在的雜物和障礙物。若地面不平坦,可以進行填充和夯實,以提供穩固的支撐。
3. 搭建起始單元
首先,將首個單元的基礎框架搭建起來。將兩根鋼管插入地面尺寸為60×60厘米的基礎方坑中,將它們與一根橫梁相連,並使用扣件進行固定。確保橫梁平整水平,通過使用水平儀進行調整。
4. 擴展腳手架長度
擴展腳手架長度時,需要在已搭建的部分上端插入一根鋼管,再將其與新的基礎框架連接。使用扣件將它們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如此循環,在水平方向上搭建取決於需要的長度的腳手架。
5. 安裝腳手板和安全設施
在搭建了所需長度的腳手架後,需要安裝腳手板來提供工人行走和操作的平台。腳手板通常位於每個腳手架單元的橫樑上,使用扣件進行固定。同時,還需要安裝安全設施,如安全網、扶手、腳手架鎖定器等,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6. 完成驗收和維護
在搭建腳手架後,需要進行驗收以確保其安全穩固。驗收包括檢查連接件是否固定牢固、腳手架是否平整穩定、安全設施是否完善等。同時,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如檢查松動的螺絲、更換磨損的部件等,以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狀態。
提問:
1. 如何進行腳手架搭建前的准備工作?
2. 施工現場的基礎處理包括哪些內容?
3. 如何搭建起始單元的基礎框架?
4. 搭建腳手架長度時如何連接已搭建的部分?
5. 除了腳手板,還需要安裝哪些安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