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圓表面加工常用哪幾種磨削方法
(1)縱磨法
砂輪高速旋轉起切削作用,工件旋轉作圓周進給運動,並和工作台一起作縱嚮往復直線進給運動。工作台每往復一次,砂輪沿磨削深度方向完成一次橫向進給,每次進給(吃刀深度)都很小,全部磨削餘量是在多次往復行程中完成的。當工件磨削接近最終尺寸時(尚有餘量0.005-0.01mm),應無橫向進給光磨幾次,直到火花消失為止。縱磨法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較高,適應性強,用同一砂輪可磨削直徑和長度不同的工件,但生產率低。在單件、小批量生產及精磨中應用廣泛,特別適用於磨削細長軸等剛性差的工件。
(2)橫磨法(切入法)
工件不作縱嚮往復運動,砂輪以緩慢的速度連續或間斷地向工件作橫向進給運動,直到磨去全部餘量。橫磨時,工件與砂輪的接觸面積大,磨削力大,發熱量大而集中,所以易發生工件變形、燒刀和退火。橫磨法生產效率高,適用於成批或大量生產中,磨削長度短、剛性好、精度低的外圓表面及兩側都有台肩的軸徑。若將砂輪修整成型,也可直接磨削成型面。
(3)綜合磨法
先用橫磨法將工件分段進行粗磨,相鄰之間有5-15mm搭接,每段上留有0.01-0.03mm的精磨餘量,精磨時採用縱磨法。這種磨削方法綜合了縱磨和橫磨的優點,適用於磨削餘量較大(餘量0.7-0.6mm)的工件。
(4)深磨法
磨削時採用較小的縱向進給量(1-2mm/r)和較大的吃刀深度(0.2-0.6mm)在一次走刀中磨去全部餘量。為避免切削負荷集中和砂輪外圓稜角迅速磨鈍,應將砂輪修整成錐形或台階形,外徑小的台階起粗磨作用,可修粗些;外徑大的起精磨作用,修細些。深磨法可獲得較高的精度和生產率,表面粗糙度值較小,適用於大批量生產中,加工剛性好的短軸。
② 外圓磨削有哪幾種方式各有何特點各適用於什麼場合
1、縱磨法。磨削效率低,但表面質量好,粗糙度低。
磨削時,砂輪的高速旋轉為主運動,工件的旋轉運動、工作台的往復縱向運動、砂輪的橫向周期性間歇進給為進給運動。每次縱向行程或往復行程結束後,砂輪作一次橫向進給,磨削餘量經多次橫向進給後被磨去
2、橫磨法,又稱切入磨法。橫磨法磨削效率高,但磨削力大,磨削溫度高,磨削時必須供給充足的冷卻液。
磨削時,砂輪的高速旋轉為主運動,工件的旋轉運動、砂輪的橫向連續進給為進給運動。工作台不作縱向進給運動,砂輪的寬度大於磨削表面的寬度,並慢速進給,直至磨到要求的尺寸。
3、復合磨削法。是縱磨法和橫磨法的綜合運用,復合磨削法兼有橫磨法效率高、縱磨法質量好的優點。
磨削時,先用橫磨法將工件分段粗磨,各段留精磨餘量,相鄰兩段有一定量的重疊。最後,再用縱磨法進行精磨。
4、深磨法。此方法生產率較高,但砂輪修整復雜,並且要求工件的結構必須保證砂輪有足夠的切入和切出長度。磨削時,砂輪修整成一端有錐面或階梯狀,工件的圓周進給速度與縱向進給速度都很慢,在一次縱向進給中磨去全部磨削餘量。
主要用於成批軸類零件的端面、外圓及圓錐面的精密磨削,是汽車發動機等行業的主要設備。也適用於軍工、航天、一般精密機械加工車間批量小,精度要求高的軸類零件加工。
1、用於紡織紡紗行業,粗細紗機,並條機,精梳機,加彈機等上皮輥加工。
2、用於生產製造辦公通訊設備行業,傳真機,復印機,列印機,刻字機等上膠輥加工。
3、適用於印刷、食品、醫葯行業自動輸送裝置上皮輥,塑料加工。
外圓磨削
主要在外圓磨床上進行,用以磨削軸類工件的外圓柱、外圓錐和軸肩端面。磨削時,工件低速旋轉,如果工件同時作縱嚮往復移動並在縱向移動的每次單行程或雙行程後砂輪相對工件作橫向進給,稱為縱向磨削法。
如果砂輪寬度大於被磨削表面的長度,則工件在磨削過程中不作縱向移動,而是砂輪相對工件連續進行橫向進給,稱為切入磨削法。一般切入磨削法效率高於縱向磨削法。如果將砂輪修整成成形面,切入磨削法可加工成形的外表面。
③ 外圓表面的加工方法
外圓表面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使用模具。比如圓形的石球用的就是一種圓形的刀具,反復打磨。
④ 車床怎樣正確加工外圓和端面
車床加工外圓及端面,首先要把基準找好,卡具上得模具件用百分表打正找平,然後把外圓端面車刀磨好,磨刀是一門技術活兒,必須要長時間的實踐過程。
絲杠是車螺紋的時候用,故那的看加工什麼東西,沒事多看書,多動手,多問師傅。
⑤ 沖壓模具加工有哪些方法
1、手工研磨拋光。
傳統模具表面加工方法,主要依靠操作者的經驗和技術,手工拋光比較費時,效率低下,一些較復雜曲面或者勾縫研磨拋光會比較難處理。
2、機械精加工—數控銑床
此中沖壓模具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不經加工效率快,而且加工質量好,除有內銳角的型腔和極窄而深的型腔外,其它方面都能勝任。在國外已成為沖壓模具加工的主流工藝,我國也在積極發展中。
3、機械精加工-磨削加工
常用的磨削加工設備有平面磨床,內外圓磨床,工具磨床。為了確保精確,一般選用數控方式進行加工。根據不同的零件形狀進行選擇合適的磨床種類,板式類零件選用平面磨床,弧面及回轉面零件採用內外圓磨床或者工具磨床。
⑥ 外圓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它們分別能達到怎樣的加工質量
外圓的加工方法有:車、磨。車加工精度可以達到1.6的粗糙度,尺寸精度可以達到0.01~0.02mm;普通磨加工的粗糙度可以達到Ra0.8~0.2;超精磨的表面粗糙度可以達到Ra0.025~0.012;鏡面磨削的表面粗糙度可以達到超Ra0.012 ,尺寸精度可以達到0.001mm。
⑦ 無心磨削加工外圓都有哪些方法
在無心磨床磨削工件外圓時,工件不用頂尖來定心和支撐,而是直接將工件放在砂輪和導輪(用橡膠結合劑作的粒度較粗的砂輪)之間,由托板支撐,工件被磨削的外圓面作定位面。無心外圓磨床有兩種磨削方式。
(1)貫穿磨削法(縱磨法)
磨削時將工件從機床前面放到托板上,推入磨削區,由於導輪軸線在垂直平面內傾斜α角(α=1o-6o),導輪與工件接觸處的線速度v導可以分解成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得分速度v導水平和v導垂直,v導垂直控制工件的圓周進給運動,v導水平使工件作縱向進給。
所以工件進入磨削區後,便既作旋轉運動,又作軸向移動,穿過磨削區,工件就磨削完畢。α角增大,生產率高,但表面粗糙度隨之增大;反之,情況相反。為保證導輪與工件呈線接觸狀態,需將導論形狀修整成回轉雙面曲形。這種磨削方法不適用帶台階的圓柱形工件。
(2)切入磨削法(橫磨法)
先將工件放在托板和導輪之間,然後由工件(連同導輪)或磨削砂輪橫向切入進給,磨削工件表面。這時導輪的中心線僅傾斜很小角度(約30'),以便對工件產生一微小的軸向推力,使靠住擋板,得到可靠的軸向定位。切如磨法適用於磨削有階梯或成形回轉表面的工件,但磨削表面長度不能大於磨削砂輪寬度。
在磨床上磨削外圓表面時,應採用充足的切削液,一般磨鋼件多用蘇打水或乳化液;鋁件採用加少量礦物油的煤油;鑄鐵、青銅件一般不用切削液,而用吸塵器清除塵屑。
⑧ 外圓表面研磨加工都有哪些方法
研磨方法:
①手工研磨
研磨外圓時,工件夾持在車窗卡盤上或用頂尖支撐,作低速回轉,研具套在工件上,在研具與工件之間加入研磨劑,然後用手推動研具作往復運動。往復運動速度常選用20-70m/min為宜。
②機器研磨
機器研磨效率高,可以單面研磨,也可以雙面研磨。
此外,機器研磨不僅可以研磨外圓柱面、內圓柱面,還適用於平面、球面、半球面的表面研磨。
③嵌砂與無嵌砂研磨
根據磨料是否嵌入研具,研磨又可分為嵌砂和無嵌砂兩種。
A、嵌砂研磨研具材料比工件軟,組織均勻,具有一定彈性,變形小,表面無斑點等特點。常用材料委會朱鐵、銅、鉛、軟鋼等。
在加工中,磨料直接加入工作區域內,磨粒受擠壓而自動嵌入研具稱自由嵌砂法。若是在加工前,事先將磨料直接擠壓到研具表面中去的則稱強迫嵌砂。此方法主要用於精密量具的研磨。
B、無嵌砂的研磨研具材料較硬,而磨料較軟(如氧化鉻等)。在研磨過程中,磨粒處於自由狀態,不嵌入研具表面。研具材料常選用淬硬過的鋼、鏡面玻璃等。
⑨ 外圓表面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一般來說,精度要求低的外圓使用冷鐓加工或普通車床切削加工(冷鐓加工的零件直徑比較小,車加工的零件直徑可大可小);精度要求高的外圓使用數控車床切削加工或外圓磨床磨削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外圓可以使用磨研或超精磨加工。
⑩ 一般講什麼和什麼是外圓的主要加工方法
車削、磨削、表面粗糙度、超精加工、滾壓加工。車削加工是外圓表面最經濟有效的加工方法,但就其經濟精度來說,一般適於作為外圓表面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方法。
外圓表面是回轉體類零件(軸類、套類、盤類)的主要表面。外圓表面常用的機械加工方法有車削、磨削和各種光整加工方法。 車削加工因切削層厚度大、進給量大而成為外圓表面最經濟最有效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