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中撐頭是指什麼
撐頭為斗栱中耍頭以上,桁桅之下,與耍頭平行之構件。宋式斗栱中稱襯枋頭、水平枋,清式稱撐頭。用來固定挑檐枋和正心枋。
最上一層栱或昂之上,與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螞蚱頭狀的部分叫做耍頭,也叫做「爵頭」、「胡孫頭」。
斗拱,又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等,是中國漢族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頂、額枋和檐檁間或構架間,從枋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合稱斗拱。
(1)模具里的東部頭是什麼擴展閱讀
斗栱用於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採桑獵壺上的建築花紋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木架建築顯著特點之一的斗拱在漢代普遍使用。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拱。
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別起傳遞梁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
唐宋時,它同梁、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2. 模具設計里Boss、EGP、RP、STP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續---BOSS:學名凸柱,口語柱位.也就是產品上的圓柱.通常用來收螺絲或支撐產品成品另一部份的面殼,從而合到產品更能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
3. 做塑膠模時模具中做的撐頭起什麼作用
撐頭為模具設計中必用的零件.其英文名為support pillar.作用是防止模板變形.加長模具使用壽命
4. 模具術語都是什麼意思啊例如倒扣,背闊,掛台,斜頂之類的。
倒扣也叫倒裝,一般的模具的三塊主板順序是上到下:夾板(也叫固定板,公夾板等)--脫板(也叫脫料板,下料板等)--下模(也叫刀口,剪口等),倒扣一般是復合模,把下模和內脫放上面,內脫板和公模放下面。掛台就是把鑲件掛在模板上的凸台,...就象鋼筆掛在口袋上,斜頂是塑膠模里把產品頂出模具的工件
5. 塑料成型模具怎麼區分前模跟後模,還有什麼是公模仁,母模仁之類的,有什麼關系嗎
制塑工業的術語,有各種不一樣叫法,台灣日本的一般叫公模和母模,香港的一般叫前模和後模,其實公模=後模,母模=前模,國內還有叫動模和定模的。
一副模具是由上模和下模等部分組成的。公模就叫凹模還叫上模仁。公模的設計是非常的重要的,而母模本身的結構特點是隨產品的結構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變化。具有相當的靈活性。
1、在產品的改變上有所不同。
公模:不隨產品的變化而變化。
母模:隨產品的結構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變化。
(5)模具里的東部頭是什麼擴展閱讀:
塑料成型模具模跟後模的作用:
1、注塑成型模具:塑料先在注塑機的加熱料筒中受熱熔融,然後在注塑機螺桿或活塞的推動下,經噴嘴和模具的澆注系統進入模具型腔,最後在型腔中硬化定型,這就是注射成型的簡單過程,而注塑成型所用的模具就叫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模具主要用於熱塑性塑料製品的成型,不過近年來亦越來越多用於熱固性塑料的成型。注塑成型在塑料製品的成型中佔有極大的比例,因而塑料成型模具的生產中約有一大半都是注塑模具。
2、擠出成型模具:又叫作機頭。讓處於粘流狀態的塑料在高溫高壓下通過具有特定截面形狀的口模,然後在較低溫度下冷卻定型,用來生產具有所需截面形狀的連續型材的成型方法叫擠出成型,而用於塑料擠出成型的模具就叫擠出成型模具。
⒊、中空製品吹塑成型模具:把擠出或注塑出來的尚處於塑化狀態的管狀坯料,趁熱放入模具成型腔內,立即在坯料中心通入壓縮空氣,使管坯膨脹並緊貼在模具型腔壁上,冷卻硬化後就成了中空製品。這種成型方法所用的模具就是中空製品吹塑成型模具。
6. 注塑模具的26個零件名稱是什麼
1、凹模(型腔):成形塑件的表面的凹狀零件。
2、凹模板(型腔板):板狀零件,其上有面形塑件表面的凹狀輪廓。置於定模部分稱作定模型腔板。置於動模部分稱作動模型腔板。
3、型芯:成形塑件內表面的凸狀零件。
4、側型芯:成形塑件側孔,側凹或側凸台的零件,可手動或隨滑塊在模內作抽拔和復位運動的型芯。
5、鑲件:凹模或型芯有容易損壞或難以整體加工的部位時,與主體件分開製造,並嵌入主體的局部成形零件。
6、活動鑲件:根據工藝和結構的要求,須隨塑件一起出模,才能與塑件分離的成形零件。
7、拼塊:用以拼合成凹模或型芯的若干個分別製造的成形零件,可以分別稱凹模拼塊,型芯拼塊。
8、螺紋型芯:成形塑件內螺紋的成形零件,可以是活動的螺紋型芯(取出模外)或在模內作旋轉動動的螺紋型芯。
9、螺紋型環:成形塑件外螺紋的成形零件,可以是活動的螺紋型環(整體的或拼合)或在模內作旋轉運動的螺紋型環。
10、導柱:與安裝在另一半的模具上的導套(或孔)相配合,用以保證動模具開合模運動導向精度的圓柱形零件。有帶頭導柱和帶肩導柱兩種。
11、推板導柱:與推板導套(或孔)呈滑配合,用於脫模機構運動導向的圓柱形兩種。
12、導套:與安裝在另一半模具上的導柱相配合,用以保證動模與定模的相對位置,保證模具開合模運動導向精度的圓套形零件。有直導套和帶頭導套兩種。
13、推桿:直接推出塑件或澆注系統凝料的桿件,有圓柱頭推桿、帶肩推桿和扁頭推桿等。圓柱頭推桿可用來推頂推頂板,亦稱預桿。
14、推管:直接推出塑件的管狀零件。
15、推件板:直接推出塑件的板狀零件。
16、推件環:局部或整體推出塑件的環狀或盤形零件。
17、推桿固定板:固定推出和復位零件以及推板導套的板狀零件。
18、推桿:支承推出和復位零件,直接傳遞機床推出力的板件。
19、連接推桿:連接推件板與推板固定板,傳遞推力的桿件。
20、拉料桿:設置在主流道的正對面,頭部形狀特殊,能夠拉出主流道凝料的桿件,頭部形狀有Z形,球頭形,倒錐形,菌形及圓錐頭形等。
21、推流道板:隨著開模運動,推出澆注系統凝料的板件。亦稱推料板。
22、推扳導套:固定於推板上,與推板導柱呈滑配合,用於脫模機構運動導向的圓套形零件。
23、澆口:直接與注射機噴嘴接觸,帶有主流道通道的襯套零件。
24、澆口鑲塊:為提高澆口的使用壽命,而對澆口採用可更換的耐磨金屬鑲件。
25、流道板:為開設分流道而專門設置的板件,可分為熱流道板和溫流道板。
26、二級噴嘴:由熱流道板(柱)向型腔直接或間接提供進料通道的噴嘴。
7. 塑膠模具里的ST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是「縮水」嗎?
縮水是指塑膠在加熱融化時和冷卻固化後的體積是不一樣的,類似熱漲冷縮的原理
而兩者之間的體積比就是縮水率
例如:塑膠的材質是PC+ABS,其縮水率為3.5/1000
代表的意思是:固體的時候體積是1.00,則其在融化的時候體積是1.0035
塑膠模具要把縮水放進去,以保證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尺寸是我們想要的,
換言之:模具上要做大尺寸。
8. 注塑模模具的頂桿孔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冷沖模具上模模柄里的叫打料桿,下模凹模孔里頂托板的叫頂桿,頂桿孔位是按照頂板尺寸的大小來確定的,一般來說,頂桿的孔距分的開一些比較好,頂料時,比較穩。所以,頂料桿的孔距應盡量靠邊,只要不影響頂料時的動作就可以。
9. 模具里的冬菇頭是什麼啊
一般在鏟雞或行位上做一個突出體 用來索螺絲或卡位置用 那個東西叫冬菇頭 應該是地方性的叫法 鏟雞上的額冬菇頭 也有叫反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