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人在模具小廠做過,廠做眼鏡模具,我不會畫圖編程,會操精雕,線切割,銑床,以及做模具的各種步驟
caxa,簡單好學易入手,禁發網址,所以自己搜搜吧,但是根據你會的這些機床,我建議可以學UG,因為這東西精雕銑床模具都很實用,只是不好學
Ⅱ 眼鏡製做工藝是怎樣的
1、當我們想為自己日漸模糊的雙眼配一副眼鏡時,面對櫃台里琳琅滿目的眼鏡,常會聽到營業員向我們介紹「純鈦架」、「合金架」或是其它記都記不過來的什麼什麼架。這時,我們會感到很茫然。現實的情況是,大到眼鏡的知識小到鏡架的材料,我們都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來為自己寶貴的雙眼補補這門課吧。首先我們對鏡架的材料作一些基本的了解。
材質識鏡架
鏡架的材料是決定其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市場上有的鏡架十幾塊錢,有的上千元,主要就是因為鏡架材料和做工的差別。目前市場主要有三大類鏡架材料:天然材料、金屬材料、塑料材料。
天然材料
古代曾有用牛等動物的角或皮來作鏡框,但現在已不再使用。
玳瑁甲 是天然材料的代表之作,主要取材於玳瑁的殼,一般能做鏡框的玳瑁傳說需要上百年,其優點是:重量輕、非常耐用,色澤光亮,不會使皮膚過敏。玳瑁甲的品質以顏色而論,有琥珀、金黃、亞黃、灰暗、中斑、中紅深斑和烏雲八種。玳瑁架價格貴,並且玳瑁已被國家列為保護動物,所以已很少使用,這樣一來玳瑁架的價值就更高了。
金屬材料
主要有銅合金、合金架蒙耐爾、鎳鉻合金、記憶合金、不銹鋼、開金架、鉑金架等。
銅合金 以銅和其它金屬混合材料製成。主要有鋅白銅(銅鎳鋅合金)、黃銅、銅鎳鋅錫合金、青銅、鎳 銅合金等。
蒙耐爾合金 由這種材料製作的鏡架易於加工,是高度耐腐蝕的合金,其彈性較差,一般作為中高檔鏡架的材料。
鎳鉻合金 又稱為新合金,色澤為銀白色,彈性較差。
記憶合金 具有超彈性,當用力彎曲或拉緊後放鬆,形狀忘記合金便會恢復原狀。
純鈦架 鈦是種超輕量的金屬,有其它材料所無可比擬的輕盈,富有彈性,比其它任何金屬更耐腐蝕,對汗水,比鋼鐵更耐磨。鈦金屬能將百分之百的侵蝕阻隔在外效果優於鉑金。
開金架 是金合金做材料的鏡架。由於純金很柔軟,所以用黃金做鏡架時,一般要添加銀、鋼或其它金屬以增加強度和韌性。現在,開金一般用作金屬架的表面處理材料。
鉑金架架 鉑金是一種白色金屬,質重而價昂,純度為95%。
塑料材料
主要是醋酸纖維鏡架,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板材架、注塑架。
板材架 用醋酸纖維板材切割加工的鏡架。板材其特性是不易燃燒、比較輕,幾乎不受紫外線的照射而變色,硬度較大光澤度較好,耐用,不易加熱加工,款式較美觀,配戴後不易變形。
注塑架 用醋酸纖維顆粒用注塑機擠壓而成型。
鏡架材料在質量上要求如下:
*鏡架各部位具有柔韌性和堅固性
*質輕
*抗腐蝕性能優良,這會便鏡架不易變舊 ,而且能保護鏡架免受化學物質的侵蝕(也可鍍上適當的膜層)
一、金屬鏡架
(1)加工方法
主要由零件加工、裝配、拋光和表面處理四道工序組成。一副眼鏡架通常由二、三十種零件組成,主要有鏡圈、鏡腳、鼻托、鉸鏈、鎖緊塊和螺絲等等。
零件材料的性能及尺寸精度直接決定了後道工序的加工工藝及最終產品質量,因而零件加工工序至關重要。對構成眼鏡零件金屬材料的選擇主要以材料指標優劣為依據,即: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彈性、塑性)、工藝性(包括冷、熱加工成型性)、耐腐蝕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耐磨性、電鍍性、色度等。眼鏡金屬材料的不斷發展都是圍繞以上性能進行研究、提高來加以實現的。
(2)表面處理
金屬鏡架的製造一般都是以某種金屬為底材,然後對其表面進行處理,表面處理方法基本如下:
1)包金: 又稱貼金,即在底材上包上(貼上)金合金(開金)的薄片,厚約10~ 5Oum。
包金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一是所包開金占鏡架重量的比例 ,比如1/10 l2K,這表明鏡架重量的十分之一為12開金;二是用純金重量占鏡架重量的比例表示,比如50/1000,這表明純金上鏡架重量的5% 。
2)電鍍: 通過電化學的原理將某種金屬鍍在底材上的表面處理方法,比如鍍金、鍍鈦、鍍黑鉻等等。以鍍金為例,在其它金屬材料製成的鏡架上鍍金,鍍鈦、鍍黑鉻等等。 以改善外觀,同時使其具有金耐腐蝕的特點。鍍金及開金的顏色與其中其它金屬的種類有關,含鋅量多的偏白,含銅量多的偏黃。
3)著色: 又稱噴塗著色,是通過噴塗對鏡架的底材表面進行處理的方法。比如環氧樹脂粉末噴塗、塑料噴塗著色等等。這種方法既可以得到豐富的色澤,還可進行多層著色處理。
二、塑料鏡架
(1)加工方法
1)在塑料板材上把鏡框和鏡腳切割出來,用鉸鏈連起來。這種加工方法產品質量好,但成本高,適合少批量生產。
2)注塑成型,將塑料軟化,注入模具內真空鑄造。這種加工方法自動化程度高,成本低,適合大批量生產。
2、眼鏡鏡片材料的發展
前言:生活中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唯一永恆的是變化。恰是提高、革新的激勵推動著社會車輪的前進。眼鏡鏡片材料的發展史正是如此。目前,在西方國家,作為醫療手段,眼鏡的使用率僅次於阿斯匹林;在我國,需要配戴眼鏡者約為4億多。眼鏡鏡片材料主要分為天然介質、光學玻璃、樹脂等。天然介質早已被光學玻璃所取代。本文只就光學玻璃、樹脂的發展史、分類、特性及發展前景加以簡述。
一.光學玻璃
(一)光學玻璃的發展史
大約在十三世紀末期,由於缺乏高質量的均質性光學玻璃,眼鏡被發明僅限於矯正老視。直到1608年,Calileo發明望遠鏡,對光學玻璃的質量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從而推動了鏡片材料製造工藝的突破性發展。十七世紀,Fraunhofer研究了玻璃對太陽光譜的折射、色散及望遠鏡鏡片對色散的矯正。1757年,Dolland用冕牌玻璃、燧石玻璃製成了無色差鏡片。1880年,Abbe介紹了一種高折射率的光學玻璃,色散並無明顯相應增加。此後,德國Carl Zeiss公司製造出這種玻璃的透鏡。進入二十世紀,光學玻璃大量生產,品種繁多,作為眼鏡鏡片的材料,其質量要求以具備良好的光學性能為主,如折射率、色散等。
(二)光學玻璃的品種
光學玻璃最重要的特性是折射率n、色散(以阿貝數V的倒數來表示)和比重SG。
nd=真空中氦光的速度/光學媒質中氦光的速度。
Vd=(nd-1)/(nf-nc)
式中c、f兩譜線為紅藍兩色,波長為486nm、656nm。V值高,則色散低。
SG是等體積物體與水的重量之比值。目前,阿貝數>50的光學玻璃通常稱為冕牌玻璃,而阿貝數<50的光學玻璃稱為燧石玻璃,但並非所有的光學玻璃都按此分類,最常用的是採用6位數標志法,前3位數表示折射率的小數部分,後3位數表示阿貝數,如眼鏡冕牌玻璃標志為523590。
市場上廣泛應用的光學玻璃主要是眼鏡冕牌玻璃、燧石玻璃和冕號玻璃三種材料。冕牌玻璃,其折射率為1.523,阿貝數為59,主要用於單光鏡、雙光鏡及多焦點鏡的視遠區。燧石玻璃,折射率較高(約為1.580~1.690),色散大(阿貝數小,約30~40),主要用於製作融合雙光鏡的子片、高度數鏡片(高折射率可使鏡片厚度變薄,盡管其重量增加)。冕號玻璃,折射率1.541~1.616,阿貝數55~59,主要用於製作融合雙光鏡的子片。近年來,一些高折射率的光學玻璃和吸收透鏡相繼進入市場,前者的n為1.60、1.70、1.80,能減少高度數鏡片的厚度;後者則在原光學玻璃材料中加入金屬氧化物,可吸收紫外線。
(三)光學玻璃的特性與缺陷
光學玻璃應具有以下特性:
1.均一性(化學組成成分與物理狀態的均一性) 若鏡片材料存在裂隙、氣泡、雜質、混濁、變形等,則將嚴重 影響光學性能。
2.合適的折射率與色散值 折射率隨波長下降而增加,折射率越高通常色散也逐漸增加。如,光學玻璃折射率為1.80,阿貝數為32~35.4,患者常抱怨戴鏡時的視覺受彩色條紋的干擾。折射率增加通常比重也增加,因此高折射率鏡片厚度較薄,但重量卻較重。
3.高透明度 光學玻璃的透光率為92%,高折射率光學玻璃因反射量增加而導致透光率下降,此外,鏡片越厚,因光吸收作用,透光率也會降低。
4.化學物理穩定性 光學玻璃應能有效、持久地抵抗天氣的影響,且不著色、不褪色。對雙光鏡而言,子片與主片應具有相同的膨脹率。
(四)光學玻璃的硬度
光學玻璃理論上的抗張強度非常高,超過400萬磅/平方英寸,但事實上卻在2000~10000磅/平方英寸時即發生破裂,且光學玻璃無韌性,脆性高。光學玻璃的抗沖擊力取決於其表面和邊緣的質量。美國FDA對鏡片強度標准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以盡量減少或避免鏡片破碎時造成嚴重的眼外傷。
(五)光學玻璃逐漸被樹脂取代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眼科學、光學、製造工藝學等知識日益完善、深入,眼球作為接受光信息的感受器所經受的光損傷機制日益被認識,紫外光雖只佔日光輻射能量的5%,但對眼的危害最大。眼的屈光介質能吸收大部分紫外光,但仍有少部分紫外光到達視網膜,導致慢性的視網膜光損傷。因此,眼鏡作為矯正屈光不正、老視等醫療工具,理想的鏡片不僅要具有完美的光學性能,重量輕,厚度薄,且必須具有吸收紫外光,足夠的抗沖擊力等特點。光學玻璃作為眼鏡鏡片材料,有其不可克服的許多缺點,因此,目前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樹脂鏡片則應運而生。
二.樹脂鏡片
(一)發展史
與光學玻璃相比,樹脂鏡片的發展史非常短暫。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推動了美國光學玻璃工業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美國樹脂工業的發展。1947年,哥倫比亞樹脂(Columbia Resin 39,CR-39)已開始作為眼鏡鏡片材料應用;1978年,聚碳酸酯樹脂(Polycarbonate Resin)問世。由於美國FDA對鏡片的抗沖擊力的檢測要求、大鏡片的流行以及能有效進行時尚染色,樹脂鏡片的需求量日增,市場佔有率逐年擴大。
(二)光學與物理特性
1.哥倫比亞樹脂CR-39 折射率為1.498,阿貝數為58,比重為1.32。它具有下列優點:①重量輕(比重低),其重量約為等規格冕牌玻璃的一半;②具有較強的抗沖擊力,即使破裂,碎片刃口較鈍;③化學性能惰性;④因熱傳導系數低,具有較好的抗霧性能;⑤鏡片設計多樣化;⑥抗凹陷,因其表面彈性大,對高速粒子的沖擊可予以反彈,不易損傷表面。然而,CR-39也有一些缺點:①鏡片表面易磨損,須通過鍍膜來改善;②因折射率相對較低,鏡片相對較厚,鏡片越大,邊緣厚度越厚,配戴者常抱怨不美觀;③折射率受溫度影響。80年代,CR-39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約為90%。
2.聚碳酸酯樹脂(Polycarbonate Resin) 折射率為1.586,比重為1.20,重量較輕,厚度較薄。由於聚碳酸酯樹脂鏡片表面較軟且易磨損,故鏡片表面須鍍抗摩擦膜。該材料鏡片能吸收紫外線,有助於防止眼球的光損傷。該材料鏡片折射率高,故反射率也高,故須鍍抗反射膜。其最大的優點是具有非常好的抗沖擊力。其缺點主要是阿貝系低,色散高,故易導致周邊色差。盡管消費者很少抱怨色差,但仍應該告訴消費者色差問題和周邊視力下降的可能性。進入90年代,在美國市場,聚碳酸酯樹脂正逐步取代CR-39的主導地位,已廣泛應用於單光鏡、多焦點鏡及漸變多焦點鏡,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三.眼鏡鏡片材料的發展前景
當前,聚碳酸酯樹脂是較為理想的鏡片材料。然而變化是永恆的,社會在不斷進步,眼鏡鏡片材料發展必將不斷趨向理想化。目前,由於聚碳酸酯樹脂鏡片的特性優於其它鏡片材料,因此,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尤其適用於屈光不正高於+5.00D、單眼屈光不正兒童以及從事危險職業的配戴者。
Ⅲ 眼鏡全自動磨片機怎麼使用啊
全自動磨邊機的操作步驟:
1、在使用水箱供給循環水時,每天加工後,請更換加工水,以免水箱內污垢引起水管堵塞。
2、換水時,請先拔掉電源插頭,再取出水箱,倒掉廢水,並清洗水箱內和過濾網上的粉垢。
3、加工樹脂片時,水箱內會產生大量泡沫。更換加工水時,加消泡劑,噴 7~10次即可。消泡劑消除塑料片產生的泡沫。當氣泡特別多的時候,可直接對准氣泡噴射2~3次,加以攪拌後效果更佳。
4、清潔噴水口。
噴水口一旦堵塞,水量減少或無水,從而導致加工能力降低甚至無法工作。清洗噴水口時,請將噴嘴拔下,用細針清除噴嘴內部堵塞物。
5、清潔磨邊機防水蓋。
長時間工作,會使鏡片的切削粉塵附著在防水蓋上,如不及時清洗,切削粉塵將會固化,難以清除。從而影響觀察視線。每天加工結束後,請用刷子和噴水容器清洗。
6、清潔磨邊室。
長時間加工,會使夾片軸、夾頭及磨邊室內壁附著切削粉塵,若不及時清除,會劃傷鏡片,還會使夾片軸密封圈磨損導致機頭進水。清洗方法有如下兩種:(1)用刷子和噴水容器直接清洗。(2)進入機器清潔模式清洗。此方法同時可以清洗機器內部供水管路。具體步驟請參閱隨機所帶操作說明書。
7、清潔磨邊機及掃描器外殼。
每天用完機器後,必須立即清潔。若放幾天後再清洗,切削粉末會固化在機殼上,將難以除去。請用軟布沾中性清洗劑清潔外殼。
8、修整砂輪。
當砂輪鈍後,加工時間變長。為恢復砂輪性能,應修整(時間約磨1000片玻璃片後)。方法如下:
(1)直接修整
1)打濕砂條。2)開機。3)掃描鏡框,傳送完數據後,啟動機器磨邊(不夾鏡片)。4)機頭下落後,關機。5)靠砂輪慣性,把修石棒壓上去,修4~5次即可。
(2)進入砂輪修整模式
1)進入菜單。2)選擇砂輪修整模式。3)啟動機器。4)靠砂輪慣性,把修石棒壓上去,修整。5)啟動一次,砂輪運轉幾秒鍾,這樣可以修整4~5次。
9、對靠支撐桿上下移動機頭的磨邊機,也可定期在支撐桿上加一點點鍾表潤滑油。
Ⅳ 模具的加工工序是什麼
切削,是模具製造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因為只要是模具製造,都要經過切削這個過程。在模具製造切削過程中可分3個工序類型:粗加工、精加工和半精加工,有時甚至還有超精加工(大部分是高速切削應用)。 殘餘量銑削當然是在半精加工工序後為精加工而准備的。在每一個工序中都應努力做到為下一個工序留下均勻分布的餘量,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刀具路徑的方向和工作負載很少有快速的變化,刀具的壽命就可能延長,並更加可預測。如果可能,就應在專用機床上進行精加工工序。
這會在更短的調試和裝配時間內提高模具的幾何精度和質量。東莞塑膠模具廠昱卓精密,模具只選用國際知名品牌原材料,嚴格把控產品從尺寸到外觀、環保的一切誤差:採用富特巴、龍記等業內知名模架品牌和瑞典一勝百、日本大同、國產撫鋼等知名鋼材品牌,確保模具壽命達50萬次;選用德國拜耳、美國SABIC進口等塑膠原料,全新材料不摻任何回收料,全套SGS、ROHS檢測報告,使用更放心。東莞塑膠模具廠昱卓精密始終執行嚴格嚴苛的品質管控,實施標准質量管理體系,對來料檢驗(IQC)、製程品檢驗(IPQC)、成型品檢驗(FQC)、模具出貨驗收(OQC)4大環節進行品質控制;從設計管理、計劃管理、製造加工、物流運輸等多個環節進行管理,縮短交期,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榮獲QS證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嚴格把控產品從尺寸到外觀、環保的一切誤差。
Ⅳ 隱形眼鏡的做工工藝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您好,隱形眼鏡製作工藝一般有以下幾種:
1、旋轉成形工藝
鏡片模具由電腦程序控制製成。該工藝是將多次純化的液體原料滴入高速旋轉的一次性模具中,滴入量以及模具的旋轉方向、速度均由電腦全方位精確控制,以保證鏡片的形狀、厚度和屈光度等參數符合設計。旋轉過程中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液體原料發生光聚合反應,形成固態鏡片,再經過邊緣精加工、水合脫膜、萃取、著色、全面質檢和消毒包裝等工序後製成成品鏡片。特點:表面光滑,質地柔軟,薄,配戴舒適,但矯正散光效果較差。
2、切削成形工藝
用車床將干態的毛坯進行切削,雙面切削後再水合成軟性隱形眼鏡。特點:製作工藝高,成本高,彈性好,易操作,多數散光鏡片及透氣硬鏡用此方法製作。
3、模壓成形工藝
根據不同的屈光度、基弧和直徑設計出多套模板模具,再復制出一次性的凹模和凸模。將液態原料或固態毛坯注入凹模進行鑄壓,其餘工序與旋轉成行相同。特點:效率高,成本低,多數拋棄型用此方法製作。鏡片的彈性模量大於旋轉成行工藝的鏡片,較易操作,可塑性優於切削成行的鏡片,常有兩到三種基弧即可滿足通常的角膜彎度,配戴較為舒適。鏡片較厚,透氧性稍差,且強度不佳,不耐久用。
4、合成形工藝: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綜合運用,如旋轉切削工藝,模壓切削工藝。
Ⅵ 眼鏡片是用什麼東西打磨的
鏡片大多數是樹脂的,是注塑成型的,就是把原料液體注入模具中,然後加熱變固體,再取出來就行,不需要打磨。
玻璃片是固定在儀器上,用金剛砂+水打磨的。
樹脂是植物,特別是松柏類植物分泌的一種碳氫化合物,因其特殊的化學結構而受到重視。樹脂可分為兩種: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樹脂透鏡是以樹脂為原料經化學合成、加工拋光而成的透鏡。
樹脂鏡片具有明顯的優點,重量輕,佩戴更舒適;其次,它具有很強的抗沖擊性,不易碎,更安全;同時,樹脂鏡片也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此外,樹脂鏡片易於再加工,以滿足特殊需要。最後,隨著鍍膜工藝的創新和改進,樹脂鏡片也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因此成為市場上鏡片的主流。
(6)眼鏡模具怎麼切削擴展閱讀
鏡片分類
1、防藍光鏡片
防藍光鏡片是一種能有效阻隔高能有害藍光,保留有益藍光,減少藍光對眼睛傷害的數碼防護鏡片,適合在使用電視、電腦、PAD及手機等LED數碼顯示設備時佩戴。
2、太陽鏡片
太陽鏡藉助金屬粉末有選擇地吸收組成太陽光線的部分波段,遮擋令人不舒服的強光。
3、偏光鏡片
太陽照在水面、路面、雪地等地方會反射出雜亂的光線,為了過濾這些刺眼光線,在鏡片上加入垂直向的特殊塗料,就稱為偏光鏡片,它能有效抑制強光,即使直視太陽也不容易刺眼,最適合戶外運動(例如:駕駛、滑雪或釣魚)時使用。
4、智能變色鏡片
也叫「感光鏡片」,一般是通過在鏡片本身加入鹵化銀物質或者在鏡片表面旋塗變色膜層實現變色,在強光下鏡片變暗,在室內光線下變回透明,根據光線/紫外線強弱自動調節鏡片顏色,一鏡兩用,自動阻擋紫外線。
Ⅶ 模具加工的常見方法
摘要:本文介紹了模具零部件的機加工方法及工藝規程的制定,並以電器盒模具模芯高效數控加工工藝為例,結合自己多年的注射模具加工經驗,精闢地介紹了模具零部件高效銑削加工工序的編制,希望對工程技術人員有一定的幫助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CAD/CAM 模具 加工 工藝
一、引言
在現代模具的成形製造中,由於模具的形面設計日趨復雜,自由曲面所佔比例不斷增加,因此對模具加工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不僅應保證高的製造精度和表面質量,而且要追求加工表面的美觀。隨著對高速加工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尤其在機床加工、數控系統、刀具系統、CAD/CAM軟體等相關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高速加工技術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模具的製造加工。高速加工技術對模具加工工藝產生了巨大影響,改變了傳統模具加工採用的「退火→銑削加工→熱處理→磨削」或「電火花加工→手工打磨、拋光」等復雜冗長的工藝流程。
但是,在實踐中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高速加工,有時為了節約生產成本與提高生產效率,必須採用高效加工方法,使一部分加工工序在普通機床上就可高效率完成。這樣就要求設計者編制合理的模具加工工藝,以便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減少模具的製造周期。
二、模具零部件的機加工方法
用機械加工方法加工模具零部件時要充分考慮零件的材料、結構形狀、尺寸、精度和使用壽命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採用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藝路線。盡可能通過加工設備來保證模具零部件的加工質量,減少鉗工修配工作量,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
常用機械加工方法在模具零部件加工中的應用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機加工方法可能達到的粗糙度及應用
三、模具高效加工工藝規程與策略制定
1.工藝規程制定
工藝規程必須針對加工對象,結合本企業實際生產條件進行制定,技術上要先進、經濟上要合理。模具零部件加工工藝規程制定的一般步驟及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加工工藝規程
2.數控加工工藝策略
1)粗加工
模具粗加工的主要目標是追求單位時間內的材料去除率,並為半精加工准備工件的幾何輪廓。在粗加工過程中通過利用國外先進的CAD/CAM軟體可通過以下措施保持切削條件恆定,從而獲得良好的加工質量。
(1)恆定的切削載荷;
通過計算獲得恆定切削層面積和材料去除率,使切削載荷與刀具磨損速率保持均衡,以提高刀具壽命和加工質量;
(2)避免突然改變刀具進給方向;
(3)避免將刀具埋入工件。如加工模具型腔時,應避免刀具垂直插入工件,而應採用傾斜下刀方式(常用傾斜角為20°~30°),最好採用螺旋式下刀以降低刀具載荷;加工模具型芯時,應盡量先從工件外部下刀然後水平切入工件;
(4)刀具切入、切出工件時應盡可能採用傾斜式(或圓弧式)切入、切出,避免垂直切入、切出;
(5)採用攀爬式切削(Climb cutting)可降低切削熱,減小刀具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質量。
2)半精加工
模具半精加工的主要目標是使工件輪廓形狀平整,表面精加工餘量均勻,這對於工具鋼模具尤為重要,因為它將影響精加工時刀具切削層面積的變化及刀具載荷的變化,從而影響切削過程的穩定性及精加工表面質量。
粗加工是基於體積模型(Volume model),精加工則是基於面模型(Su rface model)。而以前開發的CAD/CAM系統對零件的幾何描述是不連續的,由於沒有描述粗加工後、精加工前加工模型的中間信息,故粗加工表面的剩餘加工餘量分布及最大剩餘加工餘量均是未知的。
因此應對半精加工策略進行優化以保證半精加工後工件表面具有均勻的剩餘加工餘量。優化過程包括:粗加工後輪廓的計算、最大剩餘加工餘量的計算、最大允許加工餘量的確定、對剩餘加工餘量大於最大允許加工餘量的型面分區(如凹槽、拐角等過渡半徑小於粗加工刀具半徑的區域)以及半精加工時刀心軌跡的計算等。
現有的模具加工CAD/CAM軟體大都具備剩餘加工餘量分析功能,並能根據剩餘加工餘量的大小及分布情況採用合理的半精加工策略。CIMATRON軟體提供清根加工(CLEAN UP)來清除粗加工後剩餘加工餘量較大的角落以保證後續工序均勻的加工餘量。Pro/Engineer軟體的局部銑削(Local milling)具有相似的功能,如局部銑削工序的剩餘加工餘量取值與粗加工相等,該工序只用一把小直徑銑刀來清除粗加工未切到的角落,然後再進行半精加工;如果取局部銑削工序的剩餘加工餘量值作為半精加工的剩餘加工餘量,則該工序不僅可清除粗加工未切到的角落,還可完成半精加工。
3)精加工
模具的精加工策略取決於刀具與工件的接觸點,而刀具與工件的接觸點隨著加工表面的曲面斜率和刀具有效半徑的變化而變化。對於由多個曲面組合而成的復雜曲面加工,應盡可能在一個工序中進行連續加工,而不是對各個曲面分別進行加工,以減少抬刀、下刀的次數。然而由於加工中表面斜率的變化,如果只定義加工的側吃刀量(Step over),就可能造成在斜率不同的表面上實際步距不均勻,從而影響加工質量。CIMATRON軟體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在定義側吃刀量的同時,使用Clean Between Pass(清除刀間殘留面積高度)來調整步距。Pro/Engineer 軟體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在定義側吃刀量的同時,再定義加工表面殘留面積高度(Scallop machine)。一般情況下,精加工曲面的曲率半徑應大於刀具半徑的1.5倍,以避免進給方向的突然轉變。在模具的精加工中,在每次切入、切出工件時,進給方向的改變應盡量採用圓弧或曲線轉接,避免採用直線轉接,以保持切削過程的平穩性。
四、高效加工實例
在現代化的模具生產中,隨著對產品功能要求的提高,產品內部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相應的模具結構也要隨之復雜化。
下面闡述了在電器盒塑料模具製造中所採用的新的設計製造工藝方法路線:首先利用Pro/ENGINEER或CIMATRON等先進的CAD/CAM軟體進行產品的3D圖形設計;然後根據產品的特點設計模具結構,生成模具型腔實體圖和工程圖;再在CIMATRON中根據模具型腔的特點繪制CNC數控加工工藝圖,擬定數控加工工藝路線,輸入加工參數,生成刀具路徑;最後進行三維加工動態模擬,生成加工程序,並輸送到數控機床進行自動加工。
在實際加工時需用內六角螺釘將四個方鐵塊固定於模芯上,然後再將這四個方鐵塊固定在機床工作台上即可。
圖1 電器盒模芯圖
以下就以電器盒模具動、定模芯(如圖1所示,動模芯材料為P20,定模芯材料為2738,經調質處理,硬度為HRC32左右)為例,重點體說明這一加工流程。為減少篇幅,本文假定從生成三維加工工藝模型後開始,只涉及數控銑削加工部分。
表3 動模芯數控加工工序
表4 定模芯數控加工工序
五、結束語
數控編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統中最能明顯發揮效益的環節之一,其在實現設計加工自動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縮短產品研製周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採用CIMATRON或Pro/ENGINEER等先進軟體進行三維建模,然後根據模具型腔的特點,確定模具型腔、分模面,生成模具型腔實體圖、工程圖、加工工藝圖。根據CAM系統的功能,從CAPP資料庫獲取加工過程的工藝信息,進行零部件加工工藝路線的控制,輸入加工參數,然後再在CAM中編制刀具路徑,進行三維加工動態模擬,生成加工程序並輸送到數控機床完成自動化加工。
這些加工步驟是現代化模具生產的過程和發展趨勢,它使復雜模具型芯的生產簡化為單個機械零件的數控自動化生產,全部模具設計和數控加工編程過程都可以藉助CAD/CAM軟體在計算機上完成。它改變了傳統的模具製造手段,有效地縮短了模具製造周期,大大提高了模具的質量、精度和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偉光主編.現代製造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塑料模具設計手冊編寫組.塑料模具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Ⅷ 什麼是眼鏡模具眼鏡模具設計用什麼軟體
眼鏡模具就是注塑模具啊!用三維軟體啊!常用的是proe ug catia! 這三個是最大型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