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圳市匯豐金貿易有限公司黃金首飾是怎麼加工的
黃金首飾是一種由未鍛造的黃金製成的貴金屬,黃金首飾是由(未鍛造的黃金和未鍛造的銀按比例調制而成的,黃金鑲嵌飾品是一種由未鍛造的黃金和未鍛造的銀補口按一定比例製成加上珠寶中使用的其他鑲嵌材料(如鑽石、寶石、半寶石和珍珠)製成的貴金屬。
黃金首飾的一般加工工藝:
熔金:用乙炔火焰在石英坩堝中燃燒黃金,通過乙熔煉成適合加工裝飾品的配料件。
倒模:用高周波或中周波離心澆鑄機熔化黃金,然後倒入石膏模具中進行鑄造。
拋光:要想在鑄件表面產生光澤,可以通過磁力或滾筒拋光機。
執模:修復鑄件在鑄造過程中的變形和粗糙表面,可使用戒指鐵、坑鐵等工具對鑄件進行焊接、銼和錘。
壓光:通過瑪瑙筆接觸黃金首飾半成品表面,摩擦工件,使首飾半成品表面光亮。
車花:通過配有鑽石車花刀的車花機在產品表面製作圖案。
檢測後,成品入庫
黃金損失的原因及關系:熔金-倒模-拋光-執模-壓光-車花
磨損損失原因:熔融金損失(高溫環境長時間使更多的黃金氧化和揮發)。燒鑄過程銼修整外形等步驟造成的損耗,以及車花時顆粒流失造成的損失。
『貳』 請問各位師傅金粉怎麼加工成黃金
金粉加工成黃金有四步:第一步,先把金粉放入專門容器內。第二步,加熱至黃金的熔點,將金粉熔化成金水。第三步,將金水倒入特定容器中,等待冷卻定型。第四步,取出金條。
金粉要化學提煉出純金,才能加工黃金。得到浮選金精礦後,還要進行氰化提取。這是處理含金石英脈和含金黃鐵礦石英脈金礦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都用黃葯類作捕收劑,松醇油作起泡劑,在弱鹼性礦漿中浮選得金精礦(或含金硫化物金礦)。然後將浮選精礦進行氰化浸出,金被氰化物溶解變為金絡合物進入溶液,再用鋅粉置換(或用炭吸附法處理)得金泥,最後將金泥火法冶煉,最後才能得到純金。
將金首飾和戒指等東西放入熔爐中進行初步的融化,在經過初步融化後,這些金首飾會變成一堆大大小小的金粉。然後在將金粒倒入另一個能耐高溫的容器中,准備進行第二步的熔煉,經過第二次高溫融化後已經變成金水的黃金,工作人員的下一步則是將金水倒入相應大小的模具中。經過一系列加工後初步成型的金條,據說舊的黃金首飾會有許多含金量較小的焊接點,在融成金磚後並不能保證其純度,需要特殊工藝提純。拋光打磨好的金磚,隨後會在金磚上刻印標注字樣。據說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金粉損耗,這些金粉往往也很難收集好。
拓展資料:
1、黃金首飾是指以黃金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首飾,黃金首飾在加工時會產生一些金粉。銅合金裝飾製品的另一特點是其具有金色感,常替代稀有的、價值昂貴的金在建築裝飾中作為點綴使用。銅合金的另一應用是銅粉(俗稱「金粉」),是一種由銅合金製成的金色顏料。主要成分為銅及少量的鋅、鋁、錫等金屬,經過一定的化學手段,可加工製作成黃金。
2、黃金首飾是指以黃金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首飾,黃金首飾在加工時會產生一些金粉,這些金粉需要使用金粉回收裝置進行收集,防止金粉丟失造成損失。
『叄』 黃金的製作過程
(一)破碎與磨礦
據調查,我國選金廠多採用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碎,採用標准型圓錐碎礦機中碎,而細碎則採用短頭型圓錐碎礦機以及對輥碎礦機。中、小型選金廠大多採用兩段一閉路碎礦,大型選金廠採用三段一閉路碎礦流程。
為了提高選礦生產能力,挖掘設備潛力,對碎礦流程進行了改造,使磨礦機的利用系數提高,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實行多碎少磨,降低入磨礦石粒度。
(二)重選
重選在岩金礦山應用比較廣泛,多作為輔助工藝,在磨礦迴路中回收粗粒金,為浮選和氰化工藝創造有利條件,改善選礦指標,提高金的總回收率,對增加產量和降低成本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山東省約有10多個選金廠採用了重選這一工藝,平均總回收率可提高2%~3%,企業經濟效益好,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可得數百萬元的利潤。河南、湖南、內蒙古等省(區)亦取得好的效果,採用的主要設備有溜槽、搖床、跳汰機和短錐旋流器等。從我國多數黃金礦山來看,浮—重聯合流程(浮選尾礦用重選)適於採用,今後應大力推廣階段磨礦階段選別流程,提倡能收、早收的選礦原則。
(三)浮選
據調查,我國80%左右的岩金礦山採用浮選法選金,產出的精礦多送往有色冶煉廠處理。由於氰化法提金的日益發展和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精礦運輸損失,近年來產品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多採取就地處理(當然也由於選冶之間的矛盾和計價等問題,迫使礦山就地自行處理)促使浮選工藝有較大發展,在黃金生產中佔有相當的重要地位。通常有優先浮選和混合浮選兩種工藝。近年來在工藝流程改造和葯劑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進展,浮選回收率也明顯提高。據全國40多個選金廠,浮選工藝指標調查結果表明,硫化礦浮選回收率為90%,少數高達95%~97%;氧化礦回收率為75%左右;個別的達到80%~85%。近年來,浮選工藝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顯。階段磨浮流程,重—浮聯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國浮選工藝發展的主要趨勢。如湘西金礦採用重—浮聯合流程,進行階段磨礦階段選別,獲得較好指標,回收率提高6%以上;焦家金礦、五龍金礦、文峪金礦、東闖金礦等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又如新城金礦,原流程為原礦直接浮選,由於含泥較高(礦石本身含泥高,再加采礦尾砂膠結充填強度不夠,帶入部分泥砂)使選礦指標連續下降。經考查試驗,採用了泥砂分選工藝流程,回收率由93.05%提高到95.01%,精礦品位135g/t提高到140g/t,穩定了生產。金廠峪金礦由於原礦品位逐年下降,因此使浮選指標降低,經與沈陽黃金學院等單位合作試驗研究採用分支浮選工藝,提高了浮選指標和精礦品位。這一科研成果(於1988年1月黃金總公司通過了技術鑒定),為浮選工藝改造得到了新的啟示。當然,浮選法和其他方法一樣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對所有含金礦石都有效,主要還要考慮礦石性質,在選擇工藝流程時,需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和試驗。
近幾年來,為提高分選效果,在工藝不斷改進的同時,對葯劑添加制度和混合用葯方面也作了不少改進和研究,在加葯實現自動控制方面也有新的進展。
(四)化選-水冶提金工藝
1.混汞法提金
混汞法提金工藝是一種古老的提金工藝,既簡便,又經濟,適於粗粒單體金的回收。我國不少黃金礦山還沿用這一方法。隨著黃金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混汞法提金工藝也不斷得到了改進和完善。由於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有的礦山取消了混汞作業,為重選、浮選和氰化法提金工藝所取代。
在黃金生產中,混汞法提金工藝仍有其重要的作用,在國內外均有應用實例。目前河北張家口、遼寧二道溝、吉林夾皮溝、山東沂南等不少金礦應用了此工藝。遼寧二道溝金礦原為單一浮選流程,根據礦石性質改為混汞加浮選聯合流程,總回收率提高7.81%(混汞回收率達64.6%),尾礦品位由0.74g/t降到0.32g/t,年獲效益為158萬元。混汞法提金工藝關鍵在於如何採取防護措施,消除汞毒污染。
2.氰化法提金工藝
氰化法提金工藝是現代從礦石或精礦中提取金的主要方法。氰化法提金工藝包括:氰化浸出、浸出礦漿的洗滌過濾、氰化液或氰化礦漿中金的提取和成品的冶煉等幾個基本工序。我國黃金礦山現有氰化廠基本採用兩類提金工藝流程,一類是以濃密機進行連續逆流洗滌,用鋅粉置換沉澱回收金的所謂常規氰化法提金工藝流程(CCD法和CCF法),另一類則是無須過濾洗滌,採用活性炭直接從氰化礦漿中吸附回收金的無過濾氰化炭漿工藝流程(CIP法和CIL法)。
常規氰化法提金工藝按處理物料的不同又分兩種:一種是處理浮選金精礦或處理混汞、重選尾礦的氰化廠。採用這種工藝的多是大型國營礦山。如河北金廠峪;遼寧五龍、河南楊寨峪;山東招遠、新城、焦家、三山島金礦。另一種是處理泥質氧化礦石,採用全泥攪拌氰化的提金廠。如吉林海溝;黑龍江團結溝;安徽新橋金銀礦等礦山。
我國早在30年代已開始使用氰化法提金工藝。台灣金瓜石金礦在1936~1938年期間,採用氰化-鋅粉置換工藝提取黃金,年產黃金15萬兩。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礦產金的生產,在一些礦山先後採用間歇機械攪拌氰化法提金工藝和連續攪拌氰化法提金工藝取代滲濾氰化法提金工藝。1967年,首先在山東招遠金礦靈山和玲瓏選金廠實現了連續機械攪拌氰化工藝生產黃金,氰化法提金由70%提高到93.23%,從此連續機械攪拌氰化法提金工藝在全國各大金礦迅速獲得推廣。1970年金廠峪金礦、1977年五龍金礦氰化廠相繼建成投產,此後國內又陸續建成投產了一批機械攪拌氰化廠,氰化法提金工藝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黃金生產的不斷發展和金礦資源的迅速開發,自20世紀80年代起泥質高的含金氧化礦石大量增加,開發對這類礦石進行全泥氰化攪拌浸出的研究,並在黑龍江團結溝金礦建設一座日處理500t礦石的氰化廠,1983年投入生產。從此,全泥氰化法提金工藝日漸推廣應用,先後在河南、吉林、河北、陝西、內蒙古等地採用此法建廠提金。與此同時,為解決泥質氧化礦石在濃密過濾固液分離上的困難,於1979年11月長春黃金研究所開始對團結溝金礦的礦石採用無過濾的炭漿法提金工藝,進行了歷時兩年的試驗研究,獲得了成功。在此基礎上,於1984年8月在河南靈湖金礦自行設計利用國產設備建成我國第一座日處理50t礦石的炭漿法提金廠。使我國氰化法提金工藝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炭漿法提金工藝成為處理泥質氧化礦石的岩金礦山就地產金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後在吉林、河南、內蒙古、陝西等地建起了炭漿法提金廠。1984年末,冶金工業部黃金局為推動炭漿法提金工藝在我國的應用,移植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與美國戴維麥基公司合作,在陝西省西潼峪金礦、河北省張家口金礦,分別建起了一座日處理礦石250t(西潼峪)和一座450t(張家口)的炭浸提金廠。據調查張家口金礦達到93.54%(1988年炭漿回收率為90.25%)的回收率。
依*科學大搞技術革新的試驗研究,使我國黃金生產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如金廠峪金礦研究採用鋅粉代替鋅絲置換金泥成功,使置換率達到99.89%,金泥含金品位明顯提高,鋅耗量由原鋅絲置換的2.2kg/t降到0.6kg/t,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繼而在招遠、焦家、新城、五龍等礦山推廣應用也取得明顯效果。低品位氧化礦石的堆浸工藝,在丹東虎山金礦試驗成功後,相繼在河南、河北、遼寧、雲南、湖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陝西等省區推廣應用,經濟效果明顯,為低品位氧化礦的開發利用開辟了道路。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採用堆浸法生產的黃金年產量達到萬兩以上(僅河南省堆浸生產的黃金累計為1.3萬兩),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堆浸規模較小,一般為1×103~3×103t/堆,萬t/堆的較少,在技術上也存在較大的差距,1988年陝西太白縣雙王金礦大型萬噸級堆浸場投產,取得可喜的成果(礦石品位1.5g/t)。
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引進消化(如美國的高效濃密機,雙螺旋攪拌浸出槽,日本的馬爾斯泵,帶式過濾機等),使我國黃金生產在裝備水平和技術水平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黃金生產設備向高效、節能、大型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在硫脲提金、硫代硫酸鹽提金,預氧化細菌浸出,加壓催化浸出,樹脂吸附等新工藝的科學研究方面,近年來也有新的進展。1979年長春黃金研究所進行硫脲提金試驗獲得成功,並於1984年在廣西龍水礦建成一座日處理浮選金精礦10~20t的硫脲提金車間(1987年通過部級鑒定)。其他工藝雖處於試驗研究階段和正准備建廠投產,足以說明我國提金技術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五)金的冶煉與回收
黃金冶煉是黃金生產中最後一道工序,其產品為成品金。冶煉有粗煉和精煉之分。精粗煉產品為合金(俗稱合質金),我國黃金礦山就地產金多為合質金,直接交售給銀行。黃金富礦塊和各種金精礦運往有色冶煉廠加工提煉成品金(俗稱含量金)。建國40年來,黃金冶煉和綜合回收發展較快,冶煉技術和工藝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冶煉成本日益降低,促進了黃金生產的發展。參考資料:http://hi..com/%BF%F3%C9%BD%D1%A1%BF%F3%BC%BC%CA%F5/blog/item/94307aa1f359fe8f47106419.html
『肆』 黃金首飾是怎麼生產製作的
熔金:利用乙炔火焰燒石英坩堝(耐高溫堝)內的(未鍛造)黃金,使乙熔煉成適合加工飾品的單件配料件。
倒模:利用高周波或中周波離心澆鑄機將黃金配料熔化後再倒入石膏模中澆鑄出鑄件。
拋光:使用磁力拋光機或滾筒拋光機將鑄件表面產生光澤的加工過程。
執模:利用戒指鐵、坑鐵等輔助工具對鑄件進行焊接、銼、錘,以修整鑄件在鑄造過程中的變形及表面粗糙。
壓光:用瑪瑙筆接觸金面並磨擦工件,使工件表面產生光亮。
車花:使用裝有鑽石車花刀的車花機在製品表面作圖案性的批花雕刻。
(4)黃金倒進模具里是怎麼成型的擴展閱讀:
保養方法
1、潔精的化學物質會改變金子的色澤,所以做清潔工作之前應該脫掉金飾品。
2、避免直接與香水 、發膠等高揮發性物質接觸,否則容易導致金飾褪色 。
3、游泳時要取下金飾,以免碰到海水或池水後,表層產生化學變化。
4、保管的時候用絨布包好再放進首飾箱,避免互相摩擦損壞。
5、黃金比較軟,容易變形,所以不要拉扯項鏈等飾品,以免變形。
6、純金飾品在遇水銀時會產生化學反應 ,出現白色斑點,清洗時只要在酒精燈下燒烤一會兒 ,就能恢復原色 。
7、配戴後的金飾常因污漬及灰塵的沾染而失去光澤, 此時,只要將金飾置於中性洗潔劑以溫水浸泡並清洗,再取出拭擦乾即可。
清洗方法
1、保護黃金飾品的光澤,可以上面薄薄地塗上一層指甲油。
2、如果表面已有黑色銀膜,可用食鹽2克,小蘇打7克,漂白粉8克,清水60毫升,配製成"金器清洗劑",把金首飾放在一隻碗中,倒入清洗劑,2小時後,將金首飾取出,用清水(最好不是硬水)漂洗後,埋在木屑中乾燥,然後用軟布擦拭即可。
3、鑲寶石的戒指用冰棍或火柴棒卷一塊棉花,在花露水和甘油的混液中沾濕後,擦洗寶石時其框架,然後用絨布擦亮戒指。切忌用刀片一類銳物去刮。
4、 鹽和醋混合成清洗劑,用它來擦拭純金首飾,可使歷久常新。
5、牙膏擦拭或用滾熱的濃米湯擦洗,也可恢復光澤。
6、可以用70%硝酸和98%的硫酸按一比三比例配置,不過這對是化學反應,來清潔的,對金有一定的損失。
避免接觸
溫馨提示:自行清洗黃金首飾要注意方法:可以將黃金首飾置於稀釋的皂液中清洗,再以軟布吸干水分即可。
『伍』 黃金首飾模具怎麼使用
根據模具來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也就是半成品或是配件,包括項鏈配件、小圓珠或是橄欖珠等等。然後,這些半成品將被轉送到鏈部,將項鏈的每一個配件相連接,從而組成一條初步完整的項鏈。
模具製作:
蠟模是利用膠模鑄造出來,這個過程簡稱為注蠟。製作蠟模所用的蠟是用各種性質不同的蠟配製而成的。從而得到所需要的熔點、硬度、強度和韌性的合成蠟。無論何種蠟,總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強度,能夠完全燒盡而不留殘渣,熔化距越短越好,製作蠟模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注射用蠟:好的注射用蠟應有較低的溶點、好的流動性、能快速凝固,有適當的彈性,易於從膠模中取出。市售的商品蠟有綠色、紅色等各種顏色以區別它們的性質。綠色蠟用得最普遍,好的蠟熔注溫度在63℃~74℃之間,溫度越低,蠟的收縮越小,注蠟溫度過高,蠟會流入膠模的割縫,吸入空氣,冷卻時形成蠟中的小氣泡。
2、注蠟:通過注蠟機把蠟熔化後用壓力注入膠模中,注了蠟的膠模要放置2~3分鍾。經蠟模冷卻後小心取出蠟模,注蠟時熔蠟的溫度是根據蠟的性質來調整的。而空氣壓力則根據蠟型的厚薄來調整,一般控制在4~10氣壓,厚的臘模採用較高的壓力。注蠟時,用兩片鋁片板或鋼板或有機玻璃板夾住膠模,兩手持著對准注蠟噴嘴踩下腳控開關,注蠟就開始。指示燈熄滅時,蠟模就注好了。
3、取蠟模:把蠟模從膠模中取出的時機要掌握好,過早蠟未完全凝固,不能成形;過晚則已經硬化變脆,取出時容易破碎。注好並冷卻了的膠模放在工作台上,用一隻手持下模,另一隻手慢慢彎曲翻開上模,而蠟模仍在下模中,再拿起下模微微彎曲就可取出蠟模了。脫下的蠟模如表面微小的缺陷,可適當修理,修理可通過補蠟和刮刻進行。
『陸』 關於黃金首飾倒模加工技巧的問題.
一般有缺口是因為在倒模的過程中溫度不夠(可以注意石膏模的溫度或者是金屬融化的溫度)
而卻要看金屬融化的時間以及倒模的時機。對於技術要求還是蠻高的
如果你是新手我建議你買台真空加壓鑄造機的 試試一般都是自動化程序設置好了
相對操作要求低一點。
品牌的話可以看看藝輝的設備
相對來說售後和技術培訓都會比較全面一點。
『柒』 什麼是黃金鍛壓工藝
黃金鍛壓工藝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黃金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鍛壓是由鍛造與沖壓兩大部分組成。通過鍛造能消除黃金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鬆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於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鑄件。相關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採用鍛件。
黃金首飾從原料變成首飾,其前期工藝有三部分:
一、將回收的舊金飾品作為原材料,熔化至鐵槽內形成金條。
二、接下來就是鍛壓即根據所需型材的厚度,將金條壓成黃金板材。
三、然後,將黃金板材進行二次鍛壓,即根據所需製作相應型材。
其中油壓部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有了雛形,則送到執模部進行整形,讓戒指、手鐲等黃金飾品的形狀更加接近成品的模樣。
備料部則根據模具來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也就是半成品或是配件,包括項鏈配件、小圓珠或是橄欖珠等等。然後,這些半成品將被轉送到鏈部,將項鏈的每一個配件相連接,從而組成一條初步完整的項鏈。
四、最後給半成品首飾車出花紋並打磨掉不需要的部分。再拋光等表面處理,成品稱重,掛產品規格吊牌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