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模具高手談談如何確定分型面及拔模問題!!!
看來星期天高手都不在,只有我菜菜來回答你了。做分型面時,除去書本上的法則(如按最大橫截面來分等等)不談,偶一般按下面的次序來的:1。最大程度地滿足產品設計的要求2。模具製造的經濟性(包括簡化結構和方便加工及裝配)3。考慮強度及模具壽命;可能有問題的地方,甚至要考慮方便修模4。方便注塑及縮短注塑周期5。縮短設計時間6。有時間就考慮一下加工中的防呆打個比方來說:做外觀件的朋友一定有體會,有時候一些地方不需要抽芯,但是為了保證外觀質量、改變分型線特意地做了抽芯。當然以上講的也不是絕對。在1和2,或者2和3之間有沖突的話,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一直認為如果產品設計和模具設計在同家公司,模具設計要有責任和有義務提醒產品設計來簡化結構、接受一些可以接受的接縫等等來降低公司成本;反之就希望他設計得越復雜越好。拔模的話,如果沒有把握,就往減材料的方向來做,如果不行還可以加。還有一條是個人體會:越是細薄深的筋越是要做拔模。
Ⅱ 急急急~~請問模具設計裡面分型面是怎麼選取的
ABC
Ⅲ 新人求教,catia在型芯/型腔工作台下進行模具設計過程中創建分型面遇到的問題
分型面選錯了,應該選最大投影面,就是圓弧面中心線所在平面
Ⅳ proe中分型面怎麼做
首先,ProENGINEER Wildfire 從3.0開始,類似於ProENGINEER 2001的瀑布菜單已經逐步轉變成圖標logo形式。這是與大型三維軟體標准及windows標准介面的表現。
其次,3.0與4.0在Pro/Moldesign模塊裡面,分型面命令已經不嵌入於瀑布菜單里,而是變成了左側附近的分型面圖標,或者插入>模具幾何>分型曲面。
接著右鍵屏幕繪圖區>屬性 來更改分型面名稱!遮蔽工件後,通過選擇Ref模型曲面(無論是選擇單個曲面、環曲面、種子與邊界曲面等方式)來Ctrl+C ,接著Ctrl+V 進行曲面復制而產生主分型面的主體部分,延伸,合並後產生完整分型面。綠色勾選退出分型面設計狀態。
最後,如若對分型面需要修改,先需要進行模型樹設置>樹過濾器>特徵勾選,此時分型面的特徵會出現在模型樹欄,右鍵分型面特徵可以進行刪除、重定義及編輯定義等相關操作。
Ⅳ ug模具設計之做圓角法向分型面的幾種方式
沒什麼規則,看你自己怎麼排了,比如進膠口該設計在哪裡,怎樣進料比較均勻,怎樣頂出比較好,怎樣排布模具成本低,怎樣設計結構比較簡單,等等,盡量別搞的復雜化,模具做的越復雜越容易出問題。另外一般而言,型腔有凸起的部分大都安排在動模...
Ⅵ 在注塑模的設計當中模具分型面選擇有什麼原則
分型面的選取不僅關繫到塑件的成型和脫模,而且涉及模具結構和製造成本,因此,必須重視選擇分型面。一般來說,分型面選擇的總體原則主要有三:
1、保證塑件質量。這是最基本的一條,必須使塑件質量符合預定要求。
2、便於塑件脫模。易於脫模,可使生產率提高,塑件不易變形,提高正品率。
3、簡化模具結構。同樣一個塑件,因為分型面選擇的不同,使結構的復雜程度有很大不同,合理地選擇,即可簡化模具結構。
Ⅶ 模具的分型面怎麼來確定
模具的分型面選擇是模具設計中重要部分、也是左右模具結構、成本、製品質量、製品外觀、模具壽命等等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分型面的選擇有以下注意點:
1、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脫模
2、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保證製品質量(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外觀)
3、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側向抽芯
4、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排氣
5、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防止溢料
6、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簡化模具結構
模具的分型面選擇是模具設計中重要部分、也是左右模具結構、成本、製品質量、製品外觀、模具壽命等等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分型面的選擇有以下注意點:
1、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脫模
2、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保證製品質量(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外觀)
3、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側向抽芯
4、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排氣
5、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防止溢料
6、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於簡化模具結構
Ⅷ 想問大佬們,有了分型線,怎麼搞模具上的分型面啊,
1.用拉伸命令將線拉成片體。2.然後創建包容塊,把整個產品包住。3.拆分體,用拉伸的片體拆分實體。
Ⅸ 分型面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簡單分析一下即可,詳情如圖所示
Ⅹ 做模具設計如何快速的找到產品的分型面
你好,本人的工作是模具設計,並有多年的設計經驗,下面為你解答。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只需要用「斜率」的命令,首先確認脫模方向,然後將斜率更改為-0.1
0
0.1,確定以後,選中產品,就會出現顏色分層如圖
粉紅色和藍色線的交界處就是分型面,粉紅色是定模,藍色是動模。直接用「拉伸」命令,選中分界線拉出平面即可。
注意:有的不規則的角度,需要用橋接曲線。有孔的產品,需要將孔堵上。
將所有平面縫合以後,用「求差」命令,就可以分出動、定模。
就這么簡單,希望對樓主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