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室的中模具保存有溫濕度要求嗎
1.模具的日常保養:各種運動部件如頂針、行位、導柱、導套加油,模面的清潔,運水的疏道,這是模具生產時每天要維護的。
2.定期的保養:定期保養包括日常保養之外還要排氣槽的清理,困氣燒黑位加排氣,損傷、磨損部位修正等。
3.外觀保養:模胚外側塗油漆,以免生銹,下模時,定模動模應塗上防銹油,模具保存時應閉合嚴實,防止灰塵進入型腔。
解除遠水在用風槍吹乾並吹洗干凈模具表面(確保無油無水)
在噴上專用的長周期蠟性防銹劑
模具外纏上一層薄膜
存放在通風乾燥處,離開地面
存放在專用模架上
❷ 如何有效的管理模具
在日常生產中,沖壓車間及相關部門應按生管部安排的生產進度計劃,提取使用模具,用畢時必須攜帶本次模壓的最後一個產品交由品管部沖壓專職檢驗員對末件進行檢驗,將模具好壞情況作台帳記錄
品管部沖壓專職檢驗員認為不宜繼續生產的模具應在模具記錄台帳上註明原因,並及時填寫報修單,交技術部安排模具修理;需要大修模具應報技術部審定備案,不能修理的模具經模具技術人員及技術部主管審核後,由公司主管批准報廢。
模具使用過程中遇到非正常的損壞,應由使用部門填寫「模具事故報告」向生管部會同技術部、品管部等有關部門認真分析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❸ 如何正確的保養鋅合金壓鑄模具
鋅合金壓鑄模具保養和維修注意事項:
(7)模具的保管應做到台帳、圖紙、檔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開存放,避免零件的丟失,長期不使用的鋅合金壓鑄模具定期做防銹處理。新模具在規定的時期內盡量做去應力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在模具保養和維修過程中,有些說的挺簡單,都明白,但真正做下去很難,需要我們盡職盡責地落實下去,把工作做到位。
❹ 模具管理制度是什麼
模具領用制度
1、 模具領用應由生產調度人員到模具庫登記領取。登記內容:生產指令、產品編號、模具名稱、領用時間、領用人簽字。
2、 模具合格證、圖紙、試模合格證、及使用檔案等由庫房的管理人員保存。
3、 模具退庫前生產調度人員檢查模具的使用情況以及生產記錄。應對模具的完好負責。發現需要□□□的模具,提出修理申請,報□□□人員進行修理。
4、 生產過程中發現模具需要□□□的,由調度員報□□□人員□□□。模具□□□後,試模合格後方能生產。
模具退棧檢驗制度
模具退棧檢驗制度是確保從模具庫領出的模具必須是能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的模具。
1、 是在生產線使用過的模具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後才能入庫。
檢驗程序:
①生產線最後一個零件送檢,合格後作為樣品隨合格證入庫。
②模具□□□人員檢查模具刀口是否鋒利,導向件是否潤滑、定位是否可靠、彈頂是否有力,需要□□□的進行□□□保養。試模合格後掛合格證書和樣品入庫。
③不需要□□□的也要掛合格證和樣品入庫。
2、 調度員根椐生產需要和模具磨損情況提出備份模具的要求。報主管部門和項目負責人。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
模具庫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利
1、 模具應按生產指令1#、2#、3#等依次上架。退庫的模具應放在原來的位置。
2、 保管員應對模具的賬、卡、物相平衡負責。
總賬、模具合格證、試模卡、樣件、生產檔案負責保管好,對庫存、領用、□□□等模具應了如指掌。督促模具□□□人員及時把□□□好的模具入庫。
3、 保管員應做到根椐生產令號迅速找到該領用的模具。
4、 保管員應對入庫、領用、退庫模具的完好負責。不得出現混亂、遺失、損壞的現象。應嚴格按模具的管理制度執行。確保從庫房領出的模具是能適應大生產的合格模具。
5、 保管員有權對不履行規定的人員拒絕辦理入庫和領用手續。
6、 保管員要積極主動配合車間生產,及時和調度員溝通,了解生產任務情況,做好為一線服務工作。
模具現場使用的管理
1、 調度員領用和退庫模具,應按相應的管理制度辦理相關手續,應對模具從領用到退庫的全過程負責。
2、 模具應按沖壓工藝按排相應噸位的沖床加工零件。模具應由模具調整工調整和安裝模具,並保證漏料通暢、彈頂正常、送料方便、沖程合理,試出合格樣件後,才能開始生產。
3、 沖床工在工作中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生產過程中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匯報,排除故障後再進行生產。凡野蠻操作造成模具損壞,責任人應填寫模具事故責任單,給予一定的處罰。
4、 發生模具廢料斷裂、導板導向件變形、壓彎模悶車造成的模具和沖床的損壞要追查調整工的責任。
5、 白、夜班交班應交清模具的使用情況。交接後發生的責任事故應由接班人負責。
6、 生產任務完成後及時通知調度員辦理退庫手續。生產現場不應保存沒有生產指令或完成本批次任務的模具。發生模具遺失將追查最後領用人的責任。
❺ 模具倉庫管理辦法
編輯:余圓圓 2017-12-05
一、模夾具倉庫管理規定
1、模夾具入庫:
1.1入庫前應由生產車間做好模具、夾具的防腐處理及編號、標識狀態等。
1.2購買新模具、夾具必須經質量檢驗驗收,並出具合格報告由主管簽字後方能入庫。
1.3對進庫模具核對規格型號、件數進行驗收入庫並對每件產品註明尺寸精度、入庫日期。
1.4對返修的模具、夾具要記錄返修人員、檢驗人員、產品尺寸型號及入庫時間等詳細記錄備查,與新模具分別存放。
1.5對返修的模具、夾具或因產品更改換下的合格模具原則上不再做入庫處理。庫房行使保管職能。生產車間根據先舊後新的原則領用。
2、模夾具出庫:
2.1新模具、夾具倉庫憑生產部門主管簽字的領料單發貨。
2.2返修模具、夾具倉庫憑生產部門主管簽字的領條發貨,只作運行記錄,不作領料入帳。
2.3未經生產部門主管簽字的領料單,倉庫不發貨。
二、工具倉庫管理規定:
1、入庫:
1.1買新工具必須出具發票,由庫房根據品種、數量、單價驗收,出具入庫單並入帳。
1.2重復借用工具由使用部門領用後,不再作入庫處理。倉庫行使保管職能。
2、工具保管發放制度:
2.1凡屬個人使用的工具,一律按工種、使用期限,憑部門主管簽字發放。
2.2建立職工個人工具領用卡,領用、退庫、注銷一律憑證辦理手續。職工調離,應按工具卡數量退回全部工具,方可結帳離開。
2.3因工具本身質量不良或其它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工具損壞,由部門主管簽字,可重新領用。
2.4氣焊工、電焊工所使用的割槍、焊槍、電焊鉗、氧氣管、乙炔管、壓力表等實行交舊領新。
2.5因個人使用、保管不善導致工具損壞、遺失,應按工具折舊比例賠償後,可重新領用。
三、低值易耗品倉庫管理規定:
1、低值易耗品由使用部門照計劃,報公司批准後,由采購人員購買。庫房按照所需品種、規格、數量、單價入庫上帳。
2、倉庫憑部門主管簽發的領料單發貨。
3、低值易耗品採取需用數量足額采購,一次性領用。倉庫原則上按零庫存處理。
71模具中心倉庫管理制度2017-12-05 20:17 | #2樓
1.0目的:
為了加強模具中心財務管理,為了保證倉庫管理的完善,數據核算的准確、及時,防止物資進出倉庫管理過程中的損壞、變質,確保材料/產品滿足要求。 2.0范圍:
適用本倉於本公司的材料倉、五金倉、成品倉庫的進倉、出倉、貯存、保管等業務的運作,存卡、單據、帳簿、報表的編制管理。
3.0職責
3.1倉庫管-理-員
物資的進倉、出倉、貯存和保管,存卡、單據、帳簿、報表的編制。
3.2其他人員管理制度的遵守。
4.0管理內容:
4.1倉庫管理要求
4.1.1為准確反映每日庫存量,使生產、調撥、備貨等工作順利進行,倉庫每日應分別在上午8:30前將前一天日報表交財務統計。
4.1.2倉庫管理人員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工作認真、負責。了解各種材料的品種、名稱、規格、型號、性能。
4.1.3上架保管的材料,應做到分門別類按行次—層次—位置排序擺放,標志明顯,易於存取和保管。
4.1.4倉庫應按材料名稱及規格型號一物一卡准確標設,存卡應逐筆登記材料的收、發、存,各項內容應填寫齊全、准確。
4.1.5為保證材料物資的安全,材料倉庫人員應注意防火、防盜,並掌握基本消防知識,嚴禁有火險隱患存在,如明火、吸煙、非法用電,易燃易爆品、燒焊維修火花等。由本公司消防安全部門定時安排檢查消防器材設施。
4.1.6經常巡視材料倉庫物資,注意防潮、防變質等防護措施。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4.1.7物資存放,進出環節注意防止滲、漏、變質等浪費行為,並保持材料倉庫現場整潔整齊。
4.1.8倉管員每日下班前應認真檢查,確認無人滯留材料倉庫後,關好水源,電源,關好門窗,方可離開,以確保材料倉庫材料物資安全。
4.1.9無關人員只能在本倉相關或負責人員陪同下才可進入本倉。
4.1.10氣體、液體易燃物品的包裝容器應牢固密封,安全可靠。如有破損、殘缺、變形或物品分解變質等情況,應立即進行安全處理消除事故隱患。材料倉庫不能自行處理的應立即報告本公司安全管理部門。
4.1.11倉管員應熟悉消防基本知識,注意消防器材的有效期限,按時通知消防部門更換。
4.1.12化工原材料發料時,原則上應按材料進倉時間先後,先進先出,合理安排生產領料,避免因存放時間過長變質造成浪費。
4.1.13倉管員應熟悉各種化工原料的性質,合理安排倉位存放。
4.2材料入庫的管理
4.2.1材料入庫點收:
4.2.1.1倉庫收到供應商的材料,倉管員根據已審批的「請購單」的材料品種、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項目認真核對點收。如驗收項目不合格,或超出合理損耗的材料,不予驗收,並應立即報告采購員和有關部門妥善處理。
4.2.1.2因體積過大或重量過重不宜進倉,而直接搬運到現場的物資、設備,倉管員應到存放地點核對驗收。
4.2.1.3因生產急用而來不及進倉,即由使用部門領走的材料、設備,事後倉管員應督促購物經手人、領用部門三天內到材料倉庫辦理進倉和領料手續。
4.2.2報驗
4.2.2.1入庫材料核對無誤,倉管員予以暫收,填寫《驗收單》通知質檢員/請購人進行檢驗(機械設備備件交設備管理人員驗收,勞保通知行政部驗收,生產材料由質檢員檢驗)。
4.2.2.2經驗收合格,憑《驗收單》質檢員確認簽名,倉管員填寫《進倉單》辦理入庫手續。若驗收不合格應及時通知采購部門處理。
4.3材料出庫的管理
4.3.1生產、管理領用:
4.3.1.1各車間領用物資,須持有該部門負責人審批的領料單辦理領料手續。
4.3.1.2倉管員核對無誤方可發料。由發料人、領料人在領料單上簽名確認。領料單一式三聯,第一聯(材料倉庫聯)材料倉庫自存,第二聯(財務聯)、第三聯由領用者保存。
4.3.2退料:
4.3.2.1使用部門退回原領出的未用全新材料或由於各種原因退回材料倉庫的材料,倉管員核對無誤,按退回材料名稱、規格、數量填制《退料/補領單》,並經質檢員確認,沖轉原領用數,並由倉管員和退料人簽名確認。若需補領材料,領料人應簽名確認。
4.3.2.2對退回材料管理與庫存材料管理相同。但如退料原因是由於材料不合格,則應立即與購物經手人和采購部聯系,與供應商協商解決,不得拖延不報造成積壓。
4.4材料委外加工管理:
4.4.1發外加工材料由車間各部門組長通知委外加工單位,登記出廠材料名稱、規格、數量,開好放行條,辦理廠手續。
4.4.2 材料出廠時,委外加工單位(客戶)應將放行條交保安,保安確認無誤後,方可放行。
4.4.3手寫放行條的填制、放行及保管:
4.4.3.1手寫放行條應填寫委外加工單位委派人員姓名(或單位)、放行日期、進出時間、放行材料型號、數量、發貨人全稱簽名。帶車裝運的寫明車牌號碼。
4.4.3.2放行時,由保安按手寫 「放行條」聯核對發放材料。
4.4.4委外加工產品進倉
當外加產品最後完工進倉時,由倉管員核對《送貨單》,通知質檢員/車間各部門組長驗收,《送貨單》於當日送財務入賬。
4.5盤點和積壓物資處理
4.5.1盤點
4.5.1.1倉庫應經常對庫存材料進行清點整理,做到日清、月結,每月根據材料帳冊的結存核數對庫存實物,發現不符應及時復查至正確為止。
4.5.1.2倉庫應按本公司規定的時間,進行盤點工作。
4.5.1.3盤點時要在「存卡」上註明盤點日期、實存數量,在摘要欄註明「盤點」,並由盤點人和對點人簽名確認。
4.5.1.4發現盤盈盤虧的材料應對實盤數量逐一進行復查確認後,方可將盤點表送交財務和有關部門。
4.5.1.5處理盈虧數額作盤盈調整時在摘要欄寫上「盤盈處理」和「盤虧處理」用紅墨墨水將增加或減少的數量金額登記在「收入」欄。
4.5.2積壓物資處理
倉庫應定期聯合生產、財務、質檢部門審定、清理各種積壓物資,淘汰物資。及時填制《積壓物資明細表》報財務部和有關部門。當倉庫收到本公司的批文,將積壓物資處理時,填制《領料單》,由審定部門經辦人簽證確認,各聯連同已審批的《積壓物資明細表》分送材料倉庫、財務部記帳。
❻ 如何管理及保養壓鑄模具
第一,建立模具檔案,做好相關准備。
1,每一套模具在入廠時都要建立起一份自己的完整使用記錄,從而保證以後的維護和保養都有重要依據。
2,對於模具管理人員而言,模具自入廠以後每一部分的結構配件都必須要詳細記入檔案,並且根據需要,將模具裡面的易損部分列出,提前准備配件,並對這些配件制定嚴格的最低庫存量,以備不時之需。
3,給模具在做履歷卡的同時有必要在模具本身刻上永久性標記,易於分辨。這樣只要不傻的人都不會造成裝錯模具的鬧劇。
4,如果附帶有油缸抽芯器的模具,必須盡快給其配上快換接頭,以免每次拆裝時從油缸里漏出油引起不必要的浪費。
5,提前制定模具管理規定,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切實的執行下去。
第二,模具在生產的過程中要學會保養。
1,模具冷卻系統的正確使用。
2,模具在開始生產的過程中必須對模具進行預熱,防止在冷的模具突然遇到熱的金屬液而導致龜裂紋的出現。
3,對模具分型面進行及時的清理。
4,如果模具配備有中子控制,則注意絕對禁止壓鑄機與模具之間的信號線有接頭現象。
第三,模修人員做好相關保養與維護。
1,模修人員在維護,維修,保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一個原則,絕對不允許私自更改模具的尺寸。
2,根據本公司《模修維護保養管理規定》切實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3,對於易損件比如頂桿,型芯等應仔細檢查,有沒有彎曲,裂痕等,如果有及時更換。
4,拋光模具需要補充一點,哪兒有粘鋁,哪兒有積碳就拋光哪兒,盡量減少因為拋光而造成的對模具所造成的磨損。
5,應對模具所有運動的部位,和結合部位,螺釘等做潤滑和防銹處理。
6,模具管理人員隨時監督保養狀況,注意其它的管理細節。做好保養維修記錄以備查詢。
模具的保管應做到台帳,圖紙,檔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開存放,避免零件的丟失,長期不使用的模具定期做防銹處理。新模具在規定的時期內盡量做去應力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❼ 注塑模具管理和保養的方案有哪些
注塑模具維護保養 規程與管理規定
一、目的:
使設備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狀態和延長使用壽命,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職責:
2.1本標准必須經由培訓合格之注塑技術人員和模具管理人員施行。
2.2注塑領班負責實施和檢查督導,主管定期督導。
三、注塑模具的保養內容分為:
3.1生產前模具的保養
3.1.1須對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鐵銹清理干凈,檢查模具的冷卻水孔是否有異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須檢查模具膠口套中的圓弧是否損傷,是否有殘留的異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擰緊等。
3.1.4模具裝上注射機後,要先進行空模運轉。觀察其各部位運行動作是否靈活,是否有不正常現象,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頂出行程,開啟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時分型面是否吻合嚴密等。
3.2生產中模具的保養
3.2.1模具使用時,要保持正常溫度,不可忽冷忽熱。在正常溫度下工作,可延長模具使用壽命。
3.2.2 每天檢查模具的所有導向的導柱、導套、回針、推桿、滑塊、型芯等是否損傷, 要隨時觀察,定時檢查,適時擦洗,並要定期對其加油保養,每天上下班保養兩次,以保證這些滑動件運動靈活,防止緊澀咬死。
3.2.3每次鎖模前,均應注意,型腔內是否清理干凈,絕對不準留有殘余製品,或其它任何異物,清理時嚴禁使用堅硬工具,以防碰傷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於或等於0.2cm,絕對不能用手抹或棉絲擦,應用壓縮空氣吹,或用高級餐巾紙和高級脫脂棉蘸上酒精輕輕地擦抹。
3.2.5 定期清潔模具分型面和排氣槽的異物膠絲,異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掃每日兩次。注射模具在成型過程中往往會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蝕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漸變得暗淡無光而降低製品質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類或酮類制劑,擦洗後要及時吹乾。
3.2.6 定期檢查模具的水路是否暢通,並對所有的緊固螺絲進行緊固。
3.2.7 檢查模具的限位開關是否異常,斜銷.斜頂是否異常。
3.3停機模具的保養
3.3.1 操作離開需臨時停機時,應把模具閉合上,不讓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損傷,停機時間預計超過24小時,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噴上防銹油或脫模劑,尤其在潮濕地區和雨季,時間再短也要做防銹處理。
空氣中的水汽會使模腔表面質量降低,製品表面質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時,應將模具上的油去除,擦乾凈後才可使用,有鏡面要求的清洗壓縮空氣吹乾後再用熱風吹乾,否則會在成型時滲出而使製品出現缺陷。
3.3.2臨時停機後開機,打開模具後應檢查滑塊限位是否移動,未發現異常才能合模。總之,開機前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為延長冷卻水道的使用壽命,在模具停用時,應立即用壓縮空氣將冷卻水道內的水清除,用少量機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壓縮空氣吹,使所有冷卻管道有一層防銹油層。
3.3.4工作中認真檢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狀態,嚴防輔助系統發生異常,加熱,控制系統的保養對熱流道模具尤為重要。在每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後,都應對棒式加熱器,帶式加熱器,熱電偶學用歐母進行測量,並與模具的技術說明資料相比較,以保證其功能的完好。與此同時,控制迴路可能通過安裝在迴路內的電流表測試。抽芯用的液壓缸中的油盡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儲運過程中液壓油外泄或污染周圍的環境。
3.3.5在生產中聽到模具發出異聲或出現其它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模具維修人員對車間內正常運行的模具要進行巡迴檢查,發現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處理。
3.3.6操作工在交接班時,除了交接生產,工藝緊要關記錄外,對模具使用狀況也要有詳細的交待。
3.3.7當模具完成製品生產數量,要下機更換其它模具時,應將模具型腔內塗上防銹劑,將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養員,並附最後一模生產合格的製品作為樣件一起送交保養員。此外,還應送交一份模具使用清單,詳細填寫該模具在什麼機床上,從某年某月某日,共生產多少數量製品,現在模具是否良好。若模具有問題,要在使用單上填寫該模具存在什麼問題,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具體要求,並交一件未處理的樣品給保管員,留給模具工修模時參考。
3.3.8停機後須檢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殘留的膠絲,異物等將其清理干凈後均勻噴上防銹劑,准確填寫相關記錄。
3.4每季的例行檢查:
主要是對放置兩個月以上沒有使用的模具進行清理維護。
3.4.1打開模具,檢查內部防銹效果,有異常情況,須重新進行防銹處理. 長期不使用的模具須塗抹黃油。
3.4.2 放回原位並作好記錄
3.5 模具的存放
應設立模具庫,設專人管理,並建立模具檔案,有可能的話要對模具實行計算機管理。模具庫應選擇潮氣小通風的地方,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下,若濕度超過70%,則模具很容易生銹,模具應上架存放,注意防腐蝕,防塵等。
❽ 模具如何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指的是在生產中操作人員對模具進行的日常保養,主要內容為清擦、潤滑和檢查。
A、裝模時的保養:
1.裝模前要對模具的上下表面進行清擦,保證模具安裝面和壓機工作檯面不受壓傷及模具在生產中上下安裝面的平行度;
2.模具裝好後將模具打開,將模具各部分清擦乾凈,特別是導向機構,對於表面件模具,其型面要清擦乾凈,以保證製件的質量;
3.對模具各滑動部份進行潤滑,塗潤滑脂;
4.模具各部份的檢查,特別是安全件。如:安全側銷、安全螺釘、側護板、沖孔廢料道等。
B、生產中的保養:
1.生產中定期對模具的相應部分進行塗油。如:拉延模的壓料圈、圓角;修邊模的刀口部位;翻邊刀塊部分等;
2.定期對修邊沖孔模的小孔廢料道進行廢料的清理。
C、生產後的保養:
1.生產結束後要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檢查;
2.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清擦,保證模具的清潔度;
3.將模具內的廢料清理干凈,保證廢料盒中無廢料;
4.將模具的使用狀態和使用後的情況如實地反饋到《模具使用工作傳票》上。
模具的二級保養:
模具的二級保養指的是根據模具的技術狀態和復雜程度而制定的對模具進行的定期系統的保養。此項保養工作由模修人員完成,並根據保養情況作好記錄。以下就不同的零件敘述其二保的要求和方法:
A、拉延模凸模、凹模:
拉延模的凸、凹模主要出現的問題是拉毛及型面的壓坑,保養時主要對模具的圓角拉毛部位進行拋光。如果出現壓坑要對模具進行補焊,再進行修順;
B、導向零件(導柱、導套及導板等):
模具在工作中會出現拉痕等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有潤滑油臟及導向間隙偏等。導向零件產生拉痕時,採取用油石推順後拋光的辦法進行消除;
C、修邊刀口:
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刀口部分易出現崩刃和刃口塌陷現象,此時要對模具損壞的部位進行補焊修配;
D、彈簧等彈性零件:
在使用過程中,彈簧是模具最易損壞的零件之一,通常出現斷裂和變形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更換,但是更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彈簧的規格型號通過顏色、外徑和長度三項確定,只有在此三項都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更換;
E、沖頭、沖套:
模具上使用的沖頭、沖套大部分都採用標准件,模具在使用過程中沖頭易出現折斷、彎曲和啃壞現象,沖套一般都是啃壞的。沖頭和沖套的損壞一般都用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沖頭的參數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裝部分尺寸、長度尺寸等;
❾ 木質月餅模具該如何保管
查看刀刻花紋,是否有殘存的木屑,並用小刀小心地撥出,防止霉變。用洗潔精全面清洗,不留死角。晾乾後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暴曬。
❿ 注塑模具要怎樣保養
對於外觀保養方面:模胚外側塗油漆,以免生銹,下模時,定模動模應塗上防銹油,模具保存時應閉合嚴實,防止灰塵進入型腔。sino模具使用後型腔,型芯內進行清理,不能遺留雜物,以免損傷模具表面。噴施防銹劑。模具冷卻系統裡面不能殘留冷卻水,一定要清理干凈,以免模具生銹堵住水路。 模具的機械標准件應該塗上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