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汽車模具怎麼降低成本

汽車模具怎麼降低成本

發布時間:2022-07-23 01:59:39

① 如何降低注塑模具的加工成本

1) 塑料模具結構的復雜程度和模具功能的高低。模具的結構越復雜、模具的功能越多、使用模具生產製作的自動化程度越高,相應使得模具生產成本越高。
2) 塑料模具精度的高低。模具精度和剛度應該與客觀需要的產品製件的要求和生產綱領的要求相適應,模具的精度和剛度要求越高,模具生產成本也就越高。
3) 塑料模具材料的選擇。模具費用中,特別是模具工作部分零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反映在模具壽命上 相差較大。材料費在模具生產成本中約佔25%-30%,所以,應當正確地選擇模具材料,應使所使用的模具材料與模具壽命要求相協調,同時,應採取各種措施充分發揮材料的效能。
4) 塑料模具加工設備。模具發展趨勢要求模具加工設備向高效、高精度、高自動化、多功能方向發展。一方面設備的價格較高,另一方面維護設備的費用提高,同時,對設備操作人員的要求提高,從而使得模具成本提高。所以,模具生產企業要充分發揮這些設備的效能,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5) 塑料模具的標准化程度和企業生產的專門化程度。提高注塑模具質量是重要課題這些都是制約模具成本和生產周期的重要因素。

② 汽車製造廠節約成本合理化建議

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其基本原理是採用統計方法對過程及其輸出特性進行持續監測,以及時、准確地獲取過程實際性能信息,並採取適當的反應措施保持過程的穩定性。那麼,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在汽車製造行業的應用背景有哪些?下面我們將做詳細介紹:

在當今汽車行業,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已有正式統一的方法。為減少汽車供應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利於汽車公司全球采購戰略的實施,國際汽車特別工作組(IATF)以及ISO/TC176-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委員會及其分委員會的代表在以ISO9001:1994版質量體系的基礎上結合QS-9000、VDA6.1、EAQF(法國)94和AVSQ(義大利)95等質量體系的要求制定了ISO/TS 16949技術規范,並己於1999年1月1日頒布發行適用。基於ISO9001:2000版的TS16949:2002版已於2002年3月25日正式發布,ISO/TS 16949:2002由國際汽車特別工作組(IATF)和日本汽車製造商聯盟(JAMA)共同發起,同時得到了ISO/TC176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近幾年來,隨著發動機主機產品更新換代、零部件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應用,各發動機主機顧客對其供方製造過程的質量保證能力及交付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在進廠的驗收及裝機後的試驗中要求產品零缺陷,製造過程必須採用控制圖技術監測,關鍵和重要工序的能力指數必須達到CPK≥1.33,產品實現過程的管理體系必須符合國際汽車業技術規范ISO/TS16949的要求,並獲得該技術規范的體系認證證書等。

顯然,若要滿足上述顧客的各項要求,同時也為企業內部積累過程知識和經驗、避免浪費、持續減少製造過程變差和不斷增強顧客滿意,就必須改進現有的過程式控制制方法,提高製造過程的質量保證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快捷和有效的策略就是直接應用汽車行業已成熟的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方法。

國內汽車製造企業要真正做到很好的利用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甚至其間難免會走一段彎路。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參與到使用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方法,相信會有更多的汽車製造企業找到適合其自身的管理方法,從粗放生產走向精益質控。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更多關於質量管理的最新資訊。

③ 請問如何最低成本製作模具

老兄,你要請確定用什麼材質。

最關鍵的是你身邊有什麼工治具。可藉助類似相近的

如果用鐵皮,不做模具的話,你就先折彎慢慢敲打吧,傳說當年毛澤東所坐的第一台國產車,都是師傅後敲打出來的。 如果用塑料、玻璃鋼等板材,如果你的曲面不復雜,可不用模具,直接熱彎。如果復雜且要求精密的話,那就需要用模具,目標估模具及發熱管費用在1200元左右。(還要看加工商廠家的心情,不經常合作的。可能還不給你做。)師兄,只能幫手到這了。祝心想事成。。。

④ 請問一下,汽車模具加工技術都有哪些優點

個人認為,汽車模具加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優點:

1.有利於提高模具製造的精度

產品的智能化一方面體現在機床自身的智能化,另一方面體現在機床融入智能化生產環節的能力,也可以說加工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的智能化主要是指機床的智能化升級,如典型的沈陽機床i5智能機床。而機床作為生產中的一環,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智能化的發展當中,機床的智能化也體現在它融入乃至提升整個生產線效率的能力。這也是越來越多的機床企業開始涉足做加工整體解決方案的原因。數控技術應用於汽車模具製造行業極大的推動了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智能製造技術只有融入模具行業才能實現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提高,數控技術應用於汽車模具製造行業致力於促進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國內外裝備製造業企業搭建了合作共贏的平台,從而全盤實現產業升級。


4.提升模具標准化製造

在模具製造中,不同類型的模具,其結構特點、形式、材料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中以結構形式上的不同點最為關鍵。模具的製造,並不是批量生產的,而是單間生產製造的。因此,製造的模具通常難以出現完全相同的情況。在模具製造中,必須嚴格遵循相關的技術標准和規范,合理地開展製造工作。

⑤ 如何降低數控沖床模具使用成本

數控沖床模具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包括調試費用)、包裝費及運送費、稅金、其他費用(如商業運作、交納管理費等),其中,材料費、加工費及稅費合計起來至少要佔到數控沖床模具總成本的80%以上,而材料費和加工費是由設計圖樣決定的,採用什麼牌號的材料、需要多少原材料、數控沖床模具零件加工需要走什麼樣的工藝路線、是否具備良好的可調試性能、修改次數等,這些又全都取決於設計。因此,數控沖床模具設計是最關鍵的環節。

所以,控制數控沖床模具成本,就要從設計上入手。要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歸納總結起來講,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首先,總體設計方案的制定要合理

也就是說,設計理念要正確,從沖壓工藝、排樣到總體結構的確定,都應該遵守相關的原理或法則。比如說排樣方案的制定,按照常規設計法則,第一工步是先沖出導正孔,緊接著第二工步就必須要設置導正釘導正,不論步距多麼小也不能空開,如果不這樣安排,從初始送料精度,到整個數控沖床模具步距精度全都無法保證,等於失去了定位基準,沖壓件的精度也就談不上了。

2.在確定沖壓工藝路線和排樣之前,將各種方案進行成本估算

這樣做可以為決策提供依據。比如,某個沖壓件可以用幾副單步模沖壓加工完成,也可以用一副跳步模(級進模)沖壓加工完成,還可以用復合模沖壓加工完成,到底應該採用哪種方案,要對比看哪種方案的綜合成本最小。

3.要落實好標准件的推廣應用工作,盡量多用標准件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標准件能夠形成批量生產,所以其市場價格相對更便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縮短了數控沖床模具製造周期,使總的工作量至少減去一半。目前,市場上數控沖床模具標准件十分豐富,種類繁多,規格齊全。比如,彈簧、模架、導向件、螺釘塞、導正孔、導正釘、檢測銷、小壓板、浮料銷、頂桿等,這些零部件都可以從專門的廠家買到,從而免去了設計和加工工作,減輕了生產環節壓力,加快了進度,反過來又對銷售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4.不可忽視非標零件設計的工藝性審查工作

實際生產當中,造成零件報廢的原因有時並不在操作工身上,而在於設計不合理。比如,一個價值上千元的板件,由於型孔的一個尖角開裂而報廢,這種情況下能把責任推卸給熱處理嗎?由於凹模鑲件設計的壁厚太薄弱,切完型孔後,發生變形而做報廢處理,這能怪罪慢走絲操作工嗎?

5.材料的選用要適當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資源的寶貴,數控沖床模具原材料價格一漲再漲,尤其是合金工具鋼,有些價格已超過原來的兩倍。在選用數控沖床模具材料時,只要能夠滿足零件強度、硬度等性能條件,能達到預期的壽命,就應該盡量採用價格便宜的原材料,而一味地追求昂貴的材料,看似為了提高數控沖床模具質量,其實是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一種浪費。

6.數控沖床模具出廠之前一定得先試幾次

把每次試模當中找出的問題,在本廠內部進行設計修改並徹底解決,最好是調試到十拿九穩的程度以後再包裝發運出去,避免問題在數控沖床模具運送到客戶那裡以後才暴露出來,到時,現場很可能沒有專業設備及操作工給予配合,單憑鉗工對數控沖床模具進行修理或改造極為困難。浪費時間,增大開銷還在其次,搞不好數控沖床模具最終還得要運回本廠返修,那樣就更加麻煩了,這些花費必然大大超出預算。同時也耽誤了客戶的生產進度,造成負面影響。總之,要盡可能減少數控沖床模具在外調整的時間和工作量。

7.圖樣的設計要規范

電腦上的圖形實際尺寸與標注尺寸必須嚴格要求保持一致,命名也要具有唯一性,名稱、圖號不得有重復。這樣做看起來似乎麻煩一點,慢一點,但是可以給後續的一系列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無論是校對還是加工編程或者查對尺寸,都可以從電腦上直接調用圖樣文件,保證了設計圖樣對生產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從總體上看,不僅節約了大量時間,而且提高了尺寸、形狀表達的准確率,更有效避免他人因誤解而引起的報廢或返修,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⑥ 淺析如何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 周永泰[摘要] 近年來,模具製造成本不斷攀升,所以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總會討論一些如何才能降低模具成本的話題。因此本文試從模具製造各環節入手進行分析,以望能降低模具製造成本。 質量、價格、周期、服務,這是模具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都十分關心的四大要素。近年來主要是由於人工費用的不斷增加和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致使模具製造成本也不斷攀升,而與之成反比的是模具製造企業的利潤率卻在不斷地下降。曾有一些模具製造企業反映,目前生產的部分模具的質量和水平反而比五年前要差了。這乍一聽確實令人費解:五年間技術進步了不少,怎麼質量水平反而下降了呢?他們解釋說:由於有些用戶(或模具采購人員)片面地、單純地要求壓價,而對模具質量水平則漠不關心,所以只好被迫選用低價材料、低檔模具標准件、不合理地簡化模具結構和採用縮減工藝及加工成本的辦法來對付了。所以這並不是企業製造不出高質量和高水平的模具來,這實在是企業的無奈之舉。這一現象在行業中雖然存在,但這種不正常的低成本製造不但不能提倡,而且應該進行疏導、抑止,所以我們要提倡在保證和提高模具質量及水平前提下進行低成本製造。一、分析可製造性,合理確定模具類型和結構,並按需選材。現在多數用戶訂購模具時都會向模具企業提供產品的數字信息,但由於使用模具的產品企業往往對模具不太熟悉,設計時並未考慮到可製造性,因此在工藝上考慮不周甚至根本製造不出來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避免在模具設計製造過程中造成反復和浪費,所以模具企業在模具設計開始前就應該進行可製造性分析,以保證設計製造成功。此後接著就應確定模具類型與結構。從降低成本出發,在能夠滿足用戶要求的情況下,快速經濟模具、鋁合金模具、鑄鐵模架等都應該在考慮范圍之內。巧妙的結構有時能大幅降低模具製造的成本。此外正確選材也十分重要,所以除了用戶指定以外,我們應遵循材盡其用的選材原則。高檔材料用於製造中低檔模具會增加成本造成浪費,相應的熱處理應與技術要求和材料結合起來考慮。所以在能夠滿足用戶要求下,有時選用低融點合金、鋁材或加工塑料及樹脂等來製造模具也是可取的。二、從各個環節來縮短模具製造周期。縮短模具製造周期不但是用戶的要求,而且也是模具企業所共同追求的,因為一般情況下,對模具企業來說,模具製造周期的縮短就意味著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模具生產一般可分為設計、加工、裝配與調試等幾個主要階段,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每個階段的關鍵環節,這樣才能有效縮短整個模具的生產周期。1.努力縮短模具設計時間。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已經普及的今天,因此選好軟體、用好軟體以及逐步普及3D軟體是關鍵。所以積累經驗,將知識電子化,及建設資料庫已變得十分重要。採用CAD快速設計技術和優化技術並與計算機輔助分析(CAE)技術相結合以及採用模具專用軟體,並盡量將設計工作往前推移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前介入和參與產品開發,與模具用戶一起進行設計,不但能將模具設計工作前移,使模具生產技術准備時間大為縮短,而且能使模具及其製品更加合理化,避免由於模具用戶對產品的修改及其產品工藝性不好造成生產反復的現象。2.實現數字化製造和信息化管理。用高新技術和信息化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搞好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CAD/CAE/CAM一體化技術,C3P、C4P、KBE技術,模具柔性製造(FMS)和自動化加工技術等都無不依賴於數字化。逆向工程、並行工程、敏捷製造和虛擬製造(包括虛擬設計、虛擬加工、虛擬裝配乃至組成虛擬企業及虛擬現實等)同樣要依賴於數字化。因此,數字化是模具製造從「經驗」走向「科學」的關鍵。實現數字化製造不但能縮短製造周期、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模具的質量、精度和可靠性。搞好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化管理是模具企業又一重要課題。模具企業信息化管理已經從過去的財務管理發展到工藝管理、產品數據管理、項目管理、生產製造過程管理、知識庫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管理、電子商務和資源管理等,先進而便捷的條形碼和晶元技術以及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的管理軟體已被應用於模具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應用得好不但能大幅度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和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現在,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顯著標志,智能化、集成化和網路化也已成為信息化的發展方向。3.先進技術和細節同時並舉。包括高速切削和高速電加工在內的高速加工是模具行業公認的縮短模具生產周期的有效方法。有統計資料表明,高速切削結合CAD/CAM技術可使模具製造周期縮短約40%,CNEDM附設機器人可提高生產率50%、減少成本30%。用機械手安裝工件,選用合適的高質量刀具和夾具,選用合適的切削液、電加工介質、潤滑液,使用耐腐蝕低損耗的電極材料,基於RP技術結合特種加工工藝快速製造電加工電極,電火花混粉加工,以及應用快速成型技術和快速制模技術等都可有效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光整加工和裝配調試對模具製造周期的影響也很大。努力減少光整加工和裝配調試時間,逐步提高機鉗比(即機加工工時與鉗工工時的比例),逐步發展數控自動化拋光技術和數字化模擬試模調試技術以及復合加工、柔性加工、自動化及智能化加工技術等,都可有效縮短模具生產周期,而且還有利於模具質量水平的提高。4.標准化與標准件。有統計資料表明,搞好模具標准化工作,廣泛採用模具標准件,可使模具生產周期縮短30%~40%。在標准方面,除了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之外,對廣大模具企業來說,建立自己的企業標准更為重要,這是因為標準是基礎,數字化製造、標准化自動化生產都離不開乃至依賴於標准。許多企業的實踐也證明了標准化能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因此,搞好標准化工作,建立各種標准化體系,對模具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三、「專、精、特」,社會協作與企業文化。按照國家對工業企業類型的劃分標准,模具生產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不足千分之一。對於廣大中小型企業來說,做精、做特、做新、做強、做活,做出效益來至關重要。國家也在大力支持「專、精、特」企業。「專、精、特」能降低成本出效益,「專、精、特」能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專、精、特」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專、精、特」能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專業化分工是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而不斷細化的。隨著專業化分工不斷細化,社會協作就越來越廣泛深入。對模具製造來說,專業化分工細化和社會協作的廣泛深入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這是不言而喻的,但關鍵是如何作為。除了以前的零部件外協和加工工序等外協之外,產學研用相結合、組建各種產業聯盟、技術外包和利用公共服平台正在逐漸興起。只要運用得好,這些也都能降低模具製造成本。針對特定用戶單獨設計、單件製造是模具生產的特點之一。由於不同模具的要求各不相同,必須有不同的工藝和不同的裝備與之適應,所以即使已經注意並進行了社會協作,但模具生產企業某些設備利用率低,某些環節變成了「瓶頸」的現象還仍舊比較普遍。這時,企業的管理者就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來盡量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盡快消除「瓶頸」。藉助信息化管理對平衡負荷,搞好均衡生產十分有效。設備利用率提高了,「瓶頸」消除了,模具製造成本也就降下來了。一個好的企業必然會有好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應該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好的企業文化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就能提出許多好意見、好建議來。小到小改小革和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大到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發展,人人都關注,人人都動腦子想辦法,模具製造成本自然就能降下來,企業自然就能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的模具製造主要依靠工人的技能,所以調試必不可少,所以交貨期也會延長。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現在和今後,要逐漸做到不依靠技能也能製造出好模具來;模具製造逐步實現高度自動化;只裝不配省去試模工程將變成可能;模具交貨期越來越短,模具成本也將越來越低。最後,我認為還應再分析一下關於模具的低成本製造與模具用戶的低成本生產之間的關系。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一般情況下都能降低模具用戶的生產成本,這兩者之間應該是一致的,但這里不但有一個度的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兩者合理匹配的問題。所謂「度」,就是降低模具製造成本要有度,切不可過度,即如本文一開始說的那樣,降低模具製造成本必須要在不降低模具質量水平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關於兩者之間合理匹配的問題其核心是要綜合考慮,應該使模具能給用戶帶來最大的效益。產品要求低或者是批量小,那麼模具就更要成本低,但是如果產品要求高或者是批量很大,那麼就不能單純追求模具的低成本了。這就產生了合理匹配的問題。例如一套常規模具和一套熱流道模具都能滿足用戶生產出一定量的合格注塑件的要求,單從模具成本來說,常規模具價格低於熱流道,好像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如果從用戶生產的總成本來看,由於使用熱流道模具不但產品質量更有保證,而且生產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因而從用戶全面核算總成本來看,使用比常規模具貴得多的熱流道模具反而更能降低生產成本。這里的關鍵就是合理匹配。這樣的例子很多,高效、多功能模具多有類似情況,因此模具企業應該在努力降低模具製造成本的同時,多從用戶企業的利益著想,提出合理匹配的建議,多與用戶溝通與協商,大家都全面考慮,共同來決定最合理的方案。

⑦ 如何做好汽車製造業的成本控制

三、加強物資消耗管理製造 企業 生產活動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加強材料消耗管理 ,控制材料消耗,是成本最直接、有效的管理途徑。 1、消耗定額管理是材料消耗管理最主要的管理 方法 。材料消耗定額是指針對一定條件所規定的生產單位產品或完成單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標准數量。在制定消耗定額時要按材料的 自然 屬性,如鋼材、木材等進行分類,本著節約、實事求是、平均先進、綜合效果的原則,採取技術 計算 法和經驗統計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消耗量大、資金額高的材料制訂了消耗定額。先進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是考慮到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和管理經驗等因素制訂的,因而它的執行不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夠推動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制訂了材料消耗定額,從制度上明確規定了消耗材料的數量標准,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理 ,以保障其有效實施。(1)根據消耗定額和生產計劃計算材料需要量,及時組織材料供應,以保證生產並防止材料閑置積壓。(2)根據消耗定額編製成本計劃,並對各生產單位下達月、季、年材料成本指標,並嚴格進行控制。(3)材料發放按定額限額發料,如有特殊情況,須經領導批准。(4)材料的使用上嚴格按定額標准進行現場控制,基層管理人員要使材料消耗向規定標准靠近。(5)在定額管理工作中,群眾管理與專業管理密切結合,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推廣各種節約材料的先進經驗、處處精打細算。(6)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額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定期對材料消耗定額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並根據定額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兌現。(7)加強材料消耗的統計 分析 工作,各車間定期向材料供應部門報送《主要材料收、消、存統計報表》,材料管理人員要對材料消耗實際情況與定額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超、降原因。 3、積極推進材料回收復用。在某些生產中所消耗的材料並不構成產品實體,並且很多材料並不是在生產中一次消耗掉,因此還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復用,這時如果企業材料消耗管理的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復利用。推進材料的回收復用主要是廣泛開展綜合利用、節約代用、回收復用、修舊利廢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為了加強回收復用與修舊利廢管理工作,企業應制定材料物資回收復用與修舊利廢管理的標准,規定哪些物資屬於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物資,要求建立、健全回收修舊網點,並設立專(兼)職人員負責回收和修舊工作,開展群眾性「收舊」活動,搞好經常性與集中性回收工作。 四、材料控制的輔助措施製造企業的材料內部控制是溶於整個企業之中的,因此材料控制不僅僅是采購、保管、生產部門的事情,而需要從企業的整體出發,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監控制度,實現降耗增效。 1、建立 現代 企業的領導班子。企業經營者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所在企業的人、財、物等企業資產的使用、處置及分配的權力,是企業資源所有者的代表,這些權力與企業的內部監督權明顯不在一個層次。由於利益的驅使,一些經營者往往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導致一些經營者損害國家和企業利益的事情常有發生。許多企業的經營者往往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於一身,既是董事會的決策者,又是經營班子的領導人,同時又控制了監事會,權力過於集中,使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公司財務也只能起到報賬、記賬的「工具」作用。因此,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范董事會的建設,董事會與經營班子分離,引進獨立董事制度,並建立健全好一套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監控制度。 2、加強員工的法制教育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法制 學習 教育,提高全員法制觀念。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企業領導人的約束機制,並防止企業內部監督流於形式,樹立員工的主人翁思想,使企業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 3、加強內部人員考核制度的執行。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員工進行考核。定期考核是對目標控制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進行考核,比如通過內部控制制度使產品的廢品率得到控制。另外,對人員的考核不僅僅是進行工作任務量的考核,還包括采購物資質量,工作態度、責任心等,每月都必須對員工素質進行綜合評價。不定期考核是內部管理人員對詳細的內部控製程序或執行工作所用的方法隨時進行核查,並及時指出過程中存在的 問題 。 總之,隨著企業進入開放的經濟時代 ,新經濟、新業務、新的購銷方式的不斷出現,只有把內部監控寓於企業生產、建設的各環節,真正發揮好財會人員的監督作用,實現企業的 科學管理 ,才能防微杜漸,確保實現企業的降耗增效之目的。 參考 文獻 :

⑧ 模具節約成本,怎麼節約,什麼方法來節約

1模具加工前要認真檢查圖紙和工件是否有誤,2培訓提高員工成本節約的意識。可以通過模具物料清單來控制。

⑨ 如何合理降低成本

生意經營已經到了微利時代,怎樣在成本提高,但產品價格降低的情況下來提高行業利潤呢?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已經是擺在行業面前的新課題。例如節約成本,怎麼節約,什麼方法來節約?提高生產效率,怎麼提高生產效率,用什麼方法來提高?
對於這些問題,結合現實中的辦法,以一個五金加工廠為例,看筆者是如何來解決的:
1、一個五金加工廠,一般由模具部、製造部、表面處理部、組裝部或組立部及一些管理部門(人事,業務、財務、資訊及銷售等)所構成的。在這些部門里模具部與製造部是關鍵部門(一般模具部歸到技術中心,技術中心主要負責工藝編輯與模具設計等相關產品的技術問題),為什麼說是關鍵部門呢,因為他們佔用的成本是佔用最大的一個成本,幾乎佔了一個產品成本的70%-90%左右,所以要如何來控製成本就要從技術方面入手,控制員工的工資意義不是很大,而且員工的工資也是按當地的水平來給的,並不是隨便給的,所以員工的工資再改變,對於小公司來說,一個人一個月多了150,按五百人來算的話,也才七萬五。七萬五隻不過一套模具的成本而已,所以要提高營利就必須從技術來爭取。
2、還有一個就是樣品及產品的製造周期長短也是一個成本的關鍵所在,樣品的周期越短就可以體現公司的實力就好,也就越容易讓客戶下單,也就容易賺到錢。而樣品或產品的製作周期是由各部門所組成的,不是一個部門就能解決的,所以各部門間就要相互配合,來達到製作周期短的目的。製作周期跟模具製作周期有直接的關系,甚至模具製作的時間佔了整個樣品製作的60%以上的時間,所以要控制模具的時間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戰略。

⑩ 現在汽車行業如何實行低成本戰略

在賽車和豪華型車輛中,可以大量甚至百分百地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它們不需要顧及成本,只需要考慮性能。但這些車的數量在全球佔比少之又少,大量的無結構特性要求的量產車型是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這些車型輕量化對材料的選擇無疑是要用低成本的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節約成本同時還能促進再生資源的利用。

挪恩復材是專門從事碳纖維產品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企業,其研發的產品涉及碳纖維箱體、碳纖維機械臂、碳纖維醫療器械等等領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產品生產經驗。據挪恩復材研發部的技術人員介紹,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用於汽車製造,可降低汽車質量50%,能提高35%的燃油利用率,並且絲毫不影響車輛的駕駛性能和安全性能。

美國國家能源部的研究報告中也顯示,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減輕70%的汽車自重。通常汽車自重每降低10%,可減少4%-5%的燃油消耗量。如果可以將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汽車製造領域形成量產,那麼全年節省下來的燃油總量是十分可觀的。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強度、模量較之於以往的傳統金屬材質有著明顯的優勢,如福特GT、寶馬i8等車型已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但是要大量用於汽車輕量化還有待考量,因此,對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開發是十分有必要的。

尋找可代替的原絲生產工藝有可能將碳纖維成本降低27%-38%。另外,對碳纖維運轉成本、生產效率、加工工藝等方面進行優化也是促進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於汽車製造的途徑。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低成本碳纖維的開發和研究得到較大的進步,已經開始呈現出進入商業化的趨勢。國內眾多碳纖維企業實際上仍處於實驗階段,研發力量相對薄弱,對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還比較少。開發對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不僅是市場的需求,也是對我國日益嚴峻的環境現狀保護的要求。

閱讀全文

與汽車模具怎麼降低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鋼筋混凝土多少錢 瀏覽:883
鋼管鐵件怎麼計算 瀏覽:954
合金筷的壽命是多少 瀏覽:647
取鋼板多久能脫拐走路 瀏覽:509
什麼是管對接焊縫 瀏覽:449
pp線盒模具定製多少錢 瀏覽:695
鈦合金粉末粒徑分布如何測試 瀏覽:843
16厘12米鋼板多少錢噸 瀏覽:909
什麼樣的鋼材需要發黑 瀏覽:503
不銹鋼鏡面怎麼打理 瀏覽:667
天然氣管道地面焊接用什麼滑輪 瀏覽:269
鑄鐵管與焊管差異 瀏覽:586
不銹鋼管怎麼手動彎弧機 瀏覽:41
怎麼增加不銹鋼管的強度 瀏覽:775
20mm的銅環如何焊接 瀏覽:693
無縫鋼管57一噸多少米 瀏覽:19
二氧化碳鋼瓶哪個快遞公司可以寄 瀏覽:520
不銹鋼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區別 瀏覽:233
八節蝦米腰彎頭怎麼下 瀏覽:581
廣聯達鋼筋彎折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148